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陳登定計 文 / 醉風吹雲
第三十九章陳登定計
第二日,一早,張飛便帶三千士卒前去叫陣,不過袁術大營內高掛免戰牌,任我軍如何叫陣皆不答話。張飛性急,幾番欲衝進營寨,皆被亂箭射回。
張飛嘗試了幾次,都沒辦法把袁術引出營寨,只好憋著一肚子氣帶著軍士回到營內。見了我,張飛立刻叫苦道:「大哥,袁術這縮頭烏龜,就是不出營,弟沖了幾次,皆被亂箭射回,氣剎我也。」
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沒什麼辦法,畢竟袁術兵多,我強攻的話,那損失是相當地大,並不能那樣,只好傳令:「由軍中擇其嗓門甚大之人至寨前辱罵,逼迫袁術出兵。」
「是,大哥。」說完,張飛便下去準備了。
正在這時,忽抱有吳郡快報來到,我急忙視之,只見這不是戰報,而是關羽與陳登一封請命書,上言調甘寧水軍與他調遣。
原來,原來關羽前往吳郡救援的時間還是晚了點,毗陵已經落陷,而劉繇大軍正在猛烈攻打無錫縣。還好李通有了上次守城經驗,而且戰前也有充分地時間準備,面對起劉繇大軍還顯得從容不迫,把劉繇十五萬大軍硬生生地擋在了無錫這,不能前進半步,直到關羽帶軍趕到。聽聞關羽來了,劉繇只好撤了攻城,後退三里下寨。
隨後,劉繇軍攜大勝之勢,立刻排陣迎戰關羽。關羽也不示弱,列陣等待。本來劉繇還出陣,想勸降關羽。不過關羽不屑去和劉繇這種襲擊同族之人答話,連回禮的力氣都嫌多。
劉繇見後大怒,也知道關羽的勇名,知道自己手下武將並非關羽對手,於是回陣之後立即揮軍直上,與徐州軍戰在一起。一邊是天下精兵丹陽兵;一邊雖然士兵不如丹陽兵精,不過武將的水平卻高出太多。兩軍大戰,倒還顯得勢均力敵,最後結果是不分勝負,劉繇軍退回營寨,關羽軍退回無錫城內。
晚上,眾將聚在城內議事廳內商議。只聽關羽說道:「丹陽兵不愧為天下精兵,敵方並無出名大將,而丹陽兵卻能在如此情形下與我軍打成平手,的確名不虛傳。」
「二將軍。」在一邊的戴乾說道:「丹陽地勢險惡,又有山越時常騷擾,因此丹陽人必須自己拿起武器備戰山越。經常是一群士兵裡並無人指揮而迎戰山越,故而劉繇軍中並無大將,而丹陽兵不亂。」
由戴乾這土生土長的丹陽人說明了情況,現在眾人才明白丹陽兵不亂的真正原因。陳登道:「如此精兵,如為主公所用,大業可成矣。」
一邊的關羽也無不羨慕地說道:「正是,大哥能有如此精兵,橫掃天下也。」隨後又轉身問李通道:「文達,戰前吾觀劉繇軍不過七萬餘人,而據情報,劉繇共發大軍十五萬餘人。文達守城這幾日,可見敵軍多少?」
李通說道:「回稟二將軍,劉繇軍初來攻城,確有如此兵馬。當時劉繇欲圍城逼降通,展示了全部兵力。不過因通準備充分,敵軍並未攻破無錫城。在隨後的攻防戰中,劉繇最多出七萬餘人。不過天天如此,通想劉繇必把大軍分為兩部,輪流攻城,欲疲憊我軍。」
「嗯,文達說得有理。」遠關羽說完,正想轉過身去問問陳登的意見,發現他正在苦思,於是不打擾他,繼續問道:「吾聞劉繇軍中並無大將,只是羽在北海之時偶遇一將,乃上將之人也,持劉繇手書來頭之,名曰太史慈,字子義。不知文達可曾遇到?」
「哦?劉繇軍還有如此一號人物?不過通在這幾日間未曾遇到,就連太史旗號也未曾見過。」李通回道。
「哦?子義之才,確為上將之人選。不知劉繇招來為何不用?「關羽聽後奇道。
正在這時,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陳登忽然道:「二將軍,那太史將軍真如將軍所說,乃大將之才?」
「正是。」關羽說道,「軍師又有何主意?」
「登確有一計,不過經將軍所說,恐不能實現,故而一問。」陳登緊鎖眉頭道:「如此,將軍以為,那太史將軍比甘將軍如何?」
關羽聽後皺了下眉頭,顯然這兩人還真是不好比。關羽與太史慈跟本沒交過手,只是與他並肩戰鬥過,知曉其武藝高超。而甘寧,關羽也接觸地不多,只是在甘寧來歸大哥的時候接觸了一下,以後關羽就常駐於江東,和甘寧也沒見過幾次。不過一關羽的理解,陳登問出這兩人的對比,一定十分重要,於是還是道:「羽只知子義武藝不弱,不過是什麼程度就不知曉。而甘將軍武藝在軍中僅次於羽與三第,與太式慈作戰應不吃虧。而兩人戰術上,羽便不敢亂下妄言」
「如此便好。」陳登舒了口氣後道:「現與眾將說說登之策。」
原來陳登早就打聽到曲阿乃劉繇的存糧重地。現見劉繇軍如此之大,便想到他後方並沒有留多少士兵,本想派一將由水路繞至曲阿偷襲。不過聽到關羽對太史慈推崇甚高,以關羽的傲氣,能讓他佩服的敵將還真沒幾個。在聽說那人不在劉繇陣中,陳登就想到那人可能是被留在了曲阿防守。如果真是,那隨便派一將去可能還真沒作用。不過陳登很快就想到了候補措施,那就是直接讓甘寧帶著水軍偷襲,於是才有此一問。在聽到甘寧應該不弱於太史慈,便覺得此計可行,告知了眾將。
關羽聽完後點頭道:「軍師之法可行,不過要向大哥討要水軍之權。就由我倆聯名上表。」
「正和吾意。」陳登大笑道,「如此,我軍只需在此地拖住劉繇軍即可。」
隨後關羽手書,陳登在上屬上名字,快馬飛報我這。其餘眾將則各自下去,為拖住劉繇大軍而做著準備。
我把陳登的請命告訴給手下眾人,荀諶說道:「主公,袁軍勢大,現又龜縮於寨中,非短時間破。而軍師之請命,定有破敵之策,主公可允之。如劉繇大軍一破,袁術軍自退也。」
我聽完後點頭說道:「如此,傳令甘將軍,今後水軍由軍師調遣。並飛馬報給軍師,切勿貽誤戰機。」
吳郡那的戰事是有些眉目了,不過我這還真是不好辦。那袁術還真是鐵了心要在營內龜縮下去,任憑我軍百般辱罵,他就是不出來。致使這第二日的戰事平淡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