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龍隱新野 第六章 汝南之戰 文 / 葉戀
第六章汝南之戰
春去秋來,歷史進入了建安四年,公元199年。
這時天下較弱的諸侯勢力,或被剿滅,或依附他人,漸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割據一方的八大諸侯,分別是河北袁紹,中原曹操,西北馬騰,漢中張魯,蜀中劉璋,荊州劉表,江東孫策和淮南袁術。
天下的勢力依舊掌握在四大門閥手中,漢室宗親掌握著荊州,益州廣闊的土地,更有虎踞西涼的馬騰支持,實力依然不可小視;而袁字世家的袁紹與袁術都手握重兵,盤踞富饒之地,兩人遙遙相望,大有一統北方之勢,自不用多說;而曹氏佔據中原,人才濟濟,也不容小視;江東豪門這時也重新歸附到孫家旗下,其國險而民附,可謂自成一方。
新野城
陳宮正在做情報分析報告:「袁紹已經平定了公孫瓚和張燕,坐擁青,冀,幽,並四州之地,帶甲過百萬,手下文有田豐,沮授,郭圖,審配等名士相輔,武有顏良,文丑,張頜,高覽等猛將為用,一時聲望無二,大有由北而南掃除天下之勢。各諸侯紛紛向其示好,以為將來作打算。而擋在袁紹南下路上的是這時同樣擁有四州之地的曹操,而且他還收復了李傕,郭汜佔據的雍州,將關中三秦之地,千里沃野抓於手中。曹操雖不及袁紹兵多,但也有不下四十萬的軍隊。只是曹操的勢力地處四戰之地,西北的馬騰,西南的主公,劉表,東南的袁術都是敵非友,一旦其與袁紹開戰,絕難抽出多少兵力,更要冒著四面被攻的危險。尤其是袁術,前些年雖為主公重創,但淮南富饒,這兩年已經緩過勁來,雖然傳言其與袁紹面和心不和,但本著同家之誼,一旦袁曹開戰,袁術必出徐州在曹操身後插上一刀。以曹操之能,他決不會允許決戰前背後有一個如此危險的存在,所以曹操當務之急,是盡快排除周邊隱患,最少要保證一面的安全。現在曹操軍的分佈是這樣的
陳宮頓了一下道:」長安十萬,主將是夏侯淵,看來曹操對馬騰的西涼鐵騎深有戒心;洛陽和弘農一線五萬人,主將叫徐晃,字公明;許昌附近是曹操手下最精銳的十萬青州兵和他新編組的十萬禁衛軍;另外徐州方面還有五萬大軍,主將是曹仁,曹子孝。據潛伏在許昌和徐州的探子回報,曹操許昌的三十萬大軍有一半正秘密向淮陰靠近,徐州的兵力也在頻繁調動,等曹操清除了袁術,恐怕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諸葛亮這時搖著羽扇微微一笑,看向陸羽道:」子誠看曹操此次出征袁術結果如何?」
陸羽與諸葛亮相視一眼,笑道:「曹操此戰凶多吉少。」
眾人一片嘩然,問其緣故。二人俱是微笑不答。
劉備這時問道:」那我們是否應該出兵攻打許昌呢?」
還不等陸羽和諸葛亮回答,已有探子報了進來。」曹操遣大將夏侯惇率軍五萬攻打汝南,現在已出了穎川直奔古城而來。」
陸羽不由心中暗歎,曹操不愧是曹操,好一招以攻代守,不僅排除了許昌的危機,更是將戰爭的損失轉嫁給了自己一方,不過你真的能全身而退嗎?
劉備看向陸羽和諸葛亮道:」汝南只有文遠和宣高的兩個營,我們是否要立刻出兵援救汝南?」
陸羽做了個阻攔的姿勢,問陳登道:」元直先生現在是不是在汝南?他知不知道這個消息?」
陳登道:」徐軍師現在正在汝南檢查防務,他應該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那他有沒有求援的書信回來?」陸羽道。」暫時還沒有。」
陸羽這時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會心一笑,了然對劉備道:」徐元直之才十倍於夏侯惇,主公只需撥兩營人馬交由他指揮即可。我們只管放心靜候佳音。」
汝南城。
火把照的半天通紅,黑夜裡依然有無數士兵湧向汝南城。
喊殺聲震得大地彷彿都在顫抖,刀光劍影,連月亮也失去了光輝。
徐庶默默站在城上,周圍是小心護衛著的士兵。
此時的徐庶沒有去看城下的戰局,反而眺望著遠方,似乎等待著什麼。」五天了,文遠他們也應該到了吧。」徐庶心中計算著。
徐庶收回眼光,此時攻城戰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已經有零星的曹軍士兵衝上了城牆,不過很快被數倍的守軍給圍殺。
徐庶不由暗歎,曹操的青州軍不愧是天下精銳,攻城三天,只用了一半兵力就逼得佔盡兵器與地利優勢的己方全員盡出,連預備隊也派了上去。
這時周倉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只見他全身上下沾滿鮮血,一頭亂髮垂了下來,臉上現出煙熏火燎的痕跡,顯然剛經過一場苦戰。
周倉快步走到徐庶近前道:」軍師,西城快頂不住了,兄弟們都兩天沒合眼了,死傷太多了,讓騎兵上吧。」」不行。」徐庶斷然道:」騎兵我留著還有大用,其他各面也都抽不出兵力來,要不這樣,你把我身邊的近衛隊帶去吧。」
周倉一聽急道:」那怎麼行,軍師你」
徐庶一擺手道:」我沒事,西城要緊,但騎兵絕不能動,你一定要把西城守住。」
周倉這時深深看了徐庶一眼,沉聲道:」軍師放心,就算只剩下倉一個人,曹軍也別想踏進汝南一步。」說完帶著徐庶的近衛隊轉身而去。
汝南城外曹軍大營。
夏侯惇大罵道:」你們都在幹什麼,三天了,連城牆都沒爬上去過,要你們這群飯桶有什麼用。」
旁邊李典勸道:」劉備軍的戰力確實不容小視,連丞相也常稱讚有加,聽說這次是劉備新任的一名軍師在此指揮,卻非是他們的錯。」
跪在下面的偏將史渙這時抬頭道:」大將軍息怒,只要再給渙一萬人馬,渙保證三日內攻下汝南城,將那徐庶小兒的頭擰下來給將軍下酒。」
夏侯惇頗有些意動,看向身邊的李典。
李典立刻道:」不可,劉備決不會坐視汝南不理,而他的援軍至今未見,我們一定要留下足夠的軍力以應付劉備之計。丞相的計劃本來就是讓我們牽制劉備軍,是否攻下汝南並不重要。」
夏侯惇點點頭道:」傳令下去,命探子擴大一倍搜索範圍,一發現劉備軍蹤跡,立刻回報。」
話還沒落音,一個軍士急匆匆地跑了進來道:」不好了,大將軍,劉備手下大將張遼率大軍圍攻穎川,夏侯蘭將軍快頂不住了,急命小人前來求援。」
夏侯惇和李典驚得站了起來,李典道:」穎川乃許昌門戶,我軍糧草輜重之所在,一旦有失,我大軍無路可歸矣。」
夏侯惇急道:」立刻撤軍。」
軒轅山,陽城谷。
夏侯惇心急穎川之圍,連夜兼程趕路,三天的路程,他一天就走了一半。
五萬大軍拉成一條長蛇穿過狹窄的谷地,兩邊望不到盡頭。
李典只覺得一陣心神不寧,看看雜草叢生的峽谷,他連忙對一臉焦急的夏侯惇道:」將軍,此谷如此險峻,雜草叢生,當防敵人埋伏。」
夏侯惇道:」曼成多慮了,山谷埋伏,當用火攻,否則小股埋伏,反為我大軍所圍,如今正是春雨季節,山谷多潮濕,焉能用上火攻。」
李典雖覺不妥,但也無言反駁,只好默不作聲。
但就在這時,只聽兩邊山崖上一陣巨響,無數滾木擂石鋪天蓋地地扔了下來。
曹軍士兵一陣慌亂,紛紛躲避。整個隊伍亂成一團,即使夏侯惇等將領叫得聲嘶力竭也沒有一點用。
好在滾木擂石雖然聲勢逼人,但準備不易,造成的傷亡並不大。
李典不由奇怪,滾木擂石看似聲勢驚人,但殺傷力並不大,而且準備起來十分麻煩。劉備難道想用這點小埋伏殲滅自己這邊的五萬大軍嗎?那他也太過於天真了。
但就在山谷中還亂成一團的時候,曹軍身後響起一陣震天的馬蹄聲。
李典的臉頓時煞白,原來這才是劉備的殺著,原來山谷上的埋伏只是為了令自己一方亂成一團。這樣一群失去指揮的士兵面對劉備軍如狼似虎的騎兵,其結果可想而知。
揮舞著鋼製馬刀的劉備軍騎兵瞬間淹沒了曹軍殿後的士兵。刺耳的慘叫顯示著這只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夏侯惇憤怒的想衝向後隊,李典連忙拉住他道:」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現在應該盡快衝出峽谷。」
夏侯惇不甘的掉轉馬頭,與李典等人向北衝去。
一路上,兩人收拾殘軍,將中軍和前軍的大部分救了出來。然而劉備軍的騎兵也尾隨而至了,士兵頓時又是一陣慌亂。
李典連忙命士兵丟下輜重,將山谷堵死。事畢,兩人帶著士卒亡命向北逃去。
待周倉追至,命人清理掉路障,兩人已逃走多時。
淮南曹操大營。」什麼?夏侯惇大敗。」曹操氣得拍案而起。
一時間大帳內眾人嚇得噤若寒蟬,回報的於禁小心翼翼地道:」據探子匯報,夏侯將軍是中了劉備新任軍師徐庶之計,才會折兵大半。不過夏侯將軍回兵保住了穎川,加上有荀彧軍師在,許都暫時不會有問題。」
曹操聽了轉了一圈,冷靜下來,沉聲道:」有誰知道徐庶此人?」
程昱這時站出來道:」徐庶,字元直,穎上人。此人幼好學擊劍;中平末年,嘗為人報仇殺人,披髮塗面而走,為吏所獲;問其姓名不答,吏乃縛於車上,擊鼓行於市,今市人識之,雖有識者不敢言,而同伴竊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嘗與司馬徽談論。」
曹操道:」君之才比之若何?」
程昱笑道:」如螢火之比皓月。」
曹操歎道:」劉備手下陳宮,陳登等都頗有謀略,陸羽陸子誠更是吾求之不得的大才,今日再加一個徐庶,久後,劉備必成吾心腹之患。」
程昱道:」徐庶雖在彼,丞相要用,召來不難。」
曹操大喜道:「先生有何計,可使彼來歸。」
程昱道:「徐庶為人至孝。幼喪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現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無人侍養。丞相可使人賺其母至許昌,令作書召其子,則徐庶必至矣。」
曹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