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八十七章 山越所 文 / 醉風吹雲

    第八十七章山越所圖

    現在的議事廳,也幾成了李通的休息的地方,而我也不想去打擾他,於是就選擇了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支起一大帳後當做臨時議事點。

    進了大帳之後,我首先聽取的是宛陵城最近的戰果,而匯報之人,恰恰就是在城門那迎接我的部將。聽了他的敘述,我才知道宛陵城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如果我再晚來一步,或者山越進攻再加強一分,宛陵城隨時有可能落陷。

    山越大軍在黟縣以南集結,隨後打了守軍備一個措手不及,黟縣很快就失守了。隨後山越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了陵陽縣。直到此時,遠在丹陽縣駐防的李通才收到消息,連忙帶著在休整的一萬五千餘人前去阻擊。

    還好當時戴乾正在宛陵駐防,他為了爭取時間,連忙帶著手下的丹陽精兵向涇縣趕去,想憑藉著涇縣的城防阻擋山越大軍的前進。不過還是晚了一步,當戴乾到達涇縣附近之時,就聽到涇縣被攻克的消息。當是的戴乾尋思著:現在趕回宛陵城已經來不及了,於是他一面派人去聯繫李通,希望他加快行軍速度;另一方面下令阻擊,減慢山越的行軍速度。

    也好當時的戴乾從山越的攻勢中判斷出山越軍勢大,因此他也知道憑藉著自己萬餘的兵馬,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於是戴乾命令丹陽兵混跡在山林之中,與山越軍玩起了游擊。

    山越軍是山地的王者,此話不假。不過丹陽人早就因為山越的襲擊,練就了一身山地戰的本領。兩支知根知底的隊伍對上,自然是要糾纏一番。雖然山越軍佔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不過戴乾的目的只是拖延山越軍的行軍速度,因此並不與山越硬拚。一旦山越軍的速度快了,戴乾便帶兵阻擊一下,達到目的後便撤退,因此山越軍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而速度,卻慢了好多。

    戴乾的努力終於是有了結果,李通大軍終於是趕在了山越前面進入宛陵城。而後,山越軍就把宛陵城給包圍了起來。戴乾見進不了城,便帶著丹陽精兵繼續在山越的後方游擊,騷擾著山越的糧道。也正是因為這樣,山越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來防備戴乾,也正好為宛陵消除了一部分威脅。

    不過就算是山越攻城隊伍減少了許多,山越在兵力上還是處於絕對的優勢,於是山越大軍連夜攻城。也正是因為這樣,李通一直都在苦苦支撐著宛陵城的防守,最終導致自己身負重傷。而且大軍的傷亡也十分嚴重,防守的一萬五千餘人,直接戰死就有五千餘人,還有許多人是因為受傷,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死去。直到現在,留在城中還能夠戰鬥的只有五千餘人,其中個個帶傷,還有兩千多人是受重傷而不能行動。

    我聽後也唏噓不已,如果我再晚來一兩天,宛陵城可能就落陷了。就算是不落陷,那麼這些重傷的傷員將會因為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而死去。兵貴神速,說的還真是有道理啊。

    於是我命令下去,令這些奮戰多日的士兵好好休息,並且命令隨軍大夫盡快治好那些受傷的士兵。隨後便讓這名部將下去休息了。

    我說道:「依照那將的描述,山越軍應不下於十萬。可惜聯繫不上戴將軍,否則定能得到確切的消息。」

    「我大軍已到,不過諸將都不熟悉丹陽地勢,而李將軍又身負重傷。主公可令軍士上上尋找戴將軍,令其下山與我軍會合,共擊山越。」徐庶說道。

    我聽了徐庶之語後想道:此次要擊潰山越,與其隨便找一嚮導,不如直接讓戴乾當嚮導。而且大軍已到,山越軍不可能再攻城了,那麼他們的目標就應該轉到在他們身後的戴乾。如此一來,戴乾繼續在山越後方打游擊,非但起不了什麼效果,還有全軍覆沒之危險。於是我連忙下令尋找戴乾的下落。

    道:「主公,山越為真瘋道而如此瘋狂進攻丹陽,肅覺不大可能,其中山越必然是另有所圖也。」

    「正是,真瘋道人對山越有恩,此事確有可能。不過為一人失蹤而發全軍來攻,而且只是因懷疑真瘋道人在我軍手上,就如此猛烈地進攻,必然是另有所圖也。」徐庶也贊同地說道。

    聽完他們的建議,我才覺得確實有一些古怪。真瘋道人確實對山越有恩,從賴建給我們的情報上就能夠看出,這恩還確實是不小。不過就算是天大的恩,也在山越損失重大之時便相互抵消了。現在他老人家失蹤了,也確實是我擄掠回來的,不過那是在很隱蔽的情況下干的,一般人還不知道呢。就連我身邊的謀士,也是在我主動告訴他們之後,他們才知道的,山越怎麼能這麼肯定的說是我幹的呢?

    而且為了一人,而犧牲千萬也確實是很匪夷所思,除了他們是假藉著這個旗號來進攻與我這個可能外,還很難想到還有其他什麼可能。如果真是如同他們二人所想,那麼又是為了什麼呢?

    於是我問道:「汝等可知山越來襲,所為何事?」

    聽完我的問題,眾人陷入了沉默。確實,這個只是猜想而已,如果山越真的是只為報恩而發大軍來攻,也並不是不可能。因為魯肅原先就說過:山越雖然記仇,卻也記恩。

    這問題還是沒人能夠解決,因為胡亂猜想,而不憑藉著依據,說出來可能誰也不會相信的。

    不過幾日之後,戴乾帶著八千丹陽精兵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十分重要的消息:首先就是確定的山越軍的具體人數,大概有十萬餘人,可以說丹陽山越是傾其全部主力來攻了。而前線大約有八萬餘人,剩下的則都在沿路守護著糧道。隨後便是另一條重要的消息,山越大軍的糧道並不是想軍中運輸的,反而是由軍中向深山中運送的。

    如此一來,山越的目的總算是弄清楚了。原來是因為糧食缺少,而發大軍前來搶糧的。看來山中所產的糧食,並不夠山越全族食用,如此,便又添一談判砝碼了。

    既然知道了山越的目的,這戰就好打了。而且大軍已經休息很久了,是該活動活動了,挫一挫山越軍的銳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