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八章 降妖百萬(下) 文 / 蒼暝
第八章降妖百萬(下)
和宸拿了寶蓮圖在手,上面閃過佛光,便被和宸祭煉完畢,輕鬆無比,彷彿西方教的功法、寶物,都是專為轉化為佛法而生。就算是道門的金仙法器,似乎也不會那麼容易,就讓和宸祭煉成功。
原本還有一些西方教的廂兵,立在寶蓮圖化作的蓮橋上,在被和宸抽走蓮橋後,馬上落到下面,兩位妖王布下的守護陣法之中,被轟得狼狽不堪,當場瀕臨險境。
琉庶謁尊見狀,急忙抽身而出,舍利上照出一道清光,落在那些廂兵腳下,也生出了朵朵蓮花,每朵托住一人,飄進了山內。有妖兵凌空飛來攻打,蓮花上居然還生出碧色光芒,罩在廂兵身上,為他們提供了源源法力,把那些妖兵打落。
和宸念動真言,佛力波及全場,原本青色的蓮花,驟然化為金色,湧現出無上佛瑞之華,內中更有梵唱迴盪,直透心神,架在上面的西方教廂兵,受此佛法感召,許多人登時就把持不住,居然雙掌合十,皈依了佛門禪境。
卻是和宸用佛法,將琉庶謁尊的蓮花妙法渡作佛法,成為渡人入聖的接引媒介,馬上就入手了一批佛兵。若非沒有原來西方教的蓮花妙法,往那些廂兵身上渡過法力,氣機感應下,和宸也無法立即讓這麼多人皈依。
琉庶謁尊卻還以為,和宸用了什麼妖法,居然蠱惑了自己教下那麼多弟子,還道和宸也是兩位妖王一夥,絕不能讓和宸再那麼蠱惑下去,馬上就指揮著舍利,朝和宸攻去。
和宸佛法感應,發覺自己還可以再融合西方教弟子的修為舍利,進一步凝練金身,便將佛光化作一隻大手,朝那舍利抓去,登時抓了個滿握。只是舍利上卻爆出一篷清光,將佛光大手阻在外面,竟然透不進去。正是那瓣蓮花上的符咒功勞。
和宸沒料到自己出手,竟然無功而返,也是小小驚訝了一下。看來西方教內也有高人,修入大道境界,自己的佛法未必能克制之。這反倒激起了他的爭勝之心。
和宸頭上現了佛陀金身法相,人眼看去有萬千變幻,竟不能明其真形。佛陀展現,立即分化出無窮法身,同時天地色變,這方寰宇,竟然被佛陀化成了佛境。七寶光華閃耀,祥雲飛舞,當中梵唱繚繞,梵唱更是由佛陀化身親念,那梵音直透心神,擋無可擋,竟自人心中生出一點佛念,越發擴大,隨即化成一團佛光,彷彿要把人由內而外的通透。
佛法本就無形無相,自在隨念而生,由傳而信,由信入釋,渾然一氣,任你法力通天,也只是佛法之外的色相,卻擋不住凌駕於色相器界之上的佛法動念大力,一樣要被佛法皈依。
這種由心而生,由念而來的「攻勢」,西方教的尋常廂兵,乃至山中原有的百萬妖兵,早就在佛法勸導之下,丟棄了爭鬥之心,雙方罷手不戰,氣氛一時祥和無比。更接連有成群的人,皈依入佛法之中,開始合掌參禪。
和宸施展佛法動念皈依之術時,也故意將百萬妖兵裹了進來,便是為了趁機收服他們。
若是一開始和宸就以此法出手,首先引來妖王一方百萬人心中敵意,佛法便要受到抵抗,再被西方教夾攻,和宸雖然不懼,得手也要困難得多。如今趁雙方拼到勢弱,再行出手,果然十分輕鬆,收得漁翁之利。所謂鬥力不如鬥智,便是如此。
三位謁尊修為雖高,但對這無形無相,自心神而來的佛法,全無半點抵抗之法,眼見不能取勝,只好念動真言,懸在頭頂的蓮花花瓣,猛然放射出如雪光菱,包住三人,就失去了蹤影。
「居然借那蓮花花瓣上的妙法,逃遁出了我的佛法掌控?」和宸沒想到那三個謁尊,隨身攜帶的蓮花花瓣法器,居然能有這等神通,在自己佛法全力運轉,掌握一方虛空時,仍然能攜人而去。不過若是如此,和宸想要鎮壓此等法器,也非容易的事。那三人跑走,也是天意了。
下面西方教的廂兵,悉數皈依佛門,化身佛兵。就連百萬妖兵,也有部分皈依。只是西方教的廂兵,似乎皈依得更為容易。百萬妖兵,雖然都對佛法心生仰慕,但大部分離皈依境界還早。
佛渡有緣人,也不可能強制令所有人都入其門下。
和宸收去佛光,便駕臨九逖、趙廿二人面前。這二人與佛法間的緣分,似乎甚為淺薄,被佛光梵唱洗禮過,也只是在當時略有心動,如今回到平靜,卻又恢復了妖王本性。
趙廿一抖晶槍,指著和宸道:「你是何方修道者?在我等大戰之際,前來賣弄異術,究竟是何企圖?」
九逖卻不似趙廿那麼莽撞,他已看出和宸修為玄秘莫測,恐怕自己和趙廿加在一起,也不是其對手,但趙廿已然凶言在先,他也只能提劍戒備。
和宸笑道:「你們二人已大難臨頭,日後必有血光之災,只有我能救下你等,卻還要對我聒噪,真是不識好人心!」
「亂言惑眾!」趙廿自己就是妖類,自然不能說「妖言惑眾」。他槍尖一挑,便朝和宸道:「就讓我來鬥敗於你,看看連我都無法擊敗者,有什麼資格說要救人性命!」
和宸也不惱怒,只是道:「不如你們兩個一起上,省得等下又有借口。若是我能擊敗你們二人,又該如何?」
九逖聞言,也上前與趙廿並列,劍指和宸,道:「你若能贏我二人,我妖族最服強者,自當任你處置!」
和宸忽然搶先出手,佛法運轉下,便從天外飛來數座須彌大山,直壓向趙廿的晶槍。趙廿卻道自己乃是闢土琉璃犀,天生最擅搬山辟壤,分嶺裂崖,用這幾座大山來壓我,不是笑話嗎?他當場就運起本能搬山神通,準備將這幾座山峰御下。
哪裡料到,趙廿的搬山之術,一使到須彌山上,便有一股無窮之重反饋過來,他的搬山之術竟然騰挪不動。須彌山的無窮重量,作用在晶槍之上,槍身都被壓得連連下墜,彎如滿月,隨時都可能折斷似的。
趙廿整個人,也只得從空中徐徐降下。他手中的晶槍,由其獨角幻化,而此角匯聚了他的大半天生神通精華,一旦有損,修為就要嚴重受損。雖說趙廿的獨角極為堅韌,又經過多年修煉,便是金仙法寶轟擊,也無法令它損壞,但須彌山的無窮之重落下,卻已超過其承受極限,趙廿只能靠降落身形,來卸掉那龐沛壓力。
須彌山之重,無窮無盡,非佛陀不能搬動。就算趙廿天生闢土之能再強,也不可能達至無限,自然御不動無窮重的須彌山了。
九逖見趙廿被和宸一招壓制,動彈不得,急忙召喚青螭化身,朝和宸攻打過去。和宸用手一指,那青螭竟然懸定在空,宛如一尊雕像,然後化作石頭,倒真成了一副石像。
正當九逖以為自己化身被毀,正驚駭欲絕時,青螭化身表面的石質,又紛紛剝落,然後現出了一條青龍。
「化龍!」九逖轉悲為喜,立即召回了化身,遊走在身邊,然後朝和宸拜下,道:「願奉上仙為尊!」
龍乃太古萬獸之長,秉承天地玄黃而生,一切靈獸修煉的最終目的,都是修得天地玄靈而化身為龍,成為神獸之列,才能邁入探求大道的門徑。妖族自太古各方靈獸傳承,雖已化得人身,但仍介乎於人與靈獸之間,妖靈化身仍是修為的重要部分。若是其化身能修成龍形,便等於本身也有了進窺大道的修為資格。
在九逖和趙廿二人中,前者理智冷靜,自然要以好處招納。後者則須以力服之。和宸手掌撇過,須彌山登時又飛回天際。趙廿早已被那巨大的壓力折服,尋了幾座山頭站立,轉移手上壓下的力道,竟然把這些山峰都踩塌了去。他見和宸放過了他,也趕忙上前,拜服在和宸腳下。
「敢問上仙尊姓大名?」
「我乃是元赫天朝龍興州都督親自任命的州護,和宸!」
濟欣城,西方教在龍興州的總壇。
「啟稟元上,這就是我等所遇之敵的情形,還望元上出手降伏之。」法念宗的三位謁尊,拜伏在一片如鏡光幕前,對著光幕中顯現出的一個威儀身影道。
所謂元上,乃是西方教蓮花一脈的尊主稱謂,地位僅在教主之下。相對的,菩提一脈的尊主,則稱呼為「元相」。
光幕中的那人,面容清奇,留有一尺長鬚,身穿西方教特有道袍,端坐在一蓮台上,沉聲道:
「近日功德池中三星島上,菩提神木和接引蓮花,就要應雙生涅盤之輪迴,我等教中之人,都要守護於此,不能走開。只是據你所言,我又對未來推算一二,那人似乎應了當初二位元祖教主所傳之預言,『我西方教將歷劫化釋』,但也看得不甚分明。此等劫數自應盡力化解。我不日將派人送來接引蓮花法器,你等當靜待些時日。」
「謹遵元上法旨!」三位謁尊拜過,那「元上」閉目沉寂,他的影像,便也隨光幕一起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