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虎山行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七章 遠征 文 / 老鼠殺戮者

    首先,希望大家明白的是,在這本書裡章節尾部的作者留言和段落間「……」分隔符,全部沒有算在收費字數內。

    第二,存稿滴……沒有。不過寫作時間是有滴,第一個月每天六千,能保證。以後,只要大家別讓我更18|com|bsp;第三,月票,下個月大家幫俺投一次吧,雖然不指望能頂上去,但對我是種極大的鼓勵。

    *****

    經過朝會快半個月的討論,出兵的各項事宜總算都定下來了。

    果然是兵分三路,分進合擊的策略。

    鮮卑所佔的地域約摸有虞朝疆域九分之一大(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域),兩面被冰洋包圍,但沿海多是光禿禿的石山。所以真正有鮮卑人逐水草而居的,都是離海岸線較遠的荒原。那裡有三條被鮮卑人稱為母河的主要河流及其不少的分支,便像是鮮卑的大小血管一般。

    大軍將從信陽出發,左、中、右路分別向西北、正北、東北出擊,先掃蕩各路的鮮卑散部,為後勤安全立下保障;之後便順著鮮卑的聚居要地--也就是三條母河流域,一路攻向三河匯聚處的鮮卑城。

    諸侯軍隊的編列也正如前文所提的那樣,按州編成。八州的諸侯,每州有二到四名主將,具體數字則是看州中的勢力劃分了。

    三路大軍的主帥也有分派:左、右二路分別是王子孤、王子武為帥;而中路大軍卻是祥成帝親自掛帥,束髮公主靜瀾統兵。

    兵力劃分就比較複雜了,各路諸侯的詳細分派就不一一贅述。大致來說,左右二路各自有一軍虎賁,外加半個狼師的直轄兵力,此外還各有約一萬二三千人的諸侯部隊。中路祥成帝實力最強,轄下兩千多虎賁,加上半個豹師,諸侯各軍更是多達兩萬。

    鮮卑人雖然對母河有諸般歌頌,但事實上那三條河流不過是最寬處連百步都沒有的中小河流罷了。想要用船運糧食完全不可能,所以虞軍的後勤只能依靠陸上。

    這一點受到了祥成帝的重視,他命令極富戰爭經驗的虞朝老將馮越鶴親自總管,轄了豹師一旅,外加萬餘諸侯部隊押運部分輜重跟在中路軍後逐步前移,給三路大軍充當移動的後勤基地,此外還負責不斷從後方調運儲備輜重。

    最後還有豹師一旅,由馮越鶴之子旅司馬上大夫馮尚統轄,駐守河北信陽的邊塞重鎮朝露城。那裡是遠征軍的總後勤基地。

    ……

    蔣衛最先是從於潯、謝辟那二人處得知的消息。蔣家自然是被劃在渤海軍內。而渤海軍的主將毫不意外的就是魯公伍佑和邢侯雷靖二人,歸屬王子武的右路軍。

    對此,蔣衛的評價是:「看上去也蠻像那麼回事的麼。」

    「哼!」於潯嗤之以鼻:「這般套路,傻子也能想得出!那鮮卑蠻子怎是好對付的?還『沿河分進合擊』呢,呸!要是能勝,我就把頭擰下來送給天子!」他是河北州的四個主將之一,歸屬中路。

    「那三弟在朝會上怎麼不說?」謝辟笑嘻嘻的。他被分到了左路,三人正好一路一個。

    於潯笑道:「我又不傻,到時見機不對跑便是了。何必現在去做那出頭鳥,給那兩個呆子嫉恨。」

    蔣衛明白於潯說的「呆子」是指兩個王子,斜眼笑道:「不傻就好。你這頭笨熊到時候跑的可得快些,可別又去替別人頂缸……」

    謝辟也奸笑道:「嘿嘿,老二說的是呀。老三這回可千萬收收性子,不然到時候再也見不到你家那美人就不妙了。」

    「是呵!」於潯大笑,「想起我家那美人……不如再去望月樓快活一番?」

    「極好!大哥我這歲數,再過兩年怕是弄不動了。趁還有些氣力,不多多快活怎行!」

    「那就快去?」

    「快去!」

    兩個齷齪男!蔣衛暗罵,但是……

    ……

    蔣衛猛然間竟然變得炙手可熱起來。各路大小諸侯紛紛宴請他,還奉上大批禮物。

    為什麼?

    因為在諸侯們的眼中虎山是個貧弱的邊疆小國。

    虞朝只有渤海、河北兩州與鮮卑接壤,以國而論就是虎山、信陽、富裡三個諸侯國。那些領地不靠近鮮卑的諸侯們,得為自己回家的退路打算一番。而可供選擇的雖然還有河北州的信陽、富裡兩大諸侯,甚至還可以繞道匈奴,從鄂州的魏國入境。但是,很少有誰願意選擇經過那些強力諸侯的領地--萬一被扣下怎麼辦?所以那看似弱小的虎山國便成了香餑餑。

    蔣衛並沒有拒絕,不過當然也不能隨隨便便就讓別人經過自己領土,他和盧裕商量後,提出了一些諸如分批入境之類的兩全方案。對此,想要經過虎山回家的諸侯們也沒什麼意見。皆大歡喜之下,蔣衛也收了大批的財物--不收還不行,人家不放心。

    熱鬧的不止蔣衛這裡。事實上諸侯們幾乎都在互相宴請。因為就算進入了虞朝境內,大部分諸侯回家還是要經過許多別人的領地,不打好關係怎麼行?

    與此同時,河北州乃至附近各州的糧食、草料、牲口、車輛等等相關輜重價格都在飆升,有點錢的諸侯們都在瘋狂採購,沒錢的也拋售家傳寶物什麼的湊錢購買。從此也可以看出各勢力對祥成帝的此次遠征有多麼不看好了。

    ……

    清爽的夏風從身披戰甲的蔣衛身側掠過,在初升旭日所散射的光芒裡,捲起股股黃塵。

    昨天,蔣衛讓南武城的祥雀軍奸細給家裡最後發了封信,而正好也收到了琴歌、梁雨的最後一次來信。他把那信紙貼肉藏著,便像是藏著字裡行間那深深的思念。

    周圍的晨霧猶如銀波滾滾奔騰。在晨曦照射下,盔甲、兵器閃閃生輝,映出一片光海。旭日漸漸抬頭,銀波向四面蔓延,天際逐漸變得明亮,夜空向著天穹的另一方迅速地萎縮,黎明到了。

    天上蒙著的黑紗被揭去之後,武士們的英姿漸漸顯露出來,千軍萬馬之中有前呼後擁的將領,也有手按劍柄的武士。他們遠離故鄉集結到這兒,視線全都集中在南武城外一處用石塊築起的樓台。

    樓台背後是南武城北門口那墨黑的玄武石雕,那龜蛇合體的神獸此時彷彿是匍匐於樓台腳下一般。不久,從南武城內傳來高呼「天子萬歲」的聲音,這聲音迴響不絕,漸漸擴展到台下。

    虞朝現任皇帝的車駕緩緩從北門駛出,停在了這座為誓師而建的閱兵台下。很快,祥成帝在眾人拱衛中登上了最高處。

    驀然,高亢的喊叫聲傳四野:「天子駕臨!」

    霎時,武士們的馬槍就在空中揮舞,「萬歲」的呼聲此起彼落。閱兵台下人影浮動,無數雙低級武十的眼睛都集中到祥成帝的身上,似乎是認為身處天子之位的人就會想得出什麼絕妙之策吧……

    ……

    祥成十三年六月初四,虞朝大軍七萬四千餘人,號稱二十萬,以「鮮卑久犯大虞邊疆」之名,出塞遠征。

    這次出征的武士人數佔了北方十州的大半。祥成帝更是已經徵集購買了三十萬石的糧食和數倍於此的草料輜重。此外更多的補給正從蜀東、蜀西二州水運而來。這些幾乎把虞朝三百餘年來積攢的國力耗了大半。

    近萬車輛,滿山遍野的牲畜,還有沒被算在出徵人數中的兩萬丁壯,光是輜重隊伍就延綿十數里,這些還只是隨軍的。位於朝露城的遠征軍總後勤基地內,囤積著更多的補給。

    「靜瀾,天下可曾有過這般壯觀的軍陣麼?便是太祖也不曾統率過如此威武之師吧!」

    祥成帝站在高達兩丈的移動宮殿頂層,看著面前的壯觀景象,對自己身邊的女兒說道。那心滿意足的神態、口氣,與其說是疑問,不如說是在讚歎。

    束髮公主靜瀾--這個當今天下最著名的女將,卻只是淡淡的:「父皇,請再次囑咐兩位兄長莫要貪功冒進……」

    「知道了!」

    那初夏刺眼的陽光被武士們銀亮的盔甲武器反射到移動宮殿上,讓祥成帝身邊的妃子們發出一陣驚歎。而祥成帝也不禁用袖袍遮住眼睛。

    靜瀾看著父親有些不快的側臉,又是淡淡地歎了口氣。

    ……

    右路大軍擁有著渤海、梁(福建大部與浙江小部)二州的諸侯,還有王子武親率的虎賁一軍、狼師二旅。

    升帳後,太子武意氣飛揚地宣佈了向東北行進的右路軍的第一個目標:鮮卑外圍的拓跋部,沿途順便掃蕩一些小部落。各諸侯對此並沒有意見,事實上無論太子武說什麼--只要不是讓他們去當炮灰,那就沒人會有意見。

    瞭解了目標,諸侯們散去。

    看著遠處那十分顯眼的移動宮殿漸漸與右路軍分道揚鑣,想起和兩個兄弟的辭別情景,蔣衛不由感慨。雖然只是不到一個月的相處,但於潯、謝辟是這個時代中,極少能讓蔣衛看成是朋友的人。這一路凶險,他只能暗自祝福。

    回到自己軍中,蔣衛也宣佈了大軍的去向。

    聽說首先征討拓跋部,虎山軍的武士們非常高興。因為拓跋部就是一直以來對虎山騷擾不休的那個鮮卑部落。而對於敵人的實力,與其作戰多年的武士們也很清楚--絕對不會是右路軍的對手!第一場仗便能得報三百年來的血仇,還有什麼比這更快意的?

    蔣衛看著士氣高漲的武士們,心裡卻在無聊地想:「要是到了自己下令脫離大軍後撤的時候,這些傢伙的表情會怎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