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祭奠亡靈 文 / 醉風吹雲

    第四十七章祭奠亡靈

    晚會過後的第二天,我也沒有閒著,因為我要到紀念碑那祭奠亡魂。

    我盛裝站在紀念碑腳下,而我身後,各位文武官員依次站列。接下來是近十萬徐州將士整齊排列在那兒,等待著那些與他們共同作戰的兄弟接受這些他們應得的榮譽。最後站立的是徐州的百姓,其中有很多都是陣亡將士的親人。而主持祭祀的,就是負責建造此碑的陳群。

    我走到碑下,看著碑邊上的一座小山包。沒錯,這座小山包下埋葬的就是上次大戰後死去的戰士的骨灰。而在另一邊,已經挖好了一個大坑。這裡,將是放因這次大戰而死的將士骨灰。

    見我來了,陳群就指揮著軍士把戰士們的骨灰放入坑內。看著士兵們一車一車得往下倒骨灰,我心裡感慨良多。單單兩次大戰,便有七萬餘士兵長眠於此,古人真的沒說錯:一將功成萬骨枯,而將來還不知道將有多少人也會被埋在這。

    看見他們還在下放骨灰,我就把目光轉到了紀念碑一座高達十餘米的紀念碑。

    古代並沒有混凝土,因此這座石碑是完全插在地裡的。此碑表面上只有十餘米,而想要固定豎立而不倒,埋在地裡的只有更多。如此一龐然大物在這科技落後的古代,陳登只花了一年的時間,這確實是令人驚訝的。

    曾經作為一名軍人,那首都的人民紀念碑在我的心裡是神聖的。我並沒有去過首都,也就沒機會見到這座紀念碑了,不過這也不妨礙我對它的瞭解:高達十五米的碑身也是用一整塊岩石構成的。雖然新中剛剛成立,科技比西方落後了好多,不過怎麼說也比現在強了不知道有多少倍,在那樣的情況下運輸都花去了七個月的時間。現在看來,陳登能在一年之內把紀念碑樹立在此,也算是一個奇跡了。

    不過我還是不知道,為了這座紀念碑,徐州百姓所付出的許多:在聽說我這個州牧要樹立紀念碑,用來紀念死去的將士時,紛紛出力。

    那塊巨石,就是在此山以南三十里處發現的。當時集合了徐州數十萬百姓輪流牽引這塊巨石。特別是那些死去將士的家屬更是賣力,最終耗時七個月走完這三十里路,把巨石拉到這坐小山之上。中途更是經過了三個村莊,因為巨石不便改變方向,因此而毀壞的房屋就有好多,不過這些百姓毫無怨言。隨後陳群派人送上些錢財,更是消除了負面影響。

    隨後,便是早以準備在此處的百餘名石匠連夜鑿石,把巨石的上半身鑿成碑狀。而邊上,還有數千人在挖掘巨坑,以便放下巨石。而這一鑿,又是耗時三個月,此紀念碑才成型。

    接著的提字,上表文等等,零零總總又用去了兩個月。

    過後便是埋下紀念碑。而和紀念碑一同埋下的,還有上次大戰戰死的那些戰士的骨灰。

    最後,就是修建一些周邊建築,這樣,這個紀念碑也算是完成了。

    而我還不知道,修建完這個紀念碑後,我在在徐州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點。

    沒多久,將士們的骨灰已經埋葬完畢。於是陳群請我到主位上,隨後只聽陳群道:「上祭品。」

    在邊上早已等待的士兵紛紛把祭品擺上來。

    首先是祭品用的青銅器三鼎兩簋被抬了上來。本來按照我的意思,這裡應該放上九鼎八簋才行。不過被手下的那群文人給反駁了回去。畢竟,九鼎八簋乃天子所用。如果用在這,那不成了公然反抗漢了。而且再下面的規格也不能用,最後還是我用了主公的身份壓下他們的意見,使用了三鼎兩簋這一級別。

    接著是上樂器。凡是古代的樂器,基本上在這都能看見。當然,最多的還是大鼓。戰場上,戰士們踩著鼓點前進殺敵,而現在,我還用鼓聲來送別他們。另外還有一種我只在電視上看過的編鐘。作為中國古代音律最多的樂器,祭祀少了它怎麼行。

    最後則是上祭品。

    準備工作做完了,正式儀式即將開始。

    首先,是擊鼓。在陳群的命令下,近百面大鼓就像在戰場上一樣,敲出了他們最為熟悉的鼓點。全場一片寂靜,不過寂靜過後,就是後方士兵們不自覺的敲打兵器。先是一人敲打,接著是數人敲打……到了最後,所有士兵都按照同一頻率進行敲打,這聲音甚至蓋過了鼓聲,成了主旋律。士兵們正在用這種方式來為這些兄弟般的戰友告別。而我也是聽地熱血沸騰。

    過了很久,在我的舉手示意之下,士兵們才停止下來。而祭祀才能繼續展開。

    接著是宰殺牲口。豬、牛、羊各被牽了上來,然後在碑前宰殺,鮮血流了一地。宰殺後,三牲的頭被放在了最前方,面朝石碑。

    接著是恭讀祭文。這篇祭文就由軍師陳登來宣讀。雖然我身為主公,是實際上軍隊的最高統治者,不過我並不能完全代表軍人。而由軍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陳登來,那就比較適合了。

    接著是行禮。面對著保衛徐州而死的將士,我並不是行鞠躬禮,而是直接行跪禮,以表達我心中對他們的尊重。

    大禮過後,預示著祭祀結束的樂曲響起。不同於開始的鼓聲,現在的則是所有樂器一起發音,預示著未來更加美好。

    祭祀過後,各自散去,只留下那些死去的將士們的親人再單獨祭拜他們。

    紀念死者,鼓舞生者,這本來就是立紀念碑的意義所在。現在我為這些將士們樹立了這麼一塊碑,讓他們知道,就算他們死去,也將會被人們所熟知。

    回到府上,我還在回味剛才那壯觀的場景。並且我還發現紀念碑還不夠完善,於是我有給了陳群幾個建議在埋葬屍骨的地方再立一小碑,上面刻上那場戰役的時間和地點。

    這此祭祀,在徐州、揚州乃至天下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我領地內的百姓都爭當士兵,每一天徵兵處都是人滿為患。而百姓對我的忠心也達到了最高點。畢竟在古代,沒有一個君主會去紀念自己戰死的士兵。

    而在天下各路諸侯,都在罵我傻,一些低賤的士兵有什麼好紀念的。有這些錢,去發展軍力有多好。對於這些,我都一笑置之。他們哪會瞭解,現在的這些士兵,剛參軍的時候,或許只是為了混口飯吃。然後呢?為錢?經常在死亡線上來回走的人哪會看重這些?那他們要的又是什麼?

    曾經做過一名叫兵的我深深知道,他們所需要的,僅僅是一點榮譽,讓天下人都熟知他們,僅此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