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五章 原來如此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零五章原來如此
戰後,甘寧令丁奉繼續護著大隊士兵過河,自己則把這些事詳細地告訴了陳到與徐盛。
原來自從袁術水軍覆沒之後,長江之上便成了甘寧的地盤。紀靈非但不能過河,還要嚴防著甘寧的騷擾襲擊。不過沒有接到袁術推兵命令的他又不能私自撤退,只好在江邊日夜防備。
不過就在三天前,江上忽然從上游下來了一支船隊,規模只有甘寧艦隊的一半大小。起初甘寧還以為是劉表的軍隊,並未理會。不想那支船隊不但擊散前去警告的船隻,還向甘寧發起了突然進攻。還好當時甘寧反應迅速,並未給敵人可乘之機,敵艦見無法襲擊,便也撤回,在紀靈大營那集結。
隨後的兩天之內,雙方在江面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當時的甘寧還不知道對面就是多年的老對手,不過對方那如泥鰍般的打法也確實令甘寧為難了一陣子。而且紀靈也趁著甘寧被纏住的這段時間內,組織了幾次,想要渡過長江。也好當時甘寧手上兵力充足,在阻擋那支水軍的同時還是能夠防住紀靈的渡江。
不過在昨天收到關羽的命令之後,甘寧原本就想派遣一半的軍力過來幫助陳到他們過河。不過當大軍將要出發之時,甘寧腦中閃過一念:「既然都要派出半數軍隊,何不皆此來一埋伏?隨後甘寧想了想雙方的軍力對比,發現留下半數軍隊在營中並不會懼怕敵人,於是甘寧連忙叫來丁奉,與他商議著此事的可能性。
在兩人都同意之後,自然也就按照著這個方案開始實行。留下一半的大軍在營中防備紀靈渡江後,甘寧與丁奉便各自準備去了。
首先是甘寧帶著二十餘隻蒙沖與十餘隻走舸,利用黑夜的掩護首先來到彭澤湖南邊上游出埋伏起來。隨後待天亮之時,丁奉便帶著十隻鬥艦與三十餘隻走舸以及近十隻蒙沖大張旗鼓地來到彭澤。隨後便有了周泰與蔣欽偷襲反中伏的一幕。
雖然周泰他們中伏有一定的偶然程度在裡面,如果有一個參謀在邊上給他們提意見的話,周泰安他們還不可能中伏。
當徐盛聽說甘寧的對手是久負盛名的九江雙賊時,便也驚呼道:「甘將軍,難道九江雙賊已經投靠袁術了?」
甘寧也搖了搖頭道:「不知,寧也是今日埋伏之後才見其面,得知其身份。不過就算此二人投效了袁術,經此大敗,逃走之船不足十隻,近期內不足為患。」
「還是趕快把此消息盡快傳給陳軍師與主公為好。」陳到在一旁說道。
正當他們商議間,此戰戰報也已經送了上來。此戰敵人損失了二十餘隻戰船,其中有十餘隻是直接被撞沉的,其他的則是周泰阻甘寧之棄船。而甘寧這所沉船隻不足十隻,再接收了棄船之後,反倒是沒有什麼損失。而且雙方直接死亡的士兵倒是沒有多少,不過周泰那被俘士兵倒有近百人。想想也是,水上作戰,如果硬拚不過,借力飛入水中便可。在水裡,這些水中好手便可以通過這種手段逃走,因此死傷不多,並且俘虜之人也不多便可以理解。
隨後三人費了一番力氣,才從幾名俘虜口中得到了一個有用的情報:周泰與蔣欽現在居然是孫策的部下。
得到這個消息的三人自然感覺的事情的不妙,連忙再發兩路信使,把這條消息分別傳回彭城與陳登。
還在彭澤城整軍的關羽與陳登先是接到九江雙賊周泰與蔣欽可能投靠袁術,不過已經中伏,只逃走了不到十隻蒙沖。
見到這條消息,陳登對關羽說道:「二將軍,如此看來,久江二賊已投孫策矣。」
關羽聽後疑惑道:「軍師為何能確定此二人乃是孫策之人,而非袁術之部下?」
陳登聽後解釋道:「前次接到戰報,上說甘將軍全殲袁術水軍。如今這封戰報上言及周泰與蔣欽皆乃水戰好手,有如此良將,袁術不可能再派其餘之人接任水軍。再想到袁術與孫策之協議,登想其中必然有令二人支援渡江,只是登不知其二軍為何不同時行動,反給甘將軍各個擊破。」
不過陳登沒有想到的是,不是紀靈不想,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孫策水軍會來幫忙。當時雙方訂立協議之時,紀靈正與呂布在阻擋曹操。隨後可能是袁術的疏忽,只下令紀靈渡江攻柴桑,卻忘了說孫策會來幫忙。
不過其中也有孫策的私心在裡面,因為他不希望袁術水軍過於強大,並且因為自己新收周泰與蔣欽二人,水軍也是剛剛組建,自然是不想過早地與久負盛名的錦帆賊甘寧作戰,自然是行動慢了一拍,想讓劉、袁二人的水軍先消耗一下。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了紀靈不想違背命令而冒險進攻與周泰在兵力不成比例的情況下想偷襲運兵船隊,從而導致了接連兩場失敗。
正在陳登分析這其中的要害之時,外邊又有一封戰報來到。陳登拆開來一看,發現自己的推斷果然沒錯,周泰與蔣欽已經投到了孫策帳下。而關羽見後則說道:「軍師所言不虛,只是如今應當怎樣?」
關羽問完,陳登回道:「關將軍不必多濾,柴桑周邊,有陳將軍與兩萬大軍足矣。而孫策水軍已經不足以構成威脅,登料想甘將軍定會阻止紀靈大軍渡河,因此我軍只需拿下鄱陽便可。」
關羽想想後,也相信陳到的能力,因此也不多想,繼續準備大軍,就準備著黃曉說服黃琛歸降之後,前去詐開鄱陽城門。
過了幾天之後,黃曉帶著一個更為年輕的文士找上陳登,只聽黃曉說道:「軍師,此人便是曉之族弟,鄡縣城守黃琛。」
黃琛並沒有像黃曉那樣大拍馬屁,見到陳登之後,只是躬身一拜後便不說話。
陳登見後,也對黃琛印象極好,於是便說道:「既然黃琛已歸我軍,可否前去詐開鄱陽城門?」
不過黃琛聽後,斷然拒絕道:「背主已是無奈,背主之後反害前主,更是無恥,琛不去。」
陳登見此不語,反到是黃曉急了,連忙說道:「軍師莫急,請軍事給曉一些時間,曉必定說服吾弟。」
陳登聽後,面無表情地點頭後便走了,只留下黃曉的懊惱以及黃琛的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