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節 南渡河大捷 文 / 黃初

    第二百二十節南渡河大捷

    就在中日雙方全都把重點關注的目光,都朝向了作為中國首都的南京時,在南京保衛站前的兩場最後作戰,也終於出來了結果。

    最先出結果的,還是南渡河戰役。

    范哈兒在將第114師團圍攏打擊了將近一周後,終於開始全面收網。

    這位第七戰區新任司令官的手中,已經集中了十萬整的兵力,其中大部分,都被他用來防禦附近的日軍救援部隊了,而只有第7集團軍最精銳的雷太鵬師,還有那兩個整編後的戰敗師,一起進行了對第114師團的最後打擊行動。

    這日軍第114師團,早在嘉興的時候,就被范哈兒利用十來天的炮擊,給造成了兩成多的減員。而在分湖橋、丁水橋一線狙擊第114師團追擊時,又再一次給他們造成了超過一千人的人員傷亡。

    加上整整一周的合圍打擊行動,讓這個師團現在有生力量,已經不足一半。

    而參與攻擊的第七戰區部隊,卻是足足三個師,加上外圍參與配合的其他幾個師,其實起碼是五倍於敵的戰力,參與直接的打擊行動。

    當最後的衝鋒號吹響的時候,沒有猛烈的炮火準備,也沒有飛機和裝甲車配合。

    在密佈河流的南渡河區域,很多重型裝備都無法進入,攻擊完全是由步兵發起,整整三個師的兵力,以第七集團軍雷太鵬師為箭頭,直接就朝久戰疲憊的日軍第114師團衝去。

    當中**隊這邊的衝鋒號吹響時,被圍困一周,滿臉鬍子渣,渾身邋遢的第114師團使團長末松茂治,頓時神情一鬆。

    在過去的一周時間內,他需要進行的抵抗,實在是太殘酷了。

    知道包圍的他的是中國的第25軍,也就是范哈兒部隊後,這位屢戰屢敗的師團長,其實內心已經沒有多少信心了。接下來的作戰,果然不出這位中將師團長所料,幾乎是一邊倒的被壓著打。

    這位師團長用望遠鏡小心觀測的時候,甚至還發現曾經見到過的被他追得慌不擇路的幾個中國師番號。顯然,他們面對中國第25軍時的無能,都讓第114師團成了中**隊的陪練部隊了。

    不過每次反擊,就會遇到第25軍嫡系力量的殘酷打擊,這位師團長,也是實在沒了信心。

    幾次向派遣軍司令部求援,作為華中方面軍司令官的松井石根,都是答覆他,讓他盡力防守,拖延進攻的中國部隊,等皇軍在其他幾線完成了追擊任務,再調過來,和他一起將膽敢保衛第114師團的中**隊全殲。

    末松茂治也不是沒影響力的人,他早就通過內部關係,知道了松井石根這位野心勃勃的司令官,現在眼裡唯一的目標,就是南京城了,此時他正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攻克江陰要塞和向南京進軍上,哪裡有時間來理會第114師團,反正在那位司令官想來,只要其他幾處戰線順利,第114師團的包圍自然就會解除,要是不解除的話也沒問題,他們正好殺個回馬槍,直接將進攻第114師團的中**隊合圍全殲了。

    所以再給末松茂治的命令中,還特意提道:

    「要是能將進攻的中國部隊兩個軍拖住,只要10天,最好是20天,等皇軍這邊能騰出手,將他們合圍全殲了,就算你大功一件,派遣軍司令部,將會請天皇為中將閣下頒發勳章。」

    充滿誘惑的獎勵擺在那兒,只是末松茂治卻根本沒有一絲去嘗嘗的意思,這位師團長閣下,可是很知道自己能耐,也更清楚屢受打擊的第114師團實力,知道別說10天20天了,除去發電報求援的兩天考慮時間,往後要是能再拖上5天,就是第114師團的萬幸了。

    所以他最後只問松井石根一句話:

    「要是中**隊發動總攻,戰鬥中無法抗衡,兩萬皇軍將士當如何?是玉碎還是投降?」

    松井石根則快速答覆:

    「盡量拖延,事不可為,則自由尋機突圍,方面軍將派遣救援部隊配合。若突圍不成,則寧為玉碎亦不許投降。」

    對這個答案,末松茂治早有心理準備,也不覺得意外。

    他要的,只是松井石根允許他們尋機突圍一句話而已。

    因為,這位師團長已經做好的逃跑的打算。在包圍進行了幾天後,這位心狠手辣的師團長,就已經把一些傷殘兵,放在了一下必死之地,而他自己和師團軍官們,則是聚集起了師團剩下最有戰鬥力的一批人馬,在後方小心集結,準備一旦中**隊發動總攻,他就「遵照」方面軍司令松井石根的命令,直接向後方「突圍」。

    當中**隊的衝鋒號吹響時,這位師團長反而精神大振,立刻命令:

    「集結部隊,為了保存師團有生力量,大家趕緊突圍!」

    這個命令一下,等於宣佈了前方還在抗爭日軍士兵的死刑,而他自己,則是獲得一絲生的希望。

    第114師團戰鬥到現在,起碼還有幾千人馬保存了完整的戰鬥能力,末松茂治將他們集結在一起,以兔子搏命的態勢,猛地向戰場東面發起突擊,就算是范哈兒嫡系的第七軍將士,也不能隨便就將他們擋下。

    「什麼?日軍竟然直接向東面突圍了?」

    范哈兒收到消息一驚。

    他到是沒有想到,素來以勇武著稱的日軍,竟然會還沒怎麼真正戰鬥,就直接落荒而逃。

    雖然聽起來日軍是在突圍,但在范哈兒看來,其實就是落荒而逃。

    既然是逃,范哈兒自然有對付的手段。

    「命令狙擊部隊,放開一個小口子,士兵部署兩邊,攻擊沿這個小口子逃亡的日軍士兵。」

    圍三缺一,這本來就才是最佳的包圍戰役作戰手段。

    范哈兒這個命令一下,正在突圍中的日軍就倒了霉了。

    如果是正常的作戰,進攻方鬆開這麼一個小口子的防線,日軍也許根本就不會理會。但第114師團的精銳們,現在是在師團長的帶領下,正在逃命,看到前方露出了一個防禦口子,自然是沒命的往那兒沖了。

    即便是作為師團長的末松茂治,還保存了理智,覺得不該選擇從那兒突擊,但在第114師團這些新兵的帶領下,還是只能盲目的衝去。

    此時,逃命狀態中的士兵,已經不可能聽取他這位師團扎的命令了。

    不過小半天的作戰,這次合圍戰鬥就結束了。

    范哈兒部大勝!

    因為日軍根本沒有發起多強的守勢,而是在最後攻擊開始後,就直接發動突擊逃跑,而范哈兒又用了圍三缺一的手段,所以這場戰鬥也結束的格外快。

    第114師團,最終在日本派遣軍讓第6師團谷壽夫親率一個旅團前來接應的情況下,順利的突圍除了將近一個旅團的士兵。

    范哈兒對於有了接應了日軍,並沒有再發起追擊行動。

    南渡河一處的勝利,並不能改變整條戰線上的失敗。1935年的秋季演習,畢竟是小規模的演習,當初設定的部隊數目,實在是太少了。現在就算范哈兒參考了那次演習,贏得南渡河戰役的勝利,但是也根本無法改變整個中日戰爭的大局。

    周圍的日軍,已經越聚越多,他只能快速的打掃了戰場後,就決定發起後撤,目標暫時南京南部,江陰要塞以西地帶。

    打掃戰場的結果,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在這一次戰鬥中,發現的日軍屍體就達五千多具,其他輕重傷俘虜也多達近千人,繳獲大口徑火炮兩門,迫擊炮三十餘門,擲彈筒、重機槍幾十副,其他槍支彈藥無數。

    而作為進攻方的范哈兒部隊,則陣亡兩千餘人,輕重傷員也多達三千,只是這些傷亡,到基本不是第114師團造成的,而是周圍幾支想救援末松茂治的日軍旅團,瘋狂發動進攻,才讓兩個軍有了這樣高的損失,不然戰鬥結果還會更好。

    戰鬥結果一出來,南京和武漢就同時發佈捷報。

    「南渡河大捷!第七戰區司令長官范哈兒,在南渡河圍殲日軍第114師團,擊斃日軍近萬人……」

    「大捷!大捷!第七戰區全殲日軍第114師團……」

    各處街頭,都是不停叫喊,大聲宣傳的報童們。

    這一次大捷,確實給蘇嘉陣線潰敗後,國民們完全驚慌的內心,打入了一線陽光。

    「真的大捷麼?不會是假的吧。」

    「要真是大捷就好了,那說不定國家還有希望。」

    很多市民,雖然滿是期待的買下了報紙,但內心還是惶恐中有幾分不敢相信。

    但是隨後,國民政府就正式在電台發佈廣播,宣告了這次南渡河大捷。

    甚至在行軍轉移途中的范哈兒,也正式發佈通電,宣告了這次大勝。

    消息一經證實,確實給了國民很大一劑強心針。

    尤其是南京的市民們,本來因為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最高統帥部遷往武漢,雖然在南京成立了衛戍司令部,但還是有一種國家棄守南京的感覺。本來內心正充滿了驚恐和迷茫,不知道下面能做什麼,該做什麼。

    現在南渡的大捷一傳來,卻是給了南京市民很大信心。

    至少前方將士還在作戰,他們並不是被丟棄的國人。

    讓范哈兒深感慶幸的是,就在他這邊剛剛結束南渡河圍殲戰役,正在前往寧南地區,準備協防南京的時候,持續了同樣超過一周的江陰要塞戰役,也終於以日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了。

    激戰至2月1日,要塞火炮不少被炸毀,通信網絡基本被破壞,步兵陣地數處被敵突破,守軍被迫逐次後退。

    但在范哈兒下令死守,並且派了兩個師的援軍支援下,陣地總算在最後關頭穩住了。直至3日,日軍由西北關突入江陰城中,第112師師長霍守義負傷,部隊多陷於混亂狀態,劉興司令官遂依據大本營的意圖,請示範哈兒後下令突圍。

    作為臨行前的最後一項行動,就是遵照范哈兒這位第七戰區長官的命令,動用要塞附近,所有可以動用的船隻之類,滿載沙石,前往長江航道沉船。

    這自然是為了阻塞日軍第三艦隊,參加對南京的攻擊行動。

    如果航道通暢的話,計劃佔領長江航道一線,在南京西南部區域,協助防守的范哈兒,根本不敢停留在長江邊。而現在一旦日軍不可能沿江西進,范哈兒反而隨時利用船運撤離自己兩個集團軍,接下來去參加南京城的防禦作戰,就有信心多了。

    完成了上峰的命令,劉興司令官下令要塞炮兵以火力掩護步兵向武進方向突圍,至夜24時破壞要塞炮台,爾後渡江,從靖江向鎮江要塞撤退;同時令江防艦艇運載總司令部人員由長江退南京。

    但由於撤退倉促、計劃不周,部隊秩序相當混亂。又因突圍部隊大多遭日軍阻擊,所以多數部隊未能按照命令行動。第112師師長霍守義及部分人員渡江經靖江去鎮江,其第672團等則沿江岸退至鎮江。第103師突圍至江陰城西錢家村附近時,遭日軍突然襲擊,第613團團長羅熠斌陣亡,師長何知重、參謀長王雨膏、第615團團長周相魁脫離部隊,由黃田渡江北逃去武漢;部隊由副師長戴之奇率領繞道江邊,亦退至鎮江。

    此前,唐式遵曾率部向浙江長興前進途中,得知長興已被日軍第10軍佔領,遂令第144師及第145師在長興西南的南山亙金村一線及泗安附近佔領陣地,掩護本部撤退。1月26日,日軍第114師團及第18師團分別向金村、南山的**第144師陣地及泗安第145師陣地進攻。

    泗安地形平坦,無險可恃,且工事薄弱,在日軍裝甲車及坦克衝擊下,陣地很快被突破。唐式遵嚴令第145師師長反擊,收復陣地,而該師惟一未投入戰鬥的劉洪齋團竟拒不服從命令,不肯反擊,師長饒國華抱恨『自殺』。當日,新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范哈兒,聽說了這支同屬川軍部隊的境況後,大為惱怒,立刻命令附近劉湘的獨立第13旅從右翼、第146師從左翼包圍泗安敵入,企圖奪回失去的陣地。但命令剛下達,第七戰區副司令長官陳誠令第19集團軍及向徽州方向,第21軍、第23軍向太平方向撤退的命令亦到達各軍部。

    接到命令的各軍、師立即按陳誠的命令開始轉移。第146師師長劉兆黎因未接到陳誠的命令,仍按劉湘的命令於當夜率第438旅對剛佔領泗安的日軍進行突襲,殲滅日軍數十人,俘獲大批被服、文件,及2門野炮、數十枝步槍,奪回了泗安;當發現友軍均已撤走,於27日晚亦向廣德方向撤退。

    28日在界碑又與正向廣德進攻的日軍一部遭遇,擊毀其裝甲車5輛、汽車10餘輛,然後經十字鋪向旌德、太平方向追趕軍主力。日軍第18師團於1月30日佔領廣德,其餘師團在中**隊第144師、第147師等部撤走後於28日佔領宜興,2月2日跟進全面佔領溧陽。但范哈兒第七戰區部隊從南渡河地區撤退後,繼續跟進佔領南渡河。

    至此,日本華中方面軍各部隊均已按預定計劃佔領了用於攻擊南京的前進據點,中國第三戰區和第七戰區的軍隊,也均已撤離錫澄線及宜興、廣德等地,南京外圍戰役全部結束,中**隊正式轉入南京保衛戰。

    這一次的南京戰役,日軍毫無疑問是經過艱難血戰之後,才辛苦達到的。

    而且南京的臨江一帶,又多了范哈兒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扼守,日軍想要在短期內攻克南京,根本不可能。

    范哈兒背靠長江,讓他不僅確保了退路,同時也讓他可以得到長江上游源源不斷的各種支援。

    但是這位戰區長官在抵達既定區域後,不是馬上展開佈防工作,而是將軍中事務對副官和參謀長等人一交代,自己卻是帶著一支部隊,直接乘坐吉普車去了南京城。

    在南京城中,范哈兒約見了正忙於佈防事務的唐生智。

    「范司令想要南京市民全城撤離?」

    「不錯,唐司令,這是我這次協守南京,來找你的唯一要求!」范哈兒肯定的點頭。

    他知道有些道理說不清,日軍會不會大屠殺,就連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乾脆明確提要求,話中絲毫不掩飾有以協助防衛為要挾的意思。

    「這……」唐生智頓時大皺眉頭。

    這位城防司令官,剛剛因為范哈兒成功的在南渡河打了一個勝仗,而對自己在1935年時設定的中日戰鬥計劃,非常有信心。本來對於南京守不守得住,這位司令官其實還是很有幾分擔憂的,但現在參考了范哈兒的經驗,這位司令官卻是信心大增。覺得也許自己還真是一個戰術天才,如果能夠讓日軍按照自己的戰術設定走,說不定還真有最終贏得保衛戰的勝利的可能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