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發明

大道小說網 238 興工興商 文 / 半埂草

    在局勢相對穩定的一八五九年前幾個月,石達開和——久,但畢竟地處一隅,又與內地缺乏流通的話,產業發展的空間畢竟有限。

    看來,是時候向外擴張了。

    福建的情況一直受到清廷的關注,他們從當地一些保守士紳官吏的反饋中已經聽說福建正在進行的一系列欺師滅祖的行為,朝中清流對此大加指摘,要求朝廷予以嚴懲。

    只是讓清廷拿不定主意的是,前番戰事福建一省數得上的大官都已經「陣亡」,閩省幾乎陷落,只有葉楓才能從石逆手上連續奪回多個城市,而且和石達開形成拉鋸,時而能獲得一些戰績。

    在葉楓上報朝廷的奏章上,隔幾日便有石達開兵臨城下,或者佔領某個城池的消息,再隔幾日,葉楓又率領團練經過「激戰」,收復另外一座城市,他和石達開之間形成拉鋸戰的局勢,你來我往,互有勝負,但苦於兵力有限,始終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或者守住已經奪下的城市。

    在清廷看來,葉楓能維持這樣的局面已經殊為不易,因為第一能戰的曾國藩和他的湘軍也被石達開擋在江西,無法進入福建半步,更不用說防守都無法做到的浙江軍隊,暫時也沒有人能夠接替葉楓的職位,維持福建局勢。葉楓已經說了,福建綠營已經全部潰散,只有自己旗下的團練在苦苦支撐,援軍,他急需援軍。

    於是,清廷只得對葉楓加以勉勵,又斥責他違背祖制,做出些有傷風化的事情,讓他即刻停止,早日恢復福建的秩序,又令新任閩浙總督胡興仁從浙江移駐福建,加強對葉楓的領導。

    對於清廷來說,由於石達開佔據閩西,葉楓控制的閩東已經成為飛地,不願深陷險地的胡興仁拖了半年以後,終於在清廷的一再催促下,才很拖拉地從杭州坐船,前往福州。剛一下船,就被徐潤用酒色富貴軟禁起來,至於他帶來的那幾百兵,則被送上戰場,被太平軍擊潰,然後取消編制,安排在後方成為治安部隊。

    四月,英法等國與清廷的談判再度破裂,原因只有一條,英法等國要求進京換約,但是咸豐不允,招致洋人的不滿,決定給清廷一些教訓,於是英法聯合艦隊再度北上天津。

    六月下旬,大沽口之戰爆發,英法美聯合艦隊損失多艘艦船,各國與清廷之間的關係變得異常緊張。

    與此同時,各國的公使齊聚福州,希望從葉楓這裡得到更多幫助,緩和與清廷之間的矛盾,畢竟,他們要求的只是商業利益,對於大部分外交官來說,像清朝這樣的龐然大物,可以用軍事力量迫其屈服,但尚不具備全面侵略的實力,英法軍隊在廣州遭遇此起彼伏的民眾反抗便是最好的註腳。

    相反,他們與福建的關係卻非常好,葉楓不僅開放港口,還有條件同意洋人在福建辦廠開礦,其條件與後世相比苛刻許多,卻依然得到各國商人的好感,在傳統重商主義的影響下,即便是歐美國家,對於外資辦廠也有許多限制,更遑論與清廷的保守政策相比,福建不啻是近代化的天堂,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些洋人都已經非常滿意。

    遠東淘金的各國商人很多並不具備開礦或者辦廠的技術實力,他們更喜歡商業貿易,也發現福建存在著大量的貿易機會,需要各種礦石、機器、糧食甚至布匹等工業品,如染料、肥皂、火柴、煤油、發電機等最新的產品也不用長途跋涉從國內運輸,這裡也能供應。

    基隆、福州、泉州、霞浦等港口不停有來自琉球、日本、東南亞、澳洲、印度、美洲,甚至歐洲各國的商船,以及來自國內各地的商人,滿載而來,滿載而去,儼然有東亞貿易中心的氣象。

    「我覺得,各位完全不用要去北京,」葉楓站在眾多使節和外國商人面前,微笑著說道。

    「因為,那已經沒有意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