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橫行天下

第三卷 天下英雄會徐州 第一百零五章 英雄自當赴國難 文 / 煮酒斬英雄

    第一百零五章英雄自當赴國難

    糜竺話音一落,徐晃與鍾繇紛紛鼓掌贊成道:「糜子仲乃是徐州名士,君侯威震天下,門當戶對,郎才女貌,若是糜姑娘與君侯喜結連理,實在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關羽聞言苦笑幾聲,又將先前對糜貞的話語拿來搪塞糜竺等人道:「糜子仲所言差矣,不能因為要救徐州百姓,而耽誤了糜姑娘的終身大事,況且關某若是納了令妹為妾之後,再去解徐州之圍,豈不令天下人將關某當做貪色之徒麼?」

    糜竺見關羽說的堅決,不似虛諉托詞的模樣,便向徐晃與鍾繇二人求援,希望二人幫助多說句好話,玉成此事。

    徐晃與鍾繇再次開口,繼續替糜竺說情道:「自古英雄配美人,君侯能保全了糜姑娘的清白,而且糜姑娘對君侯有意,不如就收了糜姑娘吧,也不失為一段好姻緣,撿來興許能傳為佳話。」

    關羽只是不從,辯解道:「是否出兵救徐州之事,尚且能再做商議,但是納妾之事卻絕不可行。若是此種情況下讓關某收了糜姑娘為妾,難免給人趁火打劫之嫌,關某萬萬不能做,若是糜子仲再如此堅持,置關某於不義之地,便是救徐州之事也不要再提,我派人護送你與令妹回下邳去吧。」

    糜竺聞言,心中忐忑,心想莫非這關羽眼光太高,看不上我妹妹不成?無奈之下只得道:「君侯勿怒,嫁妹之事竺一片誠心,既然君侯覺得不妥,此事便日後再議吧。」

    徐晃與鍾繇也一起附和道:「君侯說的也有道理,日後再議吧。」

    關羽點頭道:「此事暫且按下吧,是否救徐州之事容我再做考慮。眾人隨我赴宴。」關羽話畢,帶領眾人一起準備去筵席飲酒。

    「子仲君救我性命,軒一時糊塗,才做出此等蠢事,還望子仲君看在昔日的恩情上,救我一命。」被嚴厲折磨的有氣無力的趙軒看見了糜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哀求道。

    糜竺看著渾身血跡斑斑的趙軒,搖頭歎息道:「竺自問待你不薄,想不到你卻恩將仇報,就算我能原諒你做出的此等忘恩負義之事,死去的五十個兄弟能原諒你嗎?」說完吩咐嚴厲道:「把他帶走,以後我不想再見到此人。」嚴厲答應一聲將趙軒抗在肩上尋找關押的地方去了。

    宴客廳內已經置辦下酒筵,慶祝關羽成功的救出糜貞,席間糜竺除了再次千恩萬謝之外,提到的最多的就是讓關羽出兵解徐州之圍,拯救徐州幾十萬百姓的滅頂之災。

    關羽道:「河東只有一萬人馬,況且袁紹在鄴城虎視眈眈,調動兵馬自然不可能,糜先生不是說已經向劉備與孫堅求救兵了麼?若是兩路兵到,徐州之圍或許可解。」

    糜竺央求道:「多一路兵馬總是多一份把握,聞聽君侯愛民如子,還望君侯垂憐徐州百姓,仗義援助。」

    關羽沉吟道:「子仲且容關某考慮一夜,雖然河東的兵馬不能調動,或許關某可以獨自隨你去一趟下邳……」

    糜竺聞言大喜,起身拜謝道:『若是能有君侯一人動身,足以勝過千軍萬馬,竺自當靜候君侯答覆。」

    筵席散去之後,關羽獨自一人坐在書房中看書,想起糜竺的請求,內心有些煩躁,到底去不去解徐州之圍一時拿不定主意,忽然外面響起敲門聲,進來的是馬昱。

    馬昱拜見過關羽之後,笑著施禮道:「小人知道君侯為何事憂慮,特來為君侯解開這個心結。」

    關羽愕然道:「你知道某為何煩躁?」

    馬昱上前一步,施禮道:「依馬昱猜想,或許君侯是為了劉備也去了徐州,而君侯不想與劉備撞上,所以內心煩躁吧?君侯與劉備、張飛二人斷交絕義之事,小人全部知道,馬昱相信君侯如此行事必有自己的理由。君侯其實大可不必為此耿耿於懷,君侯先前一明一暗,兩次竭盡力所能及之事幫助劉備,已經對他無愧於心,君侯此去乃是為了徐州百姓,根本不用避諱劉備,大可堂堂正正的站在他的面前,因為君侯做的事都是頂天立地的事情!」

    馬昱一句話解開了關羽內心的疙瘩,頓時感到內心亮堂起來,先前的堵塞感蕩然無存,緩緩站起身來,輕輕地拍了下馬昱的肩膀道:「想不到你竟然將關某的心事看得如此透徹。」

    馬昱一笑道:「小人替君侯跑了兩次腿,怎麼會不明白君侯的心思。君侯只要做事無愧於心,不必在乎他人的閒言碎語。」

    關羽聽了馬昱的話,內心更加透亮:是啊,自己做事問心無愧,何必在乎天下人的口舌?若是劉備責怪自己背信棄義,大可一笑置之不理,怎可為了不想見劉備之面而置徐州的幾十萬百姓於不顧?

    自己活著本來圖的快意恩仇,縱橫天下,在這個世上待了三年之後,卻逐漸在磨滅先前的銳氣,越來越世俗化,難道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奶奶的,怕他什麼,糜貞若是有意,老子收了便是,管他什麼仁義道德,更何況現在的糜貞只是待字閨中的少女,若是你情我願,我又不曾強迫於她,管劉備什麼鳥事?愛咋辦咋辦,找不到女人打光棍、打飛機、搞斷背……都與老子無關,江山有德者居之,美人有能者上之……

    更何況自己收了糜貞也不過才四五個女人而已,距離後世的種馬標準還有一段距離,有這金剛鑽,還怕攬不了瓷器活不成?先修書好言相勸一番,曹操若是肯罷兵,便一切皆休,若是不然,單刀匹馬直入曹營,砍了完事,哪有這麼囉哩囉嗦的鳥事!

    想到這裡,關羽推開窗子,仰望蒼穹之上的點點繁星,如同恆河沙數,人的生命活在這世上,便如這蒼穹上的繁星一般,如此渺小,如此短暫,怎能不珍惜這流星般的生命,又怎能眼睜睜的看著曹操漠視生命?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自己有責任阻止曹操的暴行!

    「馬昱,立即去召糜竺來見我,某要告訴他明日便隨他去一趟下邳,誓要保全徐州的百姓,若是曹孟德再濫殺無辜,某只有與他刀槍相見。」

    「末將遵命!」馬昱聞言高興的抱腕施禮,旋即轉身去了。

    不大一會,剛剛散去的糜竺以及徐晃與鍾繇等人,又被召集到君侯府的議事廳內商議事情,糜竺在路上的時候內心思忖道「這關羽這麼快就做出了決定,只怕是不想管此事了,這可怎生是好?」,一路忐忑不安的進了大廳,施禮拜見關羽。

    關羽注視著糜竺道:「糜子仲,關某已經決定了,明日便隨你走一趟徐州,對曹孟德先禮後兵,若是他執意妄為,再廝殺不遲,只要有關某在,絕對不允許曹操再濫殺徐州一個無辜百姓,除非關某先倒下。」

    糜竺聞言感激涕零,忍不住眼淚盈眶,深深鞠了一躬,作揖到地道:「竺代替徐州的百萬桑梓拜謝君侯的大恩,有君侯在,何懼曹賊!」

    關羽點了點頭,掃視了徐晃與鍾繇一眼道:「如此一來,我們便算正式與曹軍決裂了,河東北有袁紹,南有夏侯淵,以後可要兩面受敵了,關某如此決定,不知二位如何想法?」

    鍾繇道:「洛陽兵力不足,西面尚有張文遠牽制,某料想夏侯淵不敢輕舉妄動,君侯儘管去徐州便是,繇與公明一定設法保全河東。」

    徐晃抱腕施禮,慷慨的道:『君侯儘管放心去下邳便是,晃曾記得君侯初入河東之時,曾說要給天下百姓建立一個沒有戰亂的』桃源』一般的土地,並且說這桃源的大小由投奔你的百姓的多少來決定,今日糜子仲便是代替百萬徐州百姓來投靠君侯了,徐州的百姓,河東的百姓,都是你的百姓,君侯有責任去把徐州也變為桃源,你儘管去吧,休要牽掛河東,徐晃在,河東便在!」

    關羽與徐晃對視一眼,微微頷首,這是知己之間的交流,無需更多的語言,無需客套,這是可以依托生死的朋友。

    「好,既然公明與元常如此說,某便放心了,明日一早我帶著周倉上路,走一趟徐州,誓要阻止曹操的這番惡行。」

    眾人齊聲稱善,就此打定主意,鍾繇建議關羽修書一封派人送到長安,讓郭嘉、張遼以後提防曹軍的舉動,關羽從之。

    次日,天明的時候關羽一行踏上了去徐州的路程,隨行的除了抗刀的周倉,以及返程的糜氏兄妹等人之外,還有貂蟬以及姜若彤。

    為何帶著貂蟬?一是關羽經不住貂蟬百般央求,非要跟著周遊一番,二來,嘿嘿……還要解決生理需要不是,這一來二去可不是幾天的功夫,雖然糜貞一道回徐州了,畢竟還不是自己的女人,有貂蟬跟在身邊,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解決問題。

    至於十二歲的姜若彤,已經長的似含苞待放的花朵,楚楚動人,武藝上也小有成就,關羽決心帶著她出去磨礪一番。

    出城之後,關羽當先縱馬,一行人緊隨其後辭別了河東,在徐晃、鍾繇、胡氏、蔡琰等人的目送下,漸行漸遠,在冉冉升起的旭日照耀下,踏上了南下徐州之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