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雷地火

天雷卷 八十八 生化奧妙(三) 文 / Erica

    天下間生靈自有生長消亡的趨勢,無論是瓦礫下的幼苗,還是山石中的樹籽,都會無知無懼地頂開一切阻礙,所謂為何?

    按照現在的科學來講,這一切的基因的功勞,dna的自我複製,導致細胞的不斷分裂,最終的結果,那就是生命的綻放。但是,為何生靈一物仍然會有死亡的趨勢,無論是幼苗時期,還是將死剎那,dna的複製,從未停止,為何會在那一剎那,生命之火就此熄滅?

    作為一個東方修道者,周廣陵並不會被那些所謂的科學所蒙蔽。

    「天地薩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順而成人,逆而成仙」

    道家所求不過了了數字。

    大道運行,由無而來,生一生二,復生三,二為陰陽,三乃三才,陰陽生降,和氣為人。順天者得長壽,逆天者得長生,此中生化奧妙,修道中人早已從理論上說得明明白白,但是具體操作又該如何,周廣陵直到前些日子他精神世界中的那一方『四面金字塔』凝實變小,才有了一絲明悟:

    生靈生發消長,都是因為有一種『生氣』在其中推動,一旦『生氣』耗盡,生命也就走到盡頭。

    雙手做勢不變,身體緩緩浮起,衣衫喇喇作響,無風自動,一雙睦子,黑白盡去,一點十字星光浮顯其中,若在細看,這星光又化為黑白兩氣,剎那間消失於這『星睦』後的無窮深處。

    這一刻,周廣陵終於要奪這天地造化,生化造人!

    「彭」地一聲輕響,這滴小小的血珠表面象煮開了的水一樣翻滾起來,體積也隨之膨脹。慢慢地,一條條細細的,虛實不定的紅色脈絡延伸開來,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略帶橢圓形的網絡,像一個繭一樣地將那滴已經膨脹成了『桃子』般大小的『血珠』包裹起來。

    這時候,如果有一位生物學家或者醫學家站在這裡,必然會被這一幕所震驚,上帝造物也好,無性克隆也罷,都沒有這一刻來的形象與具體,在那薄薄的,似虛似實的網絡中,一個拳頭大的『桃子』形狀的東西正在漸漸形成,無數細絲一樣的紅線仍舊在不斷地產生,越來越密實有力。

    本命真元化就的龐大能量,與那五條生氣細絲在周廣陵的嚴密控制下,絲毫無差地緩緩輸入,神識具無遺漏地監控這個繭裡面的每一點變化,控制著『生氣』與能量刺激細胞的生長。

    從細胞的分裂,到組織、器官的形成,再將那一點殘念形成的晶芒與之相合,進而生造竅穴,安定神魂,這個過程終究是太過巨大,就算當今世上所有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都無法模擬其中變化。

    周廣陵雖然已經到了煉氣化神後期,識神、元神、道心都大幅精進,就要跨越界限,進軍『煉神還虛』之境,依然無法承受這種需要精細到極點的操作。而且隨著細胞分裂越來越多,數息之後,他神識控制下的細胞已經龐大到了一個天文般地數字。

    而且,細胞生成所需的能量也大大提高,若無補充,必將無力為繼。

    造化生機由混沌中來,隨二氣升降而生,其中奧妙,終究不是如此簡單地就可以窺視。

    倒也不是周廣陵膽大妄為,一知半解就敢行此變化,實在是機緣變化,失不再來。那一日,他自龍柱變故發生之後,他兩次遭人算計,殺性激起,取了那個東南亞人性命,然後又去了日本人那邊。

    連消帶打,借刀殺人之後,心性的著力點變幻下,道心終於告警。這一告警,讓他又一次地觸摸到了那縹緲無定的天道,連日來領悟的東西紛至沓來,漸成一體,精神世界中的那一方『四面金字塔』凝煉成形,那一刻周廣陵神識、元神一下躍遷到一個新的高度,剎那間原本浮於『金字塔』上的無數生靈一一掠過,生老病死,孕育變化,終於讓他得窺到一絲奧妙,那一刻,他的神識,就像一個計算機一樣,一瞬間,再次闊容。也在同一時刻,他的精神世界又清明了幾分,那原本幾不可察的『銀點』此時已經亮若星辰。

    就在那一刻,他思維的念波,剎那間穿越,自那白芒芒的原本無法窺探的霧氣中強行攝取了一團,待到神識收回,他手中已經多了一團異常活躍的『氣團』。此時,周廣陵一下子明瞭,『銀點』連接那的一方小小世界,並非虛無縹緲的所在,也就在那一刻,周廣陵擁有傳說中的芥子空間。

    這種精進,到還不至於讓周廣陵莽撞行事,只是生靈消亡,神識冥滅,在這個過程中,或有殘念,會藉著一些地理環境留下烙印,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痕跡會越來越模糊,最終完全為天地元氣催化,他若想給王太守再造人身,重鑄神魂,那麼時間越過得一分,他想聚集殘念余痕,再鑄神魂的可能也就越是渺茫。

    他也可以將這事推後,待到他日後大道有成,天地萬物盡在掌中,再施以造化一術,只是那樣一來,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那時候,一切烙印消亡,他再也難以還『王太守』本來面目。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原因:

    一者,當日他心有所感,招來這絲殘念封於玉石之中,精心養護,想的就是有朝一日還其本來面目。

    修行中人,最重心性,少有誓言承諾,往往一諾即出,就如刀雕斧刻,輕者,深種因由,待到靈台清靜,忘念太虛,此因由就會由不知名處浮現,盤根錯節,揪纏不休,是謂妄念磨障,不得清靜;若是最終無有了結,必將導致心性磨損,如有缺口,再不得圓融通透,到那時,按周廣陵現在的理解,他識神、元神、道心三者合一,將成妄想,數千年修行,止步於此。

    二者,當那團『氣團』出現在掌中的時候,他心中冒出的念頭是:他能夠做到。這點念頭,冥冥中如有預兆,又如天地孤鴻,來去無痕,放過了,他心性上也就少了一個精進的機會,他又如何捨得?

    正因如此,他才有此一行。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新進化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