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百九十一章軍師鳳雛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九十一章軍師鳳雛
如此大勝,死傷人數不足五千餘人,卻令袁紹損失了近三萬人馬,並且北營基本上被完全毀去。以如此微小的代價,換來袁紹重大的損失,如此也不得不佩服龐統用計之精妙。如果此計有絲毫地偏差,那麼全軍將會因此而陷入困境。不過從戰果中看出,龐統顯然是沒有算錯一步。
就在兩處戰場都取得勝利之後,在兩軍之間,準備救援的關羽也是先後得到消息。
以關羽的個性,自然是不會相信這個龐統,儘管他的名聲已經很大了。因此關羽也是做好了隨時援救的準備,只待前方探哨探明我方失敗,就開拔大軍救援。
正當關羽準備就緒,便是聽到遠方傳來喊殺聲,並且越來越弱。此時關羽知道這乃是李通的誘敵之計,因此仍舊駐守於此。而過了很久後,又是喊山聲大起。此時關羽也知道現在是關鍵的時刻,於是下令加派人手探查,並且命令全軍隨時做好急行軍的準備。
不過隨後的戰報也是不得不令關羽佩服,因為隨著第一匹快馬的到來,關羽也是掌握了戰場的大體形勢,此時的袁紹正一步步得往已經布好的口袋中鑽。見到如此情形,關羽在隨後也是下令全軍休息。
很快,兩場戰鬥便是相繼結束,我軍都是以勝利的姿態向著營地返回。得到這個消息,關羽雖然心中不服,不過還是把大軍帶回了營地,並沒有讓太史慈等人知道他曾經在他們後方守護過。
而在中軍大營的我,在得知前方大勝之後,也是向龐統說道:「如此悲在此謝過士元,為備旗開得勝。」
龐統聽後也是笑而不語,我見此也是知道現在正是邀請的大好時機。於是便說道:「士元經世奇才,天下少有,與其閒置山野,不如報效國家。今備欲以軍師之職聘之,未知士元原屈就否?「
「此番統來尋皇叔,正是想投效於皇叔門下,方纔之計,乃表吾心矣。」龐統說完。便是躬身下跪道:「龐統拜見主公。」
見龐統答應下來,我心中的那塊石頭終於是落地了,於是我連忙扶起他說道:「備何德何能,怎能受士元如此大禮。」我龐統扶起之後,我便是與他和徐庶一邊說天下大勢,一邊等待得勝的軍隊凱旋歸來。
不過最先回來的並不是出去截營的那些兵馬,而是關羽。見到關羽回來,我便把他叫至中營對他說道:「此乃龐統。吾新拜之軍師,還不速來拜見。」
關羽此時是第一次見到龐統,雖然龐統相貌醜陋,不過關羽並非以貌取人只輩,因此他並沒有理會這些。只是關羽向來重武輕文。要不是方才偷襲之兵大勝而回,他連看一眼龐統都嫌麻煩,因此現在關羽也是草草回了一禮算是完了。
見關羽如此,我也是無法。正怕龐統因此不高興時,沒想到龐統卻是笑著歲關羽說道:「統在此多謝二將軍壓陣,才使大軍得勝而歸。」
關羽聽後,也是不屑道:「巧合而已,何樂之有。」說完,也是冷哼了一聲後便出帳而去。
關羽這番舉動還真是出乎我地意料,在我看來,關羽面對文人之時。除了對陳群,荀諶等那些老臣,或是我身邊那三位軍師那樣對我有極大幫助的人,還能說上一些話,其他人更是理也不理。怎會像今天這樣,對第一次見面的龐統行禮,並且還撂下了句「狠話」後再走。在我對關羽的瞭解中,這算是一個極好的信號。關羽心中已經開始接受龐統了。
而龐統對於關羽的這般言行似乎是早就知道了一般。並沒有做出多大的反應。正當我納悶之時,卻見一旁的徐庶對我微笑著點了點頭。至此。我才知道,原來是徐庶已經給他打了預防針,要不然就憑關羽這樣地脾氣,任誰都會氣得夠嗆。
在關羽走了一會兒之後,龐統便對我說道:「關將軍真乃性情中人,不過剛而易折,還望主公警惕。」
聽龐統如此對我說,我也知道這乃是實情,於是說道:「此事備早有計較耳。」
我說完,便在心中想道:「依照現在的情形來看,把關羽單獨放出為我鎮守一州之地已是這時最好的選擇。因為關羽與我乃是結義兄弟,且能力不凡,第一個開府之人便肯定是他。不過想到關羽歷史上是怎麼死的,因此在沒有一名我信得過的軍師在一旁輔佐的話,我是不敢輕易用之。
只是要讓關羽信服,又要有能力的,那就是只有幾人。首先是陳群,不過他乃是內政奇才,行軍打仗並不擅長,因此排除在外。其次是荀諶,不過我還需要他為我總領軍、政兩事,自然是不行。最後便是三位軍師了,只是江南因為有周瑜的存在,因此魯肅這個歷史上東吳第二任大都督不得不常駐柴桑,一面訓練水軍,一面防備孫策。於是這樣算來算去,只有陳登和徐庶合適。不過當時我身邊僅有他們兩人能上檯面,因此不能派給關羽。
如此一來,一個人都不行,因此我也是讓關遇打一打自己地班底,周倉、廖化與裴元紹我並沒有招回,仍舊留在關羽手下。而後我更是把田豫派往,以加強關羽手下的實力。而到現在,這個軍師人選終於是解決了。
隨著龐統的到來以及不久之後陸遜的成熟,我身邊的兩位軍師終於是可以解放出一人前去幫關羽了。而在兩人當中,關羽顯然是更信服陳登,並且他們兩人曾經配合過幾次,已經是有默契存在了,因此陳登自然是最佳人選。
拿定主意,我便是暗想道:「待陳登回來之後,一定要與他長談一番。」
決定做完,我人也是顯得輕鬆很多,繼續在營中等待那些凱旋地士兵。過了許久,在天微亮之時,終於是等來了他們,於是我立刻出營迎接。
經過了如此酣暢淋漓的勝利,歸來之時眾人的心情顯然是極為舒暢,一路上說說笑笑。在見到我親自出迎之後,幾位主將也是立刻策馬來到我面前。首先出聲的便是李通。
只聽李通說道:「主公神算,樹林與營地之中確有埋伏,而且偽裝十分逼真,若不是主公早有聲明,通可能真會因此中計。」
道:「援軍還真是從中營而來,不過卻在追慈過程中被高將軍攔腰斬斷,若不是袁軍眾多,慈定要留下顏良小兒之頭顱。」
隨後,眾人顯得是很興奮,都是在述說自己地戰績起來。見他們如此,我也是只好微笑著打斷他們,並且說道:「此計乃是備新收之軍師龐統所出,備只乃轉達而已。」
「莫非鳳雛龐統呼?」在江南呆過一段時間的太史慈驚呼道。
聽聞太史慈的驚呼,眾人也是往我身後看去,才發現軍師徐庶身邊還站立著一人。雖然龐統長地是極醜,不過身為武將的他們,連更醜的都見過,哪會在乎這些。而他們在乎的是誰能帶領他們打勝仗,增加自己的戰功。顯然主公可以,以往的三位軍師也可以,並且現在新加入地這位軍師,以這個計策說明,他也可以。因此,眾人也是跟恭敬地對龐統行了一禮。
我見此,自然是最高興的,於是說道:「眾位將軍之戰功已記在帳上,如今汝等奮戰一夜,正是疲憊之時,速帶軍士們回映休息,以待來日再戰袁紹。」
眾將聽後,也是帶著士兵們回到各自的營中休息了,而我也是帶著兩位軍師回到了帳中。
第一次在軍中用計,便得到了眾多將軍的認可,龐統對此顯然是極為高興,一進營帳後便對我說道:「主公,此番袁紹大敗,而北營又被毀,以袁紹之性格,必定不回善罷甘休,只是戰後料理尚需時日,故此今日應無大戰,主公可趁此多做部屬,以備來日。」
我聽後也是知道龐統又要有什麼計謀了,於是問道:「如何?」
「兵貴精而不在多,主公招得眾郡兵前來,只得其人不得其勢,乃敗筆耳。」道:「此時兩軍交戰之地,乃在沛郡附近,其後便是主公之根本徐州。主公何不以郡兵分之以守邊界,以防袁紹分兵而襲。」
龐統剛一說完,徐庶也是說道:「主公召集郡兵,乃是應對不時之需,不過如今郡兵反弱氣勢,不如分兵而守。」隨後,徐庶也是在地圖上連指出數城並且說道:「如今形勢,山陽、任城、沛縣、蛭縣、譙縣都乃前沿之地,主公正可分兵守之,也可轉移其注意。」
聽完徐庶之言,我也是在地圖上看了一圈,發現他所指出的這幾城,聯合現在的戰場,卻是把袁紹圍在一個半包圍的圈子中。見此我是立即說道:「如此正好,如今備之主力盡在此處,不論攻、守,郡兵皆不堪大用,不如據城而瘦,方顯其能。」
正當我想下令把郡兵都分散調走之時,徐庶忽然是叫道:「主公何不大張旗鼓,以讓袁紹知道。」
我聽了之後,先是疑惑,隨後便釋然,兩軍對陣之時,我這樣大張旗鼓地分兵而走,那不正是對袁紹的極大藐視。也不知道我這樣幹,也不知道那字大地袁紹還會做出什麼事來。
正當我想通之時,龐統地一番話更是讓我精神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