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遊牧南下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九十七章遊牧南下
第二天一早,我便是被吵醒。當我詢問起來之時,卻是得到了袁紹拔寨撤退的消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立刻是清醒過來。此次袁紹除了是在首戰之時敗給我之外,其他時候我也只是與他打成平手,沒理由他會撤退的,難道是河北出了什麼問題?
帶這著個疑問,我是立刻更衣來到了中帳。此時帳內已經是聚集了不少將領,都是在討論袁紹退兵這件事。在我近來之後,眾將也是立刻停止討論,分別站好。
我來到主位上之後,便問道:「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回主公。」高寵站出來說道:「今晨末將接到消息,故在稟明軍師之後,領三千軍士前去探查。在寵到達之時,袁紹已經拔寨起程,絲毫沒有理會寵之兵馬。故而寵留下一部分人馬監視之後,速回大營稟告。」
聽完高寵的話,我也是感覺到很奇怪,於是問徐庶與龐統道:「兩位軍師有何見解?」
龐統在沉吟了一會兒後說道:「袁紹後方必有大亂,否則定不可能撤得如此匆忙,連我軍探查人馬都不予以驅散。」
現在看來,這也是最有可能的了。不過會是什麼消息,讓袁紹撤地如此匆忙?現在與袁紹接壤的只有三家:我,曹操與孫策,而現在有可能令袁紹撤退的勢力也就這三家,於是我又開始了進一步地排查。
首先我當然是不可能。雖然現在我正與袁紹交戰,不過因為兵力過少的原因,正面戰場之上我還是處於劣勢。所以說,如果是我撤退還情有可原,而袁紹撤退,那就不可能了。
而後我想到的是曹操,不過從現在的形勢來看。曹操也是不可能的。在我與袁紹的戰役開打不久,曹操便是發動了預謀已久的進攻馬騰地戰鬥。不過即使曹操是預謀已久,但是他也是低估了馬騰的實力,或者是說低估了西涼騎兵與槍兵的野戰實力。
沒錯,曹操是在雍州擊敗了馬騰,不過那是因為西涼兵的攻城,再加上馬騰軍糧草的問題,因此真實水平沒有發揮出來。才是被曹操打得大敗而歸。
不過現在不同了,出了雍州,在廣大的涼州土地上,真正的城池並沒有多少,有的只是相當於中原村落地規模,因此可以說,西涼的爭奪,比的就是野戰能力。而在這點上。涼州士兵自然是無人能比的,惡劣的氣候條件以及外族的入侵,都是迫使著他們適應,也造就了他們的強大。
而在如此情形之下,曹操與馬騰打野戰。自然是敗多勝少,因此直到現在,曹操的大部分主力都是陷在涼州這個大泥塘中,不能動彈。因此如果說曹操還有餘力進攻袁紹。這我也是持否定地態度。
當然,這些都是過時的消息,如果是有最新情況,以上這些都將做廢。畢竟現在通信落後,而涼州距離有又太遠,得到消息之時已經是幾天,甚至是十幾天後的事了。因此現在涼州是什麼情況,估計只有馬騰與曹操知道。不過依照歷史與現在的情況來看。曹操想在短時間內擊敗馬騰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排除了曹操之後,那就只剩下最不可能地孫策了。因為此刻孫策的全部主力都已經是渡過了長江,此刻正與劉表開戰。而魯肅也已經是率領水陸共五萬大軍前去支援。現在的我幾乎是每天都會收到一封荊州戰報,因此要說孫策又來進攻袁紹,我還不信呢。
如此繞來繞去,最終我們三家都給排除了。如此一來,只剩下內部因數了。於是我又是仔細想了一番。
三子爭權?這純屬無稽之談。袁紹無病無傷,現在就跳出來。不是找死麼。
張燕下山襲擾或是幽州騷亂?這點上看似乎很有可能。不過這等事,還不至於讓袁紹退得如此急迫吧!看袁紹撤退的樣子。一定是發生了什麼重大地事情。要不然他怎麼會冒著被我襲擊的危險而那樣撤兵。
在排除了以上這些可能因素,那還有什麼事會讓袁紹這樣呢?
在我想不通之時,我也是看向了兩位軍師。很顯然,他們已經大致猜到了是什麼原因了,因為在他們臉上都是顯露出擔憂的神色。
見此,我也是問道:「元直、士元,汝等以為袁紹此番退兵是為何事?」
徐庶聽後說道:「主公,袁紹如此作為,只有兩中可能,一乃引誘我軍,引主公出兵而以伏兵敗之。」
徐庶說完,我也覺得這是一種可能。不過我還想聽聽另一種可能,因此也是問道:「那另一為何?」
此時龐統接話道:「另一,乃是遊牧南下。」
聽完龐統說完另一種可能,我便是皺起了眉頭。如果是前一種可能還好,不過如果是後面一種,那麼北方又將接受一場災難。此時不單單是我這麼想,在場的諸將也都是這樣想的。
這時候,趙雲卻說道:「此時已近秋,正是北方遊牧民族準備南下之日程,雲以為此事大有可能。」
聽了趙雲這個在幽州呆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人說起,眾人也是對此深信不疑。並且在場的這些武將,大多都是北方人,都是知道遊牧騎兵的厲害。而我也是從後世地書籍中知道遊牧民族所造成的破壞是多麼嚴重。
既然如此,我也是下令道:「全軍戒備,不管袁紹因何撤退,只要他不回身,汝等切記不可追擊。」
此時眾人也是知道我欲放袁紹主力回北方,於是紛紛領命而出。
沒錯正如龐統與徐庶所料想的,袁紹退兵正是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而且袁紹得到消息的時候,正是清晨之時,因此才有了高寵所見大了那一幕。
當時袁紹正在休息,忽然是有人來報,四大軍事聯決來到。要知道。袁紹手下雖然有四位軍師,不過他們之間素來有矛盾,因此除了袁紹召見以及陣前會議上,他們四人會在一起外,其餘時候基本上都不會這樣的。而這點身為君主的袁紹也是知道的,因此當知道他們四人一起來到之時,也是知道有大事發生了,因此趕快起身接見。
果然不出所料。在四人剛一進來後,審配開口第一句便是:「請主公即刻撤軍,否則幽州不保矣。」
聽聞審配開口第一句話說出地後果就是這麼嚴重,袁紹也是立刻問道:「倒底所為何事,還需吾即刻撤軍?」
袁紹剛一問完,逢紀便是拿出一封戰報呈上說道:「鮮卑二十萬騎兵進犯并州,烏丸十五萬騎兵襲擊幽州。此時高幹將軍已把防守曹操之兵馬調回抗擊鮮卑,因此并州並無大礙。不過幽州因無兵可調。此時烏丸十五萬騎兵正在境內肆虐,還望主公速速回軍以退烏丸。」
聽聞北方竟受到三十五萬遊牧民族地襲擊,袁紹當真是兩眼一黑,險些暈了過去。因為此次二子袁熙所立的奇功,使得袁紹興奮過頭了。於是他便是把全部兵力集中在一起。準備橫掃中原,以成就霸業。
不想此番下來頗不順利:先是在虎牢關下損失慘重,好好領受了一下虎牢雄關地風采。隨後又是在此地受到了我的強力阻擊。本來就心情不順的他,現在又是得到這樣的消息。並且此次遊牧騎兵所來的數量也是超乎尋常地多。或許是得知了袁紹此時主力正在與我交戰吧。
不過有一點他還是很謹慎,因為立即拔寨撤軍地話,定然會受到劉備的進攻,因此他還是不同意立即撤軍,想要分批撤退。
聽到袁紹不同意,四人也是苦口婆心地勸說,終於是讓袁紹相信,如果劉備在知道自己是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而撤軍的話。必然是不會追擊的。不過此刻袁紹還是拉不下面子,於是便有了那早上混亂的撤退場面。
袁紹撤退的場面雖然很混亂,不過路線卻是對的,並沒有像我想像地那樣,由山陽入河北。他先是後撤,在退到雛陽之後便是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隨後由定陶進入濮陽,最後才是退回河北。
在袁紹撤退之後。我也是開始撤軍。雖然此次又是與袁紹進行了一場大戰。不過所獲得的東西卻是很少。雖然是拿下了半個兗州與半個雍州,不過裡面的百姓不足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可以說是這兩個之地的產出,不足一郡之地。
不過唯一獲得地好處就是得到了幾個前哨站,就算我與袁紹再來幾場戰爭,戰火都不會燒到繁華的領地內,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吧。並且百姓還可以從別處遷來,因此所得之地也不是一無是處。
就在我回到彭城之後,卻又是收到了幾條消息。
首先就是河北的袁紹,他果然是受到了遊牧民族地襲擊,並且數量還是超乎尋常地大。我在問過趙雲之後才是知道,此時的數量是往年的三倍以上,難怪袁紹會急著撤兵。
再來就是曹操,雖然涼州還是膠著狀態,不過在得知遊牧南下,高幹把防守他的士兵都調去抵禦外敵入侵之時,也是沒有落井下石,箕關仍然是按兵不動。
而荊州的局勢就不容樂觀了。策劃好久的孫策此時也是以自己的弱勢兵力周旋於荊州大地上,把劉表是耍得團團轉。如果不是魯肅率兵及時趕到,劉表還真可能被轉暈。
不過即使是有魯肅在那,他們仍然沒有在孫策身上討到好出,並且還是小敗了幾場。
在得知這些消息之後,我也是想道:「看來還得繼續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