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徐州風雲 第七章 三讓徐州 文 / 葉戀
第七章三讓徐州()
漢初平三年,公元194年秋。
陶謙在徐州,時年已六十三歲,眼看病勢日重,難以打理州務,心知自己時日無多,便將兩個兒子叫到身邊,看著兩個不成氣的兒子,陶謙歎了口氣道:「商兒,應兒,我死後徐州交給劉玄德打理,我觀他乃是仁義之輩,必會善待你二人,你二人不可心存歹心,從中作梗。」
次子陶應這時突然道:「父親何不將徐州交給大哥,也好讓自家家業不落入外人之手。」
陶謙聽了一陣劇烈的咳嗽,指著陶應道:「我還不知你二人的能耐,把徐州交給你們,你們焉是那曹孟德的對手?曹操退兵,止為呂布偷襲兗州之故。今因歲荒罷兵,來春必然又至矣,他與我徐州可是有殺父之仇,捉到你二人還不生吃活剝,我將徐州交給劉玄德,他惦著我的面子必不會為難你們二人,你們還可以作個富家翁,我這是為你們打算啊。」
陶商和陶應聽了,默然無語,於是陶謙便遣糜竺星夜去請劉備來徐州。
聞聽陶謙病重,玄德引陸羽、關羽、張飛帶數十騎到徐州,然而歷史在這裡發生了小小的改變,還沒等劉備到徐州,陶謙就撒手西歸。
而徐州的歸屬也成了一個問題。
徐州刺史府內,白幡高掛,大廳內,幾乎所有的徐州官員都已到齊,就連一直對徐州不問世事的趙家家主趙昱也趕到了,只見他一臉冰冷,看不出心中想些什麼。此時眾人神情肅穆,都在思索著什麼,一時間廳中氣氛壓抑無比。
這時一身肥肉的糜竺突然站起來大聲道:「陶公新喪,舉州同悲,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徐州不可一日無主,陶公生前遺願是將徐州交給劉使君,使君仁義之名天下皆知,又救我徐州於危難之中,正是我徐州難得的明主。」此言一出,頓時有不少人出言附和,顯然這些人都以糜家馬首是瞻。
但這時曹豹突然站起來道:「玄德公雖然對我徐州有大恩,但畢竟是外人,陶公仍由二位公子留下,爾等怎可背主投人。」話音落下,頓時也有一批人出口贊同,顯然是屬於曹家的勢力,而這些人不少身穿盔甲,顯然曹家在徐州軍中勢力龐大。
兩邊的人各執一詞,爭吵不已,而這時一個年過五旬的老者站了起來,一雙半張半閉的眼中時而透出一絲精光,眾人視之,乃是徐州名士陳珪,陳珪在徐州德高望重,更主要的是他代表的是陳家。
眾人見陳珪站起來,均都停下來,只聽陳珪道:「我們何不問問二位公子的意見?」
曹豹一聽不由欣喜的看向陶商和陶應,但歷來貪心的二人今日竟然默不做聲,令曹豹驚詫不已。
這時一道身影忽然「騰」的一下站了起來,赫然是劉備。
只見劉備一臉怒色的道:「備本是外人,不應在此說話。然備雖不肖,亦知三七之內,死者為大,如今陶公屍骨尚未入土,爾等就在此爭吵不休,豈不令人寒心。備絕無意於徐州,明日當率軍北歸以明心跡。」說完摔門而去,眾人不由臉上一熱,愣在大廳之中,只有趙昱盯著劉備的眼中多了一絲寒光。
陸羽有些無奈的看著劉備遠去的身影,歎惜的搖了搖頭,不過劉備要不是這樣的人,又怎麼會讓諸葛亮、龐統、趙雲他們甘心為他效力一生呢?看來自己只有另想辦法了。
然而沒等陸羽想出辦法,第二天的變化就讓他始料不及。
清晨,劉備帶著陸羽、張飛、關羽收拾好行裝,將小沛城防印信交給陶商和陶應,最後在陶謙靈前拜祭了一番,府中圍觀眾人無不黯然垂淚。
轟然間,陶府的大門打開,劉備牽著馬當先走了出來,身後緊跟著陸羽、張飛、關羽和一眾隨從。
眼前就是徐州城中最寬闊的朱雀大街,並排能容納六輛馬車同時通過,但陸羽發現他們卻無路可去。
整個刺史府前站滿了徐州的百姓,黑壓壓的將整個朱雀大街擠得水洩不通,此時看到劉備出來,所有的百姓突然間齊齊跪了下去,從近到遠,就像波浪般傳遞開去。
「劉大人,您不能走啊。」、「徐州不能沒有您啊。」
百姓哭喊的聲音像波浪般拍打著在場每個人的心,民亦不可違,即使原本反對劉備接掌徐州的人此時也低下了頭。
一個年過半百、骨瘦如柴的老人這時拄著拐棍,在一個少年的攙扶下走了上來,劉備連忙上前扶住老人。老人此時拉著劉備的手道:「劉大人,是您救了俺們徐州的百姓,現在您要走,我們都跟您走。」
「對,我們跟您走。」人群中傳來震天的附和聲,曹豹和身邊的人不由一陣臉色蒼白,他怎麼也想不到劉備竟然在徐州百姓中有這麼高的聲望,只有不遠處的陳珪臉上微微露出笑容,而趙昱眼中則更加冰冷了。
這時陶商突然走上前來:「玄德兄長,既然百姓們都讓你留下,而家父也希望你接掌徐州,就請不要推辭了吧。」
劉備抬頭看看陶商,然後又看看跪在地上的百姓,默然點了點頭。
漢初平三年,公元194年冬,劉備接手了徐州,得到了爭霸路上的第一筆資本。
徐州有琅琊,廣陵,彭城,東海,淮陰五郡,人口近三百萬,這在人口急劇下降的東漢末年,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而由於徐州並未受到黃巾起義的波及,所以經濟基礎的保留得比較完整,相對民生凋敝的其他地方,徐州簡直可以用富得流油來形容了。
徐州原有士卒超過五萬,但經過與曹操一戰,只剩下不到三萬人,其中以勇猛聞名天下的丹陽兵保留的較完整,還有近兩萬人。這樣加上劉備原來的軍隊,劉備一下子有了近四萬軍隊,只是徐州軍隊原本掌握在徐州軍職最高的牙門將手中,而徐州的牙門將正是曹豹,曹豹之所以敢站出來反對劉備就是仗著手中握著的徐州軍權,把徐州的軍隊放在他手中恐怕自己連覺都睡不好吧。
徐州的兵力大約就是四個師和劉備軍原本的三個營。要想打破曹豹在軍中的勢力,只有將士兵全部打亂重編,讓將不識兵,兵不識將,想造反也沒辦法。
與曹操一戰,徐州許多軍官戰死,空出來大量軍職,尤其是高級軍官,幾乎只剩下曹豹一個牙門將,漢朝軍制,每八千人為一師,一師之長必須是牙門將或是副將,削弱曹豹的勢力這正是個大好機會。
漢初平三年冬,劉備在接管了徐州一個月後,將關羽,張飛,太史慈全部提為副將,而陸羽也被提為別部司馬,官居四品。在陸羽的建議下,劉備將徐州軍整編成五個師,張飛的鐵騎營、關羽的刀盾營、太史慈的長槍營都擴編成一個師,變相削弱了曹豹的勢力,而再加上糜芳的軍職也是副將,也可以統領一師,這樣徐州五師有四個站在自己一邊,即使曹豹想掀起風浪也力有不能了。
諸事已定,劉備文有簡雍、糜竺、孫乾、陳群、陳登等幫他打理各郡的事務,武有關羽、張飛、太史慈、管亥等統率軍隊,實力初成。
這時中原的混戰也漸漸有了結局,袁紹用謀士田豐的火攻之計,大敗公孫瓚,名聞天下的幽燕鐵騎十之九降,公孫瓚被迫退守涿郡。
而曹操在經過兩次濮陽慘敗後,終於在第三次濮陽之戰中,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將威震天下的呂布打敗,其中最吸引天下目光的是曹軍中又添了一員悍勇絕倫的猛將,「虎癡」許諸。
一時間天下的眼睛都盯在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