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公子

大道小說網 181.戰火延燒 文 / 小卓翔

.    把火把投擲在敵人的土地上,讓整個半島都燃燒起來——漢尼拔

    西突厥汗國就像一座構架鬆散的木頭房子一樣搖搖欲墜,所有的武力的抵抗,最終會在一陣強力旋風的襲擊下徹底倒塌,這座房子會被沖得連一塊木板都不剩下。但是這場旋風到來的方式,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這場旋風的風源是從遙遠的大唐出的,然而隨著各個部落的倒戈反叛,大大地增加了風力的強度。即便是西突厥的十姓部落都存在著分贓不均的問題,更何況那些弱小的被征服的別部。

    這些別部的戰士們也和十姓部落的戰士有著同樣強壯的身體和戰鬥實力,但是由於他們部落的壯丁數量沒有主部落的人數多,使得他們部落的實力相對較弱,也使得他們被迫在戰鬥中永遠是衝鋒在前充當炮灰,在戰鬥後永遠都像是後娘養的只能吃些殘羹剩菜。

    反叛?大家都想,只是大家也都在觀望。畢竟槍打出頭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也是愚蠢的。然而葛邏祿別部的戰士們此時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了離邊境最近的鐵穆三部落的防線。

    特勒帶著他的六千部下以千鈞壓頂的衝力將這些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擊潰得支離破碎,而在他們身後還有唐軍的火炮營正在虎視眈眈。關於火炮這種武器,鐵穆部落的領哲郎設也從曾經與唐軍作戰的倖存逃回來的士兵那裡也聽說過,這種武器的威力大大的超越出了他的智力所能及的範圍。

    在他看來,一把鋒利的刀用力一揮,可以殺死一個敵人。多揮幾次,就能多殺死幾個敵人,只要你力道姿勢做得到位,這樣地動作達到的效果應該是一比一。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有一種武器可以同時殺死上千的敵人。即便是火攻。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威力。哲郎設對於這種武器的傳聞是嗤之以鼻,他不相信,所以他糾結了鐵穆剩餘部落的三萬名戰士們,前往三部落去拯救自己的子民。最終的結果是,他相信了。

    耳聞不如眼見,在付出了兩千多名士兵的代價,他見識了火炮地威力。那些能隨著普通弓箭飛來而產生瞬間爆炸的小火,那些從黑乎乎的巨型鐵管中射出地大火藥,在原來平靜而空曠的草原上迸出一道道震耳欲聾地暴雷聲響。製造出一樁樁慘不忍睹的流血時間。

    在看到了自己的戰士們嚇得驚慌失措,彷彿是見到了從地獄湧來的魑魅魍魎一般,紛紛驚恐往後逃竄。不得已。哲郎設也只得向葛邏祿這個比曾經比鐵穆小太多的部落投降了。反正他對突厥汗王的忠心也是建立在錢財互益的基礎上,現在。沒有什麼比保住自己的部落更為重要地,畢竟失去了他們他便是一文不值。

    而後,當他看到同樣在唐軍中也是起到衝鋒陷陣作用地特勒,此時卻能從唐軍那裡拿到了非常公平的一大份子的獎賞,哲郎設頓時興奮了,儘管那份獎賞事實上就是從他的部落裡面搜刮出來的戰利品。但是他相信以後什麼都會回來的,只要他做得和特勒一樣,臣服於那位年輕英俊的唐軍郎將。

    接下來。同樣地程序也出現在了其他地別部:突騎施、沙陀、瑟羅、娑葛等等。這些大的、小地、有戰鬥力的、力量薄弱的,這一個個曾經被突厥汗王乙毗咄陸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臣服自己的部落,在他每日起床的那一刻,總會有這些別部的戰士們把火又扔到了他的屋頂上來。

    整個西突厥的疆域上,又只剩下了西突厥最原始的十姓部落。所有的宣佈效忠於唐王的,或尚未宣佈效忠的別部或屬國,都在迫不及待地開始趁亂暴動。攫取自己在戰亂中的利益。

    以前的突厥是把戰火延燒到別人的國度。讓對方的鮮血染紅了長滿麥穗的土地。但現在,當所有的征服和暴亂旋風席捲整個突厥領域。西突厥的土地上開始流淌著越來越多的鮮血。自漢王朝成立以來的數百年中,漢人與北狄人的戰爭是一部極端慘烈而又悲壯的史詩,現在該輪到漢人開始起主攻了。

    更可怕的是漢人——被人稱之為「突厥的惡魔」——來了。那個讓整個西域疆域聞風喪膽的長孫凜郎將陰沉著臉帶著他的五千多名親兵,向西突厥汗王的牙帳步步逼近。傳說中的他擁有惡魔一樣的面孔,虎一樣的力量,狼一般的牙齒。而且他似乎比所有貪婪的突厥領加在一起還要強大得多……

    長孫凜所採取的是當年凱撒大帝在高盧崛起時的戰略,但是他的部下更加精銳,他的武器更具威力,簡直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他根本不和突厥主軍正面交鋒,而是始終和他們保持著一點距離,簡直就是把後世八路軍的游擊戰術揮到了極致——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等到耐心被一點點耗盡,突厥行軍現自己的糧食也在一點點耗盡時,他們只能派出小股部隊去尋找糧食——結果是有去無回。同時,他利用突厥部落之間的不和,分化拉攏,各個擊破。

    以前不得不屈服在突厥汗王的統治下,心懷怨恨的各個小部落的領都站起來反對西突厥,全面的內戰已經爆。而那個不羈的天才將領帶領著他為數不多的兵馬在西突厥到處馳騁,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來去自如。

    長孫凜踏上了這片曾經孕育著多少曾殘暴侵害過漢人的精銳騎兵的西域領土深處,儘管一些部落的領正召集大軍氣勢洶洶地撲過來。然而他們此前似乎也從沒有遇到過這樣強大的將領,他不但勇敢而勤奮,並且聰明,不可思議的聰明。他堅忍、深思熟慮,軍事指揮上無懈可擊。

    當戰鬥打響的時候,那個少年人總會精心設計下一個又一個的陷阱,突厥士兵在領的率領下吶喊著,一往無前地向上衝去,似乎沒有遇到強有力的抵抗。然而這種表面的又是讓突厥人反而疑惑起來。終於,當夕陽西下,晚霞滿天的時候,煙塵四起,殺聲震天,突厥人才現他們的背後和兩側都招展著唐軍的旗幟。他們落入了包圍圈。

    而後,戰場上的這個夜晚注定是讓所有突厥人都為之心碎的夜晚。突厥的士兵們擁擠在一起,幾乎動彈不得,想拚殺都找不到出手的機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唐軍的騎兵們風馳電掣地衝撞而來,後面跟著的是重武器步兵。夜幕下他們就像是死神的化身,揮舞著雪亮的鐮刀,無情地奪去了突厥人的生命,無論是領還是士兵。

    這次失敗讓突厥汗王尤其惱怒,恨不得早點逮著那個少年痛打一頓,折磨致死。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乙毗咄陸只能派遣他的得力部將阿史特魯葉護率領著五萬士兵作為先遣部隊前去剿殺。

    阿史特魯帶著他的五萬精銳士兵前往剿殺那個據說不到十八歲的年輕人,他對此可是沒大在意,對方的年紀太輕了,率領的兵馬實在太少了。阿史特魯自認為自己一口就能把這個初生牛犢給一口吞掉。

    長孫凜得到了這個消息,他洒然一笑將那封書信燒成灰燼。在他看來,一切如猛虎般的剿殺是他最中意的,因為他也可以迅速的解決戰鬥回報給敵人猛烈的反擊。在戰爭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費邊主義,意思就是謹慎地、曲線地、一點點地達到自己的目標,有點類似於「持久戰」的意思。顯然這是針對唐軍這樣孤軍深入最好的方法,然而突厥人似乎還沒有學過這一個詞語,他們反而被長孫凜的故意挑釁激怒得暴跳如雷。

    在無數投降部落的開拓下,長孫凜的軍隊神速地向前行進,他也必須迅速前進,畢竟武器物資都在不斷地消耗之中,火藥是絕對沒有供給的。快得連阿史特魯都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什麼地方。突然,當毫無準備的他現唐軍的旗幟出現在自己的軍營外的時候,當然還有其他讓他看著眼熟的部落旗幟,一切都晚了,騎兵像風一樣席捲,衝垮了突厥的軍營。在一場火藥爆出來的美麗火焰中,戰鬥結束了……

    長孫凜的火把終於在西域的領土上燃燒了起來。

    這一年,他未滿十八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