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六十五章 天子移駕 文 / 煮酒斬英雄
第六十五章天子移駕
月色照耀著長安通往洛陽的驛道,已是初夏時節,路邊的荷塘裡傳來陣陣蛙鳴。
驛道上兩千多羽御林軍蜿蜒前進,隊伍裡夾雜著三十多輛輛馬車,車裡除了皇宮裡寥寥的家當之外,還有上百名宮女及太監,幾個月以前從洛陽搬到長安來的時候,皇宮裡值錢的家當已經被董卓洗劫一空,本來接近上前人的宮女也只剩下了只有不足二百人。
馬車顛簸,獻帝掀開了車簾,望著外面騎馬跟隨的司徒趙溫,問道:「趙司徒,我們不必走的這麼急吧?不是已經派賈大人去陳留見曹孟德了嗎?再說朕覺得關雲長不會做不利於我們的的事情的,否則的話,在未央宮內是沒有人能夠阻止他的……」
趙溫騎著馬緊跟著天子的鑾駕,聽了獻帝的話道:「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關雲長白天的時候已經凶相畢露,說不定他白天是怕授天下人口舌,所以才不敢造肆,萬一他晚上趁黑犯上,豈不危險?因此,陛下還是及早到弘農為好……」
獻帝坐在馬車裡悶悶不樂,歎息一聲道:「沒想到皇甫將軍昨日去了弘農,今天就出了這樣的事情,不然的話,朕可以讓皇甫將軍幫著拿個主意,朕心裡覺得關羽並沒有你們說的那麼陰險,再說那個曹孟德朕未曾見過,誰知道他又是怎麼樣一個人?」
太尉楊彪道:「陛下儘管放心,聽說此人是本朝開國功勳相國曹參之後,而且其父曹嵩曾經位列三公,前一段時間矯詔討伐董卓之事就是他發起的,所以臣覺得這個曹孟德應該是個忠臣……」
獻帝無精打采的靠在馬車上道:「但願這個曹孟德是個忠良吧,朕不想再被人欺負了,朕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個平民百姓自由。」
群臣聽了獻帝的話,俱都無言以對,當下催促著軍隊晝夜趕路,次日中午,在半道上遇見了剛剛從弘農視察防禦返回的皇甫嵩。
皇甫嵩前日與朱雋剛剛帶了三千人趕到弘農,二人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深知只有擴大天子的地盤,才有可能真正的復興大漢,因此二人商議一番,從長安的一萬守軍之中抽掉了三千人一起來到弘農,巡視防禦完畢之後,留下了朱雋帶著三千人加強弘農的守衛,皇甫嵩自己帶了百十騎返回長安,不想半路上遇到了天子的鑾駕以及百官。
皇甫嵩上前拜見了天子,問明情況之後不禁扼腕歎息道:「哎呀,真是胡鬧,好不容易在長安立足了,你們怎們能將陛下又帶了出來?」
以趙溫為首的一批文官紛紛將先前指責關羽的話說了一遍,皇甫嵩聽完之後不住搖頭道:「按照諸位大人所說,以後我皇甫嵩豈不是也成了心懷不軌的奸臣逆賊?」
趙溫道:「皇甫將軍說的哪裡話,將軍怎能與關羽這些外臣相提並論,將軍歷經三朝,對於漢室是忠心耿耿,我等對將軍完全信任,今後陛下在弘農還要依靠將軍保護。」
事已至此,皇甫嵩也無可奈何,只得掉頭護衛獻帝進入了弘農郡,暫時讓獻帝住在了太守府。
獻帝又把眾大臣讓自己遷都洛陽之事說與皇甫嵩,並說已經派了御史大夫賈習出使陳留了,只要曹操同意自己把洛陽作為都城,自己就立刻遷都洛陽,皇甫嵩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得同意,又向獻帝奏明道:「某回長安一趟,把剩餘七千人馬帶回來,切去看看關雲長是否同意。」
皇甫嵩當下辭別獻帝,連夜趕往長安,兩地相距不過四五百里地,皇甫嵩次日下午便來到了長安城下,正好遇見關羽、張遼、郭嘉等人在城頭上巡視。
「皇甫將軍近幾日去哪裡了,某還以為將軍跟隨陛下去了弘農,為何又出現在長安?」關羽在城樓上施禮道。
皇甫嵩在馬上抱腕道:「君侯少罪,某前幾日去了一趟弘農,沒想到京城裡卻出現了這樣的變故,皇甫嵩實在感到愧疚,不過事已至此,百官們都不想再回長安來了,皇甫嵩也別無他法,這次回來是想厚著面皮,將先前召集的那支七千人的軍隊帶到弘農,還望君侯成全!」
關羽還未答話,郭嘉搶先道:「老將軍,不是郭嘉駁你面子,這支部隊的籌建,也有文遠與郭嘉的功勞,將軍已經帶走了三千人,再說長安的百姓們也需要部隊拱衛,老將軍再帶走兩千人好了,留下五千人拱衛長安把。」
皇甫嵩面色為難的道:「郭主薄,弘農城牆低矮,諸侯窺伺,區區四五千人怎麼能保護陛下,長安城有文遠將軍訓練的五千鐵騎,足以拱衛長安的安全了,再說有威震天下的君侯在此,長安應當無虞,還是讓皇甫嵩把這支部隊帶走吧!」說著下馬躬身施禮。
關羽見皇甫嵩說的誠懇,對郭嘉道:「算了,還是讓皇甫將軍把部隊帶走吧,我們又不與其他諸侯打仗,也不需要爭奪天下,有這五千精兵拱衛長安足夠了。」
皇甫嵩在城下聽了大喜,謝過關羽,隨後張遼點起了那支七千人的部隊,交給皇甫嵩率領著回弘農去了。
皇甫嵩走後,郭嘉建議在長安周圍繼續招募部隊,並修書一封給河東的鍾繇、徐晃二人,讓二人在河東也繼續招兵買馬,壯大實力,關羽索性把一切政事都交給郭嘉,自己每日躲在司徒府裡面練習武藝,另外就是向蔡琰討教書法。
不幾日徐晃與鍾繇在河東又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派遣張賁與駱統帶領著前來長安駐守,郭嘉一人既要治理長安又要忙於徵兵之事,忙碌了幾天下來,不幸病倒了,關羽大為心疼,想起歷史上郭嘉的壽命極短,若是過於勞累,只怕會出現意外,當下讓郭嘉在家中休息,無論如何也不再讓郭嘉插手政事。
只是如此一來,張遼既要訓練部隊,又要治理政務更是忙碌不過來,關羽情急之下把蔡琰推上前台代替郭嘉處理政務,沒想到蔡琰做起事來竟然處理的井井有條,完全代替了郭嘉在政事上的作用,關羽與郭嘉方才安心,二人對蔡琰的政治才能讚歎不已。
有了蔡琰處理政務,郭嘉安心調養了一段時間,病情稍微好轉,這日正與關羽閒話,關羽對於因為政務繁忙勞累的郭嘉抱病之事很是歉疚,並問起郭嘉當世「建安三神醫」華佗,張機、董奉三人之事,不過此時三人之中除了華佗之外,其他二人聲名不顯,華佗也是雲遊四海,居無定所,郭嘉又哪裡能知道三人的所在。
不過一番思索下來,郭嘉卻想起了一個人來,當下拍著大腿而起道:「郭嘉這幾天真是忙糊塗了,有這麼一個大才子在在家賦閒,我卻沒有想起來。」
關羽問道:「奉孝說的何人?」
郭嘉道:「我說的這人是我的同鄉,姓陳名群字長文,聽說前一段時間辭去了柘城縣令的職位到徐州隱居去了,我與陳長文雖不是深交,卻也很是投機,這就去一趟徐州,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陳長文來助君侯成就大業!」
關羽想想自己手下的這幾人確實忙不過來,現在連蔡琰都披掛上陣了,只有自己整日無所事事過著清閒的日子,心中有些歉意,也只好同意郭嘉所言,派了周倉保護著郭嘉去徐州尋找陳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