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軍閥1909

大道小說網 291 要全國普選啦 文 / 伏白

    失去落井下石的機會。日本人的蠢蠢欲動之心逐漸熄滅。在失去南方動亂的牽制,整個中國已經完成事實上的統一,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鞏固,這對日本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真正的發展還是自明治維新後,尤其是借助甲午海戰的賠款,日本的國力和軍事都得到極大的發展。一場日俄戰爭,雖然日本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除了進一步奠定日本在東亞的霸主地位,經濟上得到的好處,與甲午海戰那是不能相比的。

    一戰時期,雖然華飛採用了種種手段和戰術削弱了日本的發展速度,但是在整體戰略上,當時的華飛還沒有有效的手段,徹底遏制日本的發展。所以日本在一戰時期的發展雖然不能與後世相比擬,但是其國力,尤其是工業的擴增還是不容小覷的。且受到中國參戰的刺激,日本在後期也很大程度上參與進一戰進程,並同樣獲取不少的好處。

    後來,受中國的迅速崛起與日本在與中國的幾次戰鬥中並不討好。極大的激起了日本人心底的歇斯底里,並最終導致日本的軍人迅速統治內閣政府。在軍人政權當政之前,更多的日本政客對龐大的中國只是懷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理,這種心理在軍界也非常普遍。不知是日本軍人上台後,鷹派的勢力越來越強,還是那種壓抑的恐懼以瘋狂的形勢爆發出來,日本在自身並不準備的前提下,進軍東北。比原先歷史上的1931年,整整提前十來年。

    日本進軍東北的意義,身處歷史之中的人們,誰也無法評判。但是有幾點卻讓日本的軍人政府大受鼓舞,攻打東北是如此的輕鬆,不僅迅速佔領東北全境,而且還順利紮下根來。之前預計的國防軍的兇猛反撲並未出現,雖然軍部參謀人員給出無數個因素,但日本獲得東北的意義,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龍興之地。在一邊繼續增兵的同時,日本攢出大量的資金進入東北,開始了全面的資源開採,礦山設立,運輸線建設等工程。

    此外,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加上與德國合作的緊密,另有捷成事件的導火索,導致英法等國與中國的關係受到不小的影響。原本因為華盛頓會議而解除同盟關係的英日,限於美國的顧慮不能重新結盟。但卻在最近簽署一條倫敦協議,主要是加強彼此之間工商業的技術合作,其協議與中國與德國簽署的協議非常類似。

    可以說,日本在採取遏制中國的國家戰略問題上,並不是勢單力孤的。他們有著眾多的盟友,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這種盟友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中國平定嶺南之亂,內政改革法案繼續迅速推行。然而在如何對待南方軍的高級將領的問題上,政府內部,即使是復興黨內部,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在野的革命黨人人皆聲稱這些人都是民國的建國功臣,理應特赦。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革命黨人和南方的軍閥們還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無論是站在何種立場上,革命黨人還是在做著他們可以做出的努力。

    南方軍完全被中央收復後,縱觀整個中國,尚有一定獨立性且頗有實力的軍隊還有奉軍,晉軍,新桂軍。川軍。至於其他西北省份的地方軍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足俱也。奉軍失去東北,就如水面的浮萍,已沒有多大的能量了。新桂軍雖然名為桂軍,但是無論是黃紹?還是李宗仁,白崇禧,他們麾下的軍隊已經基本上被國防軍改編,即使他們想要反叛,恐怕也很難動作了。

    川軍在這次動亂中,陣營立場完全顯現。有人說過,實力並不能決定你的未來,有時候,站對隊伍比擁有實力更加重要。站對隊伍,其實就是站在歷史前進的大潮上,順勢而為,絕不逆潮而上。南方的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戰事卻遠遠沒有結束。出動如此數量的軍隊,不能跑到南國一遊又迅速回防啊。收到命令,蔣百里率領所部進駐福建,江西,廣州大地,暫時節制三省軍務。李烈鈞率領所部進駐湖南,廣西,雲南,節制三省軍務。而蔡鍔則率軍進駐四川,節制貴州,四川軍務,並對四川省內那些站錯隊伍的軍隊。進行全面的掃除。

    政治是殘忍,軍事是滅絕人道的。為了國家的安定,華飛別無選擇,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對待那些***們寬以人情,但是諸如叛國罪,軍事反叛罪,誰又能找出寬恕的理由?

    四川雖大,地形雖然無比複雜,但省內既有馮玉祥駐紮多年,增援的蔡鍔更是在四川打過多次戰爭,對於那裡的地形地貌,風俗人情都有一定的瞭解,這也是華飛為什麼派出蔡鍔的原因。

    餘下的戰事都不是緊急萬分的,許多潰兵堅不向中央投降,而是紛紛落草為寇,對當地的治安形勢環境們,造成極大的影響。南方多山多水的環境又為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歷史上即使是新中國建立後,這裡的剿匪戰爭都持續了若干年。

    為了減少匪患,迅速安定社會民生,華飛又把新桂系的十九軍派回南方,作為主要剿匪力量。土生土長的桂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剿匪之成功,完全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剩下的就只剩下最後一支頗有凝聚力的晉軍,歷史上閻錫山能夠獨霸山西幾十年,自有他的本領和手段。雖然如今的晉軍已不足對中央構成威脅,但晉軍也是最難整編的軍隊,軍隊的完整和團結性,讓司令部的那些參謀們恨得牙癢癢。

    華飛的傾向還是不整編晉軍,以保持晉軍一定的獨立性為主。利用國防軍的榮譽感和不斷的勝利,強化他們的思想意識上的國防軍的認同。最重要的是,國內各大軍校必須控制在中央手中。而軍官則是一支軍隊的核心。即使那些軍官依舊來自山西本地,但在大軍區輪換制度和新兵打散分編的制度推行後,晉軍被同化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國家完成基本上第一次的統一,這讓華飛第一階段的目標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強化發展建設,把日本從東北驅逐出去,最好再轉移日本人的戰略方向……再下一步……。

    五月,俄國國內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基本形成,雙方走上了以和平談判,組建統一聯合政府的道路。這可讓華飛感到不滿,一來統一的俄國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二來自從俄國內戰停戰後,尼古拉二世的政府絕口不提他們與華飛簽署的秘密協議。並且派兵增援遠東,遠東各地的俄國地方政府多次知會在東北的駐軍,要求他們離開俄國,返回中國,把軍事防禦權向俄國移交。

    很快,一些關於尼古拉二世與中國簽訂秘密協議的消息開始在一些小報上流傳,並且上面列舉的條款有模有樣,讓人還真的難以懷疑。更重要的是,隨著這件事情的持續發展,最震撼的爆料出來了。一名臨時中央政府第一內閣的資政參議在一次媒體會上不經意透露,嶺北廣袤的土地本來就屬於中國的土地,而大總統之所以在國內危機重重,兵力並不十分強大的情況下,依然出兵干涉俄國內戰,是因為大總統與尼古拉二世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

    這次爆料,在國內媒體界,甚至在世界各國都掀起了巨大的震動。但是南京中央政府並未就此發表任何看法,而那名參議又似乎察覺失語,並未多透露什麼。英法美日等國都向中國發出照會,要求中國公佈秘密協議,並以國聯的相關精神,要求中國尊重世界各國政府的意願。

    反應最激烈的要屬紅軍政府了,在國內談判上和國際輿論上,立即佔據主動,指責尼古拉二世出賣國家的利益,沒有權利作為俄國的皇帝。領導俄國人民。剛剛組建政府的尼古拉二世,遭遇他回國後最大的危機。

    華飛在露出這一手後,顯得無比開心和怡然自得。對於各國的質詢,自有辦公室的那些人去搪塞。在華飛看來,任何條約都是需要國力和軍力作為後盾的。所以他可不認為僅憑一紙秘密協議就能拿回被俄國佔領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但是這紙協議卻是華飛可以利用的一步棋,並在最終的時刻,有無這紙協議,在主動權上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整個中央政府的工作重點回到經濟建設和發展上來,而華飛又開始了他最喜歡的微服調研。這樣一來可以更真切地瞭解到各地的民生發展,也能切身地感受各種政策的效果和弊端,以作即使改正。作為一名軍人,他在內政上可遠遠不像那些專業人才精通,有第一秘書辦公室和大量的資政參議作為智囊與監督,一般國內政務,華飛已經越來越少插手。

    國內的大選終於提上日程,由於大選初建,選舉不以個人為投票單位,而是以家庭為投票單位,每個家庭有一票,選舉聯合議會議員。而總統則由聯合議會選舉產生,聯合議會不但選舉總統,還選舉出議長,八位議會常任委員代表,八位常委與總統共同組建內閣政府,總理由總統任命,輔佐總統治理國家事務。

    議會平時不干預政務,任務為監督總統和政府,並向總統,政府及共同施行政權的八位常委進行質詢的權利。總統無權解散議會,只可解散內閣和總理府。而議會則有權利罷免總統。但是議會在行駛罷免總統的權利後,必須以五分之四的絕對多數票選舉出新的總統。不然議會將會被提前解散,進行重新的全國選舉,政府可由總理府臨時接管。

    總統可以指派繼承人,繼承人只要獲得議會半數投票通過,就能正式接任總統。而議會如果否決,則需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選舉新的總統。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每位總統可以最多連任二屆,也就是說總統只要需要連任,可以提名本人為下任總統。

    每個家庭有權投票,也有權放棄投票,選區以人口基數和家庭基數為參考,設定議員代表名額。所有參加競選的議員,都要嚴格按照政府的規定進行宣傳,拉票流程。任何違背流程的人,都將被罷免資格。

    這個最後的規定,是華飛在最終討論議案遞交給他時,他親筆加上去的。因為華飛不希望看見那些諸如美國的財閥政治。財閥控制了國家的經濟,並用經濟贊助議員參選,甚至贊助總統選舉,從而為他們本身的集團服務。這是華飛不願意看見的,甚至總統本身由那些財閥操縱選舉產生,整個國家機器都操控在貪婪的商業巨鱷手中。

    這種方案很快得到社會各界的接納,在非常注重家庭和家族的中國,這種折中的選舉方案顯然更能讓許多人所接受。即使有人不願意,誰又有勇氣站出來反對強大的傳統力量?

    而這個主意,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地方豪紳對於選舉的操控。地主豪紳家大業大,但是只要沒有分家,你們再大的家庭也只有一張選票。而如果你分家,則需要對家產進行劃分,又能削弱豪紳的勢力。雖然家族勢力依然根深蒂固,但是卻有制衡,而且完全可以左右一名議員名額的大家族,那可是非常罕見的。

    這樣做,就讓華飛在廣大的,數量更多的平民家庭中,得到更多的選票。而這也是從某種程度上,保證選舉出來的政府,可以為絕大多數的家庭謀福祉。

    按照臨時中央的計劃表,這次大選要1925年才能正式開始,1925年年底才能組建聯合議會,這還是在不發生任何意外的前提下。也就是說,在聯合議會組建之前,臨時中央依舊存在,華飛依然還是臨時大總統。雖然革命黨人及其他學者人士感到時間有點長,但是現實困境就在那裡,這可是第一次全國普選,選舉知識的宣傳,各種工作,選舉站的選定,建設等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如果可以在1925年完成,已算是萬幸之幸了。

    以華飛的威望,他絕對相信擔任新政府第一屆大總統不成問題。即使革命黨人在選舉中大獲全勝,為了考慮到華飛的建國功勞,他們也會選舉華飛為新政府第一任大總統。如若不那樣,惹惱那位軍夫,他立即推翻議會,誰敢吱聲?要知道華飛的愣,那可是歷史悠久啊!

    當然,那只是最壞的打算,革命黨如今的聲望已經如日薄西山,不復當年輝煌了。他們想要在選舉中大獲全勝?除非出現奇跡,而基本上,這個奇跡出現的可能性為零。

    三界總統的任期為十五年,假使26年開始選舉,華飛正式宣誓就職,也要直到四一年才會下位。而不出意外,那時候的二戰恐怕正打得熱火朝天。二戰一結束,等待中國的不是全面的崛起,就是像前世的德國與日本那樣。而無論是哪個結果,對那時候的華飛來說,他已經無需眷念什麼權利的寶座了。

    二三年會發生什麼大事?華飛並沒有那麼強的記憶。但是華飛崛起的重要一條原則就是順勢而為,借助歷史的大勢,投機取巧,所以歷史會如何發展,對於華飛的戰略決策極為重要。所以每天關注國際新聞,一直都是華飛每天的重要任務。

    這天,華飛來到闊別有些時間的上海,剛剛走進上海的住宅,躺在籐椅上想著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被警衛進來通報,那麼進入警衛軍時間不長的小年輕人,面有難堪道,「司令,雖然你說過拒絕任何人拜訪,但是……可是……」

    華飛笑了,這麼快就有人知道自己來到上海,而且還會讓自己的警衛如此為難,定然不是外人,於是不在意地笑著,從籐椅上站起,伸了伸疲倦的身體道,「說吧,是哪位高人,這麼快就知道我回到上海,連片刻的時間,也不放過我啊!」

    「是朱……朱先生一家,還有陸先生一家,還有很多人!不是,他們人不多,但是……」

    警衛似乎不知該如何表達,站在那不知道是緊張還是著急,臉色通紅的就似著火了一般。

    朱家?陸家?華飛心中動了下,表面上卻哈哈大笑道,「不用說了,不管他們來了多少人,我親自去迎接,請罪,哈哈!」

    朱家和陸家可以說是華飛當初在上海時最早的商業夥伴,並給予華飛許多幫助。陸伯鴻與華飛合資的華通電氣,和興鋼鐵廠如今已經發展壯大,規模和產值都躍居民間資本前五十名。而與朱志堯合資的求新船廠和大力神柴油機引擎更是為人所矚目。求新船廠如今可是造船行業的支柱之一,而大力神柴油機引擎廠更是執掌中國柴油機引擎行業的製造研發的先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