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四二節 分道揚鑣 文 / 清宵好夢

.    第四二節分道揚鑣

    和與王動先到了忽魯莫廝,只不過,他們並沒有直國,而是去了格什姆島,這個島已經被龍城租下,正在大搞發展。

    龍城在島上修的水泥碼頭已經投入了使用,另一邊更大的碼頭還在建。島上原有的建築已經看不到了,龍城過來的官員覺得佔地方,而且島上的居民按自然村落散居,不方便管理和使用。於是便集中給島上的居民修了木屋,成排的木屋免費的送給他們住,要求是,得了屋子的人要為島上的衙門免費幹兩年活。這事個個都高興,幹活還管飯,這在以前是從沒有的事。

    龍城的這一舉措一下子把整個格什姆島上的居民都變成了勞力,古代人真是的樸實,得了好之後也知回報。所有村落馬上集中了起來,不是在碼頭附近,就是在有鹽礦和石腦油礦的地方,島上集鎮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與這些村民相對的是來自龍城的苦力,這些苦力大多是從爪哇戰場和泥國戰場上得來了,他們負責了大量開發時期體力繁重的工作。

    鄭和一路上一直聽王動解說天下大勢。在大明朝,鄭和是放眼看天下的人,與王動一聊,鄭和才知,王動才是真正的放眼看天下的。

    「舅父,大明也是偏居一隅,誠然,大明是當前最大的國家,假以時日,則不然。」王動拿出了他的世界地圖,這圖鄭和看著眼熟,他已經研究過好幾回了,王動在第一次跟著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便獻過一幅地圖,只不過此時的地方更大,更細了。

    「遼東有黑水女真,野人女真,此為蠻荒之地。那些番人酋長也不知所轄疆域,也不知何治下,如今已在大明都司治理之下。澳洲生番,饑時食人,荒時殺老幼為食,根本不知人倫禮數。非洲黑番,以洞**居,幕天席地,不知有文字,不知有城郭。美洲紅番,逐水草野畜而棲,不知國家。極南極北之處,燭龍所居,冰天雪地,只有鳥獸,人不能至不能活。世界之大,非大明朝所能想像。」

    「龍城以數島積五年而雄冠東西洋諸小國,靜之以為是科技而至,人才所至。科為原天下之理,技為改天下之術,人才是原理改變之根本。舅父所見之鐵甲船便是龍城匠人所造,這等匠人在大明朝,只能造大寶船,到了龍城,便可造出鐵甲蒸汽船。龍城知人善用,懂養人造人。」

    「舅父且看這格什姆小島,若靜之蓄力於此,集火器、鐵船與物產,可操控整個西番。阿拉伯人於此地共有十數個國家,軍力以騎射見長,略有火器,不足與大明朝火繩槍所媲美。無大明蘇淞的織戶,無兩淮造船,然其醫術算術天文諸學,不輸於大明朝。往西而至歐洲,其國不如大明朝行省之治,其立法議政開天下之風,雖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所不能比也。」

    「泰西諸國,如羅馬,米蘭,威尼斯等國,雖有國王諸侯,卻有三權分立,民主政治之說,其國民也可縱談國是。商人、軍隊和官員同為國家地支柱,而非大明朝,士農工商,商人最末。」

    「舅父所看之蒸汽機。以煤燒水為汽以做驅動。改日燒油則動力更盛。靜之知有一物。只以米粒大之微可得萬人之力。只是當前科技力弱。實不可為。靜之知船不只是行於水上更能潛於水底。知車不只是行於路上。可行飛在空中。知太陰實寒卻無廣寒宮之說。假以時日。上月亮也不是難事。」

    「舅父每至一國。只問開市易貨。頒詔行賞。賜書立碑。鮮有過問國之政體。唐三藏西天求經。舅父歷西洋諸國。不問他國經典文字。實在是可惜。他山之石。或能攻玉。」

    「先人有言。王候將相寧有種乎。中國之史。實為諸家之史。國史為家史。出明君天下大幸。出昏君。千萬人性命皆兒戲。滅國不談。亡種更不在話下。五胡之亂華。漢家子弟性命如草芥。元蒙古立國。南人最賤。泰西諸國。王候為國之體面。賢能者以律法治理國家。其法為國之律法。而非家法。上至國王王子。下至百姓皆依法行事。法非皇上一人之意。非臣工數人之口。而是天下百姓共議之法。」。

    鄭和是個開朗地人。他並沒有覺得王動無禮。反而覺得自己以前真地沒有好好看待和對待過王動。他聽王動說這些。震動也是很大。知道自家甥婿心思不小。但也沒有想到有這麼大。王動是不會造反地。這個鄭和早就知道了。

    數年之內。王動地家眷可能都會移出大明朝。鄭和所有考慮地是。鄭和一系。

    也跟著遷出來。永樂帝在位時還好說,只要王動不要王動還在幫著大明朝做事,即使王動在海外稱王了,但還是認大明朝為正宗,永樂帝是不會去討伐王動的。

    鄭和一系,在雲南地問題不大,經歷過元明之交,鄭和的哥哥也知道人是根本,只要家族能續存,在哪裡都一樣。如此一來,往外遷問題也不大。自家親侄子過繼過來的鄭賜,鄭和想讓他到外面來看看世界。去留,還是由他自己作主吧。

    與別人不同地是,鄭和知道自己家族的歷史,說起來還都是阿拉伯人,大明朝並不是故鄉。他們家族到現在還能保持在血緣上的純淨,也能接受中國的文化,同樣的,鄭和也沒有葉落歸根的想法。家族和本人的經歷,讓鄭和體會到,活命是第一,其次才是發展。

    此次下西洋共有兩萬六千七百多人,除鄭和一系外,與王動親善地人很多。儘管如些,下西洋的人中還是會有皇上的眼線。王動在海外的所為,明擺著就是違制有造反的嫌疑。鄭和這幾年一直在幫著打掩護,這次西洋之行之後,鄭和要花更多的力氣去幫著王動打掩護了。

    鄭和等人在格什姆島等了多日之後,王景弘等人的大部隊才到。這時鄭和才又重新上了自己的大寶船,正式訪問,忽魯莫廝國。

    這麼大地船,一下子來了四條,忽魯莫廝國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大明朝的強大。自己國家組織一支兩萬人的軍隊都成問題,大明朝不只是組織兩萬人的軍隊,還能跨洋過海,送到萬里之外,這個實力真是沒得說。有這等實力強國為友,哪裡還要怕什麼貼木兒。

    鄭和地使團在這裡受到的是最高規格地接待,鄭和帶來的貨物也是讓當地人喜笑顏開。鄭和在此地本來只停了五日,一方面補充給養,另一方面接待來自周邊國家地使臣和商人。可接下來的日子裡,大明朝使臣在忽魯莫廝國地消息傳了出去,周邊國家的使臣和商人源源不斷的過來了。王動更是動用了蒸汽船,把東非之角的幾個國家的人也送了過來。鄭和又要面對一個新的問題了,北次西洋之行,到底要走多遠。

    鄭和在考慮,要不要去天方國,要不要走的更遠一點。能去聖城是他的宿願,可看著這些使臣和商人對鄭和和王動的態度,鄭和就知道了,在這些國家,王動的名聲和影響會超過鄭和與大明朝,鄭和有點猶豫了。

    鄭和手下的文官和武將中,有很多人是穆斯林,已經到了忽魯莫廝國,若能去天方國,大家都會很高興。對於一個穆斯林來說,能到聖城去一次,那是多麼大的功業呀。回去就能得到哈只的稱號,這個稱號目前在大明朝不出百人,其中相當多的人還是因為上回跟著王動到天方國時才得到的。鄭和不得不考慮這部分人的心思。

    在忽魯莫廝國停了近一個月後,鄭和的船隊開拔,前往佐法爾國,阿丹國。一個月後,船隊將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去天方國,一部分去木骨突等地,另一部分前往馬達加斯加島。

    鄭和領著主體人馬前往天方國,王景弘去東非,周滿帶隊前往馬達加斯加,去馬達加斯加的目的是為了看看好望角。在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的情況下,走水路繞過好望角是通往王動所說的泰西諸國唯一的辦法。只要這個好望角存在,那麼王動所說的泰西諸國就是真的,什麼南美北美洲,英格蘭愛爾蘭都是真的。

    考慮到古裡人民與大明朝親善,王景弘與鄭和會在那裡匯合,然後兩人又會在滿剌加等周滿,最後一起回國。至阿丹國之後,三支船隊分道揚鑣。王動自然是陪著鄭和去天方國,陳澤陪著王景弘去東非,王歷再一次下馬達加斯加,這次他要走更遠,要去南非看看。

    同是去非洲,王景弘是去東非諸國訪問,陳澤卻是要去安排沿尼羅河而上的探險方案,他們的最終目的地也是好望角,不過不是走水路,而是陸路。

    第一次的馬達加斯加之行王厲就是主官,這一回,王動更是再三交待王厲。非洲之角天下巨富之地,盛產寶石與黃金。周滿等人只是去例行公事的尋訪,王厲就不同了。馬達加斯加島已經有了龍城的據點,龍城近年一直往那運人和機器,就等著去非洲探險了。王厲的目的地是幾內亞灣,那裡是非洲除北非以外最大的農業基地,可以種水稻,能很快移民唐人去的地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