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軍閥1909

大道小說網 278 一箭雙鵰 文 / 伏白

    即使華飛當著眾多國內外的記者們向葡萄牙宣戰,並中斷一切外交關係,許多人依然保持懷疑的態度。因為誰都知道,雖然葡萄牙對中國政府的最後通牒置之不理,那也是身後有英法等國的支持。因為澳門和香港毗鄰,而香港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一旦澳門民眾在與葡督政府的對抗中獲取最後的勝利,無疑將會給香港民眾帶來極大的鼓舞,讓不久前剛剛平息的大罷工運動再次興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果中國政府公然與葡萄牙對抗,並進行戰爭的話,那等於是在挑戰整個西方社會在中國的權益。雖說華飛在剛才的講話中表示並不願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但這樣的話,並不能糊弄西方的那些政客。

    華飛在一戰後毅然收回之前的領事裁判權,關稅自主權,這也是中國逐漸削弱各國在華的權益的第一步。但是鑒於中國在一戰中的貢獻和國力的增強,他們都不願為沒有多大損失的商業利益而去公然與中國政府決裂。這就導致如今的公然宣戰,並企圖收回澳門租界。華飛挑戰的不是葡萄牙,而是整個西方列強集團的共同利益。

    雖然南京外交司之前就與各國進行了初步的溝通,但是各國公使大都敷衍了事,極盡安慰之能事。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南京臨時政府竟然會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下,在國土還被日本人佔領的情況下,公然挑戰西方在華利益,公然向葡萄牙宣戰。

    所以在華飛公開發佈通告宣言後,當各國公使紛紛獲悉中國國內精銳陸軍的調動情報後,他們立刻行動,前去總統府勸解的勸解,尋找可以說上話的人進行調節,總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盡量避免此事的發生。

    就在各國使節極力想採取.外交手段解決此事時,國內的軍隊調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隨著軍隊動員措施的全面展開,那些接受過大量軍人職責和使命教育的各軍軍官們,紛紛向司令部發電,請求出戰。而民間請戰之聲也越加劇烈,一名年輕的大學生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個人對葡宣戰宣言。這名大學生以個人的名義對葡宣戰,並表示只要國家允許,他將會義無反顧地拿起槍支,奔赴作戰的前線。而整篇文章引起極大反響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荷蘭人在印尼屠殺我們的同胞時,我們緊縮腦袋,默不吭聲。如果葡萄牙人在澳門槍殺我們的同胞時,我們視若無睹,置若罔聞。那麼,當敵人的槍口對準我們時,誰還會站出來,為我們說話?

    這句話,放棄從道德大義的角度,.用人很容易理解的比喻,讓人明白這個最淺顯的道理。從而在普通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中激起更大的反應。傳統的中國人非常講究人情來往,一個道理就是,在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伸出援手,給你們幫助。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們不能袖手旁觀吧。這樣的簡單邏輯,遠比什麼民族大義更能引起普通民眾的感情共鳴。

    華飛清楚地記得,後世發生的.印尼屠殺華人事件。在二戰時期,印尼的華人為了支援國內的抗戰,前赴後繼,死亡達五十萬人之多。而後來,在九八事件中,他們被殺三十多萬,而且是毫無還手之力被單方面屠殺。中國,他們的故土,忘記了他們應該償還的人情債,喪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和傳統。

    華飛應對這次的事件極為重視,不得不說是因為.捷成事件帶給了他極大的刺激,讓他回歸了性格中的本質。在一開始的最初,他完全是率性而為,大膽冒險地做出一次次軍事行動。所有事件即是為了利益的考慮,大部分原因也都是出於本心,令他不得不採取行動。

    而後來,隨著勢力的增大,管轄地域的擴展,尤其是.當初的紫禁城事件讓華飛做出了極大的反思,從而直接影響到華飛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和決策。考慮問題想的越多,卻並不是完全站在戰略的高度,從而變得畏首畏尾,小心謹慎。

    直到收到澳門捷成事件的新聞後,華飛幡然醒.悟。按理說國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國力大增,與各國的關係也進入良性發展期。葡萄牙政府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應該做出那樣千夫所指的惡事,然而他們還是做了,沒有絲毫的猶豫。這就似一巴掌打在華飛的臉上,讓他迅速明白一個早該明白的道理,各國與南京的關係,無論是好是壞,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利益。所以根本不需要因為各國的惱怒而害怕,也無需因為各國的笑臉而沾沾自喜。

    即使真的因為.這件事情與各國決裂,華飛也會義無反顧。歷史上蘇聯一直被排斥在西方社會之外,最後為了共同的利益,還不是聯合起來。可以說,無論當初蘇聯與各國的關係如何,東西方陣營對抗的形勢,終將難以改變。也就是說,無論華飛目前如何向各國妥協,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強到威脅到西方列強的利益時,最終的對抗必然無法避免。要想不對抗,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永遠不要發展到強大到足以威脅他們的地步,那樣絕對萬世相安無事。但是這個選擇,是選擇嗎?

    華飛並不是似以往那般熱血衝動,他的決定經過深思熟慮,當然,這也是許多人反對的根本原因。但華飛的這個決定,無人可以改變。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走蘇聯的那條道路,好在如今俄國分裂,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可以成為潛在的夥伴,不至於在外交上,陷入完全的孤立。這次,直接影響到當今乃至後來許多年中國的對外政策和外交風格,當然,這是後話了。

    為了向軍隊和政府表示要與葡萄牙開戰的決心,華飛親任定澳軍總司令,沒有整建制地調動軍隊,而是從全國調集精銳,且軍官多為激進派的部隊。

    例如素以作戰凶狠,幾乎不留俘虜的死亡師團師長秦牧。很早之前就加盟國防軍,素以猛將之名聞名國防軍的某師師長楊言昌。年紀輕輕,卻展現出強大的打硬戰風格的團長王甲本等等。華飛雖然自命總司令,但他不可能離開南京,親自去前線指揮作戰。為了讓這些激進派的師團組合能夠更好地發揮戰鬥力,華飛既沒有使用蔣百里,也沒用任命張孝准,李烈鈞等大將,而是把一直在國防軍參謀部擔任參謀的白凱軍調去擔任總指揮,直接指揮統帥各軍。這位參謀部內的第一激進派,終於如願以償,獲得統軍的機會。

    此外,華飛還罕見地命令吳佩孚率領二個師的國防軍南下,配合作戰。雖說這二個師並不屬於原北洋軍改編的師團,但是原來投降的北洋軍高級軍官大都在軍中掛個虛名,從未領兵啟用。華飛這次的破例,不僅讓外人困惑不已,即使是國防軍內部的嫡系,也是納悶不解啊。不過那些心灰意冷的北洋軍中高級軍官們卻紛紛把目光投向吳佩孚所率領的二個師的結果,他們都在期待著。身為一名職業軍人,誰也不願意就這樣虛度餘生。如果國防軍真的可以重用他們,為誰賣命不是一條命?

    國防軍的急劇擴展,帶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職業軍官的匱乏。雖然陸軍鐵血軍校為國防軍培養了大批的底層軍官,但這些軍官一來作戰經驗匱乏,二來短期內難以勝任中高級軍官的職責。而北洋軍,這支歷史有些年份的軍隊,裡面有著大量富有經驗的職業軍官,雖說許多底層軍官早就被啟用,但那種歸屬感,實在不是短期內可以形成。而原北洋軍高級軍官重新啟用,在外人看來,國防軍就是融合了北洋軍的新的軍隊,再也不是原來自治區的單純地方軍隊了。這將會最快速度融合那些中低層軍官,加速國防軍內部的統一整合。當然,為了避免軍隊內部派系的誕生,諸如吳佩孚這些北洋老將絕對不能去北洋軍改編的部隊帶軍,而且各軍軍事長官沒有實際的軍官任免權,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削弱軍隊成為私人武裝的可能性。

    另外在這次調兵中,華飛還大膽啟用新人,除了年紀輕輕的衛立煌直接率領一師軍隊南下,吉鴻昌,劉克等新人也紛紛獨領部隊,從各自的駐地紛紛南下集合。

    為了對付一個小小的澳門軍警,華飛一共從各地調動了五個師,總計近二十萬的部隊南下。真可謂是大炮打蚊子,飛機炸螞蟻。不僅讓那些洋人們目瞪口呆,國內的什麼軍閥啊,評論員啊,記者啊,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無比第一時間產生不可能的念頭。當他們從國防軍司令部處獲得求證後,剩下的只有一個念頭,有必要嗎?二十萬軍隊?打澳門?話說澳門那塊鼻屎大的地,能站的下嗎?

    唯有南方的唐繼堯和陸榮廷等人膽顫心驚,日夜難眠啊。原本在湖南江西等地就已經駐紮了為數不少的部隊,不過這些部隊大都是原北洋軍加上新兵改編而來。北洋軍在前幾次戰爭中被國防軍打的落花流水,幾乎沒有多少還手之力,自然讓南方軍情不自禁地小看。雖然湖南,江西等地駐紮的軍隊也不少,但唐繼堯等人的壓力卻並不大。

    但這次不一樣了,整個國防軍出動了近二十萬的軍隊,而且幾乎都是兇猛善戰的國防軍嫡系部隊,且各師軍官都是在國防軍中赫赫有名的猛將,殺將。二十萬的部隊不是進駐江西,也不是進駐福建,而是去澳門。澳門在哪?這哪裡是去為澳門人伸張正義啊,這分明就是在粵南,在陸榮廷的心臟插入一把尖刀,讓他們永無安寧之日。

    但是唐繼堯和陸榮廷能怎麼辦?拒絕國防軍入粵?那麼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在全國的一致聲討下,江西,湖南的國防軍聯合二十萬國防軍精銳,排山倒海般壓來,讓他們根本沒有絲毫還手之力?放他們進來?這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二十萬國防軍進駐澳門,誰知道他們哪天才願意回家啊。承攬下澳門的戰事?這倒是個辦法,但是,那就意味著原本還有列強在後面默認支持的南方幾省,將徹底與各國決裂,當成南京的馬前卒,其中的德與失,委實難以衡量。

    一些在唐繼堯等人手下的幕僚,紛紛對視無言啊。如今的華愣子,手段愈發的厲害了。佔據中央的名分大義後,借助恰到好處的機會,一出招,就完全置南方幾省與死地,而且還根本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華飛決定出兵澳門時,倒還真的沒有想太多。而且對付葡萄牙,即使加上英國在香港的軍隊,也遠遠無需二十萬軍隊這麼誇張。不過李越等人及時的諫言,讓華飛頓時醒悟。在看見出兵數量後,那些軍長,尤其是政府中反對極為激烈的人,紛紛沉默了。因為這部分實在看不懂,華總統到底是要出兵澳門呢,還是要出兵粵桂!

    與此同時,澳門的那些軍警們坐不住了。在南京剛剛出兵的幾個小時後,南京中央公警司發佈一條通緝令,通緝在澳門捷成事件中的犯罪嫌犯。那些開槍下令殺人的軍警膽顫心驚,尤其是那名調戲婦女的非籍葡萄牙軍人,更是嚇得屁滾尿流。誰都不相信,懦弱的東亞病夫竟然雄起了,他們竟然真的出兵了。

    大量的武裝特警隨軍出發,而在大軍隊出發之前,一個團的空降兵僅花了五個小時就空降到澳門附近,把澳門的對外陸路通道全部封死。大批毒人特戰隊便裝進入澳門,追查那些犯罪嫌犯的身份和住地,以便在第一時間把他們控制,防止戰事一起,他們趁亂逃脫。

    作為新建不久的嶄新兵種,空降兵還從未在在世界上任何戰場上出現。雖然華飛早就有組建空降兵的設想,但是空中運輸力量的制約,讓他這個設想一直難以實現。直到航空工業的迅猛發展,第一架大馬力半金屬結構的超級運輸機的試飛成功後,空降兵才終於得以邁出建設的第一步。

    這種在h-2基礎上設計誕生的半軍用半民用的運輸機,採用了更加堅固的機身,更闊大的翼展,更強勁的發動機馬力。帶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這架被命名為巨人的運輸機基本技術數據比藍鳥轟炸機高不了多少的情況下,運輸載重量竟然高達四噸,可以一次性運輸10~15名全副武裝的戰士。正因有了這種運輸載重,才讓空降兵的組建成為可能。

    這種運輸機的第一次運用就是在海原大地震時期,為災區運去了大量的急需物資,在救災中的功勞,無人可以替代。而那次地震時空投的軍隊,也就是如今空降兵的雛形。也正是因為那次地震,才堅定了華飛組建空降兵的決心。

    作為空降兵這個軍種,利刃空降兵絕對是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身經百戰,其訓練強度足可媲美毒人特戰隊的利刃空降兵部隊的戰鬥力,那在國防軍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三四十架巨人運輸機分三個批次,就能完全把一個團的空降兵運抵澳門外,完全封鎖住澳門的陸路通道。

    如此快捷的速度,即使是英國人都沒有想到。一想到這種神出鬼沒的空降兵一旦空降在後方戰略要點,那對敵人的打擊可是毀滅性的。包括澳門軍警和粵南南方軍在內的各軍一看空降兵的武器裝備,那叫一個傻眼啊。先頭部隊的單兵配置,清一色的zd18式半自動步槍,不,和zd18式半自動還有細微的差別,應該是zd18的改進版。熟悉國防軍武器裝備的軍人都知道。半自動步槍,那可是結合了步槍和衝鋒鎗的優點,那可是第一軍都沒有完全換裝的單兵裝備啊。

    此外,這些從飛機上跳下來的傢伙幾乎人手一把手槍,腰間別滿了手雷。更誇張的是,他們竟然還把火箭筒,迫擊炮這些相對而言的重火力給帶了過來。並且有眼尖的偵察兵還在對方的人影中看見了重機槍。太假了,那麼重的大玩意,怎麼從空中丟下來啊?

    澳門的軍警立刻就慫了,原本還躍躍欲試的他們,全都是一個聲音,逃吧。單單這是空降的幾百人,就很夠他們喝上一壺的了,別提隨後跟進的二十萬大軍。一人放一顆子彈,澳門就萬人空巷了。那些原本還想揀點便宜的粵軍,連上級命令也顧不得了,那是能撤多遠就撤多遠。誰知道那些以彪悍著稱的愣子軍,看你一個不順眼,上來把你團部都給端窩,你找誰評理啊。當今的大總統,可是他們自家人!

    在陸軍行動的同時,海軍可也沒有歇著。早在空降兵還未行動之前,二個團的重炮團就增援到福建,炮口對準台灣海峽。幾艘驅逐艦大搖大擺地從台灣海峽南下,從海面上封鎖澳門。駐紮在台灣的日本海軍艦隊一路跟隨,但是卻連發子彈也沒敢打。一來事發突然,台灣地區的海軍力量有限,二來別看海面上就幾艘國防軍的驅逐艦,但是海面下不知道有他們多少艘潛艇,空中的魚雷機,轟炸機,戰鬥機的發動機轟鳴聲可是一直都未停過,對面的岸上,更是有著不知道多少門大口徑火炮,你說日本人即使再不怕死,也不敢沒頭沒腦,如此莽撞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