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雷地火

天雷卷 第三章 逝者如斯 文 / Erica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這八個字,對於現在的小東西來說,也許是一種非常恰當的形容。曾經能夠威脅他的人物早已不在,自然界的蛇蟲蟻獸對它來說更是不值一提,好歹它也是遠古之物。雖然和那些已經破空而去,大道已成的先輩們不可同日而語,但現在的它,也算是有內丹了,這生靈一旦有了內丹就不再是簡單的生靈,從此正式跨入修行一門,生命的大幅度延長不說,光是初步具有的種種神通就足以使它塵世間橫著走了。所以,現在的它非常的滿意,也非常的興憤,整個身子扭或扭或地就邊試著它的新本領,邊開始探查起丹鼎派這個大仇人的老巢來了。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大概它是這麼想的,但是萬一這和尚又回來了,恐怕這小東西絲毫都未曾想過,可見內丹初成的它和千年前一樣,其思濾還是有欠周全啊。

    終南山海拔2604米,有多個別名,如:太一山、地肺山等,其名列道教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上,多被世人稱為[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其實這是世人的誤解。想那七十二洞天福地的任何一個都是不常現於人世的主,就算出現了,也往往是羞羞搭搭地,讓人過其門而不入。而終南山能被稱為天下第一福地,實在是沾了七十二洞天福地中的其中一位「老兄」的光,想那位老兄,在過去的悠久歲月中,多次在終南現身,渡人成仙不說,還連帶著讓終南沾染了些許靈氣,更曾使天下修真雲集,引來[仙都]美譽。但是關於這一點,凡夫俗子是不知道的,修真界的人又因心性所至,也懶得去一一說名。於是呼,終南山就和其他地方一樣,被例上了七十二洞天福地名單,被世人稱頌,頂禮摩拜。

    其實像這種誤解,甚至斷章取義,在世俗界還是很多的,有些甚至還成了常識,像天庭,像地府,像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這些都是凡人在道聽途說中加上自己的臆想、常識,所虛構出來的,和修真界中的認知是完全的倆碼事,甚至可以說風馬牛不相及。所謂隔行如隔山,恐怕也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世人不管,世人對於各類神明,甚至妖魔鬼物的頂禮膜拜,一大部分出於無知,更多的則是私心和貪慾了。這不,在以前的主人走了幾百年後,終南山上又零星地出現了道觀廟宇,當然,這些和數百年前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雖然他們也強身健體,也有丹道經文,也有符咒硃砂,但是在失去千古流傳的淵源之後,也只能是過其門而不入了,對於遠古的道統大多是一知半解。憑著那流下的幾卷丹文,又豈能如此容易就可以窺視到修行的門徑呢?古人俯仰天地,觀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方於這亙古以來運行不怠的大道中有一點所得,進而上窺天心,得一點修行之法。其間的反覆,無數先賢以身試之,其凶險,實不足為後人道。

    而後人,若想單憑幾卷前人遺留的經文就那麼弄出點什麼東西來,恐怕也是枉然了,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可能,只是這種可能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人有精氣神三寶,一旦出現疏漏虧竭,這短短的百年時光,基本上不會再給你補救的機會,再加上後人與前人在某些方面的差別,這種幾率已是相當的小了,就算是其間有人幸運,誤打誤撞地得了門徑,其後的凶險、災劫也往往讓他萬劫不覆。

    修行?豈是那般容易!

    於世人無多大用處的東西,對小傢伙可就大有不同,怎麼說它都已是有了內丹的生靈,其中文字,那縹緲不定的含義,恐怕也有他能夠揣摩一、二了,誰叫這裡面看起來模零倆可的詞實在太多呢,弄得人飄飄緲緲,如墜雲霧,不知其然,更不可能知其所以然了。更不用陰陽五行,氣機消漲了。

    所以說,修行這東西,實在不是單憑個人摸索就可以的了。一個人,乃至其他生靈的精氣神的多少,多是先天所定,一旦修行出差,精氣神虧損,那麼你想再回頭,如若沒人幫、或是大機緣的話,那麼直接送你四個字:下輩子吧。

    不過小傢伙可不同,內丹既成,既可溝通天地元氣,大量吸收日月精華甚至先天一氣都可憑空而生,而玄功運轉,意煉五臟六腑之外,精氣神三寶更可隨意轉化。這虧損之中,也就有法自彌補,正所謂只腳踏出五行,也算半個「神仙」,也就有了試練的資本。

    於是乎,在一個前人遺留的掩於峭壁漫草下的一石室裡發現一卷丹書後,小傢伙就立馬意識到了其中的價值,然後開始滿山地搜刮起來。

    小傢伙不識字,這沒辦法,誰叫它近萬年已來,一直藏在地下逍遙,這是否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與世隔絕?如果你這麼說它,它肯定會抗議,它會說我能聽到人說的話。言下之意就是,小傢伙感覺不是一般的靈敏,雖深藏地下,卻還能窺察地上動靜,而且在悠久歲月熏陶之下,小傢伙是懂人言的,只是小傢伙不知道的是,現在的它,喉骨已化,已能作人言,就連幻化人行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果小傢伙明白這一點的話,姿態上肯定會更加高傲一點。

    但是現在,小傢伙也只能是無奈了。誰叫它斗大的字不識,整一文盲呢?所以啊,在明知這山上有好東西,卻又無法分辨之下,它呀,只好做苦力了。不論厚的薄的,重的輕的,竹的紙的,只要小傢伙見到了上面有橫橫豎豎的方塊「畫」,就都會想辦法把它拖回來,深藏地下。現在不識字,以後肯定會認識的,再說既然走上了修行一路,那也就得有備無患。

    關於這一點的認知,小東西還是很有覺悟的。

    於是終南山招賊了。各間道觀廟宇的經文被偷去了十之七八不說,就連山腳下獵戶的小孩胡亂塗丫東西都少了不少,弄的一時間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有說是鬼怪做亂,也有說是神仙顯靈。總之,流言四起,但是愚愚夫婦就是那麼可愛,無論這些猜測離事實真相有多近,這終南山附近的人卻是更加地信起鬼神來了,山中人氣也就更加旺盛,香火也就更好。到後來,觀裡的道士,廟裡的和尚,甚至村姑村婦,都把經史子集當作了一種供奉。弄得一時間洛陽紙貴。

    到不是說沒人懷疑過這種現象會帶來災難,但是一個只知偷書的賊,又或妖怪,不管怎麼說都稱得上一個雅字,如此雅賊若和災星聯繫在一起,未免太剎風景。於是在眾凡夫俗子的良好意願中,小賊蛇的貨源是越來越廣。而且在眾人的無意識嬌慣下,其膽子也是越來越大。這不,光天化日之下,小賊蛇剛爬上了一個私塾的窗台,看著裡面的黃口小兒呀呀學語,看著那老夫子之呼者也,感情這傢伙書偷多了也開始知道要充電了。

    小傢伙學得很慢,但是它一點都不介意,現在的生活對它來說是太過有趣。早晚間吸取山川水露,日月精華,閒暇時則找個陰涼的地方乘乘風,看看拜山的香客、遊人,再找段時間去偷學點方塊字,反正無憂無慮,亦無壓力,生活於它實在愜意。

    地下早就不去了,黑呼呼的,誰願意鑽誰鑽去,反正它是不幹了。內丹已成的它,對於玉石這類食物的需求也已經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何況說到味道,地下的東西那有人間的美味呢。葷它是基本不吃的,但是各種山野珍果,已成了它的最愛了。只是隱隱約約地他還有一點煩惱,在山上斯混了一年多後,他還是看不懂那些個書。雖然字也偷學了有個幾百個了,但是書,對它來說還是顯得太過深奧。不過小傢伙一點也不著急,本來就有著悠長生命的它,時間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於是它把書一扔,趴到一懸崖的大青石上,開始喝下午茶,曬太陽去了。

    午後深秋的陽光透著一股濃濃的暖意,小傢伙庸懶地舒展了下身子,在諾大的青石塊上又翻了個身,完全沒有注意到它通透碧玉的軀體表皮已經開始變硬了,它要褪皮了。

    在丹成歷劫之後,它將要經歷它生命中的第十三次褪皮。

    等到真的要褪皮時,已是第二年的初夏,其過程從開始褪皮到結束整整經歷了一個月,而且那一個月裡一直雷雨不斷,弄得小傢伙心情異常煩躁。起初,小傢伙還以為又要遭雷劈了,嚇得它一下子溜到了地底8000米深處,直到聽了幾天雷聲,發現沒事後,它才又偷偷地溜了出來,不過這時候真正的痛苦開始了,上次歷劫時被雷擊傷的地方開始變得奇癢難忍,這下,小傢伙又把丹鼎派的道士給罵上了,而且還把天下所有的道士都一起給罵上了,甚至連那不相干的和尚尼姑,都在它腦子裡翻來覆去地滾了好久。想來從古到今還沒有哪一條蛇褪皮會有它那麼痛苦的。

    癢到後來,小傢伙實在是忍不住了,開始在終南山的深處到處亂竄,弄得一幫飛禽走獸雞飛狗跳般地不得安寧。還好,自古林深幽密處向來與人煙罕至聯繫得起來,否則,那一抹碧玉般的幽光在山石林木間穿來穿去的,還不時撞碎幾塊岩石,非得弄得驚世駭俗不可。

    小傢伙在褪完皮後,混身變得如汗白玉般的光潔,再不見以前的碧玉色,甚至連渾身鱗甲都不見了,肉呼呼地,宛若凝脂。這些變化,小傢伙一時也沒注意到,只是內心忽然興起了要伸伸胳膊,扭扭腿的念頭,也許這念頭暗合了自然無為的意思,恍兮惚兮之間,週身元氣,內丹起了奇妙的變化,原本一尺不到的身子,竟然憑風而長,原來奇癢的地方又起了變化,就那麼真的伸出了倆只胳膊倆條腿來,軀體亦最終長成了一個六尺不到,20歲左右的青年,身材修長,眉清目秀。

    小傢伙一時沒有發現,就那麼伸了個懶腰,等到手橫過眼前時,才知道這次褪皮竟然有了這般變化,一時間大喜過望。於是東瞧瞧西摸摸地,充滿新奇。等到新奇過了,小傢伙才感覺到有點不便,畢竟蛇做久了,一下子做人也是一件麻煩事,走路,吃飯都要重新來過,弄得它很是厭煩,就開始懷念起做蛇的自在,想變回去。只是這一次讓它更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它竟然一時變不回它的「本體」。滿臉苦瓜的他忍不住喃南自語:這那是褪皮啊,完全是大變活人嘛!

    雖說異類生靈修成內丹後也可幻化人形,不過那畢竟是以幻為主,其本體是不變的,在其他修行者眼裡,該是什麼還是什麼,牛糞絕對不會變鮮花。

    但是現在,牛糞絕對變成了鮮花,還是很好看的那種。其實這還得謝謝把它關起來的那些道士,當然這是後話。

    小東西見變不回去,就執起了性子,苦苦地運起了玄功,在幾番折騰之後終於讓它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只是當它一旦停止玄功運行,它就又會變回「人」,好像人成了本體一樣,這下他終於明白,這次變化『大『了!

    其實像小東西這般的遭遇若被其他的異類生靈遇到的話,肯定會高興地哭起來。異類修行之所以比人間修士要慢,究其原因往往在於兩者形體生理上的區別,生理上的區別又導致了修行功法的不同。人類修士百年,甚至幾十年的修行抵得上異類幾百年,上千年的修為,其原因也就在於此。

    倒也不是說人類的修行功法異類就不能用,只是這個效果嘛,實在是慘不忍睹。所以異類修行往往是先修成內丹,然後幻化人形,再藉著這個幻化的人形進一步修行。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了。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小東西現在是想不明白的,只好苦著臉試著怎麼走路,怎麼吃東西,它甚至還試著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周廣陵。

    從此他再也不是遠古來的長蟲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