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橫行天下

第三卷 天下英雄會徐州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吳再起 文 / 煮酒斬英雄

    第一百五十一章東吳再起

    「關羽匹夫,吾誓殺汝!」

    隨著一聲咆哮,已經整整昏迷了四十天的孫策猛地一下從床上坐了起來。

    正在床前侍候的丫鬟被嚇了一跳,待發現竟然是孫策醒了,不禁驚喜的跑到院子裡叫喊了起來:「夫人,夫人,少主醒啦!」

    隨即孫策醒轉過來的消息迅速的在建業傳遍,孫氏手下的文武幕僚爭先恐後的湧到了孫府,來拜謁醒來的少主。

    喝著母親親手喂的參湯,孫策已經鎮靜了下來,「伏虎嶺」上父親死在關羽劍下的時候,孫策尚未昏迷,此刻整個場景歷歷在目,孫策面無表情,一言不發,目光之中卻充滿了仇恨,昏迷的這一段時間他身體的傷勢已經基本上復原,只是由於脈絡不暢,以致大腦無法覺醒,經過華佗的幾天診治之後,已經沒有大礙。

    周瑜自從帶著華佗來到柴桑之後,一直在等著孫策醒轉,尚未離去,此刻來到孫策的臥房,見孫策果真醒來,心頭的一塊大石方才落地。

    在周瑜身後跟著黃蓋、韓當、周泰、蔣欽、董襲等一干武將,以及張昭、顧雍、虞翻等謀士,還有最近才加入了江東軍團的諸葛瑾、魯肅等人。

    孫靜在床頭坐了,拍著孫策的肩膀道:「侄兒醒了就好,如今江東無主,百萬江東父老齊齊盼望著侄兒醒來,如今既然伯符已醒,我等速速上詔書一道,請求讓伯符繼承兄長的爵位。」

    周瑜當即修書一封上奏,為孫策請求繼承孫堅的揚州牧,前將軍之職。

    眾將齊聲恭賀孫策醒轉,吳夫人下令厚賞華佗,華佗笑而不受,留下幾道藥方,吩咐孫策安心休養,不要輕易動怒,否則容易導致內傷惡化,並叮囑要想傷勢痊癒,尚需要靜養百日方可。

    華佗留書完畢,辭別王越,任憑東吳的人百般挽留,華佗執意要雲遊天下,治病救人,孫策無奈,再次謝過華佗的救命之恩,親自駕船將華佗送過長江,方才作罷。

    孫策送走華佗,來到父親的墳墓之前祭奠一番,在墳前嚎啕大哭,誓言總有一日要殺了關羽為父報仇,被眾將一番勸慰,方才止住悲傷,回到府中靜養。

    又過了一日,孫策是個急性子,便耐不住了,命令部下將各地的文書送到自己的書房批閱,待知道了劉備接任了徐州牧之後,拍案大怒道:「劉備匹夫,一個織席販履之輩,居然憑空撿了便宜,我當率大軍親往討伐。」並下令召集部屬全部到自己的議事廳來商議大事。

    聽了孫策想要討伐劉備的想法,周瑜急忙出列阻止道:「萬萬不可,如今先主方才去世,我軍士氣大受挫折,江動人心不穩,劉表在荊州虎視眈眈,劉繇佔據豫章,連接曹操,若不攘內怎能圖外,當先平定劉繇再做計議。」

    孫策聽了周瑜的話,思忖一番,覺得周瑜所言有理,自己是有些意氣用事,當即緩緩點頭道:「也罷,先把劉繇這個出爾反爾的逆賊誅殺了,再圖劉備,我當親率大軍征討豫章。」

    斷了一臂的黃蓋傷勢好轉了大半,此刻出列道:「小小劉繇,何勞主公親自征討,黃蓋願意代主公討伐劉繇。」

    看見黃蓋的斷臂,孫策不禁鼻子一酸,雖說黃蓋是為了保護父親而斷了這一條臂膀,不過這一切都終究是自己引起的,當下歉然道:「黃老將軍大傷未癒,怎能再勞你出戰,來人,為老將軍看座……」

    頃刻座位設在孫策的一側,孫策對眾將道:「老將軍跟隨先父南征北戰,忠心無二,此次廣陵之戰,更是為了救先父,而斷了一臂,此恩孫策無以為報,以後無論江東之主是我孫策,或者是何人,升帳之時,老將軍都無無須站立,可設旁坐,以彰老將軍精忠護主之心……」

    黃蓋拜謝了孫策,拒而不受道:「主公此言差矣,士為知己死,黃蓋本是一介農夫,幸得先主賞識,命跟隨在馬前驅馳,雖大功未立,然賞賜頗多;主公有難,身為臣子自當捨身救主,只可恨黃蓋無能,雖斷一臂,卻不能保護主公,以致他喪生在關羽的刀下,休說賞賜,便是責罰,黃蓋亦是毫無怨言……」說罷淚水長流,江東諸將盡皆垂淚。

    黃蓋又道:「伏虎嶺之戰,非獨黃蓋一人受傷,董襲、蔣欽身上盡皆負傷,周幼平更是傷痕纍纍而寧死不屈,拚死狙擊劉備軍,我軍方能退回長江,不致遭受滅頂之災,若論功勞,當屬周幼平也!」

    黃蓋說著讓周泰解開衣衫讓眾文臣觀看,周泰本來不想解開,還是孫策下了一道命令,周泰方才除去外面的長衫,但見渾身上下傷痕纍纍,至少有十七八處傷痕,眾人無不驚歎周泰為鐵人。

    周瑜感歎道:「我江東多忠義之士也,廣陵之戰雖然遭受重創,然而今後將士們必然以哀兵之姿,更加團結,日後君臣一心,必然能捲土重來,再次逐鹿天下。」

    「公瑾所言甚是,沙場爭鋒,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先主死在關羽刀下固然可恨,但是日後主公更當高瞻遠矚,切不可將目光只僅僅的停留在報仇雪恨之上。」說話的是滿臉忠厚之相的魯肅。

    孫策緩緩的點了點頭道:「諸位的金玉良言,孫策牢記在心,日後我發誓一定勵精圖治,臥薪嘗膽,總有一日我東吳會東山再起,我孫家的旗幟會插遍神州大地。」

    眾幕僚聞聽孫策之言,齊聲躬身施禮,高呼「主公英明」。

    孫策平穩了下情緒道:「周公瑾聽令,我以揚州牧的身份冊封你為東吳兵馬大都督,駐節柴桑,節制西線的水陸全部人馬,抗衡劉表,伺機侵吞荊州,不得有誤。」

    周瑜出列施禮道:「主公但請放心,有周瑜在,劉表休想從我東吳佔地一寸土地。」

    孫策撫摸著線條硬朗的下頜道:「嗯,好,我相信有公瑾在柴桑一日,劉表軍便休想踏入我東吳的土地。

    「韓當、周泰、蔣欽何在?」孫策喝道。

    「末將聽令!」三人聞聲齊齊出列。

    「命你三人各自統帥一萬人,兵分三路,剋日西進,討伐豫章劉繇,攻破城池,但有追隨劉繇作亂者,一律斬殺無赦,誅滅九族,需讓這些人知道不忠的下場。」

    韓當、周泰、蔣欽三江接過令箭,各自去點兵去了,孫策又任命叔父孫靜為會稽太守,命他與董襲率兵一萬前去南方的會稽,壓制有些騷動的民心。調遣完畢,眾武將與幕僚紛紛辭別孫策,各自執行任務去了。

    周瑜臨行之前特來辭別孫策,執手道:「先主已去,伯符你也到了娶妻的年齡了,不如擇覓一個佳偶成親吧,也好讓江東有主母。」

    孫策微微點頭,對周瑜他是十分瞭解的,微微一笑問道:「莫非公瑾已經有了心上人?」

    「呵呵,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伯符的眼睛啊,這一次我尋覓華佗神醫的時候,無意間遇到了柴桑的一對姊妹花,姐姐年方十九,妹妹十八,姐妹皆有天香之色,傾國之姿,人稱『二喬『,周瑜一見,驚為天人,已經於小喬訂了婚事,我看那姐姐更加雍容華貴,氣質非凡,更適合做為江東主母,不如伯符就娶了這姐姐吧,你我兄弟再做個連襟。」周瑜此刻羽扇綸巾,談笑生風的娓娓道來。

    聽了周瑜的話,孫策拍著周瑜的肩膀道:「好,公瑾看上的人,我孫策信得過,既然你這麼說了,一切依你便是,你回到柴桑便去下聘禮吧,先把婚事定下來,等我傷勢稍微好轉一些,便親自去柴桑迎娶這大喬。」

    「哈哈,伯符就如此信任我,你也不親自去相一眼,不怕我給你找一個黃臉婆?」

    「呵呵,若是你真的敢給我弄個黃臉婆,我便換了你的小喬就是……」

    二人相視大笑,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莫過於此!

    周瑜正欲告辭離去,忽然想起王越來,便把收了王越在府中做個武師傳授武藝,而王越卻獨獨看上了孫尚香與凌統一事向孫策說了一遍,最後叮囑孫策道:「這王越看來是有絕學之人,少主當好生厚待此人,刻意拉攏,說不定日後對付關羽還要靠他的力量。」

    孫策乃是習武之人,幼年之時王越的名字還是很響亮,少年之時便對這個名字十分欽佩,此刻聽說此人居然就在自己的府中,當下心中一凜,急忙讓周瑜帶著自己去與這王越見面。

    二人穿廊過園,來到了後花園,但聽風聲霍霍,只見劍光颯颯,正是王越在舞劍,只見矯若游龍,翩若驚鴻婆,變化萬千,劍法玄妙,小蘿莉孫尚香正與凌統站在一旁聚精會神的觀看。

    孫策看到王越劍法舞到酣處,忍不住拍掌叫好,王越急忙收了劍,周瑜為二人引薦一番,孫策雖然高傲,但是此刻為王越的劍法折服,言談之間十分恭敬,再加上刻意拉攏,王越感到孫策這個人還算不錯,當下傾心為東吳效力。

    周瑜隨即辭別孫策,帶了隨從直奔柴桑而回,準備迎娶小喬,另一面為孫策提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