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誌之輔佐劉備

第三卷 荊襄霸業 第十二章 三路大軍 文 / 葉戀

    第十二章三路大軍

    襄陽城府衙。

    陳宮眉頭深鎖的在一幅荊州的大地圖前介紹情況:「昨夜孫策軍偷襲蛟龍軍團夏口的水軍大營,蛟龍軍團的一個營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擊潰,大半船隻被燒,現在孫策大軍屯駐在三江口,人數不下五萬人,另外,孫策軍的水軍也在兼程趕來。」

    陸羽一聽不由問道:「孫策軍的指揮可是周瑜?」

    陳宮搖搖頭:「這次江東的軍隊是由孫策親自指揮的,據說周瑜不同意這次出兵的計劃,所以孫策將他留在會稽鎮壓山越叛亂。」

    陸羽聽了心頭一鬆,如果不是周瑜,這次可能沒有太大問題。

    陳宮接著道:「張魯的八萬大軍沿著漢水南下,離上雍只有兩日路程,臧霸將軍已經下令將魏興郡的所有兵力都撤入上雍城中,但由於前一向主公將荊州的大部分兵馬都抽調到了宛城和汝南一帶,所以現在上雍只有兩個守備營,一旦上雍失守,張魯軍順漢水而下,不要五日就可兵臨襄陽城下。」

    這時一個青衣文士開口道:「據說由於巴蜀之地地勢險要,大多城關都是依山而建,易守難攻,所以張魯軍對於攻城戰十分擅長,上雍城恐怕難以久守。」

    旁邊一個白衣的文士點點頭道:「上雍城雖是郡邑,但城牆年久失修,上一次修繕城牆還是在建寧元年,而且守備營是丁級軍團,訓練和兵器都不比甲級和乙級軍團,平時保境安民,驅除山賊或許能夠勝任,但現在面對的是張魯的八萬大軍,我們宜早作準備。」

    陸羽只覺眼前兩人甚是陌生,旁邊陳登告訴他兩人是劉備軍新近招攬的荊州名士,先前說話的是費煒,字文偉,他旁邊的是蔣琬,字公琰。

    陸羽記得這兩人是蜀國後期的頂樑柱,現在看來他們已經融入了荊州軍中。

    諸葛亮這時問道:「臧霸將軍可有說上雍是否能守?」

    陳宮道:「臧將軍信上說五日內可守,五日外他請退守新城。」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微點頭,示意陳宮繼續。

    陳宮點頭指向地圖上的巴東郡道:「與宜城郡和南郡交界的巴東郡有益州軍源源不斷的開來,探子回報現在已經超過了十萬人,但益州軍似乎有所猶豫,先頭軍行動緩慢,此時剛過了建平,離襄陽和江陵都甚遠,行動甚是奇怪。」

    陳登笑笑道:「有什麼好奇怪的,那劉焉老兒跟主公是同一個祖宗,他怕別人戳著他的脊樑骨說他同室操戈,哪裡敢大張旗鼓的來打荊州。」

    陳宮這時皺著眉頭道:「這三家任何一家我們都不懼,但是三家一起來就非我們所能力敵的了。看這三家的行軍路線,三家應是達成了協議,由孫策取江夏郡,張魯來取魏興郡,劉焉來取南郡,最後再合攻襄陽。」

    此時眾人都不由皺起眉頭,大廳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突然龐統一陣哈哈大笑,旁邊馬謖皺著眉問道:「龐軍師因何發笑,莫非有了什麼計策可破這三路幾十萬大軍,謖倒想洗耳恭聽。」

    龐統看了看馬謖道:「我視這三路大軍不過土雞瓦狗耳,彈指可破,不止是我,子誠和孔明也都知道。」陸羽和諸葛亮聽了不由微微而笑。

    劉備一聽,喜上眉梢,連忙道:「三位軍師有何妙計可破三路大軍?」

    陸羽這時出聲道:「其實很簡單,這三路大軍看似嚇人,可惜沒有統一的領導,再加上他們彼此之間還有矛盾,從剛才的情報中我們就可以發現他們心思各異,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政,所以只要我們抓住這些破綻,要打敗他們一點也不難。」

    劉備聽了想了一想,若有所悟的問道:「那要如何利用這些矛盾呢?」

    龐統道:「張魯根據之地在漢中,漢中與荊州山水並不相連,張魯本乃劉焉部將,後反叛劉焉自立,他真正想取的是益州富饒之地;而劉焉與主公同是漢室苗裔,同室操戈,乃是天下不齒之事,想必劉焉心中也是惴惴;只有那孫策是真正一心想奪主公基業而代的人,只看他傾江東之兵前來就可窺視一二。所以對張魯我們應曉之以理,趨之以利;對劉焉則應困之以勢,動之以情;而對孫策則要嚇之以威,敗之以力。」

    劉備點點頭,突然門外一聲炸雷般的聲音響起:「大哥,軍師,是不是又有仗要打了,我老張手都癢了,你們可不許把我放到家裡。」

    能發出這種聲音的劉備軍也只有張飛一人,站在他旁邊的劉封當場就遭殃了,捂著耳朵道:「三叔,你就不能小點聲音,我耳朵都快聾了。」

    張飛一看摸著腦袋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太高興了,一時沒有注意。」

    只見張飛、趙雲、太史慈等荊州軍的武將一個個魚貫而行走了進來,原來剛才劉備和陸羽他們聽到陳宮說的緊急軍情,便立即通知荊州文武官員到府衙開會,由於文官本就在府衙裡辦事,所以比在城外訓練兵馬的眾武將先到達。

    此時陳宮又向眾將說了一遍情況,劉備也說了他們剛才定下的策略,眾將聽了都十分贊同。於是眾人開始討論出兵事宜。

    最後經過一番討論決定,金龍兵團防守許昌方向的曹軍,由徐庶輔佐黃忠守宛城,由張遼守汝南,雖然曹操現在正和袁紹對峙於官渡,但荊州軍沒人敢對他掉以輕心;由陸羽率鐵騎營、飛騎營和兩個重鎧步兵營火速馳援上雍,由諸葛亮率天狼、地狼兩營前去對付劉焉,而由龐統帶領青龍兵團、赤龍兵團、陷陣營和江夏的海龍兵團迎戰孫策的江東軍。

    上雍城。

    黑夜已經籠罩了整個上雍城,城外駐紮著張魯的八萬大軍,城中的百姓似乎被戰爭的陰影所壓抑,此時整個上雍城一片靜悄悄的。

    而恰恰相反的是,城外張魯軍大營此時正是燈火通明,中軍大帳之內碗籌交錯,好不熱鬧。

    張衛將一個抓來的村姑抱在懷裡,大笑著對上首的張魯道:「大哥,今天收穫還不錯,還抓到幾個劉備軍的逃兵,我問過了,這上雍城中不過一萬守軍,守將是一個叫臧霸的無名小卒,據說原來是黃巾舊將,後來投降了呂布,呂布死後又投降了劉備,劉備讓他死守上雍,他聽說我們八萬大軍據說嚇得腿都軟了,明天我們一攻城他說不定就降了。」

    張魯聽了不由微微而笑,旁邊大將楊任也連忙拍馬屁道:「他除了投降還能怎麼辦,只看後營那些大傢伙,明天一推上去,劉備軍還不嚇得屁股尿流。荊州還不是侯爺的囊中之物。」

    張魯舉杯道:「都靠眾位將軍的努力,到了上雍城中,各位皆有封賞。」那樣子彷彿上雍已經是他掌中之物,在他想來自己的八萬大軍攻打只有一萬守軍的小城還不是手到擒來。也是,漢中地勢險要,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勢力插手其中,他的大軍一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米賊出身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像得到烏合之眾與荊州軍只見的巨大區別。

    這時離大營不遠的地方,一大群黑影正爬在地上匍匐前進。

    此時張魯軍大營,只有零星的幾隊士兵在巡邏,而且基本是低著腦袋,敷衍了事。

    這時黑影已經爬到了營邊,他們利用巡邏隊的間隙,矯健的越過低矮的寨牆。

    一枝火箭在天邊劃過,一時間張魯軍的大營內火光四起,喊殺震天,彷彿四面都是敵人。黑夜裡,張魯大軍頓時亂成一片,自相殘殺,互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這時張魯軍士兵素質低下的缺點就顯露出來,大營裡亂成一團糟,兵不識將,將不知兵,而張魯等人只好讓士兵向中軍大帳靠攏,這才聚集起一部分士兵。

    然而這時臧霸帶著他的敢死隊已經到達了他們真正的目的地,如果眼前這些攻城車都被用在上雍城上,且不說最後結果如何,自己手下的兄弟死傷至少要翻一倍。

    好不容易將手下的士兵平撫下來,張魯擔心糧草被燒,連忙讓張衛前去加強防守。

    突然間後營火光沖天而起,張魯這才知道臧霸的真正目的所在,等張魯帶著人馬趕到的時候,後營的攻城器材已燒成了一片灰燼。想不到僅僅是劉備軍的一個小小的守將就有如此膽識和智謀,令自己未戰先敗,銳氣盡失,更重要的是攻城的器材毀於一旦,這對張魯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此時張魯心中才真正有些害怕了。

    接下來的幾天,雖然張魯軍不知疲倦的衝向上雍城,想以人海優勢攻下上雍,但失去了所有攻城器材的張魯軍在臧霸嚴陣以待的防守下一次次無功而返。不過畢竟張魯軍人數上的優勢太大,上雍守軍死傷慘重,不少段城牆已經是數度易手。

    到得第五天,上雍的城牆上下已滿是屍首,張魯軍重複做著一件事,將雲梯架好然後爬上城牆。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原始的攻城手段,但此時卻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數量的巨大優勢在上雍的城牆面前體現的淋漓盡致,幾乎每個幾米就有一座雲梯架在城上,城下排滿了等著爬上雲梯的人,從城上扔一塊石頭下去,幾乎百分之百可以砸到人。

    在這種無差別的攻擊前,任何一道防守的空隙都沒有被放過。臧霸知張魯的做法,他就是用傷亡來換時間,他一定要趕在援軍到來之前拿下上雍,這種以命換命的方法,即使是用兩條張魯軍士兵的命換一條守軍士兵的命,臧霸也是賠不起的。然而即使他知道了張魯的做法也無可奈何,他只能身先士卒的帶領劉備軍的士兵撲向防守的缺口。

    在這個時候,任何謀略都已經是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比兩軍士兵和將領的勇氣,幸運的是臧霸贏了。

    當臧霸下令準備撤退的時候,陸羽終於帶著鐵騎營、飛騎營和三個重鎧步兵營趕到了。

    劉備軍的三大軍師分別迎戰三路大軍,欲知他們是如何使荊州軍轉危為安?而他們又是如何為荊州軍的未來仔細謀劃的呢?請看下一章「智退張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