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九十章 再中一計 文 / 醉風吹雲

    第九十章再中一計

    三人率軍擊退了山越大軍之時,凌操凌統父子已經奮戰了大半日,並且軍中士卒多有脫力者。眼看著是不能回到中軍述職,三人商議之後,便決定帶著大軍退出山谷,後擇一開闊地帶安營等待中軍的到來。

    我行軍好久,皆沒收到千軍萬馬的消息,不由心中焦急:不要折了前鋒軍團,又把我的三千騎兵給賠了進去。

    時間過了好久,我才收到第一封戰報:項成援救及時,凌操與凌統二人皆無大礙。不過軍中士多有脫力者,因此不能覆命。

    我見此後,才算放了心,道:「如今山越也知用計,恐勝之不易也。」

    徐庶與魯肅二人皆點頭稱:「是。」

    大軍行至前鋒營寨,項成凌操與凌統皆出來迎接。不過凌氏父子見我之後,立即下跪請罪道:「末將辦事不利,遭敵埋伏,請主公降罪。」

    有罪,自然是要罰的。不過現在正處於用人之際於是我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爾等粗心大意,誤中敵計。此罪暫且記著,允汝二人戴罪立功。待此戰結束之後,再行結算。」

    二人稱謝後,徐庶問起被伏的具體細節。凌統一一道來。

    我聽了之後,說道:「好計策也,先以敗兵誘之,再在山谷設伏,防不勝防。」

    我剛說完,魯肅便說道:「非也,主公,觀此人用計,未有些許行軍作戰之經驗,應為新學之人,恐是真瘋道人之徒也。主公還需盡快擊破山越大軍,不讓此人成長起來。」

    「正是。」徐庶說道:「此計並不完善,才令凌將軍逃脫。」

    不成熟?不完善?我是不覺得。不過魯肅和徐庶都這麼說了,可見那人之計還有不足之處。而我現在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盡快擊敗山越大軍。否則那人用計一旦成熟,帶給我軍的很可能就是無盡的麻煩。

    於是我說道:「如此,全軍加快速度,向涇縣攻去。此次先鋒隊依照由凌操凌統二人擔當,希望汝二人不要再另備失望。」

    凌氏父子見我我令其為先鋒,自然是知道我不計其罪,希望二人戴罪立功,於是感激地稱謝。

    第二天,依然是由凌操他們先走,而後才發大軍隨行。不過剛行軍之時,徐庶向我說道:「庶知主公欲令其二人感恩,不過凌統年輕氣勝,恐其心中不服耳,還請主公防之。」

    我聽後,才知道我的命令有如此漏洞,於是連忙問道:「備下令時,汝為何不阻於備?如今又該如何?」

    「主公,凌統急躁,乃兵家之大忌耳。如今正可趁此時消磨急躁,待其心情評委之時,方可培養成為大將。」徐庶說道。「而要防範,遣一將隨行在後,危急之時救下便可。料想凌統再次失敗,應會磨去些許躁氣。

    聽完徐庶的話,我才知道,他是想培養凌統。也是,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能力,確實難得。只是在軍中未立任何功績,這對他高傲的心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於是我下令道:「如此,便由子義領兵五千在後接應。」

    而在前軍之中,果真如同徐庶所料,凌統還確實不服。不過他並不敢在面上表現出來,因為凌操已經對他單獨追擊導致被埋伏十分不滿,命令他要寸步不離地呆在自己身邊。

    現在的情形,彷彿又是回到了剛出宛陵城時,戴乾探路,凌操為中軍行軍掃除障礙。不過唯一的區別就是,凌統被限制了自由,只能在凌操身邊待命。而且情況又有了進一步地相似:山越又是派了一隊士兵出來交戰。

    凌統見到之後,心裡罵道:「想用相同的計策來算計我,沒門。」於是在取得了凌操的同意之後,帶著士兵就衝出來與山越交戰。不過這次凌統學乖了,擊退山越之後,便不再追擊,任憑山越百般誘惑。

    不過山越似乎是鐵了心要誘惑凌統追擊了,屢次派出少量的士兵向前鋒軍發動攻擊,而且每一次撤退時都是速度很慢,彷彿是要誘惑凌統追擊死得似地。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令他們忽略了令一件事為什麼山越軍要一直進攻。

    而凌操也沒有發覺,只是覺得山越軍就是想誘惑凌統追擊,因此每一次出戰都特別囑咐凌統,不讓他追出去。而凌統就有另一種感覺了:每一次都是他衝在最前面,因此在他眼中,山越的進攻一次比一次弱。對於剛剛吃過虧的他來說,這自然就是山越要引誘他一樣。因此凌統完全按照父親的指示,強壓下自己心中追擊的願望,老老實實地防守著。不過如此輕易地取得了勝利,也讓二人的防備降低了很多,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只要不追擊,山越對他們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不過正當他們想著這事的時候,前方又出現了三千山越軍。凌統見山越軍還敢來,也沒有多想,直接帶著兩千士兵就衝了出去,因為在他眼中,山越軍是不堪一擊的。而父子二人都沒有注意到,這支山越軍與前幾支有什麼不同。

    沒錯,這支部隊就是山越中戰鬥力最為強大的一隻,完全由族中勇士組成。其中的成員,都是幾個部族之中成名的勇士。而且前邊山越派出的部隊,皆是來迷惑凌氏父子的,真正進攻的主力,就是這支部隊。而這條計策,不但瞞住了凌氏父子,也瞞住了在前方探路的戴乾,以至於戴乾並沒有傳回消息。

    剛一交接上,凌統便吃了一個大虧。也正是因為如此,凌統才發現眼前這支山越軍與前幾支不同,他們的戰鬥力,直逼軍中的精銳士兵,而且帶隊的將領的能力並不比凌統差。也正是因為這樣,凌統帶去的兩千驕兵很快就敗下陣來。

    前方的情況,凌操都看在眼裡,於是他連忙組織陣形防禦。不過他的反應還是慢了一拍:山越軍在衝破了凌統隊後直接向凌操軍衝去,令其沒有時間結陣防守,隨後雙方陷入了混戰。

    就在兩軍混戰之時,山越軍先敗退而回的軍隊也加入了戰場,這令本來就處於劣勢是二人更是難受。不過就在此時,本來只是防止凌統忍不住再追擊的太史慈的五千士兵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當太史慈進入戰場之後,兩軍基本上是打成平手。山越將領見達不到目的了,也知道現在與徐州軍硬拚下去對自己並沒有好出,於是邊下令退出戰場。而且他們還特別選擇從山中撤退,令太史慈對他們毫無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