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雲來援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五十六章趙雲來援
此時此刻,項成抱著必死之決心,顏良抱著盡快消滅向成,斷劉備土臂的決心,而文丑則是要探明所來何人,並且要把所來之人阻擋下來。三人此刻都是各懷目的,只是最終都是為了勝利。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文丑帶兵走了之後,顏良也是不再繼續招降項成。因為花費了那麼大的代價,只是殲滅近千名騎兵,那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現在如果無法把項成招降,那麼只有擊殺在此,於是顏良很果斷地宣佈總攻。
此刻被圍的項成也是沒有絲毫地辦法,自己身邊只有百餘名騎兵,而且失去了衝擊力的騎兵,甚至連步兵都不如。而面對的,卻是幾十倍於己的圍困,去了衝擊力的騎兵根本就沒有辦法衝出重圍。
即將死亡,項成沒有絲毫恐懼,也沒有為自己數次衝進這死亡之圈而後悔。項成一身本就沒有親人,本來就是無牽無掛。現在他除了懊悔自己貪功,因自己而戰死了許多士兵之外,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多殺眼前的敵軍,就算自己陣亡,也要拉上他們一起赴黃泉。
於是此時的項成拿出剛才短暫休息而得來的體力,舉起手中霸王戟說道:「因成之失,許多弟兄已經喪命於此,而我等也被圍困。不過主公待汝等不薄,此時既然突圍無望,那便戰,別弱了我騎軍之魂。」
身後的騎兵聽後,也是高叫道:「死戰不退……誓死不降……」
項成見後,似乎很滿意自己帶出來的兵有如此表現,於是霸王戟一向敵人稀少之地一指,隨後當先衝了出去。身後的那百餘騎也是義無反顧地緊緊跟隨,此刻他們的心情也是與項成一樣,那就是死戰到底。
雖然顏良對於這樣的騎兵頗為羨慕,因為這樣視死如歸的騎兵,在顏良這麼久來,只是見過一支部隊有這種氣勢,那就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雖然戰鬥力上兩支騎兵部隊相差甚遠,不過顏良有理由相信,假以時日,眼前的這支騎兵定然會達成與白馬義從一樣的高度。此時的顏良,也是暗暗後悔,不應該把那些騎兵放走。
不過後悔歸後悔、羨慕歸羨慕,進攻可是沒有停下。顏良見項成往兵少之地攻去,也是令人揮動戰旗,調配兵馬或是支援,或是斷後,總之此刻真是如同一隻鐵桶一般,令項成插翅也難飛。而顏良本人也是拍馬上前,打算親手斬殺項成。
不過就在此時,就在眾人忽略的西南方,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在文丑率兵前去阻擊之後,原本應該減小的馬蹄聲卻在加大,絲毫沒有顏良原先預料的陷入混戰。
顏良在隱約聽出那馬蹄聲越來越大之後,也是知道那裡發生了狀況。隨後又見項成已經是絕難逃生,於是他便從外圍抽調出一部分兵力進行防守,而自己也是沒有進到陣中,來到西南方查看是怎麼回事。
不過等到那些馬蹄聲越來越近,等到看清楚所來騎兵之時,顏良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等顏良此時下令,他抽調而出的防守士兵也都是驚叫道:「白馬騎兵!……」
因為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的原因,使得現在袁紹的那些老兵都對那些純白馬部隊都有一些本能的恐懼。要知道,公孫瓚的部隊本就以騎兵為主,而這白馬義從只有三千人,不過這三千人都是從公孫瓚所有騎兵之中精選而出,所騎之馬也乃優良戰馬,其能力可想而知。而最恐怖的,還是因為他們個個弓馬嫻熟,擅騎射。也正是因為如此,白馬義從才能讓那北方遊牧民族聞風喪膽,才能令袁紹那些身經百仗之士兵害怕。
正是因為公孫瓚手上有了這支白馬義從,才使他屢屢反敗為勝,甚至有過白馬義從生生把五萬大軍拖殘的記錄。
雖然在剿滅公孫瓚之時,他身邊的白馬義從已經被袁少手下謀士田豐設計打散,使得公孫瓚在最關鍵時刻不能得到他們的幫助而滅亡。不過在圍攻公孫瓚之逃難家屬之時,卻忽然衝出一隊白馬義從,殺退大量士兵之後,救得公孫瓚之子後逃脫而出。
原本袁少還在幽州大地上廣泛搜索這支騎兵的下落,不想這支騎兵居然是出現在這裡。而顏良之所以能夠這麼肯定前來之騎兵是白馬義從,皆是因為他們都在施展弓騎中頗難掌握的回馬弓。
只見西南方有兩支騎兵飛奔而來,前面那支騎兵不多,只有五百餘騎,並且坐下之馬皆為雪白,在配上白色鎧甲,顯得威風凜凜。而後方文醜的騎兵的陣形則是雜亂無章,之所以會這樣,全是因為前邊的白馬義從每奔過一定距離,就會回身放箭。而每一敗塗地箭射來,皆有許多騎兵中箭落馬。而前方奔跑之騎兵的速度也不見減慢,反而是有越來越快之勢,而文丑則是因為時不時射來之箭而放慢速度。
不過最讓顏良驚訝的是文丑此時說的話:「趙雲,有本事就停下馬來,與不家爺爺我大戰三百回合,這樣逃跑算什麼英雄好漢。」不過他說完,回應他的卻是近百支長箭,倒是令文丑一陣忙亂。
此時的顏良也是頭皮發麻,趙雲的能耐,顏良是再清楚不過的了。曾在遼東戰場之上有過數次交手,顏良自認不是趙雲之對手,如若不是交手之時皆是公孫瓚危險之時,趙雲因為救公孫瓚而不能全力進攻,可能顏良已經命喪於遼東。
而現在顏良知道是趙雲,便是知道趙雲前來的目的了。且不管趙雲是如何從幽州來到這裡的,就他的目的而言,一定是為了被圍困的項成。因為當時公孫瓚借並給劉備,各個勢力基本上都能探查得到,而將領是趙雲自然也是知道的了。現在公孫瓚被滅,趙雲來投劉備自然是合情合理。而在投效之前先救下一員大將,那更是再好不過。
於是顏良一邊下令全軍加快進攻速度,一定要在趙雲之白馬義從來到之時把項成剿滅在此。而自己則是把調配而出的士兵組織起防線,防止趙雲直接進攻圍困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