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誌之輔佐劉備

第三卷 荊襄霸業 第二百八十章 喜得諍臣 文 / 葉戀

.    和趙雲分手後劉備坐船來到南海。和往常不同劉備沒有先去刺史府卻在郡外十里便吩咐停船與甘夫人、吳夫人在管亥的護衛下在一間茶房略作休息順便向掌櫃打聽政情。

    掌櫃用手一指偏僻角落一桌數人道:「要問就找他們。那位正在高談闊論的孟先生對於這些事最有感觸常說一些冒犯當道的話讓在上位的頭疼不已。要不是劉使君治下對於言論尚屬寬仁我看他早被抓去砍頭連家人都要遭殃。不過天幸好像他就孤身一人應該沒人會被他牽連……」

    劉備不由望著那位孟先生只見國字臉、大方耳、眉毛略呈倒八形頷下三寸餘長的灰白鬚眉宇間隱有剛毅之慨卻一臉飽歷滄桑、百般不得意之樣只覺似曾相識不由側起耳來注意聽他在說些什麼。

    只聽一人問那位孟先生道:「最近聽說陸子誠大人下令要清查戶口還勸所有人都出來登記身份說什麼要讓他們作個有尊嚴的自由民。孟先生怎麼看待這事?」

    只聽那位孟夫子道:「老夫一向瞧沒幾個人入眼卻不能不承認這陸子誠的確是個人傑敢於這麼作。這件事老夫雖然想過卻不敢提出來。」

    甲生道:「這又是為什麼?」

    孟夫子道:「這麼作對百姓和朝廷都大大有利。這會刺激百姓努力改善自身處境。所謂「家齊天下治」百姓日子好過了不但誠心擁戴而且朝廷賦稅收入大增國庫充盈。只是這樣一來多半會刺激在上位的好大喜功心態就像孝武帝那樣開拓四夷又弄得國窮民困的。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就是這個意思。」

    乙生道:「夫子所言雖有理不過以陸大人的才能必然也會想到。但他還是這麼作了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

    孟夫子道:「我說的都是後來的事。以目前來說是「有良主才有賢臣」陸子誠能這麼作還得劉使君全力支持才能作下去。只是劉使君真的主政天下之後是否還能這麼識才愛才施政安民就很難說了。」

    丙生道:「夫子說話總是這麼刺耳不過用以前的事來看都還挺準確的。照這麼說起來陸子誠不是挺危險的?」

    孟夫子點頭道:「就說前朝之事伍子胥功高遭夫差猜忌而自殺文種助勾踐復國卻被斬;秦孝公重用商鞅後來商鞅被車裂;重用白起後來白起被賜死。還有高祖時從龍之將准陰侯、九江王等哪一個能善終?連蕭何也不免遭猜疑。說起來這是「功高震主」使然。就以剛才的事來說一般老百姓到底擁戴誰還很難說。所以我真有點為那陸子誠擔心他這麼作簡直是搶了劉使君的鋒頭。」

    乙生略帶擔憂的口氣道:「那麼老百姓豈不又要受苦?」

    孟夫子冷笑一聲道:「那是以後的事也輪不到我們擔心。目前劉使君和那陸子誠是魚、水互諧我說的事也得等他們真能打敗曹、孫一統神州了才會生哪。」

    丙生忽然笑道:「這還真是兩難。不靠賢才江山難以一統可憐百姓流離;可神州一定賢才又要遭殃。嗯難怪夫子要隱身於此不肯出仕。」

    孟夫子搖頭道:「我並非因賢能之才而是耿直之人未思功先思過。誰要用我一定會聽到我說不好聽的話。不過聖人也有過卻要知過能改。人主最怕的就是自以為真是聖主功蓋三皇勳過五帝根本就聽不進諫言。如此一來小人必乘隙而起朝政日漸傾頹亂世又將起則民無寧日矣。」

    甲生笑道:「夫子這麼說何不自薦於劉使君?至少他目前還聽得進勸。」

    孟夫子滿不在乎道:「我與劉使君見過一面照我看他方頤大耳龍行虎步面如冠玉口若塗丹相貌堂堂隱有王侯之相讓人感覺將來必成大器這也是他早年流離人下卻屢遭上者猜忌的原因不過我倒覺得他是「相由心生」雖有大志仍要得賢才輔佐。真正的轉機是他得到了陸子誠他為劉使君謀劃又引薦名士說降、招攬了許多良將。對他來說一個陸子誠足矣哪會需要我這窮鄉僻才?」

    乙生笑道:「那陸子誠是王佐賢才夫子也算得上汲黯之流。這不江東孫策與河北曹操都下了求賢令夫子乾脆去碰碰運氣好了。」

    孟夫子忽地露出感傷的笑容道:「沒那麼容易。孫策雖有肚量無奈地小兵寡劃地自守也許有餘進取窺鼎不足因為曹孟德、劉玄德都是一方之雄不但麾下謀臣猛將如雨又能容言善用非袁術、袁紹、劉繇、劉表之流想要爭霸天下擊敗他們那是難上加難哪。至於曹孟德人才已經夠多而且他向來自恃己能私心嫉賢就像當年袁本初那樣……」

    丙生插口道:「夫子有沒有說錯?曹孟德怎會恃才嫉賢?聽聞他攻下鄴城時把部臣私通袁本初的書信一焚而盡不予追究又對河北諸名士多加延攬禮遇……」

    孟夫子「哼」道:「你們只見其貌不知其心。曹孟德那麼作並非新創而是襲用光武帝破王朗後穩定人心的方法;否則當時袁本初三子猶在若齊心抗拒勝負尚屬在未知之數哩。何況大漢四百年士已隱然為四民之欲得民心自要延攬名士增加聲望。曹孟德那些作為在我看只是暫時攏絡人心之舉等日後有機會一定會算舊帳。你們沒聽說陳公台、孔文舉、楊德祖、婁圭之事嗎?還記得他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嗎?夫子我老是忍不住說直話前去投奔徒惹殺身之禍罷了。」

    丙生笑道:「夫子既知何不一改?試想又有那個在上位者喜歡聽那些不好聽的話?」

    孟夫子歎道:「予豈好說哉?予不得已也。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昔孝武帝倘能重用汲黯、東方朔等人察納諫言何致今日名聲?這還倒罷了可小人專事鑽營獲致重用一傾而天下為之輕重苦的卻是廣大老百姓。夫子我看到了豈可視若無睹?……」

    說著忽然外頭一陣冷笑道:「好你個孟皓自比孟軻、汲黯我看不過是李膺、陳蕃之徒結黨營私圖謀顛覆朝廷的小人!」只見一個道貌岸然眼神卻相當陰冷身著官服的年輕人走進來後面跟著數名身著差服、持槍掣刀的衙役。那人手一揮差役便將那桌四人圍起一副要抓拿的模樣。

    除了孟夫子那三人都是神色慌張欲辯無由。孟夫子不由冷笑著搖頭歎道:「仗勢欺人之輩今日也該我遇劫也罷。你不是要抓我?我隨你去便是不干他們三人的事請你放他們走吧?」

    那縣官大喇喇道:「你們都是一黨互通聲氣。今日放了難保明日不與本官作對跑去州郡告狀讓本官傷神。來人都給我拿了!」

    此時劉備出言喝道:「且慢!不知這些人犯了何罪縣令要抓拿他們?」

    縣官看向劉備見他帶有護衛暗忖也許是什麼士族便冷笑道:「這些人公然訕誹朝政譭謗當道妖言惑眾殊為大逆不道。本官為防微杜漸當然要將他們繩之以法。」

    劉備皺眉道:「我記得劉使君剛頒布法令廢除相關律例怎地交州不知?還有依制縣官主理政務審案該交有司執行。你既是縣官何以越權抓人?民政司呢?他怎地不在?」

    縣官尚未說話孟夫子已冷笑道:「先生有所不知站在你面前的縣官乃是費清是刺史費褘的族弟只因聽到我屢次批評他又帶百姓為勞役之事抗爭所以公報私仇來著。先生最好不要多事否則難說能否安全離開……」

    縣官倒也不臉紅點頭「哼」道:「大禍臨頭還敢消遣本官?你們看什麼?還不把他拿下!」

    差役應和正要上前劉備向管亥微微示意管亥立即掣出刀來大喝道:「誰敢動手?沒聽到我家主人的問話嗎?」其他近衛也都手按刀柄好似隨時可以出鞘。

    縣官怒極反笑道:「好哇本官原來還想網開一面放過你想不到你自己硬要鑽進來。好你們聽著都給我拿下了一個也不准放掉!」

    眾人紛紛劍拔弩張時管亥反而收刀入鞘冷笑著走上前對著差役道:「這是怎麼了?我這還是踩在大漢的地上是在劉使君的治下嗎?你們誰敢動手儘管動手。老子醜話說在前頭你們只要敢動保證待會兒一定後悔!」

    差役你望我我望你不約而同的看向縣官。縣官怒道:「後悔?很好我是後悔後悔跟你們費這唇舌。來人!都給我押起來!」

    差役正要動手管亥作個手勢近衛刀已出鞘。雙方實力差距可想而知沒幾下差役的刀槍紛紛落地身上也都掛了彩。

    縣官大驚道:「反了!反了!竟敢公然違抗父母官我一定要告訴哥哥將你們誅九族!」

    劉備聞言也不禁動怒拍桌道:「仲辰!還不動手?什麼事我擔著回頭再找文長算賬!」

    不料後面一個冷冷的聲音道:「原以為劉使君有人君之器想不到卻與桀、紂無異!」

    劉備聞言大驚因為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孟夫子於是拱手道:「兄台如何認出備來?又為何說備如桀、紂?還請示下。」

    孟夫子微微點頭道:「嗯還不錯很久都找不到能聽進老夫話的人了。我以前見過你自然認得你。至於說你像桀、紂嘛我就要用你剛才的話反問你:縣官犯了什麼罪你要拿下他?若說他對你無禮他又不認識你對他來說反而是你妨礙公務。你要治他的罪就要責問有司不該親自拿人。還有按律有權審理此案的不是刺史大人而是刑部主事;所以你該追究的不是刺史大人有無縱容之嫌而是刑部主事有無失責或逢迎上司之事……只憑個人喜怒而賞罰豈非桀、紂之行?」

    劉備聽了不禁笑了出來擺手道:「夫子莫再說了備依你便是。仲辰把他們帶出去告訴他們我是誰然後要他們回去等候處份。」

    接著又道:「夫子什麼時候見過備?備怎覺得沒有印象?」

    孟夫子拈鬚微笑搖頭歎道:「十五年前鄴城一會玄德公記性真不好阿……」

    劉備猛地一驚思索了一會兒喜道:「我想起來了你是……你是元皓田豐田元皓!你果然沒死!」

    這人正是改名換姓為孟皓的田豐。聽了劉備的話田豐詫異道:「難道有人知道?」

    劉備連忙上前親熱的拉著他的手激動道:「子誠、孔明、士元都認為先生未死只是心灰意冷之下蝸居起來。早知先生在此……」

    田豐收回手搖頭道:「玄德公好意田豐心領。莊生曾說他寧願作一隻在淤泥裡的神龜田某不才欲效此志。感謝玄德公救命之恩來日有機會必然報答。」說著拱手便要離去。

    劉備急忙攔住去路道:「剛才備已知先生之志。備雖不才幼承庭訓還知先生所說的事。萬望先生以天下百姓為念時時在備身邊提醒……」

    田豐仍搖頭道:「玄德公已有子誠等人輔佐並不缺田豐一人。」

    劉備道:「子誠等誠然賢才卻非諍臣。備讀前朝事頗以缺諍臣為憾。子誠也曾說:「家有倔子不敗其家;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如今備忝居高位時刻居安思危可惜身邊卻少提點之人。十五年前先生為本初公效力讓備羨慕不已。萬望先生不要推辭鼎力相助則備銘感五內。」說著便是一揖。

    田豐歎道:「玄德公好意田豐豈能不識?實在已無輔佐心力……」

    猛地劉備靈機一動道:「這樣好了。這次出門也是子誠力勸要備多結交民間朋友以後施政也有垂詢對象。不如先生就作備的朋友如此說話就不必顧忌心裡也不會有嫌隙……」

    田豐一驚不由道:「這如何使得?」

    劉備大笑道:「使得當然使得。這不我已經有好幾個朋友了……」

    最後在劉備一再相請下終於讓田豐點頭。此後二人名為主從實為朋友。為了名實相符劉備起用田豐為宗正又讓吳夫人先替腹中孩子拜師。而對於田豐之諫劉備總是虛心接受。可惜天不假年在帝國一統前田豐便溘然而逝。劉備哀痛逾恆日後追封為田豐為剛毅侯並由其子田平襲其祿位亦如其父剛直般的守正不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