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一節 勝利餘波 文 / 黃初

    第二百七十一節勝利餘波

    勝利的林效范第二裝甲團,一戶歡呼著往台兒莊方向撤退。

    可惜他們的坦克車上,和徐州的戰區司令部無法實現直接的電波聯絡,所以這個勝利消息不能實時通訊。

    不過這一切,對於徐州的戰區司令部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老蔣對於手下唯一可以動用的林效范第二裝甲團,同樣非常重視,即便他不屬於自己的嫡系,反而屬於范哈兒這個潛在的大政敵,但仍舊不能改變他對這支在徐州戰場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部隊。

    在收到林效范通電「裝甲兵出擊」後,老蔣就是大為焦急,也第一次為自己原來的自由出擊命令,而趕到有點後悔。所以老蔣在第一時間,就要求蘇亮志願空軍,出動戰鬥機和轟炸機,前往日軍火車站位置增援。

    這一點老蔣還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自己手下的部隊中,也就只有飛機,才能趕得上第二裝甲團的速度,其他步兵部隊,就算想趕去支援,都跑不過坦克。

    可惜,這本來就是非戰時狀態,除了必要的警戒戰鬥機和隨時待命的偵察機以外,其他飛機啟動全都需要時間,等到它們升空敢到日軍陣地上空的時候,這邊的大戰,已經宣告結束了。

    面對日軍因為提高警戒級別,及時發現升空攔截的中島式戰鬥機,蘇聯志願空軍這邊,也是老實的選擇了撤退。

    如果沒有南京范哈兒空軍部隊的配合,他們和日軍的戰鬥機交戰,在數量上的劣勢還是太明顯。

    而且他們也已經觀察到,中國的坦克部隊,已經實現了對日軍的攻擊,正在沿著鐵路線方向撤退,所以他們在主動中空域脫離的時候,也立刻讓偵察機,對著後方戰區司令部,發出了捷報。

    「林效范部第二裝甲團,已經順利將整個日軍陣地打個對穿,火車站附近一片狼藉,日軍損失傷亡無數,林效范部已經順利脫離日軍陣地,沿鐵路線返回,預計一個半小時候後抵達台兒莊前線陣地……」

    這一份電報,直接在徐州的戰區司令部中,引起了一陣天翻地覆般熱烈歡慶。

    「好,好,不愧是我軍僅有的兩個裝甲團,堪稱虎賁!不虎賁之師啊!」老蔣連聲的稱讚,言辭沒有絲毫因為林效范部的非嫡系身份,而又任何見外。

    本來老蔣度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要為了這支珍貴的裝甲部隊,趁勢對日軍主動發起攻勢,從而將他們救援出來。而現在,卻是什麼事情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委座,下官委座通令申斥林效范裝甲團。改部不尊號令,擅自出擊,險些致使我軍原定戰略戰術計劃完全失敗,實為罪在不赦。」

    正在大家喜慶之中,戰區司令部中,卻是響起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這人大家都認識,正是現在老蔣面前的大紅人薛岳,也許這位將軍的仗打得不怎麼樣,但是他的戰術水準,卻一直被大多數人欣賞,總是覺得他指揮的戰鬥最終失敗,實在非戰之罪,而是敵人太強。現在他突然提出要嚴懲打了勝仗的林效范,卻是讓大家齊齊變了臉色。

    都知道你驍勇善戰,紀律嚴明,但也不用在這個時候計較吧。

    「委員長,職部請嘉獎林效范團。」馬上有反對聲出現。

    說話人的份量,還比薛岳薛大將軍要高上一籌,正是現任的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

    本來老蔣聽到薛岳的建議時,已經是不滿的皺了一下眉頭,覺得自己這個手下實在是不識趣,但是現在李宗仁站出來為范哈兒的部下說話,老蔣卻是又轉開了別的心思。

    自己也沒說要拿林效范的裝甲團怎麼樣啊,他李宗仁長官這麼著急為范哈兒的手下說話幹什麼?難道還想逼著自己向改部示好,然後他拿順手人情不成?

    老蔣這麼一想,本來準備呵斥薛岳的話,也就不出口了。

    不過他也沒有真的聽從薛岳的建議嚴懲林效范部,而是笑著對全都看向他的司令部其他眾將擺擺手。

    「我之前就已經下令,允許各部自由出擊,林效范部此次出擊,正是秉承我之前的指示,如今他們立下功勞,也完全符合我的戰術戰略安排,哪裡有什麼過錯。」

    他這麼一說,就算是把林效范裝甲團這次主動出擊的性質給定了下來,那就是,他們是根據我蔣委員長的命令主動出擊的。

    中央社的相關領導人,已經在揣摩,最新的通告該怎麼發,看來應該是以蔣委員長的名號開頭,然後再講述林效范第二裝甲團,怎麼在委員長的英明指導下,奮勇作戰,打得日本鬼子陣地一個三井三出,擊殺擊傷日軍無數等等。

    這些政治正面的角鬥,自然不是林效范等部所喜歡參與的。

    實際上,正在興匆匆趕回台兒莊的林效范部,現在卻是在離台兒莊僅剩幾公里的地方,遭遇了史上坦克最尷尬的事情。

    他們的坦克沒油了。

    整整七十餘輛的坦克,先後像一字長蛇陣一般的排列在鐵路線附近,一動不動。

    如果這個時候,日軍出動飛機或者步兵來攻擊的話,那這支坦克部隊,恐怕瞬間就會玩完。

    而幸好,他們出行的部隊,並不僅僅是只有坦克。

    僅剩的三十餘重裝甲汽車,因為副油箱本來就設置在汽車內部,所以還可以行駛一段距離。

    如果不是它們的存在,恐怕就要上演一群坦克兵去背油來救援的大戲了。

    這一次的出擊雖然是成功的,但是事後想想,林效范自己也還是不得不慶幸,這次實在是太冒險了,事情遠比他自己想像的要危險很多。

    在很多方面,實際全靠巧合,才讓他們躲過一劫。

    最明顯的,就是日軍在外圍陣地的防禦薄弱程度,減輕了他們最大的威脅,而隨後,一路橫衝直撞的往火車站卸貨場而去,更是順利的幾乎完全沒有障礙。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順利,才讓他們在最後面臨最大的風險時,還能躲過一劫。

    真正的威脅,其實還是來自於日軍的那一百餘輛89式和97式中型坦克。

    這次和日軍坦克的交戰感受,完全出乎林效范的預料。

    一個月前台兒莊背面的那次亞洲有史以來最大的坦克戰,給了林效范一個很錯誤的印象,那就是讓他覺得,日軍的坦克,全都像紙糊的一樣,完全不堪一擊。

    但是這個印象,差點就讓他的部隊,在火車站卸貨場栽了一個大觔斗。

    因為在隨後交戰過程中,日軍坦克體現出來的性能,尤其是日軍坦克兵的戰鬥技術水準,完全是超過了林效范之前的體會。

    這裡面,既有日軍通過研究中國裝甲部隊,練習了一些針對性戰術的關係,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之前發生在台兒莊北面的那次戰鬥,實在是因為日軍沒有思想準備,讓奇襲的林效范部撿了一個天大便宜。以有心戰不備,自然輕鬆擊潰了。

    現在日軍有了準備,把林效范部當成是比自己強的對手,結果就完全不一樣,日軍坦克的戰力,在林效范的眼中,幾乎是實力倍增,讓他和他的手下,幾乎有點遇上了對等對手的感覺。

    如果不是日軍的臨時戰車師團第一旅團的坦克,還在開始時就因為隊列問題,被林效范他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不是林效范裝甲團在之前的突襲過程中,損失幾乎可以不計,那這次「裝甲兵突擊」的冒險,很可能最終落得一個失敗的結果。

    話是那麼說,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林效范還是覺得這一次冒險太值了。

    如果再來一次,他還是願意進行這次冒險,哪怕是這次冒險的損失,比現在的實際結果還要大,他同樣願意。

    因為這次冒下的最大成果,並不是他以兩輛坦克加二十餘輛重型裝甲車的損失,換來了日軍一半坦克的完全損毀、剩餘坦克幾乎全部負傷的戰果,而是讓林效范和他的坦克團,知道了自己和對手的真正實力。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林效范現在既有明確的感覺,如果下一次,自己的部隊在戰場,再次遇上了同樣數量,同樣實力的日本戰車部隊,自己的坦克團,絕對可以打得更好,更優秀,損失也絕對可以減到更輕。

    因為通過兩次戰鬥,林效范已經能夠真正把握自己的實力,同樣也能真正把握日軍89式坦克和97式坦克的真正實力了。這是目前中國戰場上,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支部隊,都不可能具有的資料。

    才一返回到台兒莊,這位范哈兒嫡系林思存師長的兒子,名字就叫效范的團長大人,把匯報戰果的事情交給副手,自己直接一頭就爬在了桌子上,開始認真的書寫戰鬥筆記來。

    當一個晚上的熬夜,讓林效范雙眼上都添了明顯的黑圈圈後,一本厚厚的中日兩國三式坦克資料和應對戰術彙編的筆記,就正式書寫完成了。

    「來人,立刻派兵保護,將這本戰術資料,送到南京范長官那裡。不親自交到范司令手裡,不准回來。」

    「是。」親兵警衛領命而去。

    當范哈兒看到林效范送來的這份報告時,已經是又一天之後了。

    看完那林效范親筆書寫的報告,范哈兒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這樣的資料,即便是有後世見識的自己,也完全不具備的。

    有了林效范筆記上面的這一番感受,自己的坦克部隊,在下回和日軍戰車部隊作戰的時候,絕對能夠佔據更明顯的優勢。

    范哈兒親自將手上的資料,交給了手下第一裝甲團團長木子李手裡。

    「這是小林的戰鬥筆記,你親自看看就可以,適當的將上面的戰術和內容傳給部隊,但嚴禁將全部內容說出去,也嚴禁普通士兵外傳相關戰術。我們不能讓小林的一番心血,被別人白白拿走。」

    「是,卑職明白。」木子李小心的接過,貼身收好。

    在這過程中,這位抵達南京後,實際上還沒參加過一次坦克對坦克戰鬥的團長,眼中難免露出一絲羨慕和遺憾。

    站在他對面的范哈兒,第一眼就注意到了手下這個裝甲團長的表情。

    他當即一笑,緩聲安慰木子李:

    「放心好了,上海和南京之間,才是日軍與我國的主戰場,你率部在這兒,絕對少不了和日軍進行坦克戰的機會。」

    隨後又不忘叮囑木子李:

    「小林上面的坦克資料,你必須牢記,但是他提到的很多戰術,都是針對蘇北戰場的現實情況擬定的,和我們江南的坦克作戰環境,完全不一樣,到時候實際應用針對性戰術的時候,你還是要自己適度把握,最好能夠和小林一樣,研究出有自己特色的戰術。」

    范哈兒的這番安慰叮囑,立刻起了作用。

    木子李馬上「啪」一個敬禮,大聲道:

    「謹遵司令教誨!」

    他心中,此時已經激起了極大的鬥志,沒道理林效范這個毛頭小子,在蘇北戰場上取得了極大的戰果,自己在江南這個更大的戰場上,還不能取得和他相比的戰術成果,回去一定要好好操練手下那幫小子,讓他們更好的操作坦克,在戰場上,也斬獲大批的日軍坦克,來作為大家的功勳章。

    林效范這個裝甲團的出擊,通過電波,迅速的傳遍了全中國。包括美英蘇德等世界上其他關注中日戰事的國家,也同樣在第一時間,收到了詳細的戰鬥過程報告。

    如果說,國人對於這一次的坦克戰勝利,還僅僅是歡欣鼓舞的話,那麼美英蘇德等外國,對於這次戰事的關注,就是完全撇開了勝負結果,單純的關注這次坦克戰裡面的戰術和技術的運用了。

    因為是公開交戰,彼此的戰術,也是非常清楚的展示在交戰兩國面前,而在中日戰事開始後,就派遣了大量志願人員、觀察員的美英蘇德等國,憑著自己的政治地位優勢,完全可以公開的獲取完整的戰術報告。

    當林效范單獨運用坦克和裝甲車,兩百公里奔襲遠程之敵,將日軍打了一個對穿,再勝利返回的報告送到德國兩國裝甲部隊將軍面前時,其中一人忍不住驚呼:

    「這就是我想做的。」

    「這也是我想要的!」

    另外一個銀髮將軍,同樣微笑著點頭。

    這位兩人的,正是在德**隊系統中,對於坦克裝甲作戰極為關注的古德裡安和隆美爾。

    自己軍隊中兩個將軍,都對中國的這種坦克戰術表示關注,就連希特勒也引起了極大興趣。

    還沒徹底失勢的親華派,趁機鼓動希特勒:

    「如今中日戰事拖延,日本根本無力吞下整個中國,僵持的時間越長,到時候日本反而最終落敗的可能性就越高,也許我們應該改變現在的對中日政策。」

    希特勒現在確實對中日的印象,有了一定的轉變。

    但是剛剛在慕尼黑會議上,順利通過談判,即將兵不血刃的得到整個蘇台德的希特勒,卻是並不願意那麼隨便就改變自己原先的決定:

    「中國和日本,我們僅僅是需要一個政治上的盟友,真正軍事上的幫助,不管是選擇中國還是選擇日本,都不大可能在幾年內,幫助到我們。」

    老希到了這個時候,反倒對於可能的盟友看得比價清楚了,不像剛開始在中日之間選擇的時候,受裡賓特洛甫的影響,一面倒的轉向日本,甚至在得知中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還想逼迫中國投降日本。

    他當時的那番感受,現在自然是仍舊有影響。

    一直把蘇聯當成大敵的希特勒,現在已經絕對不允許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中國,在未改變這一外交關係前,就恢復彼此的關係。

    發生在津浦線上一個小火車站的激戰,在世界列強國家的軍隊系統中,確實引起了較大的反響,但是在政治高層,卻是依舊波瀾不驚,列國還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對待中日兩國的態度。因為雙方的實力對比,並不會因為這一場或者兩場戰鬥的勝利,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其實不僅僅是國外如此,國內對於眼下的中日交戰前景,也是同樣並不十分樂觀。

    即便是看得最樂觀的人,也只是認為中國可以將防線穩定,不再繼續撤退,堅持個幾年後,等日本人挺不住了,他們自然會和談撤兵的。

    范哈兒期望的更遠一點,如果徐州方面的仗真的打得好一點,其實不僅僅是可以防守住徐州一線那麼簡單,形成反攻還是很容易的,只是徐州現在的戰區司令部,不管是老蔣還是李宗仁,恐怕都沒有那麼「冒險」的想法,所以現在的最好戰鬥結果,確實也會如同大家期待的那樣,守住現在的防線,然後繼續通過南京的談判桌,來確定彼此的最終戰鬥結果就可以了。

    而有了眼下林效范的勝利,加上自己根據他的一線筆記報告,再作出一些針對性的安排,實現上面的目標,其實還是完全可能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