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發明

大道小說網 第六集 中國攻略 230 福建巡撫 文 / 半埂草

    請牢記本站域名|com|,或者在百度搜索:——

    第六集中國攻略230福建巡撫

    各國公使對於雞籠所見所聞非常驚訝,感受也很複雜,他們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看待葉楓的身份,他擁有英、法、瑞典、美國四國的身份證件。

    從家庭情況來看,他應該是瑞典人,卻在俄國長大,在普魯士起家,真正發展是在法國,卻又是美國的州議員。

    照理來說,也只是和英國的關係比較單薄,也是皇家科學院的院士,最大通訊社路透社的第二大股東,這樣的一個人自然不能輕易得罪。

    如今,葉楓又是清帝國的三品道員兼知府,統領台灣軍政大全,可謂是這裡的土皇帝,所以這些外交官都不知道要將雞籠看作是清朝的地方,美國公使覺得,葉楓是賓夕法尼亞州州議員,這裡當然應該是美國的地方,可是在英法公使看來,這裡自然又不能是美國的地方。

    要說這裡是清朝的地方,他們倒可以胡作非為,迫使清朝做出種種有利於自己國家的舉措,但是對葉楓這樣一個身份複雜的人,他們又不敢隨意動粗,特別是葉楓手裡也有軍隊,而且聲明在雞籠,在台灣,無論是那一個國家的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絕不會給予任何外國人以特權。

    幾國公使立刻將這裡的情況通過太平洋電纜發送電報回國內,美國最先得到消息,也最早給予了反饋。布坎南總統與葉楓有著很好的友誼,而且美國也標榜自由和民主。他覺得雞籠自由港地定位很符合美國的精神,而且最近兩年,葉楓無疑是個美國人。

    所以他要求列威廉要旗幟鮮明地支持雞籠自由港,必要時可以幫助葉楓捍衛美國的自由貿易精神,與此同時,布坎南總統甚至以美國的名義向英法發出了正式的照會,並正式通電各國。支持雞籠自由港。

    美國的態度也影響了英法等國,畢竟葉楓代表的諾貝爾集團影響力很大。他們也迅速承認雞籠自由港地國際地位,表示將尊重雞籠及台灣的法律。

    各國公使離開雞籠回轉上海以後,即與清廷展開落實《天津條約》具體事宜地談判,列強提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修建電報,在洋人一再解釋電報為何物,需要如何修建以後,參與談判的清朝官員表示需要上奏朝廷決斷。

    同時。清廷對北京駐使及長江通商二款提出異議,參與談判的明善、段承實甚至致信兩江總督何桂清,建議以全免稅課,開弛煙禁,換回北京駐使及長江通商二款。

    然後,咸豐帝諭令桂良等照原定辦法,將全免稅課一層,明白宣示。所許使臣駐京、入江各項,全行罷議,兵費不應再索,廣州即時退出,至於修建電報,更是奇巧yin技。必不允許。清廷與列強的談判再次陷入僵局。

    雖然在雞籠自由港的問題上得到列強的支持,但是葉楓私底下在上海籌辦的報紙《華夏時報》在關注條約談判時立場,則對其大加批判。

    由於當時地環境,《華夏時報》以美國人的名義在租界開辦,用較為直白的文字連續報道並剖析條約談判的有關情況,指責英、法、美、俄等國列強固然是強盜,挾持清廷接受自己的意願,過於維護列強利益,並指出通商口岸一條對國內經濟的破壞。

    同時也嘲諷清廷的應對更是如同白癡,明善、段承實竟然建議以全免稅課。開弛煙禁。換回北京駐使及長江通商二款,《華夏時報》指出。通商本來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前提是在關稅地調節和保護下,清廷寧願免稅也拒絕更多口岸通商,是出於固有的保守,是極其愚蠢的行為。

    至於開弛煙禁更是禍國殃民之舉,而北京駐使則並不是根本問題,純粹是可笑的天朝面子,還以為列強是夷人,大清是天朝,自欺欺人到無恥地步。

    更可笑的是,咸豐皇帝竟然也持類似態度,大清滿朝文武,竟無一個有腦之人。

    《華夏時報》是葉楓委託陳東,以法國人名義開辦的,已經運作兩年,由於奉行廉價策略,加上態度相對公允,報道客觀豐富,在上海發行量頗大,具有一定地影響力,此番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搞得幾個參加談判的官員狼狽不堪。

    也就是在差不多的時候,各國陸續公佈了對台灣和雞籠的態度,由於在清朝與各國簽訂的《天津條約》中,已經將台灣列為通商口岸。清朝在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各國公使氣焰囂張,不斷作出恫嚇的時候,得知各國保證,將尊重台灣的獨立地位和法律時,都有些不敢相信。

    早朝上的咸豐皇帝正在為洋人的蠻橫頭疼,聞言龍顏大悅,也沒有弄明白洋人口中地台灣和大清地區別:「洋人竟能同意遵守大清法律,按規定進行貿易、繳納賦稅?這位葉楓何許人也,竟能折服這些野蠻的夷人,朕看桂良差得多了,可讓葉楓與洋人交涉條約地事情。」

    鴉片戰爭以後,與洋人交涉成為清廷大臣們揮之不去的夢魘,在前段時間英法聯軍進逼大沽事件中,欽差耆英被賜自盡、直隸總督譚廷襄被革職查辦,眾大臣生恐自己攤上這個倒霉的差事,紛紛表示贊同。

    吏部尚書上前言道:「昔日台灣知府孔昭慈大人曾經上奏,葉大人就任淡水同知時,即推行屯墾以儲軍糧,編練士兵以應亂黨,現如今台灣一地匪患皆滅,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謂大善。」

    「好,想不到這個葉楓還能治兵,」咸豐皇帝似乎想到些什麼,臉色一黯。隨即道:「下旨,除慶端福建巡撫職,實授閩浙總督,加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總領閩浙軍事,征討石逆,限期克服。」

    八月底。太平軍擊破江北大營,李秀成下揚州。陳玉成克**,戰局再次變得胡亂。福建戰場,在增兵以後達到兩千餘人的華夏團與石達開聯手打擊之下,福建西北、東北兩條戰線地閩清軍左支右絀。

    告病躲在福州的閩浙總督王懿德不得不帶兵前往寧德阻擊東北方向的華夏團與石鎮吉聯軍,結果被克虜伯大炮命中,當場身亡,清軍頓時潰敗。

    丟失寧德。將西北戰線的閩軍主力側翼和福建治所福州暴露在聯軍面前,一時之間,閩省震動。

    在曾國藩擁兵建昌,行動遲緩的情況下(歷史上,曾國藩六月起復,石達開七月底退往福建,在閩省作戰兩月餘,退往江西。期間曾國藩並沒有作出行動),清廷只得催促曾國藩的湘軍火速進援福建,又擢升福建巡撫慶端為閩浙總督,統領閩浙兩省軍隊對石達開作戰。

    咸豐皇帝坐在龍椅上,臉色說不出的凝重,又道:「再傳旨。授葉楓福建巡撫,加兵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銜,命他整合台灣綠營和團練,立刻率軍前往福建,督理糧餉,協助慶端與太平軍作戰,同時負責與洋人談判。」

    「發上諭給桂良,讓洋人去福州與葉楓商談!」咸豐無力地擺了擺手。

    「皇上,只怕以葉楓巡撫之職負責談判,洋人恐會不允。還有桂良等人是否也要去福建?」有大臣出班奏道。

    「給他欽差地名義。能不能讓洋人同意,就看他的本事了。」咸豐煩躁地站了起來:「桂良他們不用去了,就讓這個葉楓和洋人折騰去吧。朕還是原來地意思,派員駐京、內江通商,及內地遊歷、賠繳兵費始退還廣州四項一概消弭,否則斷難允准,至於那個電報什麼的,也絕不允許。」

    葉楓接到聖旨的時候,正在雞籠接待香港的幾位訪客,容閎、黃勝、任甘等人。

    黃勝是《華夏時報》在香港的編輯,不過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東家是葉楓,葉楓對容閎是聞名已久,在美國的時候也曾打聽過,可惜前後腳地時間,容閎已經回國,沒想到這次卻能見上。

    「三位都生活在香港,容先生與任先生還出過國,想必也看過雞籠了,有什麼看法和建議?」葉楓對這個叫任甘的毫無印象,可是看容閎與黃寬的樣子,又似乎以其為中心,心中頗有些奇怪。

    「任甘不曾到過國外,僅以香港來說,雞籠勝之遠矣,聽說葉大人年初上任的,雞籠的變化可謂極速,任甘佩服,」那個叫任甘的拱了拱手,客氣地說道。

    聽著他自稱任甘,葉楓不僅有些幻聽,任甘?洪仁玕?

    ——————————

    不要錢的ps:感謝一直支持草的各位書友,年初斷更,大部分原因是個人工作生活上地,也有少部分是因為這本書偏離了個人的控制力,有些難以為繼。

    半年後再撿起來,唯一的想法是給大家一個完本的交待,書友覺得和前文感覺不同,從細節上來說,應該是這樣的,因為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一個一個項目去鋪陳了。

    應該說原本許多讓自己激動的想法,都沒有寫出來,很遺憾,所以最近一直在考慮《大發明》地未來,是接著寫,還是就這個題材開新書,彌補這個遺憾?作品相關處搞了個調查,請大家能幫忙認真投一下,給我這個迷途的草指一條明路。

    如果大家說這書還能看,那草就寫完一百萬字再結束,就草個人來說,這本書還是有些生澀,準備不足,如果寫新書應該會好很多;

    如果大家覺得這本書缺憾很多,希望草能開本新書,寫得更精彩些,那草就琢磨琢磨新書,精心準備一下,好好寫出一個更精彩的故事,至於更新,現在草的工作空閒穩定,不管是新書老書,每天都是能寫些的,不會再像年初那般狼狽了。

    當然,還有第三個如果,如果大家覺得草的故事真的很糟糕,還是別開書討人厭的話,那麼草就老老實實,和大家一樣,做個看書人好了,咱們還是——的書友!

    不管如何,草還是要感謝各位書友,感謝中斷半年以後,還能支持草的兄弟姐妹,說實話,我很汗顏,因為斷更,也因為這本書地質量不能達到個人地預期,有時候總在憂慮,是不是對不起大家的付出?所以也很想用更好地質量和更穩定的更新來感謝大家,這本書沒有做到這點,希望以後能做到。

    感謝大家!不管訂閱的,還是在其它地方看】閱讀,地址: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com|,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