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章 觸怒袁紹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五十章觸怒袁紹
或許我的預感是正確的,在我現在的兩個情報渠道上所得到的消息,都是曹操此時受到西、南二面的威脅。
雍、涼兩州距離徐州甚遠,因此其具體地情報並不是十分清楚。不過從種種蛛絲馬跡來看,雍州現在似乎是陷入一片戰亂之中。而作為進攻方的曹操的主力部隊,都是陷在其中。
與此同時,曹操南面的宛城張濟也是在積極地調動兵馬,似乎是有大戰的準備。布過對於張濟的動向,我還是十分瞭解的,此時他出兵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呂布原來的那些手下,而最大的原因,我想很可能是那個毒士賈詡。
直到呂布死亡之時,他手下那八健將只餘下三人,其餘皆是死的死,降的降。而在最後的瘋狂之中,三人皆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傷。最後是在亂戰之中,三人突圍而去,投靠張濟去了,不過陳宮卻在亂戰之中失去下落,這也令我十分遺憾。
而張濟在三人投他之後,便做出進攻的姿態,必然是知道呂布在他們心中的地位而借此機會拉攏他們的忠心。不過我怎麼想,其中賈詡的原因應該是最大的。
賈詡之能,在三國之中也算是排在前幾位的了,因此他不可能看不出此時曹操所面對的困境。並且這個時候曹操主力都身陷雍州戰場,出兵攻曹能夠佔到的便宜自然是最大的。
得到曹操的消息,我也是大為興奮。曹操所面對的困境,如果我再委婉地告訴給袁紹,以袁紹的個性,必然是不會放棄打擊曹操的,這樣一來曹操的發展一定會被捆住,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地好處。
不過就在我把這個想法說給幾位謀士聽,並且讓他們給出具體的安排之時,徐庶的一番話卻猶如一盆涼水,把我渾身弄了個激靈。
原本幾人聽完我的建議之後,都覺得這樣可以不動神色地打擊曹操。並且曹操確實有實力,因此必然是不會在袁紹地進攻之下迅速覆滅,這樣也可以達到消耗袁紹力量的目的,可謂是極好地計策。
不過就在此時,徐庶卻否決道:「主公,此計萬萬不可實施,否則必中曹操之計矣。」
徐庶的話也是聽得我莫名其妙,這計應該是沒有什麼差錯,怎麼會中計?於是我出聲問道:「元直有何見解,快快說來。」
「主公,經過前次長安大戰,雍州已有小半落入曹操囊中。而李、郭餘黨也因損失過大,並無威脅曹操之能力,因此曹操之主力段不可能陷進雍州戰場。而宛城張濟,從曹操不惜代價擊呂布來看,其已無將可與曹營爭鋒,因此宛城之患,實乃小疾耳。」徐庶連忙說道。
「如此說來,曹操乃是想誘袁紹攻其地?」我疑惑地說道。
經過了徐庶的說明,在場眾人也是都明白了徐庶所要說的是什麼了,於是諸葛瑾說道:「多虧元直提醒,否則我等皆鑄成大禍矣。」
聽了諸葛瑾的話,我就更加疑惑了。曹操既然是想誘使袁紹來進攻他,我就成全他就是了,我還巴不得呢,怎麼會中計?隨後陳登的解釋就使我明白了。
只聽陳登說道:「主公,曹操此舉,乃是令主公與袁紹敵視耳,以便減輕其正面之負擔。」
讓我與袁紹敵視?我仔細地想了想這句話的意思之後,也是明白徐庶想要說什麼了。
袁紹此人自大狂妄,自然是不會容忍別人騙他,而且騙他的同時,還使他損失了大部分地兵力。而曹操定下此計,定然是早已經在北面集結好了軍隊,等待著袁紹的到來。
因此,如果我打算讓他們兩家互相消耗,那麼我把這條假消息告訴袁紹便可以了。料想到時候雙方必然會在交界處發生一場大戰,我的目的也會隨之達到。不過依照袁紹的個性,那時候我與袁紹便城了死敵了。
對於騙自己的人,我想誰都不會輕易放過。並且經過了那次戰鬥,雙方的損失一定是很大。不過袁紹家大業大,一些損失他還是受地了的。因此到時候他的目光一定回盯上這戰最大的受益者我。於是我與袁紹的一戰也是在所難免,並且很可能會比與曹操那戰打得還辛苦。
「曹操還真是捨得。」我不禁在心中這麼想道。先是讓自己受些損失,在讓看似得利的的我受到更大的損失。並且這兩戰下來,袁紹的兵力也基本上是消耗地七七八八,需要好幾年地修養才能回復過來,因此到時候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曹操。還真是要感謝下徐庶,否則必然中此計矣。
隨後我問道:「汝等有何建議可破此策。」
「順其自然。」荀諶說道。
「順其自然?」我又反問道。
「正是,主公此後接見袁紹之使者,定不要提及這件事。如若袁紹發現還好,這樣就與主公無關。而發現不了,特是無傷大雅。」荀諶又說道。
我聽後也覺得是,這灘渾水我還是不要碰觸為好。而且此刻袁紹使者還未到來,而我對於他們的目的還只是猜想,還是等他們來到之後再做打算。
幾天之後,我把荀彧送走之後,便迎來了袁紹的使者。相對於荀彧這個大才來說,袁紹的使者並沒有多大的才華,不過其名聲也是不弱,因為他是袁紹的長子袁譚。
可能是因為袁紹的關係,袁譚也是顯得有些目中無人,甚至連我這個車騎將軍都沒放在眼裡。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便是:「吾父想取青州,望汝不要阻攔。」
很多時候,態度決定著一切,也不知道袁紹腦子裡是怎麼想的,居然派他出來。雖然荀彧也是這麼直接,不過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卻截然不同。就憑他這句話,我都可以直接驅逐他出境。
本來我還想好好地說幾句,雖然他攻青州,我是一定要阻攔,不過兩家能不開戰自然最好。只是我還沒說出口,就被袁譚打斷。
只聽他又說道:「皇叔不阻攔吾父,兩家便是盟友,否則……。」
只是這次他沒有說完,就被張飛怒喝打斷:「乳臭未乾之小兒,何感這麼與我大哥說話。」而我身後眾人也是各個怒目相向。
見到袁譚如此,我也知道是談不成了,反正我也是不怕袁紹,因此在表明了我的見解之後,便把他扔給了陳群應付,自己則回到了自己府上。
只是我在心中想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本想不想觸怒袁紹,不想袁譚如此。如果他回去後添油加醋地說一遍,想必袁紹也是爆跳如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