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八十節 花錢也快 文 / 黃初

    第八十節花錢也快

    隨即范哈兒又來到電報大樓,看看這個幾乎沒收到任何戰損的地方,心中很是安慰。

    遂寧本身就是一個大縣,而劉文輝又把這兒當成一座重點防禦要塞來修建,很多重要的東西,都修建在了涪江西岸。可惜這次轟炸和炮擊後,不少精心修建的大樓,都被摧毀了,像眼前這棟電報大樓裡面的很多東西,在四川可是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的。現在能夠完整被第四師佔領,當然是十分僥倖的事情。

    檢查完之後,范哈兒還在這電報大樓做了一件事情,通電。

    翻一翻中國的近現代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通電」特別多。上台通電,下野通電,和談通電,大戰通電,幾乎但凡有什麼軍政事件,必然有通電全國的舉措,一些大的事件甚至還往往以電報的代碼為名,只要去電信局查找到當年的電報底稿,幾乎就能梳理出近現代中國的歷史脈絡。

    這次范哈兒向全國通電,一個潛在的宣示就是,遂寧已經被我老范給打下來了。

    當然,電報的真正意思還是很明確的,大致是說遂寧之戰我軍已經勝利,馬上將和還在成都附近的鄧錫侯、田頌堯部回合組成聯軍,向劉文輝控制的成都進軍,到時候兵臨城下,劉文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希望他能夠及早認清時務,馬上與劉湘展開和談,避免繼續在四川進行內戰消耗。同時呼籲全國各派、各軍,也同樣應該停止內戰,積極建設國家,時刻準備抵禦外敵入侵。

    這是一封站在道德至高點的通電,沒有實際約束力,但影響卻絕對不會差。

    范哈兒他這是想搶在外人知道這幾次戰鬥傷亡數據之前,提早說明自己立場,免得將來再被通電譴責,讓他馬上停戰。

    現在自己這麼主動一呼籲停止內戰,呼籲停戰的呼聲可能還會有,但那些真心為國為民的人,為了讓他維持和平傾向,肯定會支持他的和平呼聲。至於通電罵他內戰中心狠手辣的人,也必然會少很多很多。

    現在的范哈兒,可是很珍惜名聲的。

    再檢查剩下的倉庫時,最讓范哈兒眉開眼笑的,就是軍事物資倉庫了。

    這兒堆滿了如山的各種槍支彈藥、糧食、被服、帳篷,以及工事、工兵用材等等各類物資。軍火方面雖然大多是老毛瑟、老套筒之類的槍支彈藥,機槍大炮好一點的武器基本全無,僅有一批75毫米山炮的炮彈還算不錯,估計是劉文輝這邊的炮兵被第四師都炸毀後,一直沒再派上用場,就放在了倉庫中。但庫存的其他各類武器彈藥總數量卻極多,用來武裝幾個保安大隊,還是完全沒有問題。

    加上那些投降士兵手上的繳獲,范哈兒粗略估算了一下,估計可以武裝一萬餘人的保安大隊了。這樣全配步槍的保安隊,真正戰力且不說,但裝備上甚至可以和別家的正規師齊肩。

    而最吸引人的,還是這營地庫房中有一批剛剛從成都押解來,準備發給守軍的三個月軍餉。

    劉文輝部擴軍太快,他手下的軍餉比別家都要少一些,每人每月不過十個大洋,真正實發到手的,還只有五個大洋不到,但好歹三個師的人馬,這三月的軍餉,可是也有足足五十幾萬大洋。

    橫財啊,橫財!范哈兒心中連聲哼哼。

    打了這一仗,前面幾次戰鬥的付出就全部收回來了,可能還略有盈餘。

    正當范哈兒讓人連夜清點軍事倉庫物資,要分門別類派上用場的時候,前方負責追擊殘敵的林思存部,卻是派了通信兵回來報告。

    「報告師座,我部在城郊發現足足五萬餘人的災民和難民,他們以草棚、帳篷紮營,露宿野外。林團長已經分兵保護和監視他們,又怕他們在長期在外,對我部產生不利影響,特來請示師座如何處理他們。」

    「災民?難民?」范哈兒疑惑的看向身邊人。

    沈聰心神領會,馬上匯報:

    「估計是躲避炮擊和轟炸的難民,我們過來時,就看到街面上沒有多少市民,應該都躲到郊外去了。」

    范哈兒這才點點頭。

    心中對於這次戰爭產生的後果,也覺得愈加嚴重了。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

    既然不良後果已經產生了,就要盡量設法挽救。不管是自己內心切實感受,還是單單出於的名聲考慮,范哈兒這個時候,都應該去看看那些難民。

    遠遠看到遂寧城郊的這些難民營地後,范哈兒的面上沒什麼變化,心中卻是一陣憐惜。

    這裡面既有城中戰亂逃出來的難民,也有因為旱災而來的災民。

    剛才通信兵報告時,還說是帳篷和草棚,但實際上,入眼的帳篷,只有那些衣服著裝整齊,洋裝長袍打扮的人才有;很多穿整齊布衫,身邊堆滿了箱子的人,都只是住了個隨便搭起來的草棚;至於絕大多數人,僅僅是弄出了一個草堆,可以讓人從中鑽進鑽出,躲避御寒罷了。

    「去,通知他們,城中戰鬥已經決出勝負,讓大家可以安心回家住宿了,戰爭短時間內不會再爆發。」范哈兒吩咐旁邊通信兵,他本人已經有點不忍心靠近看這些人了。

    「是。」通信兵拉過幾個警衛,一起去災民中傳達范哈兒的意思,鼓動大家趕緊回家。

    但讓范哈兒和身邊幾個人沒想到的是,通信兵明明已經把城中決出勝負的消息,傳給了這些躲避戰爭的難民,還是有絕大多人依舊守在那兒,安心吃晚飯,絲毫沒有動身回家的意思。願意響應回家的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還有一部分,衣衫破舊,面帶饑色的人,看起來像逃旱災的災民,更是眼中無神的繼續傻坐在那兒,對於通信兵的喊話,根本沒有任何反應。

    當范哈兒在遠遠觀察這些難民的時候,沈聰卻是趁機過去打探瞭解了一下,回來向范哈兒報告:

    「師座,這兒本來是附近幾個縣市鬧旱災逃饑荒的難民營地,後來因為我軍的炮擊和轟炸,又有部分遂寧市民也跑來躲避戰火了。不過今天天色已晚,大多數人又不相信我軍僅僅一個下午就佔領了西岸,所以不準備回家,想等明天看看行勢再說。」

    范哈兒頓時無奈搖頭。

    「明明城中已經安定,還要在郊外露宿,也不知道這樣的一晚上下來,要病倒病死多少人。」

    現在已經是十月底,天氣明顯轉涼,露宿野外的時間長了,大多數人都會得病。

    范哈兒終於忍不住,特意走到災民中間,親口將城中已經安定的消息告訴難民,遊說他們回家。

    但也許是范師長大人太親切,太好說話了,儘管他穿著一身得體師長軍裝,那些難民中很多人還是不相信他就是范師長,就算有幾個相信的,也還是大著膽子說不去,懷疑范哈兒在故意騙他們回城。

    這樣的結果,真是讓范哈兒哭笑不得。

    只得叫隨從警衛,從炊事班那兒拿了一些熱食來,親手分發給部分老弱難民,不讓自己白來,盡量給人家一個好印象。

    這一行動,到是立刻贏得了難民的連聲感謝,不停的有人在拿過熱饅頭、熱炊餅後,還對范哈兒深鞠躬。很多人甚至還直嚷嚷,就衝他這麼好心,也相信他是個師長。

    可憐的同胞,生逢亂世,又遇災年,哪裡還有他們的活路啊,沒有起來揭竿造反,也真算是奇跡了。

    「叫後勤部門,暫停非緊要物資的運輸,全力把萬縣囤積的糧食給我運過來,賑濟災民!」范哈兒清晰的下令。

    「是!」沈聰嘴上應下,語氣中又有一絲疑慮。

    他當然也同情也這些災民、難民,對范師長施捨一點糧食救濟災民,也很支持。但作為一個合格的副官,他更多考慮的,還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有追問了一句:

    「師座,那總共運多少糧食過來?」

    「能運多少,就運多少過來。」范哈兒不耐煩的放了一句狠話。

    明白自己家在萬縣囤積了多少糧食的沈聰,這下算是真明白了:自己家這位師長,不僅是準備救濟一下眼前的這些災民,而是準備全面賑災啊。

    至於能運多少過來,就運多少過來,這一句話,說的簡單,真正做起來就複雜了。

    如今范哈兒的航運公司已經成立,他早在瞭解了四川的旱情後,就一直不停在上海購買和調運糧食,船隻幾乎是源源不斷的向萬縣運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糧食完全可以繼續不停的運過來。不過這花費,也將是無法估量的。

    但對於現在突然心血來潮的范哈兒來說,僅僅給災民、難民提供一下糧食還嫌不夠。

    「我們佔領的軍事物資倉庫那兒,不是還有不少軍用帳篷、被服麼。都給我運過來,分發給這些災民、難民暫時使用。」

    沈聰副官也只能應下。

    范哈兒的這幾個命令,差不多就將他前面收穫的錢財,都一下子又花出去了。如果賑災的時間真得持續過長,恐怕最終會虧本也不一定。

    只是這時候的范哈兒,明顯是傻勁又上來了,明顯有點過於熱血,旁邊都不敢勸,同時也知道勸了也沒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