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七節 調整 文 / 黃初

    第二百八十七節調整

    希特勒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等於瓜分和吞併了幾個國家,這在歐洲引起的反應,當然不可能不強烈。

    歐洲國家的目光,幾乎都集中在希特勒這個一手破壞慕尼黑協議的罪魁禍首,哪裡還能再關注亞洲的問題。

    所以在南京再次舉行的和談,幾乎是中日雙方獨力進行,英法美等國,除了美國還派出了負責亞洲太平洋事務的副國務卿參加外,英法兩國都只是讓駐華大使代表兩國政府。

    在這樣的情況,那兩國對上海和談的干涉力度,自然可想而知。

    別說日本的西尾壽造不會理會那兩個大使了,就是代表老蔣出席和談的國民政府代表張群,對於英法兩國大使也擺出自認高人一籌的姿態,並不在外交場合故意自降身份,要求低級別的外國代表來主持公道。

    不過一個無法避免的事實是,如果沒有外部勢力強行干涉,僅僅憑中日兩國自己談判想要結束現在的戰爭,那根本不可能。別說結束戰爭了,僅僅是商量好現在的杉山元被俘問題,就足夠讓這次談判進入漫長的煎熬的。

    如果沒有前面的那一次徐州會戰,日本人可能會想著盡量通過戰爭而不是和談的手段,來換取杉山元,而中國方面則是毫無條件的想著盡快穩定戰線,讓戰火不再向國統區蔓延,現在談判進入持久僵持階段,雙方卻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要利用這次談判,盡量拖延一下時間。

    日本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盡量消化吸收眼下已經佔領到手的土地,讓戰爭初期的付出,盡快實現回報。此時同樣接受了制裁的日本,尤其需要眼下的那麼一點戰爭紅利,反而對於快點結束戰爭,贏得全面的回報沒有信心了。

    至於中國方面,毫無疑問在任何時候,都想著盡快結束戰爭,就算不能結束戰爭,起碼讓戰線穩定也是一件好事,那樣就可以盡快更大規模的戰爭動員,從而利用國土和人口優勢,最終贏得這次戰爭的勝利。

    雙方都不追求快點結束談判,同時外部的英法等國施壓又不重大,南京的和談,自然不可能快速出結果了。

    在這樣的背景形勢下,整整三個月,中國東部戰線,竟然難得的沒有出現一次千人以上規模的交戰。

    兩軍陣線之間,只進行了有限的狙擊戰、游擊戰和小股騷擾戰,規模最大在幾百人左右,這對於正在進行傾力國戰的兩國來說,無疑幾乎等同於停戰狀態。

    中日兩國,在進行了整整一年半的激戰之後,終於同時進入了全面調整期。

    駐守南京長達一年多時間的范哈兒,在將南京的防務交給戰區參謀長鄧錫侯等親信,終於返回了西南地區。

    這一次,他沒有長時間只停留在重慶,而是訪問了川康滇黔等各地,尤其是在最後,他還在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的昆明停留了下來。

    作為雲南省政府所在地,連同緬甸的交通樞紐城市,昆明在西南地區的地位自然眾所周知。

    范哈兒和龍雲,早在雙方合作初期,就開始傾力打造春城昆明。

    現在整個西南地區中,昆明是僅次於重慶的大都會城市,和成都並列,遠超貴陽和康定,不論經濟規模還是軍事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戰略要地。

    范哈兒這次來昆明,不僅僅是為了巡查過去幾年的建設成果,最主要的,當然還是為了以後昆明所處地位,將發揮的作用,和龍雲及西南的其他地方官員,進行提前的知會和安排了。

    其實不僅僅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昆明將會發揮無可取代的作用,僅僅是現在,昆明就已經開始發揮他作為戰場一線後援的能力。

    正在進行的暹羅內戰,正是由昆明給自由泰組織不斷提供後勤和政治影響力,才使在軍事上並不佔據優勢的自由泰反獨裁聯軍,能夠在幾次戰鬥失利之後,繼續能夠戰鬥下去的最大動力。

    話說那自由泰組織的暹羅反獨裁聯軍,在進入暹羅境內後,還真利用暹羅王在國內的支持力,奪取了好大一片地盤。並且在政變軍政府疏忽大意之下,贏得了好幾次戰鬥的勝利,但是隨後,卻因為軍政府有了準備,並且利用兵力優勢,在幾次大戰中重創了反獨裁聯軍,迫使正民意迎合度極高的自由泰組織,不得不收縮部分行動。

    而主要靠政治影響力來活動的自由泰,一旦進入了收縮期,則必然對他們的政治行動產生不利影響。

    實際上,自從自由泰轉而在軍事上採取守勢以後,不僅僅是暹羅獨裁軍政府治下的部分暹羅人對自由泰信心大減,就連已經被自由泰恢復的部分地區,民心也開始不穩,深怕再次回到軍政府統治下後,遭到政變當局的迫害追究,和自由泰官方的配合,就想的不那麼親切起來。

    如果暹羅王不斷通過廣播呼籲,如果不是昆明源源不斷的把自由泰的黃金和特產轉化成軍用民用物資,提供給暹羅已經解放區域,恐怕自由泰真的要從暹羅被趕出來了。

    而現在,因為有了西南方面的幾乎不加掩飾的支援,加上自由泰本身的威望,雖然光復整個暹羅在短期內是不用指望了,但好歹也算是解放了三分之一的暹羅國土,勉強站穩了腳。而且還有部分死忠暹羅王的國人,正源源不斷從軍政府治下潛離逃入自由泰之下,所以他們雖然採取了守勢,真正底子和實力,卻還是在緩慢增加之中。

    對此,范哈兒明確指示龍云:

    「自由泰和暹羅反獨裁聯軍,對於我們減弱來自暹羅政變當局的威脅,極為重要,只要條件允許,對他們的支持不可減弱。但也不能太縱容了他們,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暹羅不成為威脅就行,這樣的要求,很多組織都能做到,現在之所以選擇自由泰,僅僅是期望他們真的可能徹底奪回暹羅,到時候可以在經濟、軍事上配合我們罷了,一切的付出,都要看情況和現實條件……」

    在西南集團內部,范哈兒絲毫沒有掩蓋真正的目的。

    不僅是因為這樣可以讓下面人更清楚領會精神,同時也是因為這屬於大家共同的決策,不須太多隱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