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公子

大道小說網 34.教場演兵 文 / 小卓翔

.    次日一早,長孫凜率領自己手下來到得教場偏門,只見許多披甲頂盔的已是紛紛走來。這個得校場乃是軍事練兵之地,比之前的演武廳更為寬敞,御教場十里正方,周圍四十里,開方一百里,團團紅牆圍著。左將台上豎著一枝衝霄拔地的黃漆旗竿,上有一面杏黃旗;又一枝紅旗竿,比那黃的短得一半,上有一面紅旗,大大書著一個「帥」字,都隨風蕩漾。

    烈日當照,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裡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彷彿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只見部分軍官兵丁,都全裝著,卻不歸隊伍,也有立的,也有走來走去的,也有坐在草地上說話的,紛紛亂亂,這些官兵們都是來觀戰的。那些戰馬都背著鞍鞒,散放著地下啃青。那些大纛旗幟,卻都歸隊伍,按方位齊齊整整的插在地下。如意頂帳篷內,端坐著掌旗鼓的將軍李靖,身旁軍將待位,中間一條黃土甬道,從龍墀起,望過去杳杳茫茫的,直接到照牆邊。照牆上好似彩畫著五雲捧日。

    長孫凜望著身後一排訓練有素的士兵們,他們中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今天算是他們的第一場參與戰爭,儘管只是演習,但是大家的臉上,緊張和興奮兼有。他再和薛仁貴對望了一眼,這是兩人指揮的第一場戰爭,昨夜兩人商量了一夜,最終決定今日由薛仁貴做主角,長孫凜和他的橫刀營將在一旁作為奇兵。一是兩人對這些士兵很有信心,更重要的原因是,此番雙軍演戰,除了兩方的兩千名士兵,將會有一隊奇兵,那就是竇旖所率領的紫鳳營,共三百餘女兵。她們將會在一方顯示弱勢之時扮演奇兵救駕的角色。

    有人會覺得這個安排實在是不公平,其實戰爭本身就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的。這次演習,不過是考驗士兵的受訓情況,和將領的臨場指揮能力。這奇兵突救,即考驗了勝勢一方的應變能力,也考驗了奇兵一方如何能將敗局扭轉,更考驗敗勢一方如何配合新兵加入。

    蘇定方喝叫「開操」。只見長孫凜、孔亮恆二人,早已捧著那上用的令旗、令箭,齊到將台上來。傳令官領了旨,就傳令開操。將台下又一連三個號炮響,鼓角齊鳴,又等了許久,只見照牆邊濃煙衝起,撲通通的九個號炮響亮,鹵簿儀仗到來。

    當薛仁貴高喝「起去」,九百士兵齊呼「萬歲」,震天震地的一聲,一齊立起。在軍隊中受到重視的是個人的武藝,能把武器揮舞如飛的士兵是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各地的拳師、打手、鹽果以至和尚和苗人都被招聘入伍。而長孫凜卻認為這不是武林高手對決,打仗最終還是決定於士兵的配合,一次戰鬥的成敗並非完全決定於個人武藝。

    那兩旁十八座營門大開,馬隊當先,徐徐而出;到了界限,一聲鳴金,齊齊的收住。雙方陣營的騎兵、步兵、弓箭手皆準備就緒,旌旗飄動,鼓聲雷鳴。

    「奇怪了,這是什麼陣型呢?」李靖正看著,突然端坐起來仔細觀看,在旁的諸位將領也被場下奇怪的陣型給吸引住了。

    只見長孫營的每十名戰士有兩名手操長槍作為攻擊的主力。其前面又有四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長方五角形盾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圓形盾牌,都以鐵金屬製成。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手執長矛,長一丈三尺左右。長槍手之後,則有兩名士兵,一名是弓箭手,另一名則拿著一火器桶,頂端的凹下處放置火箭,即系有爆仗的箭,點燃後可以直衝敵陣,最後還有兩名手持銳把的士兵。

    薛仁貴在訓練這支隊伍的時候,除了要求士兵擁熟技術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隊中各種武器的協同配合,每一個步兵班同時配置長兵器和短兵器。在接戰的時候,全長十二尺有餘的長槍是有效的攻擊武器,它的局限性則是必須和敵人保持相當的距離。如果不能刺中敵人而讓他進入槍桿的距離之內,則這一武器立即等於廢物。所以,薛仁貴對一個步兵班作了如下的配置:隊長一名、弓箭兵一名,戰士八名。

    這種的配置由於左右對稱而被命名為「鴛鴦陣」。右邊持方形盾牌的士兵,其主要的任務在於保持既得的位置,穩定本隊的陣腳。左邊持圓形盾牌的士兵,則要匍匐前進,並在牌後擲出標槍,引誘敵兵離開有利的防禦的位置。引誘如果成功,後面的兩個士兵則以長矛把敵人掃倒於地,然後讓手持長槍的夥伴一躍而上把敵人刺死戳傷。最後兩個手持稅把的士兵則負責保護本隊的後方,警戒側翼,必要時還可以支援前面的夥伴,構成第二線的攻擊力量。

    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一個12人的步兵班乃是一個有機的集體,預定的戰術取得成功,全靠各個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個人突出的機會。正由於如此,主將戚繼光才不憚其煩地再三申明全隊人員密切配合的重要性,並以一體賞罰來作紀律上的保證。這種戰術規定當然也並非一成不變,在敵情和地形許可的時候,全隊可以一分為二,成為兩個橫隊和敵人拚殺;也可以把兩個稅把手照舊配置在後面,前面8個士兵排成橫列,長槍手則分列於籐牌手與狼完手之間。

    突然只見那奇怪陣型忽地分開,那些馬軍隊潑刺刺分頭撤去,繞著抄到大陣後面去了,露出一排排的弓箭手來;一聲號令,紅旗往下一壓,陣後戰鼓催動,陣前弓箭齊。那一片聲響,好一似地裂山崩。

    一聲吶喊,海覆江翻,幾路兵馬隨著旌旗飛出,把敵方御營護住,翻翻滾滾結成一個大方陣。這演習才剛過一個時辰,孔亮恆的隊伍已經明顯處於弱勢。

    話說薛仁貴率士兵漸漸圍上孔之御營。這孔亮恆也算是一精通兵書善謀略之人,然而他所讀之兵書所通之謀略乃是先人遺留,尚未創新的紙上談兵,哪能敵得過擁有超前知識的長孫凜和出入戰場數年的薛仁貴。在對手奇陣、強兵、新謀的強勢壓力下,加之孔營士兵多數未得孔亮恆待見,多少有些不團結,孔亮恆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戰死」沙場,數個*之餘己方僅剩下士兵不到五百人。孔亮恆無奈之餘,咬了咬牙,示意士兵向天一衝天響炮,請求支援。

    薛仁貴見前方御營旌旗不整,鼓角無聲,心疑有計,不敢逼近,但遠遠圍困攻打。將及午後,忽然鼓聲振響,一騎馬飛出營來,後隨數百步軍,馬上那將乃是「敵營」主帥孔亮恆。

    倒是孔亮恆打聽得薛仁貴分兵謹守四方,便知自己必須親出叫陣,即使是抵不過對方勇猛,也可以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達。即傳令將四營大開,帶兵殺出。這孔亮恆的領兵風格與其他幾位都不一樣,他自知身體不若他人強健,卻是在謀略上下苦功,因此多數時候都是在後陣指揮。

    先說孔亮恆精兵如數盡出,薛仁貴也是不敢怠慢,下令眾士兵馬一字排開長蛇陣。孔亮恆也將大兵排成雁翅兩行,他見薛仁貴駿馬威武、耀武揚威,大怒喝罵:「你這等奸賊,雖說此時你我敵對,但也是同營兄弟,何以出此狠辣之陣,傷我士兵?!」

    薛仁貴這可納悶了,自己訓練這些陣型,雖說新穎奇特,然這是一演習,兵器所至皆點到為止,就連弓箭手射出之劍,也是沒有尖端之廢箭,何以說此陣之毒辣,莫非是己方士兵出手過重?

    衛二狗正與橫刀營的兄弟靜站一旁觀看場上形勢,他乃是一粗鄙之人,自是不懂雙方何以來此口角之爭,他疑惑地望了己方主帥長孫凜。長孫凜看出他的疑惑,便笑著說道:「對方扛不住,請求兵援,此刻孔校尉以怒斥掩飾緩兵之計,免得在援兵到來之前,其帥旗被我方軍隊奪得。」

    「孔校尉,這演習雖以切磋軍法為主,卻也是戰場行事,難免會有擦傷掛綵,如若是你營士兵有所傷痛,那也是學藝不精,怎可賴我兵陣?」薛仁貴雖然疑惑,卻是陣前不饒人。

    孔亮恆及其親兵大罵喝聲:「利口匹夫!」大斧當頭一下,薛仁貴大槍急架相還,二將衝鋒恰似二虎相爭一般,一連衝殺四十合。雙方隊衛喝令眾兵殺上,兩軍對壘一片殺喊聲喧。大殺一陣,紛紛落倒塵埃。須有偏將上前迎敵,薛仁貴武勇強狠,將長槍動,頃刻十員偏將打得東西四散,只有孔亮恆大刀捱住劉三長長槍,殺個平交。此時卻有馬富衝入,雙槍打去。孔亮恆豈能抵得兩位勇公子兵器?殺得氣喘吁吁。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從兩旁殺出一群巾幗女將。

    就見番兵番將列立兩旁,正中央繡旗高挑,旗上繡著斗大一個紫鳳二字。旗角之下,有數百女兵,都懸刀佩劍。前面閃出一匹桃紅馬,馬上端坐一員女將。此女將長得貌如天仙,卻是眼角眉梢帶有千層殺氣,馬前馬後百步威風。原來她便是紫鳳營的竇旖校尉。

    長孫凜看此形勢,便下令道:「橫刀營各將士聽命。」他這一命下,只聽「唰!」地一聲,所有待命士兵竟然整齊有素地排成一方隊,動作之乾脆,速度之快捷,前所未有。

    而此時的薛仁貴卻是心中有點玄了,這援兵之事按照演習規定也只允許幾位參謀將領知道,雖說己方士兵經過三月特訓,甚是勇猛,也都是個個血肉之軀。剛才鏖戰之下,雖滅敵方半數兵力,己方也損三百有餘。

    這群娘子軍若是從一開始便加入敵方,他薛仁貴也自信能拿得下。然此時己方士兵經過鏖戰,已是疲倦,勝利在望卻被對方援兵打擊士氣。而敵方卻是士氣大振,且紫鳳營的女兵多數習武,排兵佈陣上也有奇特陣法,不知己方的橫刀營是否可抵擋住對方之奇妙攻勢。想到此,薛仁貴不禁望了長孫凜一眼。

    竇旖雖說平日裡和長孫凜的屬下算是熟悉,但此時她是作為孔營的援兵,自是知道做好自己的軍責,手中拿刀便是出手神速,圍魏救趙地解救孔亮恆的險境。薛仁貴急忙相迎。他雙腳點地,往上一蹦,雙手搶圓大槍,奔竇旖頂梁便打。竇小姐見此人使槍,料到力大,不敢直接用刀招架,趕緊一踹鐙,桃紅馬往旁邊一撥,這一槍就走空了。竇旖一翻腕子,用三尖兩刃刀把大槍壓住,緊跟著使了個順水推舟,刀刃順著槍上來了。她的武藝極其精湛,薛仁貴雖是天生神力,卻也難免有些吃虧。數十招過後,把他也累得吁吁帶喘,額角冒汗,

    「長孫校尉?」衛二狗看到薛仁貴似乎出於劣勢,而長孫凜卻是只叫橫刀營的士兵待命,卻並沒有做出進攻的命令,他便有些著急。長孫凜自是知道自己的手下在急什麼,他看出己方場上士兵似乎被突來奇兵的攻擊下士氣下降,而紫鳳營女兵擺陣也甚是玄妙,難以破解。現在唯獨速戰速決。他低聲對自己的士兵們嘀咕了幾句。

    李靖正高坐帥位看得津津有味,蘇定方看場上形勢,甚是期待地說道:「這橫刀營怕是今日要展現其實力。」

    卻見那長孫凜順手拿起邊上一長刀,躍上馬匹,與橫刀營眾將分兩路行事,他一人一騎,也不慌忙,看上去一文弱俊美的書生公子,一到戰場,卻是威風凜凜,一路橫過去,才交手早把兩個打落馬下,殺得敵方是東躲西跑,南奔北穿,猶如落葉遭風捲。竇旖見凜弟弟威風,心亂不已,她此時正與敵對陣,哪敢分心,便是大喝央紫鳳女兵前去圍住長孫凜,而她依然對付著薛仁貴。

    這紫鳳營的所有陣型乃是當年平陽公主創立娘子軍時所創,經歷開國數戰,業已純熟。在近百位姑娘的巧妙陣型下,長孫凜定是難以佔到便宜,然他重刀揮下,對方也無法近身,雙方是如此僵持著,正是戰酣塵霧欲飛天。

    然而正是長孫凜和紫鳳營姑娘們,竇旖與那薛仁貴正僵持著,只聽見鼓聲雷動,喝彩聲爆。原是橫刀營的眾將士們,在面對對方兩營合作的攻勢下,在己方的掩護下,殺出一條路來,且二十多位士兵搭成高聳人梯,竟是突出重圍,奪得對方帥旗,而孔亮恆也被衛二狗給拿下,如此演習便是結束,長孫營雖未全勝,卻是巧奪。

    李靖率領數位將官擊掌喝彩,為這群年輕人的精彩表演感到高興和欣慰。

    鳴金一聲,一齊收住,寂然無聲,馬軍都兩邊分散。將台上磨動那面五色總旗,一片鑼,吹打得勝鼓樂,弓弩、刀牌、長槍都收住了,各歸隊伍,齊齊立起八個方營。大吹大擂,按著次序,緩緩歸營,營門都閉了。

    官兵齊呼萬歲,立起身來。將軍李靖傳令放,只聽得地動山搖的一聲吶喊,將台下三個號炮,金鼓齊鳴,鼓樂喧天,奏動《將軍得勝令》,星移斗轉的收了陣勢,霎時散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