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六十四節 又一老婆 文 / 清宵好夢

    周滿過來遞國書的時候,知道這泥國有點問題,但也沒有想到泥國已經分成兩大勢力了,這國書遞給誰?皇上可是欽定小黃為泥國王的,這下怎麼辦,如果把這國書遞給小黃,那阿合曼一定不爽,而且,皇上當初沒有吩咐鄭和大人挺小黃,是故意的,還是不知這裡的情況。

    其實皇上給國書的時候,有空白的給他,就是怕出現意外,現在這情況,國書是不是還要再制多一份,發阿合曼一份。

    周滿與王動在宴會上表現的還是你好我好,各自心裡想的都不同,拉特那蒂蔚公主這會可看出了點苗頭。王動進入了她的視野,能讓大明朝的官員和王國忠同時這麼尊敬的這個唐人是什麼身份。前面王厲到泥國的時候,曾經提過,龍城真正的國王與蘇門達刺國的國王是同一人,也姓王。

    蘇門達刺和龍城雖然都在泥國的西面,以前這兩個地方與泥國沒多大聯繫,現在可不同了。往來與南中國海上的船,除了大明朝的以外,不是龍城的就是蘇門達刺國的,可見這兩她勢力之盛。

    國宴完了之後還有私宴,這私宴請的只是王國忠王動等人。他們兩倒沒空手去,送了不少禮。到那才發現,作陪的都是當地唐人,有些還都是王國忠熟悉的面孔,是商會成員。意外了!

    總部設在龍城的中華總商會,已經在各地開枝散葉了,主要的成員都是散落在各國各地的唐人商家。一般的只收團體會員,也就是唐人商家加入,但也有個人會員。只有當地顯赫地唐人世家家主才可能成為個人會員。自王動第一次下西洋折騰這個商會到現在。個人會員才十一人。泥國內一個都沒有,所以沒人知道和認識王動,目前在座地好些人都是幾大世家在這裡的勢力。這些人,一看到王國忠之後,起來施禮的不少。

    王動雖然坐在了王國忠的下首。明顯的王動並不隨禮跟在王國忠後面,而王國忠倒會回顧一下王動,種種跡象表明王動是個大人物。

    瑪麗沙那是長女。她知道自己地使命,她命不由她。今日她母親更是命她著唐裝準備出來敬酒,敬誰,她不清楚,為什麼要敬,她很清楚。她心目中的男人要如她父王,受老百姓愛戴,博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像唐人一樣的知禮。

    原先她父王曾經對她說。要把她嫁給大明朝地王子。可當他父王到了大明朝才知,大明朝剛發生了一起變故。嫁給永樂的兒子,黃森屏沒想過,能嫁給宗室子弟就不錯了。可大明朝的變故就是宗室之間打內戰,所以,她的父王覺得,不能操之過急。第二次父王帶著她去大明朝的時候,居然病故,這事便沒了下文了。

    瑪麗沙那可是泥國唐人眼中的黑珍珠。平素也是喜歡與唐人在一起。因為她父親的原因,她懂中文。自小接受的是雙重的教育,可以肯定地說,她對中國地知識比王動還要多。

    她走進宴會在廳堂的時候,看到一大群唐人,穿的都是華貴的絲綢,這感覺像是在大明朝的京城裡一般。高大宮殿,數不完的珍餚,絲竹,歌舞,夢幻一般。

    接受她敬酒的只有兩人,一位是個四十多的華族男子,她沒有見過,另一位年輕些,但也有三十出了,都姓王,都是王大人。按她母后的**,今日地貴客是來自龍城地唐人。龍城這些生意做的極好,那裡織地布和綢染了很美的花色,足以和大明朝的絲綢媲美。

    一大幫人,嘴裡說的什麼,她聽不太清,有點吵鬧一樣。年長的那個男子,不敢接她的酒,反倒舉了杯子,敬她的母后,同樣也讚揚了她的美麗,這些話她聽的太多了。那個年青一點的男子,也沒有接她的酒,如年長的一般,把這酒敬了支那巴坦加,敬了王族。

    小黃只是出來了一下子,走個過場,畢竟他是王,一個屁大點的小孩子,但這個身份在這裡,大家會過多的注重禮數。而公主和王后就不大一樣了,成年人,先王親民,她們也親民,與在座的東泥國的唐人子民關係一向不錯,非常親善。

    瑪麗沙那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王國忠身上,完全沒有注意到王動。她知道王國忠是個大商人,海邊三十多條船上的貨都是他的。而且,這個王大人還得了中國皇帝的嘉獎,封了官。龍城人又封了大明朝的官,還有大明朝的船、士兵保護,母后不會是要把自己嫁給王大人的兒子吧!!退下之後一打聽,王大人的兒子和女兒居然都堂上坐著,而母后一點暗示都沒有。

    王國忠一點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還沒嫁給王動,居然又有人打王動的主意,而且還是一位公主。鬱悶呀,這等大事,又不能壓下。

    回去和王動一提,王動也是意外,自己這年齡也不小了呀。老婆家裡收了四個了,怎麼還有人要把女兒嫁給他呀。政治婚姻,呵呵,又是無聊的政治婚姻。

    今日見過瑪麗沙那,長的沒話說,黑牡丹黑珍珠之類都可以形容,而且只是比華人稍稍黑一點點。公主大致長的都不差,倒不是國王英俊,往往是歷代的王后長的都不錯,所以改良多代之後,王子公主總是能拿的出手的。「靜之,卻之不恭呀,多一個不多,收下吧。」陳澤在壞笑。

    「呵呵,泥國往東達蘇祿,往南去爪哇,往西舊港,北上是真臘占城,倒是個要充。」王動心裡還在想,這裡還有高品位的石油,可惜在海底。

    「有了泥國,整個暹羅海算是在掌控之中。西洋諸國若往大明朝,定然要從眼鼻下過。」陳澤說的一點都不錯。泥國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

    「犧牲色相呀。」王動感歎。

    「哈哈哈哈。要不看看還有哪位?沒老婆可以犧牲一下。」陳澤這話一說。底下坐的每個都抬了頭起來,只是劉鷹一人在笑。

    王動這會對國土沒多少興趣,他要地是市場和資源,有那麼幾個小國家已經夠了,要那麼多地幹什麼。他可沒有帝王地思想。也沒有地主的思想。他只要有一塊地,有一支軍隊,能留下一些制度。培養好自己的孩子,能讓自己的後代過上好日子,能讓周圍的人過上好日子。

    他目前最大地威脅來自大明朝,一旦娶了泥國的公主,消息傳了出去,這下朱棣一定知道他有不臣之心。不過這可真是個機會,是塊肥肉,不吃太可惜了吧。

    娶,娶公主的是位有錢地商人。僅此。連泥國內的國王是誰。怎麼當上國王的,朱棣都不清楚,那麼這個東泥國多了個唐人女婿,他們自然也沒興趣去打聽。

    離開東泥國的時候,瑪麗沙那上了王國忠的船,與他的女兒王小倩一起。王小倩也是知道自己跟在王動身邊的任務是什麼,不同的是,瑪麗沙那出自王族,而她是商家。而且瑪麗沙那算是拍了板的要嫁給王動了。而她這邊只是暗示。她和她父親得了種種地暗示,王動會娶王小倩。

    年齡相仿。都去過大明朝,瑪麗沙那只是王小倩是王大人地女兒,而那個小王大人是誰,做什麼的,要帶她去哪,她不大清楚。與王小倩一起後,自然是問長問短,問來問去,都是一個話題王動。

    「王大人,文才高絕,在大明朝,那些大學士都誇王大人是文曲星轉世。王大人出了好多書呢,呵呵,很多我都看不懂。」

    「王大人是個勇士,當初在蘇門達刺國,可是他領著軍滅了花面國的。」

    「王大人可是當世陶朱公,上回過年分得錢,呵呵,上百兩大車,銀子打的車去分錢的。」

    「呵呵,王大人呀,最厲害是吃了,跟著他天天吃好東西。」

    「好像沒有王大人不知道的東西。謎一樣的人。與瑪麗沙那同時上船的還有一幫東泥的官員,但這些官員都是唐人為主,他們地任務是跟著公主,跟著王動走走,弄清楚王動地實力到底有多強大。

    阿合曼很高興大明朝的皇帝這次終於派了使臣過來了,雖然不是那位在中國皇帝面前最紅地大臣鄭和,沒關係,阿合曼還沒有大明朝皇帝的認可,但這會有使臣來了,從支那巴坦加過來的。王景弘當年過門不入,阿合曼沒有搭上鄭和的船,不過,他搭上了爪哇人的船,也派了使臣去了大明朝,這下子,終於有了回報了。

    顯然大明朝的那幫老爺們沒怎麼把泥國的事務放在眼裡,以至於,周滿臨時做了不少功課。好在空白的詔書帶了不少,發張給阿合曼無所謂。至少有一點,泥國這趟差事算是了了。

    周滿的心思早就到了暹羅了,那裡有座唐城,大明朝在海外建的最大的城,這座被番人稱為曼谷的大城,已經成了暹羅海大明朝船隊的重要基地。鄭和的意思是,自佔城新洲的龍山城堡開始,往西到暹羅的曼谷;然後是舊港;南下,爪哇國也有一座城堡;北上,過了馬六甲狹長的海峽之後,便是滿刺加的唐城;然後過海去到古裡,古裡的唐城也已經完工。經過這一系列的城堡,那麼大明朝下西洋就能成為萬世之業。

    阿合曼的熱情顯然超出了周滿的想像,從阿合曼嘴裡,周滿聽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阿合曼沒有抱怨大明朝以前怎麼輕視他,但他卻透露出了龍城的強大。半年之前,一支龍城的船隊沒有經過他的領海,而是從東泥過,南下往爪哇去了,這支船隊半數是商船半數是軍艦,軍艦有四十多艘。

    周滿自然知道龍城的護商隊的事,有聽過沒有見過。龍城的護商船,一個商隊的軍艦有四十多艘。讓周滿意外的是,護商隊成立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他還真的沒見過,如今誰都知道海路繁忙的很,可為什麼,他這一路下來,就沒見到過龍城護商隊的軍艦。自己沒看到,人家南下爪哇的船隊中一次就能出現四十多艘軍艦。而且從阿合曼的口氣中得知,這些軍艦還不是小船,那這些船是哪裡來的。

    周滿到過暹羅、榜葛拉、爪哇和古裡,這四個地方算是西洋國家裡造船水平最高的。但他們造出來的船還都停留在很落後階段。大明朝的船一出之後,古裡都在仿製,按鄭大人的預計,印度人至少還要十年才能造出兩千料的福船。要想駕著他們自己造的船到中國還要五十年的時間。

    龍城的船哪裡來的。阿合曼嘴裡的船,顯然要比自已船隊裡的軍艦要強。阿合曼說來說去的軍艦是有兩排火炮的軍艦,而大明朝的下西洋的軍艦目前裝備火炮最多的,也不過就是六門火炮。真的是龍城的?

    聽到阿合曼的話吃驚的還有很多人,但這些人都是王動這邊的。他們一點都沒有想到,這個泥國的國王會在這種場合下,提這些事。他想幹什麼?

    他想買軍械,點明了要買軍械。周滿鬱悶的是,這個阿合曼提到的多層炮船居然他也是第一次聽到。冷兵器時代,人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不是武士,可這會周滿發現有點變了。雖然當初朱棣與建文帝斗的時候,南軍工的兵器好過北軍,但南軍的火器真的讓北軍工吃了很多苦頭。這會,就在鄭和大人下西洋之後,居然有比大明朝水師還先進的水師出現在西洋。龍城的,龍城這個小地方,周滿知道,那是西洋華人丘誠任宣慰司使的一個小島呀。

    當初,鄭和大人以為這裡最多就是補充水,後來丘誠在那建城之後,鄭和大人也是以為,人可補水補糧食,島很小無大樹,修船都不行。怎麼這才幾年,那裡已經可以造出先進的兵船,兩排炮?

    阿合曼的話自然也驚動了王動和陳澤,他們兩一直是這根神經迸的最緊的。按著他們的消息,龍城已經出鐵甲船了,而且蒸汽機船應該製出來了。周滿臉上沒有動聲色,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周滿一定會到龍城看看。鄭和姚廣孝只是到過龍牙門島,沒有上過新加坡大島,而在那個大島上,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工業集中在那裡。怎麼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