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進攻涇縣 文 / 醉風吹雲

    第九十二章進攻涇縣

    經過了上一次的營寨攻防戰,我把前鋒招回了中軍。當時雙方的損失都差不多,不過在心理上,就有了不小的改變。首先是山越軍,原本由陸戰穩輸我軍變成能與我軍打成平手,這在心理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了,以後的戰鬥也會更加辛苦。而我軍雖然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山越軍中出現了個用計高手,自然對將領以及兩名軍師有很大的影響。

    在營帳中聽完徐庶的匯報,我便覺得此人不簡單。原本的計謀在徐庶眼中還有破綻,沒相待短短一天過去,那人所出之計,便可以瞞過徐庶。雖然當時徐庶手上兵力並不充足,有些偶然的成份,不過他的成長也確實令人當心。

    隨後我又問徐庶道:「元直,為何汝要說與此人斗計?」

    「主公,庶只想確認一事耳。」徐庶回道。

    確認一事,難道是?我連忙問道:「難道元直知曉出計之人為何人?」

    「正是。」徐庶苦笑道,「庶觀此人出計,頗像庶一友人,那便是龐統。」

    龐統,還真是龐統。我在心中呻吟道。他怎麼會去幫助山越,這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此時,魯肅問道:「鳳雛龐統呼?」

    「正是此人。」徐庶回答道:「吾走之時,龐統也出師,開始遊歷天下,以增長見識。」

    「此人確實了得,江南之地多聽其名。不過當時盛傳之才學,稱讚此人才思敏捷,未想兵家之法也如此厲害。」魯肅說道。

    徐庶說道:「當時一起學習之時,龐統便已顯現出在兵事上之才華。並且此人最善連環用計,當時他所佈之連環計,我等拆解一天才完全明白。不過當時皆乃紙上談兵,不足為憑也,只是未想如今他能把計策用地如此順暢。」

    我聽後無奈道:「如此應當如何?「

    「主公無需當心,龐統此人感恩,必然是山越曾經幫助於他,如今才為山越出計。以他之心性,必定不會在山越之中久留。」徐庶說道。

    如此也好。我心中想道,現在已經可以大概的確定那人便是龐統了,現在我是不想再在這山地之中與龐統玩計了,於是我下令全軍加速趕往涇縣。說來也怪,當我合兵一處趕往涇縣的時候,山越並沒有對我軍多加騷擾。

    不過我不知道的是,龐統當時確實是受到了山越的大恩,才幫助山越出計的。不過當上一計出完之後,龐統與山越將領的意見就發生了衝突:龐統主張放棄涇縣,退守黟陽。不過經過上一戰之後,信心大漲的山越將領都主張死守涇縣。因為他們知道沒地耕種的話,明年還需要下山搶糧。而龐統只答應他們幫助一次,下一次就沒有這麼好運了,於是他們捨不得到手的土地。龐統見他們已經不聽自己的建議了,要強守涇縣。深知山越軍底細的龐統自然是可以料到結局,於是便拂袖而去。

    不知此事的我,還以為又是龐統之計。到達涇縣之後,我是處處小心謹慎,生怕龐統會又來一計,令我損失慘重。

    不過安營之後直到第二天早上山越軍並無任何異動,就連叫陣之人都沒有,倒給我的印象就是要死守城池。於是我找來徐庶與魯肅商議。不過我們三人商量了老半天,最後的決定還是在等等看,因為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太詭異了。

    商量完畢,這一天我都沒有攻城,而且也沒有下令前去搦戰,只是安心的在營地之中製作攻城器械,而且主要建造的,便是井闌。不過在此期間,山越還是沒有什麼異動。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第一批攻城器械已經造好,也到了我下命令的時候了。於是我權衡了下,下令:太史慈為將,徐庶為軍師,帶領兩萬士兵繞至涇縣南邊,切斷山越的退路。而攻城之任務,就交由我著邊來進行。

    做出這樣的決定,就是因為把握不住龐統的動向。現在讓徐庶與太史慈一起,有勇有謀,應該不成問題。而我這有魯肅,也能令我全軍安全。

    等太史慈率兵出營之後,我軍的攻勢也將要開始了。花了一天的時間建造好的兩座井闌被推了出來,緩緩向涇城移動。

    因為是匆匆趕製,因此這井闌只是與城牆差不多高,不過確也令山越軍對它沒有任何辦法了。我軍弓箭本就比山越軍射得遠,現在再加上井闌,山越軍失去了高地優勢,連井闌的邊都夠不著。

    見到井闌的效果這麼好,我也為為魯肅的建議叫好。本來依照我的建議,是多造沖車的。因為涇縣的城牆本就不厚,根本就經受不了幾下。不過最後在魯肅的建議下,還是把方向改成了井闌。因為這樣就不會破壞城牆了,到時候還不要重新修復。

    第一天,由井闌上射出的箭支把城頭上的山越軍壓得死死地。不過因為井闌的數量太少了,每一個井闌上只能站立幾名弓箭手,跟本就不能完全壓制城牆上的守軍,因此我並沒有下令攻城,不過我下令全力建造井闌。而山越軍也在這種情況之下度過了守城的第一天。

    第二天,我軍還是老樣子,不過推出的井闌,已經有原來的兩座變成了六座,站在上面的士兵變成是幾十人。別小看這幾十人,當他們全力射箭之時,可以暫時地壓制住城頭上的山越士兵。也正是因為如此,山越將領見自己無法威脅到井闌上的弓箭手,便帶著士兵們衝了出來,打算毀掉這幾個井闌。

    我見城門大開,隨後便有大隊的山越士兵衝出,心中暗道:「等的就你們。」於是便下令張飛帶軍前去阻攔。

    而出來的這支部隊,也在張飛強大的攻勢之下潰敗了。不過他們逃跑的方向並不是城池,而是向山中跑去。見到如此情況,我心中暗道:可惜。隨後命令戴乾率部去把這些山越士兵給抓回來。

    雖然到最後之時抓回來的不過是少數,不過再加上大戰之時所得的俘虜,也有不少人了。雖然語言不通,不過在翻譯的幫助下,我還是得到了一條比較有用的消息:雖然這些士兵不知道幫助他們出計的人叫什麼名字,不過卻可以肯定那人已經離開了涇縣。

    得到這條消息,再聯想到山越軍在此堅守城池,徐庶很快就猜到可能是龐統與山越首領的意見發生了衝突,隨後龐統才離開涇縣的。因為明眼人都知道山越的步兵弱於我軍,而且守城利器弓箭更是遠遜於我軍,守城正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

    知道了具體情況,便有了具體的實施步驟。於是在隨後的幾天之內,我都沒有強攻涇城,而只是騷擾,大軍都在全力製作攻城器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