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公子

大道小說網 235. 文 / 小卓翔

.    李安儼挺槍上前去支援李元昌,擋住了兩位保駕將軍,槍豎刀橫,絞著一團殺氣。刀槍相碰,撒開點點寒星。殿外刮起一陣大風,武士和侍衛都看傻了眼,他們吊刀在手,屏住呼吸。然而在這令人膽寒的時刻,杜荷喊了一聲:「衝啊,活捉李世民,重賞千金,封萬戶侯!」

    混戰開始了,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撕殺。這些武士們都是李承乾花重金買下的,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的亡命之徒,他們為了得到賞金和官爵,拼了命去與侍衛拚殺。貼身侍衛團團護住李世民,在頑強的猛擊下顯得似乎力不從心,邊戰邊退。

    地面揚起了塵霧,在東宮暗淡的光照下,儼然雲陣一般遮蓋著拚殺的人影,如同皮影戲一樣晃來晃去。打鬥的嘶叫聲、兵器鏗鏘的撞擊聲和戰鼓號角的吹奏聲,喧囂地交織在一起,淹沒了寒風的呼嘯,淹沒了沉重的喘息,淹沒了被擊倒在地滾爬的人的呼救和呻吟。

    空中血花四濺,鮮明的鎧甲都給血汗和塵土玷污了,而且給刀槍劈刺得傷痕纍纍。李世民身處刀光劍影中,情態異常鎮定。他眼睛緊盯著像水一樣湧動激盪的廝打的人群,貼身侍衛似乎已經漸漸處於劣勢。心裡卻是暗暗後悔沒有直接帶上兵馬過來。要知道他吩咐兵馬要秘密前來東宮,如此一來御林軍必然沒有那麼迅速的行動。而若是他真的葬身東宮,那麼即便是御林軍隨後把造反地人全部鎮壓。又有什麼用呢?李世民一世英名,在親情方面卻是屢犯錯誤。

    而一邊的李安儼瞅準一個空當。手起一鏢投向李世民,眼看就要正中皇上地腦門。說時遲,那時快,柴青已從牆頭飛身而下,衝進了承恩殿揮劍一擋,擋住了飛鏢。而薛仁貴、王大牛、王仲越則是帶領長孫營的特種兵們衝進了當場,隔開了雙方的搏鬥,外面馬家兄弟已是帶領著人馬包圍了承恩殿。就連那矮了一個頭的少年柴耀,也是雄赳赳氣昂昂地拿著一把劍刺中了一個武士的腋下。

    很快,東宮裡的造反武士見大勢已去。紛紛繳械投降。這時候,御林軍的兵馬也是秘密潛到東宮,見外面包圍著長孫營的兵馬。他們誤以為這些人馬是謀反叛逆的,更是大驚失色,正欲要衝上前去與這些士兵決鬥,進入東宮救駕。

    而匆匆趕來的長孫凜和大理寺卿戴胄便上前阻止了兩對兵馬地短兵相接,跟他們都說明情況後,御林軍的將領便隨著他們走入東宮去見皇上。李世民此時雖然算是成功地鎮壓住了東宮的造反,並且沒有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然而他卻是心情沉重不已,一個兒子一個弟弟竟然真的對自己舉起了刀劍。而這其中趙節還是自己的外甥,杜荷是已逝功臣杜如晦的兒子。這是什麼世道嘛?難道是上天對他當年弒兄殺弟逼父的懲罰?!——而後頭,還有厄運女神正等著看李世民的眼淚呢……

    李世民的額頭上顯出了深深地皺紋,擰著眉頭沒有吭氣。李承乾被幾個侍衛抓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然而他卻看都不看一眼這個從開始到現代一直抖抖索索的兒子。

    他轉過頭來見到了柴青和薛仁貴等人都站在一旁守候,心中不由好奇,便問道:「朕調派的兵馬都還沒有到此,怎麼你們的行動竟是這麼快?!」

    這其中柴青的官位是最大的,他便拱手作禮地回道:「這事情幸好有三郎勸服末將,而這些士兵都是他之前派好潛伏在東宮已有數日之久。」他頓了頓後。然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而薛仁貴也是從中補充了許多。不過他們在長孫凜的示意下,並沒有將太子妃的糕點密條給說出來,因此李世民還是疑惑長孫凜怎麼就那麼肯定太子準備造反呢?

    剛好這時候長孫凜和戴胄都匆匆走了進來,李承乾這回見到他地宿敵,也就再也沒有以往那盛氣凌人而又狠毒的眼神,他低著頭癱軟地跪著。上一刻也許他還有機會利用自己皇子的身份把長孫凜給斗死,然而這一刻因為他的貪慾和野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冤仇站在自己面前看著自己的笑話。

    然而李承乾卻是猜錯了,對於這種必然生的事情,甚至因為長孫凜設下了一個小圈套而引的矛盾提前迸,長孫凜是不會感到有什麼在意或是大快人心的。他甚至也沒注意李承乾地存在,而是向皇帝稟報有重要狀況。

    李世民聽了之後便吩咐將太子李承乾和李元昌等一一押送到天牢,聽候落。並且屏退了閒雜人等,只留下幾個貼身心腹。在李承乾被押著離開之時。長孫凜的視線曾與李承乾有過短暫的接觸。李承乾的絕望讓他回想起當初長孫皇后葬禮上第一次見李承乾時的眼神,不由產生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

    「什麼?!」李世民能夠平心靜氣地聽完了紇干承基招供的前兩件大事。現在這些已經不是最重要地了,然而第三件大事讓他幾乎要抓狂:「什麼?!你是說朕還有一個兒子要造反?!」

    「陛下,這只是紇干承基地一面之詞,並非具備真憑實據……」戴胄見李世民那雙炯炯威嚴的眼睛幾近要暴突出來,便趕緊上前去緩和他地情緒。然而既然紇干承基指證太子造反一事已成事實,那麼相信大部分人都心底裡認為第三件事情也是屬實。

    剎那間似乎老了幾歲的李世民晃了晃身子,而一旁追隨皇帝身邊的保駕將軍則是上前扶住了他。李世民則是倔強的甩開了他們,然後把目光望向了長孫凜,直直地問道:「長孫少卿,你是如何能肯定太子既要造反?!」

    長孫凜先是愣了愣,這事情還不好解釋,雖然他看出了種種跡象,但是沒有真憑實據,難不成說他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

    這時一個貼身侍衛則是匆忙走進來稟報,說在一間被釘死的廂房內現了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太子妃。李世民的頭則是更痛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長孫凜這時候腦筋一轉,則是行了個禮回答道:「陛下,這事情乃是太子妃察覺太子近期的異狀,她唯恐太子將會釀成大禍,卻又不敢對陛下直言,恰好前些日子我二哥曾暈倒在曲江邊上為太子妃所救,太子妃也許是想到微臣父親在陛下面前能說得上話,便透露了消息給臣。」

    雖然太子妃只是透露了李承乾派刺客殺他,而長孫凜這麼說話不僅保護了太子妃,而且也使她與李承乾劃分了界限。按照皇帝的角度來看,若是兒媳婦站在另一個男人這邊,那麼即便李承乾造反作亂,李世民也是不喜兒媳婦的這種行為。然而若說太子妃傳話是為了避免太子造反成功,那麼這可就不大一樣了。

    果然,李世民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態,歎了一口氣說道:「果然是皇后挑選的女子,可惜嫁給了我這麼一個逆子。」

    李世民也是歷經風雨之人,儘管心中難過,但還是雷厲風行地指派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楊師道等人,會同大理寺、中書省、門下省一起審問有關太子造反之事,而另外關於齊州之事,李世民則先是派人秘密調查,並沒有做出任何的指示。

    長孫凜見李承乾這條隨時要咬自己一口的毒蛇已經快成為死蛇了,這時候已沒自己什麼事情,他便換下官服換上便服,騎著馬往家裡跑。還在盤算著是否再向皇上請多幾天假,到清河崔家去把隱娘給接到長安來。還要多陪陪家中的幾位嬌妻還有寶貝女兒,對了,上回因此遭遇刺客,所以沒有到新豐找到無雙,今天回去就和善婷一起去找到這個失蹤的小女人。

    長孫凜心情愉悅地回到了家中,心裡美滋滋的,臉上也是一副神采飛揚的模樣。而竇鳳老遠就看到兒子回來,她見到ど兒神清氣爽的樣子,也是露出了笑容,然而再看看身旁坐著的長孫況,這個兒子剛回來便一臉怒氣地坐在大廳裡許久,她怎麼問都沒問出情況,也不知道究竟生了什麼事情。

    「娘,我回來了!」長孫凜笑嘻嘻地走進了廳堂,然而接下來生的事情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長孫況猛地站了起來,圓瞪著泛紅的眼睛,往長孫凜這邊衝了過去,然後就是給了弟弟兩個老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