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雷地火

天雷卷 第五章 丹破丹成(下) 文 / Erica

    不過此時的周廣陵是無法去深思任何東西的,他的心神在一片漫無邊際的世界中或浮或沉,或即或離,馳之以往,淡然微笑,一片大正平和。

    也許真的是「天道無憑」,就在周廣陵體內陰陽二氣快要完全融合消解即將轉醒的時候,頭頂東北方向忽然出現了一個極其光亮的銀點,斜斜地朝著周廣陵的所在直射而來。

    仙山青嶼終於在這一刻就那麼簡簡單單地跨空而來,一股清靈之氣如水般地向四周漫起,充塞**八荒。

    此時的周廣陵正處於最緊要的時刻,好在仙山青嶼剛一顯世,氣機相牽下,他就立刻醒轉,意動之下,因清靈之氣所激而再次蠢蠢欲動的倆股性質截然不同的真元又平靜了下來。

    此時的周廣陵與片刻之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別,在體悟到那種奇妙的感覺,進窺到一點天道之後,再面對這陰陽倆氣,已是駕輕就熟。如若沒有剛才的那一番經歷,周廣陵是斷然支持不住這種氣機牽引的衝擊的,其週身元氣必將劇然爆開,化為天地元氣中的一股。但是現在,在經歷了最初的驚動後,心境又歸復平和。

    「成成敗敗,實乃天意使然。大道雖逆天而行,卻不是強求可得。修道之人,當執無慾之念,行逆天之事,方為正途。其他種種,若因念而起,終是落了下乘。」

    噓吁間,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又近乎於死,猶如幾度輪迴。種種雜念未起即滅,卻是他這千年來道基的功果。這千年來,他幾無慾念,於修行也是不求寸進,終磨出了這麼一個異常堅定的道心,要不然,以他的資智也不會直到如今才面對這修行的瓶頸。

    這一刻,這道心終於大放光明,生聲死死,無有畏懼,也正是由於這種心態,讓他在這一捻之內,數念之間,無有起伏,反到將心性放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忽然間看開一切。就聽「啵」地一聲,就像那個地方忽然戳了個洞,一下子,心靈上無比地清晰起來,體內真元順勢而為,漸漸融為一體,一顆嶄新地內丹漸漸隱顯,更加充實有力。

    就在那一刻,本該自他頭上掠過的銀色的光點象受到了指引似的,忽然改變方向,加速朝周廣陵筆直而來。

    周廣陵眉頭一皺,剎那間明白了前後種種,結內外手印,雙手化作拈花狀,微微露笑,暗道:天機啊天機。就那麼再也不想其他,靜待光點及體地到來。也就在他微歎的時候,銀色光點於半路中忽然消失,於周廣陵的膽田內忽然隱現又忽然消失,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也沒引起預料中的任何變化,但是就在過後的剎那,周廣陵的內丹發出一聲實質般的碎裂聲,化為無數肉眼難見的碎片,然後又化為一股精純龐大的先天元氣,此先天元氣先是往外一振,然後像是受到什麼東西吸引一般又是一縮,以剛剛銀色光點消失的地方為中心緩緩地旋轉起來,漸縮漸小,越來越密實,也越來越快。終於在一片茵蘊之氣中又一個嶄新的內丹孕育而成。只是這個內膽卻是帶著一絲奇妙的銀色。

    天空一片晴朗,因氣機牽引而來,俗稱的雷劫卻從頭到尾沒出現一丁點的症昭。

    既然重結內丹,又體悟天心,得窺一點大道門徑,前後相比可謂是天壤雲泥,也算是神仙中人。想哪古人傳誦的一干劍仙,最多也不過金丹初成以御劍道,待到真正體悟天心,得窺大道,多又躲入了哪些個靈氣充沛的神仙洞俯中修煉去了,與人世是不願扯上一絲關係,免得一不小心種下種種因果,惹來無窮後患;又或道心旁篤,牽牽掛掛,再難顯真我真性,於道行更是不進反退,明珠蒙塵。

    其實以金丹境界的道心來說,對於這些因果還是不怕的,大不了揮劍斬之。白雲蒼狗,也不過多弄些殺戮而已,只要道心唯極唯堅,自可以從容而過,但又有幾人敢保證,萬般紅塵,千種因緣,到頭來真的能那麼灑脫?

    由人至道,反本歸源,本就是偷天奧妙,以大智慧,大毅力,大決斷都未必可成,再多一點點糾纏,未免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何況,修行之人與冥冥中自有感應,道識天聽之下,自然會有一種敬畏。這天地,這大道,以一種冥古以來的威嚴重重壓下,立於三尺之上,無可躲避。

    塵世中總是有一些人能夠在有意無意之間窺視到一點冥冥外的東西,這時候他們明明能夠說清楚,卻總是言語閃爍,詞意模糊,旁人問之,則曰:天機不可洩露。

    為何?其實只不過是他們在窺視到冥冥中的一點東西的同時也感覺到了那天地間亙古存在的莫大威勢,那威勢就那麼隱隱地壓在了他們心神上,弄得欲語還休,最後只好說一句「天機不可洩露,塘塞眾人。其實一切他們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只是世人無知而已。

    當然也有那絕頂之人能以無上智慧化解種種紛繞,紅塵俗事,世間因果,更是隨手拿下,但那終究不過是鳳毛麟角,萬年以下,又有幾人?

    以前周廣陵也是不太清楚的,畢竟他只不過是機緣巧合下才走上修行之路。丹成之後也不過隨著一些本能吞吐日月精華,錘煉自身元氣而已,與大道一途他是不懂的,這也是他為什麼修行越到後面越是容易引起氣機牽引的原因所在。修行一途,如若不明其理,不能上窺天道,那麼越到後來就越是像一個小孩子玩大刀一樣,刀越來越大,操控之力卻越來越弱,終無可避免地將自傷其身。

    想來千多年前的那些遁入六大洞天福地的修士所面對的原因也是這個,只不過那時的修真界因為過於追求術法和攻擊技巧的威力,從而忽略了對大道本質的追尋,最終面臨不進即退的災禍之境。

    所以當周廣陵剛一睜開眼睛,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自己,面露無奈之色。若是讓他如古人一般遁入深山修行,自此與人世無關,他是不願意的。這幾百年來,在這塵世斯混,逍遙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已經深刻到了他的元神裡,若強制違逆,遲早必生禍患。可如今他若還想繼續逍遙的話,恐怕也會惹來諾大的麻煩。現在的他全身肌膚骨骼晶瑩踢透不說,一舉一動中更是隱隱帶來風雷之聲,雖不見其響,卻具有莫大威勢。如此人物,若在下面一走,且不論路人的頓足圍觀,怕是各國政府都會爭相來請他喝茶。到時候清靜二字又從何說起。

    看來以後是要時刻收斂了,週身元氣更得注意,免得一不小心驚到旁人,麻煩。周廣陵微歎一聲,意動之下,週身元氣齊刷刷地向丹田內俯收攏。只是這一念之下,周廣陵大吃一驚,他那新成的內丹卻如一個黑洞一般,如鯨吞海吸的將這些元氣吸的一干二盡。

    「難道那銀色光點,對我內丹還是起了影響?」其實應該稱作是金丹的,只是化身以來,雖然早已習慣人的身份,行為習慣也與世人無異,可周廣陵依舊會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定位為當年的小蛇,自稱為內丹也就情有可原。

    驚訝之餘,周廣陵想到那自丹田中消失的銀色光點。此時的周廣陵還不知道那銀色光點就是青嶼仙山,雖然有所懷疑,只是當時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細查之下,他最終也只是把那銀色光點當成了來自天外的神奇之物。現在再想起,周廣陵立時意識到此物不凡,不過這樣也好,內丹會自動吸收週身元氣,那麼他也就不用再刻意收斂,倒也省了他一番功夫。心情大好之下,心態也是大寬.

    按照他的想法是影響就影響吧,能力降就降吧,我內丹剛成時,這世間已無人能奈我何,現在我倆次內丹重鑄,精氣神獲得本質上的變化,怎麼著也不會比以前差.

    這種想法本來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只是周廣陵卻忽略一個不該忽略的問題,那就是他此時的肌膚在內丹吸收元氣之後雖不再晶瑩踢透,卻也變得光潤圓滑,不似人間之物。如此變化,也就不經意中給他帶來了種種哭笑不得的麻煩。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