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贗品

第十八卷 河東攻略 第五章 陽涼南關 文 / 叨狼

    第五章陽涼南關

    辦完了晉州的事情,我們向北出霍邑,接近了汾州地界。

    河東路的形勢比較複雜一些,當初太宗皇帝攻下了北漢之後,為了加強對河東路的統治,特意在晉中一帶設置了晉寧軍、威勝軍、清源軍、保德軍、平定軍、岢嵐軍、隆德軍等大批軍鎮節度使,可以說是苦心經營,想要將河東路建設城反攻燕雲的橋頭堡。

    可是後來的情況就有些變化了,晉北的三關五寨為了防禦契丹人,自然駐紮了重兵,可以說是大宋的精銳部隊,保德軍、晉寧軍和岢嵐軍因為地域上接近於綏德我的老巢,自然深受影響,以傾向於同西北軍合併起來,隆德軍地處潞州一帶,相對封閉,自成一個系統,而晉中的祁州、并州、汾州、威勝軍、平定軍,清源軍等處基本上都是後方,不需要重兵駐守,就慢慢地都被整合到一起,統統置於清源軍節度使的治下。

    我同石胖子帶著一萬人馬,一路沿著汾河北上,過了霍邑,再往北走了一段兒路程之後,就來到了陽涼南關外。

    陽涼南關與陽涼北關,一南一北,正是汾州的兩扇大門,恰好扼守汾州的咽喉要道,因為地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雖然守軍很少,卻能夠獨當一面。

    來到關下的時候,正是傍晚時分,城門已經關閉了。

    前鋒的部將立刻上前去喊話交涉,通知對方平西王大軍已在城下,著令對方立刻打開城門,迎大軍入城。

    城頭上面的人得知下面是朝廷大軍路過後,當下也不敢怠慢,立刻去找城中守將請示,一面安撫城下的大軍,派人先整了些溫熱的食物酒水用吊籃送了下來,過了一陣子後,城頭上面的燈火影影綽綽,可以看出來有人上來了,正在箭樓上面向下觀察。

    「敢問城下是那位將軍統軍?來汾州有河公幹?」城頭上面的守將探出頭來問道。

    我看了一下那城頭,並不太高,只不過依托這山石地勢,顯得非常之陡峭。

    我的人在下面喊道,「平西王大軍前往并州公幹,速速打開城門。」

    「可有兵符印信?」上面那人似乎非常仔細。

    我點了點頭,將朝廷賜予的兵符印信命人送了上去,依舊用那吊籃送上了城樓。

    上面嘀嘀咕咕了一陣子後,衝著下面說道,「接清源軍節度使令,近日楚王叛軍作亂,著令城防嚴謹,入夜之後不得擅自開啟城門,有大軍入城也需要清源軍節度使府批復之手令!今日天色已晚,末將等又不識得平西王的兵符與印信,請大軍在外紮營,末將連夜派人馬將兵符印信等送往清源軍節度使處辨認,若是無誤,再恭迎大軍入城。」

    外面的人立刻火冒三丈,當下叫罵起來。

    一個汾州而已,地處晉中,無論從那面看,都不是緊要的地方,這個清源軍節度使究竟是什麼東西?竟然敢下如此狗屁不通的命令?!我跟石胖子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感到有些蹊蹺。

    「讓他們出來個能做主的,本王有事情要問。」我吩咐手下跟上面喊話。

    前鋒的人立刻向上面喊話,結果良久都沒有反應,上面的人似乎是收到了什麼命令,既不開城門,也不答話,也不歸還我的兵符印信,就是一個置之不理。

    我立刻火大了!就連皇帝也要對我客客氣氣的,一個小小的清源軍節度使,竟然膽敢阻攔我的大軍?!此風斷不可漲!不要說是我了,就是我的手下們也是個個怒火中燒,本來已經趕了一天路了,早就想進城歇歇,誰知道這個不長眼的傢伙竟然敢讓我們吃閉門羹,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西北軍跟著我一路從東打到西,又從西打到東,從來都沒有吃過憋,這次居然在小小的陽涼南關前受阻,簡直是沒天理了!尤其是對方居然敢扣留我的兵符印信,更讓我覺得其中有問題。

    此時手下的幾個副將已經開始叫了起來,要求強行闖關,給這小小的陽涼南關守將一個教訓,讓他知道一下平西王大軍的厲害!

    我也覺得教訓教訓對方無傷大雅,現在正是我西北大軍需要立威的時候,他陽涼南關竟然無視我的平西王印信,似乎那清源軍節度使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一般,這顯然是螳臂擋車的愚蠢行徑,不教訓一下他們,以後還有誰人會畏懼我的權勢?

    於是我便點頭同意道,「嗯,小小地教訓一下他們倒也無妨,只是不必要鬧出多少人命來就好,畢竟這些地方,將來都是要被我們接收的,死傷太多了,與面子上不好看。」

    「末將等謹遵王爺將令!」幾個部將一聽我准了他們,便摩拳擦掌地爭了起來,畢竟陽涼南關不過是個小小關卡,估摸著裡面能有兩百號人就不錯了,怎麼能夠禁得住全軍一擁而上?

    一個部將領了五百士卒,來到關下,扯開了嗓子勒令關上開門,否則就要攻城了。

    結果關上居然針鋒相對地射下一陣箭雨來,所幸西北軍都是槍林彈雨裡面磨練出來的,論反應那自然是一流,弓弦聲才響起來,鋼盾就在手中了,饒是如此,還有兩個人受了點兒輕傷,手臂上面被射了個對穿,雖然沒有傷筋動骨,可是也得將養些時日。

    那部將見了頓時老羞成怒,後面的同僚們可都在看著呢!自己好不容易贏了這個沖關的優差,想要在三軍面前露一小臉,居然被對方給落了面子,頓時號令部下翻身下馬,將鋼盾結成一面防禦陣,帶著人扛著攻城器械衝了上去,對著關上的城門狠狠地砸了起來。

    誰知那關上的準備居然也做得非常充足,見來人竟然沖關砸門,立刻打開了機關暗道,將火油澆了下來,頓時燙傷了好幾個人,第一波攻擊無果,那部將有帶著人衝了上去,結果關上又澆下一鍋火油來,同時還扔了許多的滾木擂石下來,砸上了十幾個士卒。

    我在後面看得清楚,心裡面非常憤怒,長期以來我的大軍都是以野戰為主,雖然也攻過一些關隘,可是都是有大型的攻城器械輔助,所以也並沒有把這些險要的關口放在眼中,誰知今天竟然在這小小的陽涼南關下遭遇了如此尷尬,很是無趣。

    然而我的心中也有些疑惑,看關上的防禦,似乎也不是兩三百人的規模能夠做到,城頭上面的火把越來越多,遠遠地看過去,怕是不下千人,這可不太合乎常規啊!

    石胖子也在我旁邊說道,「看情況這陽涼南關裡面有蹊蹺!」

    我頓時有了主意,一面將攻城的部將招了回來,一面命人重新向上面喊話。

    幾十個大嗓門的士兵被派到了前面,用鐵皮捲成的傳音筒向上喊道,「關上面的人聽著,平西王大軍即刻就要進關,限你們在一炷香的時間內打開城門,否則大軍立刻攻城!一旦破關,城內軍官一個不留!」

    喊完之後,關上又是一陣箭雨,還夾雜著一堆聽的不太清楚的咒罵聲。

    我很生氣!非常生氣!從來沒有這麼生氣過!

    「傳本王將令,將大傢伙們都給我抬上來,這次要首先在這陽涼南關上開葷了!」我一揮手,向部將們命令道。

    部將們頓時轟然應諾,接著吩咐手下將十幾隻大傢伙抬了上來,在關前固定好,竟然是十幾隻金屬鑄成的長頸火炮,很快就將炮彈和火藥填裝了進去,單等我發令就開火。

    我朝著關上,用夾帶著真氣的聲音喊道,「本王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立刻打開城門,將本王印信送出,再不開城門,一切後果自負!」

    裡面依然沒有反應,居然有幾個人用弓箭要射我,我頓時怒不可遏,將手一揮,手下們立刻點火,只見引信燒完之後,十幾道火球朝著城上飛了過去,幾隻砸在城門上面,另外有些砸到了城樓上和城牆上。

    我一直以來並沒有想要大力發展威力巨大的火器,可是自從被封王以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改觀,顯然我與朝廷已經走的越來越遠了,如今的西北雖然處於強勢,卻無法保證以後也一直如此,威力強大的火器,就是我保命的法寶。

    只不過我沒有想到的是,火器製成後的第一次用於實戰,竟然會是在這並不是前線的陽涼南關前,炮口竟然是朝著大宋的關口。

    史無前例的火炮攻擊立刻給陽涼南關的城牆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木質的城樓被開花彈給炸得四分五裂,燃起了熊熊烈火,城門更是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地倒了下去,接著我一揮手,軍中的火箭紛紛升空,朝著城頭撲了過去,大軍催動戰馬,如同海嘯一般向城門的方向衝了過去。

    城頭上面的人雖然知道城外的人馬不在少數,可是看到如潮水一般闖進城門的大軍後,還是被嚇傻了,尤其是十幾顆開花彈造成的震撼性效果,使城頭上面的人根本提不起反擊的勇氣來。

    陽涼南關的地形十個倒喇叭形,衝進關去之後,立刻發現前面是一馬平川,極利於騎兵作戰,大軍立刻散開,將整個地勢的先要之處盡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此時城牆上面的人見城門已經失陷,立刻棄了城門,紛紛逃竄。

    我定睛一看,包括甕城之內的守軍,大約在千人左右,果然比平時多了許多倍,再看前方的平川處時,頓時知道這些人馬是從何處而來的了!

    面前的平川上,一片吵雜的聲音,只見對面居然扎有大軍大營帳,只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馬,但看燈火明亮的地方層層相連,似乎不下四五千的人馬。

    「怪道這些傢伙們居然敢跟本王頂著幹,原來是有這些後台在關內。」我頓時恍然大悟道。

    前面的營帳中有些混亂,顯然是沒有想到堅固異常的陽涼南關竟然沒有兩下就被攻破了,裡面的將領正在混亂之中糾集人馬,企圖阻止起反抗的力量來,不過目下天色已晚,士兵們剛剛吃飯了晚飯,正在營中休息,此時一攪擾,頓時亂成了一片。

    對方的將領也算是反應及時,營中立刻響起了密集的梆子聲,燈火也逐漸升了起來,人馬沸騰,號角有一搭沒一搭地吹著,急於召集士兵歸隊。

    我見此情形,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人,趁著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不如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於是便下令衝擊大營,將對方的隊伍徹底打垮了,活捉守將!

    本來大家還沒有吃過晚飯,在關前又受了不少的鳥氣,此時一聽到我的命令,立刻發了瘋一般的策馬衝了進大營去,見人就砍,將整個大營撞了個亂七八糟,我在外面看得非常清楚,燈火所照之處,到處都是沒頭蒼蠅一般亂竄的士兵們。

    我的坐騎隨著大軍向前行了過去,一路上都是潰兵,看他們的打扮似乎都是地方廂軍,戰鬥力自然比較薄弱,跟朝廷的禁軍有所差距,與我們西北騎兵比起來更是不可以道里計算,兩軍衝突之下,對方根本就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有些人連兵器都沒有抓熱就做了俘虜,更多的是躲在營帳裡面發抖,看了看營中的情景,很多鍋灶裡面尚且熱著飯,估計這些人正在加餐,難怪如此不濟。

    「哦——哦——」忽然前方的將士們發出了高興的呼喊聲。

    「去看看是怎麼一回事兒?」我對旁邊的傳令兵吩咐了一句。

    傳令兵立刻策馬奔了過去,不多時便興高采烈的跑了回來,對我拜道,「王爺,已經擒住了對方的大將!」

    對方既然已經群龍無首,自然是被我軍擊的一敗塗地,勉強跑出去的散兵游勇們四散逃去,大概跑了千把人,再加上投降的士兵,灰溜溜地躲在一邊兒,西北軍見這些士兵們沒有多強的戰鬥力,也就懶得理會了,只是將整個大營給控制起來,將眾人的武器給收繳了一下,勒令他們不得隨意走動後,將大營略為收拾了一下,就將我們迎了進去。

    「看起來規模不小啊!這裡面起碼也有五千兵馬!」我帶兵已經多年,看了看營帳中的陳設,便知道個大概,只是不清楚這裡為什麼會多出來這麼多的兵馬。

    想來那些關上的人馬,也是臨時從這大營之中支援過去的,若不是我隨軍帶著重型攻城的火器,這陽涼南關還真的不太好攻下來,畢竟人家佔了地利之便,而我們的人數又不佔優勢,又是清一色的騎兵,攻城之戰,確實不很在行。

    「問一問不就知道了!」石胖子騎了一天的馬,屁股早就咯得難受,此時到了營帳之中,率先一屁股坐了下來,接著就四仰八叉的肚子躺下,有氣無力地說道。

    我點了點頭,「說的也是。」當下就吩咐手下將對方的大將給帶進來。

    對方的大將被五花大綁地捆了進來,垂頭喪氣地站在那裡。

    「你是何人?為何敢阻擋本王的大軍入關?」我大馬金刀地坐在大帳之中,旗牌官分列兩旁,儀仗鮮明,威勢驚人。

    那人抬頭看了我一眼,有些吃驚,又有些慚愧地問道,「大人不是天波府楊老令公的六公子,擔任樞密院副使的楊將軍麼?」

    我有些驚奇,沒想到這人居然認得我,便點頭回答道,「本王自然就是天波府的楊延昭,你又是何人?在此何為?因何阻擋我大軍的去路?」

    「屬下不知道真是楊大人親臨,否則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阻攔!」那人有些洩氣地跪了下來,無可奈何地謝罪道。

    我見此人居然認得我,便吩咐手下替他鬆了綁。

    那人整了整衣冠,重新給我見了個禮後說道,「屬下威勝軍副都指揮使胡雲,見過楊樞密使大人。」

    「免禮,請坐。」我不由得更覺驚奇了,他一個威勝軍副都指揮使,駐地應該是在潞州以北,為何會來到這汾州地域駐紮?

    「大人不是駐節西北,平定了黨項人之亂,為何又會出現在河東路中,並且成了王爺呢?」胡雲見我比較隨和,變有些疑惑地問道。

    「你難道不知朝廷發下的文告?」我不相信他居然連此事都不知道,畢竟朝廷冊封我為平西王的事情,已經昭告天下了,就算是老百姓們不關心此事,可是各地州府郡縣的官員與軍中將領又豈能不知道?

    胡雲茫然地搖了搖頭,顯然是真的不知道。

    於是我便將自己最新的官職爵位跟他說了一番,胡雲聽了之後汗如雨下,重新給我見了禮之後,有些憤恨的說道,「早知道那廝不是好鳥,這回真的給他坑苦了!」

    我聽了以後有些摸不著頭腦,便又追問於他。

    胡雲此時很有些愁眉苦臉的樣子,連連唉聲歎氣,聽我問他話後,半晌才反應過來,便將其中的緣故慢慢地與我道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