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公子

大道小說網 346. 文 / 小卓翔

.    安的太極宮裡,李世民正半躺在床上喘著粗氣,戎馬這些年來的帝王生涯,耗盡了他最寶貴的光陰,風風雨雨在他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皺紋。

    年老身衰,積勞成疾,這位當今世界第一帝國的皇帝,也是百病纏身,消化不良,動不動就傷風咳嗽。御醫的用藥幾乎已經是完全無效,李世民現在全靠番僧和道人的丹藥強提精神。

    處於無奈狀態的他,也只能將大部分朝廷政務交給長孫無忌諸遂良等最信得過的臣子處理。太子監國也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李治本來資質就平庸,再加上他現在年紀尚小,更不可能讓人對其有什麼過高的期待。

    「朕不知還能活多久,懦弱的雉奴果真能像無忌所說的那樣,成為無為而治的守成天子嗎?」他皺著眉頭,死死地盯著龍案上的玉璽,心裡的陰影一直無法消散。他感覺到自己的大限將至,但若是這樣將他一手打下創下的江山交給李治,又相當的不放心。

    「陛下,武賢妃特遣奴婢送來人參鹿茸雞湯,這是娘娘親自在御膳房為陛下燉制,望陛下能早日康復。」負責服侍李世民左右的隨身宮女盈盈而拜,捧上一碗濃郁撲鼻的雞湯。

    由於身懷六甲,武順並不需要在皇帝身邊服侍。但她也沒有閒下來,每日會派身邊的宮女到皇帝寢宮來問安。隔三差五就會送來燉品,說是娘娘親自為陛下燉煮。經過那次鬼門關的經歷後,武順早已學聰明,在宮中的管各種雜事的太監和宮女處下手,加上宮中最有資歷的大小楊妃並無甚野心,武順在皇宮裡暗中糾結的勢力已經是覆蓋了整個宮中。

    包括李世民近身服侍地宮女太監們也常常為武昭容說好話,因此在上回武順來寢宮探問皇帝病情時,李世民看著頂著大肚子行動緩慢的武昭容,當下下了聖旨。升武昭容為正一品的武賢妃,尚未出世的小皇子或小公主,也得到了封號,或稱福王或為福瑞公主。

    李世民這一時起心封策武順也是心血來潮,當他聽到武昭容嫻淑溫情地說

    「希望孩子出世能給他父親沖沖喜」,這讓做夢都想重回健康狀態的李世民是龍顏大悅,認為這孩子的出世應該是皇宮裡的吉瑞。畢竟近年來由於他的身體逐漸衰退,皇宮裡再也沒有麟兒誕生的喜事。而且在中國人看來,老來得子不僅說明父親身體康健而且還預示多子多孫。

    李世民以前是不相信這些東西地,然而現在他已經老了,而且面對的是如此無奈的狀況,所以他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這種神秘莫測的迷信上。所以對武順如此體貼入微的做法,也讓他頗為欣慰。

    在宮女們地服侍下喝完雞湯後。也該是處理朝政地時候。雖然李世民已經把大多瑣事都交由大臣們去做。但大唐偌大地國家。每天還是會有不少大事需要稟報。現如今李世民身體不適。也就由近身太監李公公為皇上念奏章。

    「行了。朕今日心情不錯。別念那些瑣碎之事。找點好事情說說吧……」李世民在聽了巴蜀蠻民叛亂、山東一帶旱災後地壞消息。眉頭緊緊一皺。打住了李公公繼續念下去。

    「是。陛下!」李公公諾諾地應道。然後連續翻了後面地奏章。最後找到一份興奮地說道:「陛下。這鴻臚寺上報稱新羅在五濟河大敗高句麗和百濟聯軍。且活捉了兩軍地主帥。」

    「哦?竟有此等怪事?前幾個月他們不是連戰連敗嗎?這新羅使臣幾乎隔日就上奏一封求援書。怎麼如此快就扭轉局勢?難不成就因為上次那場勝仗讓新羅軍軍心重振?」李世民雖然已經有十來年沒上過戰場了。但還是對此頗感興趣。讓李公公將奏報遞過來自己看。

    大概是從新羅大使處得到地消息。這份奏報關於這場戰爭地描寫還是比較詳細。包括了新羅軍採用了長矛和壕中燒鱉地戰術。李世民仔細閱讀了兩遍。時而皺著眉頭沉思。時而提起硃筆略作勾勒。一陣強烈地乾咳使他放下手中地硃筆。李公公趕忙為他捶背。而在不遠處隨傳隨到地宮女端來了藥湯和漱口水。

    李世民服下藥湯後緩了一陣子。總算讓自己地氣喘稍稍平穩。他像是想到什麼。又突然執著奏章再詳細閱讀一遍。衰老卻依然維持威嚴地眼睛上下毫無焦距地閃動兩下後。卻是惑地說道:「這不像是金能信地戰術風格。此子雖

    個將才,但向來穩重,不可能佈置如此出奇制勝的

    「小李子,你看這像是誰地作風?」李世民突然抬起頭,銳利的目光望向李公公,呼著氣問道。

    「這……小地不知……不過據說是個年輕人所想出的計謀。」李公公低眉順耳地說道。

    「年輕人?……莫非又是那個孫林?」李世民惑地問道。

    「聽說是姓孫地,這個確切是誰待小的再命人去探聽再回復陛下。」李公公也是從下面與鴻臚寺有來往的太監那得知的情況,因此也不敢冒冒然確定。

    「哼!若不是朕早已確定長孫三郎被新羅人救出乃是假話,就憑一個年輕人如此作為,朕就能肯定他姓長孫而不姓孫!」李世民情緒有些激動,又是咳嗽了數聲之後,他又對正為自己捶背的李公公問道:「這李姓王爺當中,還有誰家的女兒豆蔻年華尚待字閨中?朕說的是有才有貌的……」

    李公公先是一愣,不明白皇帝為何突然轉了話題,而後又想到吐蕃松贊干布在松州城慘敗於唐軍後,卻是不死心地頻頻向朝廷求婚,欲娶大唐公主為妻。如今陛下身體不適,想必要為將來太子登基之後邊境安定打下鋪墊。看來陛下是想拉攏吐蕃人,才能保證大唐西南邊陲的穩定。

    李公公趕緊報出了幾位待字閨中的公主或郡主的情況,李世民聽了這幾個侄女的名字,都覺得沒什麼印象。他想要的女子,是蒽質蘭心,能夠讀懂男子心理也能夠潛移默化丈夫。

    美麗的容貌是必須的要求,但最重要的還是女子的能力。

    好的例子比如說長孫皇后,在對待魏征以及一些國事上,她就曾經屢次勸服李世民。再不濟也得如前朝義成公主,至少能指使其丈夫為隋朝賣命向唐王報復。

    「還有……還有一位……小的曾聽說江夏王李道宗尚有小女已是豆蔻,尚未婚配。據說這位郡主長得清麗端莊,飽讀詩書,閨名雪雁……」

    「雪雁?」李世民思索了一番,對這個侄女倒是有些印象。上次他臨架江夏王府,還曾因為李雪雁作的詩詞而賞賜了她不少東西,在他的印象中,小姑娘倒是一個聰明伶俐蒽質蘭心地女孩。

    「莫非陛下想將這位郡主許配給吐蕃王?」李公公壓著聲音問了一句,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滿是憔悴的臉上表情深不可測。其實他心裡已是另有打算,只是還需要確定一些細節而已。

    ——————————————————————————————————————————————

    長孫凜次日醒來已是日上三竿,他帶兵期間已是許久不曾睡過好覺,所以昨晚喝醉酒之後昏天昏地的呼呼大睡,也算是補上了一個好覺。睜開眼起床時現自己也只穿著一身貼身衣物,而外袍應該是被長孫凝幫他脫掉了。

    身上的絲綿被褥還密不透風地蓋著他的身體,長孫凜聞著被子帶著淡淡的馨香和酒味,聯想到長孫凝彎著腰纖纖玉手為他細心掖好被褥,心中一陣溫暖。目光掃視了臥房,沒有人,這個時候恐怕是她為他準備早飯的時間。

    又打了個大勝仗,回家的日子也臨近了,而且身邊還有如此佳人貼心陪伴,長孫凜心中一陣爽快,掀開被子趿上鞋下了床。伸伸懶腰做做早操,感覺筋骨還有些酸痛,他也在心裡計劃著回家之後一定別再上戰場,起碼要抱著老婆孩子安安心心過上幾年好日子。

    「喲,你醒來了,趕快洗漱過來吃粥,這扇貝粥我讓廚房熬好了一陣子,現在趁這味道剛剛好過來吃。」果然如長孫凜所想,長孫凝大清早就去廚房為他張羅早飯。她捧著一小鍋粥走了進來,瞄了他一眼,大概想起了昨天晚上生的事情,一絲羞澀閃過,臉頰微微紅潤,就像抹了淡淡胭脂。

    「扇貝粥?實在太好了!」長孫凜想起以前妻子也為他做過粥底火鍋,在燙過扇貝後粥的味道清甜鮮美,這讓他興奮異常,看著長孫凝說道:「姐,你怎麼會做這粥的?」

    長孫凝遞給長孫凜一根自製的牙刷,在院子裡為他盛好一瓢水,嫵媚地白了他一眼說道:「你不記得了,咱們在長安至清河的官道上,你自己說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