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1卷 第二百零八章取道長沙 文 / 醉風吹雲

    第二百零八章取道長沙

    諸葛亮,這位被描寫得像神一樣的人物,也不知道現在的表現會如何。歷史上他跟隨劉備時,劉備身邊連一個像樣的謀士都沒,也正是因為如此,以諸葛亮的謀略與全才,很快便是嶄露頭角。

    不過現在我軍之中,不論哪方面都有比肩於他的人物存在。不知道現在加入我軍的他能有多大的成就。

    因為安全的原因,我們並沒有停留在洞庭湖畔,欣賞這兒的美麗風景,而是領著親衛們下山與白馬營的眾人會合。很快,我們便是來到山腳下白馬營宿營的那片空地上,只是天已經漸黑,繼續趕路明顯已經不可能,因此所有人便是在此處休息,等待明日。

    夜晚之時,張飛與趙雲自然是要輪流守夜,因此我也沒有打擾他們休息,而是把諸葛亮與龐統都叫入帳中。

    見到他們進來,我便是向他們問起天像一事,因為我不明白一月之後到底回發生什麼時。於是我對他們說道:「備知二位乃是曠世奇才,對於天像一事必然瞭解。備欲問二位,一月之後會發生何事?」

    龐統聽後,便是說道:「還是讓孔明親自細說。」

    諸葛亮聽後,點了下頭說道:「前幾日亮皆在觀測天像,昨日便得出一月之後天下即將大亂,且主公之紫微星忽明忽暗,可得此事與主公有關爾。不過乃是何事,亮也不曾知曉。不過主公放心,界時吾等定保主公之安危。」

    諸葛亮說的這些我都不懂,只是知道一個月之後,會有關於我的大事發生。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不過事先做好心理準備就好了。

    見我沒說話,龐統說到:「一月之事。主公暫且先不考慮,眼下首要之事乃是先出荊州,令蔡瑁死心。」

    聽龐統還在為我的安全而考慮,我便說道:「有翼德、子龍在此,有數千將士在此,軍師但可放心。」

    或許是為了應證我的話,我的話音剛落,便有一人進帳來報:「啟稟主公。趙將軍在夜巡之時,發現有數十人企圖潛入營中,現已被趙將軍全部擊殺。如今趙將軍正在全營搜索,查看是否還有刺客潛入。趙將軍特遣小人來報,望主公當心。」

    我聽後,讓這名士兵出去之後,便是說道:「如此看來,蔡瑁還真不死心。如今兩位軍師也身陷險地也,也需小心謹慎。」

    「主公乃是蔡瑁之首要目標,自當小心,吾等並無大礙。不過回揚州之路線還需仔細斟酌。」諸葛亮說道。

    聽此,我便是來到地圖旁說道:「洞庭湖周邊乃是一馬平川。且吾等皆乃騎兵,備料通過長沙郡抵達揚州應不太難。」

    「正是因為如此,主公才需小心。主公在明而蔡瑁在暗,主公如有此僥倖心理。恐將危矣。」諸葛亮說道。而一旁的旁統也是鄭重地點點頭表示同意。

    見他們兩人如此,我也是知道自己想地太理想化了,於是問道:「不知兩位軍師有何策可助備回到揚州?」

    「下策乃是有巴丘山徑直前往揚州,因主公手下皆乃騎兵,此法速度最快。不過此條路上,蔡瑁定然是有埋伏,故而此路看似最快,其危險也最高也。亮不薦主公使用爾。」諸葛亮先說道。

    諸葛亮剛說完,龐統也是說道:「中策乃是沿原路返回長江岸邊,隨後再沿原路線返回揚州。不過此路也有一劣勢,就乃路上百姓過多,蔡瑁如欲刺殺於主公,那些刺客不易察覺爾。」

    聽完兩策,我才知道原來我所想地路線應該是最為危險的,不過中、下兩策都不是最為安全的。於是我又問道:「如此。那上策如何?」

    「經長沙而回揚州。」兩人同時說道。

    長沙城?這不是黃忠所呆的地方麼,怎麼他們難道是知道我要收黃忠。所以才想改道此處?不過明,是我自己誤會了。

    隨後只聽諸葛亮解釋道:「長沙太守,乃是劉表從侄劉磐。此人頗有才幹,因此人素來與蔡氏一黨不和,最終卻被蔡瑁等人迫害,被調至長沙當一郡守。如今主公借道回揚州,劉磐定會應允,或許還會派遣士兵保護主公。」

    聽聞諸葛亮的解釋,我才知道荊州之中還有這樣的事,於是問道:「吾知荊州境內分為兩派,不知劉磐此人可否算做蒯氏一系?」

    「正是如此,劉磐之長沙兵便是蔡氏一族少數沒有掌握之兵力,且長沙兵作戰勇猛,更兼劉磐訓練得體,乃是蒯氏兄弟最大之砝碼。」龐統說道。

    原來是這樣,這些內部的具體消息,雖然我地情報網也能略知一二,不過如此詳盡,也只有像諸葛亮與龐統這樣家族勢力在荊州上地了檯面的家族所能掌握的了。既然我多處的長沙是蔡瑁死對頭的地盤,那自然是要好好利用一下。於是我便是說道:「如此,便選上策,由長沙返回揚州。況且備還知長沙有一猛將,此刻正在劉磐手下當一中郎將,一手好刀法並不在雲長之下,況且其箭術也不在子義之下,天下若有此人,汝等信否?」

    聽我如此說此將,他們兩人都是很意外。是猛將,大家都是喜歡,誇一誇也是沒什麼的。不過像我這樣誇,他們還真是沒有見過。就算他們兩人剛加入我軍沒有多久,不過我手下那些猛將也是聽說過的。關羽與太史慈,皆乃軍中一等一的好手,而且我所列出來地刀法與箭術,他們都在軍中名列第一。如今我拿這兩人比此人,這很容易就讓人想起那個已經戰死的呂布。

    於是龐統問道:「主公所言非虛?此將真乃如此勇猛?」

    我聽後笑道:「若非此將生平並不得意,世上安有呂布猖狂之時。」隨後便是把黃忠的信息簡略地說了一遍。

    見我把黃忠提到了呂布這一層面,他們兩人也很好奇。而後在我的述說之中,他們才知道這是一名年近五旬之人,雖然已經不在其顛峰狀態,不過其實力對決關羽,並且打成平手還是不成問題。在得知自己生活的地方居然是有一個可以媲美呂布地存在,兩人都是很好奇,因為我所說的人他們甚至從沒聽聞過。

    於是龐統便是說道:「荊州有如此人物,吾等卻不知曉,枉在荊州生活了十數年,如今既然要至長沙,定要見識見識主公所說之人。不過主公對此人如此上心,恐欲將其納入麾下,然否?」

    我聽後便笑道:「正有此意,聽聞此人獨子得病而錦州群醫束手無策,故而欲以此令其挾子至揚州就醫,界時正可趁機招攬。」

    「難怪主公德得知欲往長沙而如此高興,想來正是因為此將。如今黃忠懷才不遇,不過見其依然在劉磐手下從事,便知其人乃是大義之人,輕易不會叛之。主公欲得此人,還需費一番周折。」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的話算是提醒我了,當年劉備招收黃忠的時候,他可是年近六旬,而且任職地點還是在長沙,只是換成了在韓玄手下。雖然換了一個君主,讓我有了一點希望,不過這麼久都不曾離開長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地。或許懷才不遇只是其中之一,一定是還有被的什麼原因。不過諸葛亮既然這兒說了,那應該是有什麼辦法。

    於是我問道:「如此,孔明有何策可令備收得此人?」

    諸葛亮說道:「如此良將,肯於安居於長沙,懷才不遇乃是其一,未逢對手乃是其二,如此之人,主公萬不可以金錢交之。」

    我聽後點點頭表示知道,道:「而最後一點,恐是此人思念家人之安危。主公也曾說過,黃忠此人僅有一子,又未曾納妾,那其子便成為延續香火之人。如今此人染有重病,且荊州群醫束手無策。此事或許乃是此人不離長沙最重要之原因。」

    確實,黃忠六旬跟隨劉備之時,確實沒提到他兒子黃敘一事,或許當時已經是病死了吧。如果自己的兒子死了,確實沒有什麼爭霸天下的念頭了,或許這也是黃忠還會繼續在長沙城呆上十年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吧。

    於是我說道:「確實如此,如備保住其子,對他來說乃是一大恩也,如此雖不能招至麾下,不過與其打好關係也乃重要。如蔡瑁如此進行下去,備與劉表必有一戰,界時再行招攬也未嘗不可。」

    聽我如此說,龐統便是糾正道:「主公或許不能與劉表交戰,乃是與劉琮交戰爾。」

    劉琮?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劉表就要翹了?不過我還是不去想這些,便是說道:「不管如何,備與荊州必有一戰,如此猛將,不能招為己用,雖然可惜,不過先與其打好關係也乃好事。」

    「正是如此,主公到時可見機行事。」龐統說道。

    既然已經決定由長沙入揚州,因此三個在隨後便是分開,各自睡去。而就在此時,趙雲也是把整個營寨搜了個遍,並沒有找到潛入的刺客。不過即便是這樣,負責下半夜的張飛也是不敢怠慢,盡忠盡職地完成了下半夜地職守。或許是懼於張飛的氣勢,一整夜都是沒有什麼情況發生,也是讓我好好休息了一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