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九節 登陸目標 文 / 黃初

    第三百六十九節登陸目標

    美日兩**隊最近的交手並不頻繁,海軍畢竟不是陸軍,數量上受到極大限制,進行了幾次高強度的作戰後,即便是後勤保障強大的美軍,也不得不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而且因為艦隊規模和佔據地盤龐大,所需休整的時間還更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國內被老蔣追著要求派兵的范哈兒,終於選擇了再次主動出國,去澳大利亞見麥克阿瑟了。

    當范哈兒的專機降落在堪培拉機場的時候,迎接的人群中除了麥克阿瑟,還有海軍上將尼米茲以及及其他眾多美軍高級將官。

    而范哈兒也不並不是一人單獨前行,陪同的還有仰光軍管司令何應欽和越南戰區司令雷太鵬,算是把中國遠征軍方面的所有一線指揮將領,都帶來澳大利亞和美軍會面了。

    中美兩國這次在澳大利亞的會晤,受到外界關注的程度並不多。

    中國方面范哈兒只是允許重慶的幾家媒體進行書面報道,而美方也只允許國內的幾個記者在保密前提下進行適當採訪。至於中美兩國之外的媒體和記者,則根本不用想採訪到范哈兒和麥克阿瑟。

    畢竟這次的登陸計劃,在兩軍看來都是完全不下於歐洲「霸王」計劃的同等軍事行動,本來羅斯福還準備親自和老蔣通報研究的呢,因為涉及的范哈兒和老蔣明顯不屬於一個系統,才在最終考慮後,決定只由前線指揮官麥克阿瑟和范哈兒直接接觸。

    雖然兩軍對於登陸行動的大致方向已經確定,但是具體需要談論的內容,還是有很多很多。

    第一點,就是登陸的地點。

    「廣州?不,不,范將軍,我們想選擇的第一目標是上海,如果上海不行,寧波也可以。」

    如果沒有范哈兒的大軍配合,美軍可能會對登陸廣州感興趣。但是現在有范哈兒的大軍配合,登陸行動十拿九穩會成功,麥克阿瑟的目光就盯在了影響更大的上海。

    范哈兒不是沒想過光復上海,但他和上海日軍交戰了幾年,對於他們的瞭解,絕對遠超過美軍。知道僅僅依靠美軍的遠程登陸行動,根本無法輕鬆撼動被日軍經營已久的上海防線。

    畢竟美國這次的登陸行動,是要從遙遠的美軍基地運送而來,而不是像霸王行動那樣直接跨越英吉利海峽就行。相對來說,從新加坡出發,冒險登陸廣州已經非常危險,按照范哈兒的本意,其實最可靠的選擇還是只登陸海南島呢。

    可麥克阿瑟更多考慮到海上美軍已經恢復了優勢,而陸地上又有范哈兒配合,所以要登陸就要登陸對戰局影響最大的。如果登陸廣州的話,那還要一路慢慢向北方打上去。瞭解中國有多大的他,自然知道那將會一個多麼漫長的過程。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讓繼續泡在太平洋,慢慢一個島嶼一個島嶼的朝日本本土打去呢。

    只是攻打上海只是麥克阿瑟的目標,海軍方面也知道防備嚴密的上海,絕對不是現在的美國海軍可以輕鬆突入的,所以他們的意見是進攻防備相對鬆懈的寧波。

    實際上,寧波城被日軍攻佔,是在**無力兼顧海防的情況下,主動不設防讓出的,在撤出寧波前,寧波的海防和大量防禦工事都被烈性炸藥摧毀,而日軍奪取寧波後,因為前線戰事不斷,也並沒有花費太大精力去好好修復完備,現在的海防能力,還不如之前在**手裡的時候。

    所以美國海軍的意思,認為憑現在美軍的能力,除了海南和廣州等幾個選擇外,能夠接受的最強限度挑戰,就是寧波了。

    麥克阿瑟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他早就聽過海軍的分析,心中也早有了主意。現在再次提出上海作為目標,只是看能不能讓范哈兒出更多的力量,先將上海攻打蹂躪一番,給美軍登陸創造可能的機會。

    范哈兒卻是根本不上當,現在攻打上海的代價實在太大。他即便看不清麥克阿瑟的陰謀,也絕對不可能犧牲自己的兵力,白白給美國人當炮灰。

    即便是,因為涉及的地域極容易受到上海日軍的援助,他也並不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到後來,他很乾脆的表示:

    「廣州被我軍圍困已久,如果選擇其他目標登陸,則會讓我們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如果美軍不能提供其他補償或者充足的理由,我手下的軍隊恐怕在拿下廣州前,基本不可能再北上。」

    范哈兒這麼說底氣十足。

    如今的中國,可不再是歷史上那個沒有美國援助,就不可能短期贏得抗戰勝利的中國了。現在中國戰區的戰事進展很明顯,就算沒有美軍的直接援助,中國在華北擊敗日軍,也僅僅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至於美國援助的物資,當然重要,那也是因為這個時空美國的對華援助金額,已經空前強大,才到了影響中央軍持續軍力的程度。事實上,范哈兒和美國高層都看得很清楚,沒有美國的軍援,中國抗戰不會失敗,但如果沒有中國的出兵,那美軍在這個時空的人員犧牲,就肯定要超過原來的時空。

    雖然美國人也可以說,就算中國不出兵,他們還是要打到日本,並且輕鬆戰勝日本人,但是這話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絕對不會這麼說。因為如果真的需要以美國自身的力量來解決現在的日本,那西太平洋的戰事,就只能等歐洲的戰事結束以後,再慢慢的來進行了。那樣一來,這幾個太平洋美軍的主要將領,在這次世界大戰中,還有發揮能力的餘地麼?也許等到歐洲戰事結束,德國戰敗投降了,日本人這兒根本就不需要一戰,他們只能穿著便裝去接受投降了?

    這對於熱衷軍功,同時也極想表現一個軍人職責的兩位將軍來說,無疑是非常不能接受了。

    麥克阿瑟和尼米茲,以及海軍上將金,之所以大力支持現在發動對日攻勢,就是為了佔據在對日作戰中的主動。如果僅僅是憑空卻接受一下日本的投降,那對於他們來說,就絕對是一個羞辱,早期他們被日軍壓著打,從臨近日本的地方一路被趕到澳大利亞,現在如果不經過正面戰鬥洗刷恥辱,就算是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他們也肯定不會開心。

    所以在看到范哈兒理直氣壯的拒絕後,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就陷入了為難。

    廣州並不是他們想要登陸的目標,雖然美國海軍部在范哈兒發起兩廣戰事後,早就有登陸廣州的計劃,但經過最後權衡,還是覺得廣州不適合作為登陸目標。

    日軍的海上力量雖然受到了美國海軍打擊而削弱,並不能再封鎖中國全部海疆,甚至連後繼發現並擊毀能力都沒有,但對於登陸艦隊的威脅還是很大的。一旦他們發現,給美國艦隊予以重創完全能夠做到。

    而廣州的陸地邊界雖然被范哈兒的西南聯盟部隊所封鎖,但是海上的交通線路,卻是同時得到了台灣和東南亞日軍的支援,一直在保持的貫通。如果美國海軍選擇登陸廣州,中途被日軍發現的幾率,甚至要超過去登陸寧波上海等地。

    考慮了再三,尼米茲還是明確表示:

    「廣州並不是一個適合的登陸目標,如果范將軍確定寧波不能作為登陸選擇,那我們只能換其他目標,或者乾脆撤銷這一次的登陸行動了。「

    尼米茲這番表態,卻是宣告談判進入最關鍵階段。

    如果下面的談判再有重大分歧,那這次的合作被取消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登陸海南島這個選項,最終沒有被范哈兒提出來。

    雖然這個目標要登陸非常容易,不僅日軍在這兒的防禦極為薄弱,同時距離現在盟軍光復的新加坡也不會那麼遠,一旦登陸成功,更容易後繼對中國大陸發動第二次登陸作戰,但是進攻它太花費時間裡,范哈兒不知道美軍能不能夠忍受。

    因為尼米茲和麥克阿瑟在會談都明確表態,這次聯合登陸行動,必須馬上給美國國內出一個成績,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軍事行動。而要出成績,起碼也是得讓美軍的b-29能夠直接從中國大陸上起飛去轟炸日本,所以中國大陸,更靠近日本本土的中國大陸,才是這次登陸行動最佳的選擇。

    但是出乎范哈兒的預料,最後竟然是尼米茲主動提起:

    「也許海南島是個不錯的選擇!」

    海南被日軍攻佔後,只有八千餘日軍駐守,兵力極為薄弱,而且主要駐守在作為南下日軍物資補給點的港口倉庫一帶,整個島嶼主要依靠偽軍和偽政權統治。

    不過最近因為范哈兒在兩廣的光復行動展開,致使日軍有不少敗退的部隊,最後從雷州半島撤退到了海南島,此時的島內的日軍數量已經不下三萬,更是有大量協同從大陸撤離的武裝僑民和其他日本公司人員。

    同樣,此時的海南島,已經是日本從本土開始,經台灣島、海南島直到東南亞這一補給線上,最重要一個補給點之一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