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四章 總結經驗,遠征軍要行動(1) 文 / 瑞雪星晨

    「今天大家幹得不錯,」劉軍長在瑪麗醫院門口迎接大家,「都去好好修休息下,洗個澡。」

    各個樓頂蓄的雨水被引了下來,稍微加熱後,在院子裡演練場搭了幾個棚子,回來的軍人們順序沖澡。

    2,3連要收復的地區沒有大規模的空曠地帶,也沒有汽車的真空區,只有幾個抓傷的,比較順利。

    2連沿13號線城鐵推進到二環沿線,一直封堵住了小街橋,救回來500多人,主要是兩邊小商店眾多。

    3連今天把和平裡北街、和平裡中街的交界處封堵住了,清理乾淨和平裡北街西側的喪屍,順便收復了171中學,救回來300多人,大部分都是躲在教室的學生,給餓的最慘,他們很是吃了幾天書本喝了幾天墨水,這幾天的倖存者們還是頭一次出現這麼悲慘的,不過以後肯定越來越多了,3連裝備了做好的兩把弩,感覺效果很好,就是準頭不好,沒辦法,大家都缺少這方面的訓練經驗。

    晚飯後,劉軍長安排各班排進行戰後總結,並安排討論面對大群喪屍、空曠地帶的作戰方法。

    「諸葛亮會,」劉軍長解釋道,「我軍的優良傳統,就憑這個,拿著大刀梭鏢幹過了漢陽造--當然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呵呵,不過我們拿著大刀長矛幹過了三八大蓋,拿著小米步槍幹過了美式裝備的蔣介石,拿著炒麵幹過了美國鬼子。」

    晚上武裝力量部召開了營連領導幹部會議,總結經驗。

    「有障礙物的情況下,喪屍很好清除,」李強首先發言,「我們利用各種障礙物就可以分割喪屍,喪屍也形不成衝力,地下室也沒關係,火車一推,視線問題解決了,全身盾牌豎起來就站穩腳跟了,關鍵還是大群喪屍野戰的情況。」

    「步槍和手雷作用不大,」1連長發言,「必須得是能覆蓋住大面積的武器,不能間斷,喪屍不懼生死,沒有受傷和恐懼的概念,不能接連不斷的打倒,咱們就麻煩了。」

    「人為製造障礙物的方法有一定效果,」李峰毅說著自己的感受,「但是時間和現場環境很重要。新救回來的人要趕緊形成戰鬥力,好在他們已經度過了對喪屍的恐懼期,冷兵器很容易訓練,咱們得成立教導排或者成立教導連,盡快完成編組。今天的懸掛宣傳條幅的做法很不錯,給倖存者增加信心。」

    今天大家出征,舉著軍旗出了院門後,就都放了回來,覺得不方便,現在想來,應該一併攜帶比較有道理。

    「老經驗了,」劉軍長很得意,「人最怕沒有盼頭,有個盼頭就好克服困難了」,他進一步說道,「今天陣亡的烈日得做好撫恤工作,有倖存家人的,特委會得照顧好,還要給他們安葬好,舉行個送別儀式。」

    李峰毅很注意的看了大家一眼,大家都點頭同意,才放下心來,今天就他帶的隊伍出現了陣亡的情況。

    「幸好喪屍沒有形成自己的組織調度體系,」1連長心有餘悸,「要是他們也講究點兵法,人類真是麻煩了。」

    當下決定成立教導連,李峰毅前期組織的教導排很有成績,於是由李峰毅兼任教導連長,李峰毅注意到臨危受命的1班長,於是任命他為排長。

    「咱們是不是發個勳章之類的?」李峰毅還想再進一步,畢竟當時大家都給嚇壞了,那個班長能夠完成任務,表現很好,訓練那麼久了,楊子謙還一把就把扳機扣斷了,拿著手雷比劃來比劃去的不敢扔。

    「可以適當發個勳章,畢竟是第一次戰鬥麼,」劉軍長倒是同意了,李強覺得要是每天都這麼發一枚勳章,那勳章還不得滿天飛了,不過他沒表態,畢竟第一天很關鍵,表示著他們有組織的開始反擊了。

    最終決定,所有參與第一次作戰的人每人發一枚紀念章,「第一次反擊作戰紀念2015-6-11」。兩位烈士火化後先被安放在瑪麗醫院武裝力量部辦公室,以後有條件了再建造烈士陵園。

    1班長拿了一枚,「勇敢獎章」,並記三等功一次。

    對這個功劉部長站在演練場主席台上,是這麼說的,「第一次就出了功臣,大家不要灰心,這麼多喪屍,還擔心沒有功勞可領麼?」

    還發給1班長五星二鍋頭1瓶,牛肉罐頭2聽,這下大家眼熱了。末世以來,特委會的人們倒沒有挨過餓,但是這些肉製品肯定越來越少,所以管制比較嚴,每天才能吃到一塊肉,還是戰鬥人員才有的,別的即便是工作餐,按照制定好的計劃,也只能每週一次,至於非工作餐,一律沒有。因為擔心喝酒後愁上加愁。再搞的酗酒鬧事,都被馬懷博給取消了,烈酒可以做消毒酒精,更是沒有了。

    1班長收到了任命書,「茲任命段鐵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暫編第一營教導連1排排長,希望繼續在新的崗位努力戰鬥,為人類消滅喪屍而努力奮鬥。」

    李峰毅沒有任命副連長,他首先命令段鐵把1排構建好,然後從一營再抽調一些前軍人和這次作戰表現好的,組建2排,3排,優秀的經驗要進一步傳承下去,他對段鐵嚴肅的說,「手裡缺武器也就罷了,如果思想上再沒有武裝起來,無異於讓戰士們送死。」

    在一邊的劉軍長點頭,暗自想,「小伙子有搞頭啊。」

    當天整軍的結果,按照第一營的架構,又成立了暫編第二營,

    「照這麼搞法,保守些估計,每天成立一個營,還是挺不錯的麼。」李強很樂觀,不過李峰毅樂觀不起來,北京地形開闊,人口密集,不定還會出現什麼複雜情況。

    「那個大型小區樓不錯,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沒有過多使用新型建材,」孫曉山帶著那個建築工程師去那兒摸地形了,圍著幾座樓看了一遍,「但是交通不太方便,咱們最好還是在三環的一個交通樞紐路口找個大廈,便於運輸。」於是大家決定再找找合適的大廈。

    暫編二營當晚完成編組,第二天沒有出動,他們還得訓練一天,再多的訓練時間,沒有了。

    工業組再次瘋狂的拆樓裡的水管,防盜門,這次有個剛救出來水管工告訴他們這不是鋼管,是鍍鋅鑄鐵管,但是沒有人理會他,這個名稱聽起來不是很威風的樣子。

    工業部也安排出人手拆自行車把,卸自行車剎車鋼絲繩,鋸鋼護欄杆,製作弓弩。

    暫編一營第二天的內容是把昨天隔離出來的區域清理乾淨喪屍,救出倖存者,一線平推到和平裡中街。

    還是老樣子,家屬院的倖存者狀況好一些,辦公區域的倖存者們就慘多了。

    「這樣看來,以後的倖存者至少要休整一段時間才能排上用場了,」李峰毅今天沒有帶隊出征,他負責教導連的工作,負責訓練暫編二營的訓練,「然後就是需要休整2天,3天,4天,5天了。」他悶悶不樂,那樣的話物資的壓力就大了很多,但這個事情著急是沒有用的。

    他讓段鐵帶著教導連1排,2排進行暫編二營的整體訓練,自己帶著3排試圖摸索喪屍群野戰戰法。

    在已經清理出來的和平裡街心公園,3排7班扮演軍隊,8班,9班扮演喪屍,鋼管全部換成包裹著厚衣服的週一板凳腿,沾滿泥水,演習規則規定,只要泥水沾到頭部就算殺死喪屍,只要喪屍的嘴出現在軍隊身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就算陣亡。

    第一次,7班完敗,他們被8班,9班全速奔跑一次就給衝散了,然後就陣亡了,8班,9班只有不到10個人被殺死。

    第二次,7班把全身盾牌做了改進,做了支架,頂替戰士們頂住了第一波衝擊,這次效果好多了,但是在隨著被泥水染中頭部的戰士們被要求躺在地上的做墊腳石的時候,平衡被打破了,很快在墊了幾個人之後,8班,9班衝了進來,這次陣亡了得有15,,6個人。

    李峰毅知道這還是8班,9班扮演死屍躺倒地上的時候猶豫的原因,誰也不希望被那麼多人踩來踩去的。

    又失敗了,大家都蹲在和平裡街心公園,很沮喪。

    用槍如何呢?李峰毅閃過了這個念頭,但是用槍是不能實彈射擊的,會引來大群喪屍就不妙了,但是他會推演,他記得好像有過研究,子彈的效果在實際戰場越來越差,幾千幾萬發才能打死一個人?

    「於參謀,子彈在實戰是的殺傷效果如何?我記得好像一場戰爭下來,得幾千發子彈才能殺死一個?」李峰毅問一個職業軍人於參謀。

    「伊拉克戰爭每30萬發子彈打死一個人,不過美軍的例子不可供參考,我軍在二戰時基本上30發左右消滅一個敵人,這裡面還有大量是手榴彈,地雷,少量大炮消滅的,」於參謀對這個很熟悉,「我想喪屍的比例會高一些,因為畢竟喪屍不會做戰術動作躲閃,可是現在的武器大多數也是全自動武器,經常一梭子子彈打出去不知道飛哪兒了。」

    「就算扯平吧,咱們的人開過槍的不多,大多數人都沒有摸過槍,」李峰毅想禁槍政策真是有利有弊,「咱們也沒有地雷,大炮,算60發消滅一個喪屍吧,畢竟喪屍這玩意不打中腦袋就死不了,而人類,心臟,腹部,動脈打中了幾乎就致命了。」

    目前情況,槍不過300,子彈不到萬發,李峰毅和於參謀都搖頭,至少現在不是辦法,光是武器訓練加實戰就損壞了將近100支了,都給扣壞扳機了,訓練的再好,實戰中也會大量損壞。

    「換個方式,」李峰毅靈光一閃,「我們總數上少多了,但是每次我們多打少試下。」

    第三次演習開始了,7,8班守衛,支架頂住盾牌,9班進攻,很快就把9班給滅了。

    「嘿嘿,」李峰毅得意了,「我就知道可以。」

    於是末世步兵條例增加一條,「沒有火力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必須分割喪屍,用多數消滅少數。」

    然後又演練了在開闊地帶人為製造障礙的方法,為此把和平裡街心公園的條石都給挖了起來,在泥地上演練戰壕,土牆的效果,大家都挺滿意,當然,這次不是人類在戰壕隱蔽,而是在戰壕後面看著扮演喪屍的戰士一個個掉到裡面去。

    「這些方法都是對陣沒有絕對數量優勢的喪屍時用的,」劉軍長檢查完倖存者營地後,看到各種記錄的演習成果時說道,「不過好在城內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野外的時候只能再考慮了。以後和平裡街心公園就做為訓練場吧。」

    然後用對講機呼叫李強,1連長,2連長,告訴他們遇到大群喪屍的時候,呼叫支援即可。

    今天戰果不錯,在增援了2連一次後,圓滿度過了,總計救出2300多人。

    就這麼一直到倖存者總數達到1萬人的時候,已經清理完和平裡東街至城鐵13號線一半的範圍了,加入軍隊的人數達到了8000多人,倖存的幾乎都是青年人,被編為22個營,8個團,3個師,李強升任暫編軍軍長,李峰毅升為暫編軍軍政委,暫編一師師長魏勇,政委吳天雄,暫編二師師長孫飛剛,政委田明,暫編三師師長黃順義,政委景河田,偵察連也擴大為偵察營,不過偵察營一般不承擔具體作戰方向,也只是分散配屬給各個部隊做為加強力量使用,偵察營營長認命了一個前偵察兵馬小帥,教導員魏明,干休所的軍人們沒有特種兵也沒有偵察兵,即便是軍人子弟,在末世前也不是那麼能吃苦了,但是末世了,一切得從零開始。

    在幾天的作戰中,劉軍長給一批批表現良好的軍人們、倖存者們火線入黨,所以才準備了這麼多的各級政委,也完善了組織生活制度,李峰毅一直認為這種組織最好的適應了緊急狀態,以後情況有變化再調整,關鍵是活下去。

    還成立了一所末世暫編軍校,一位軍校退役校長在看到這些人沒有武裝割據之後,很放心的答應出馬,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他手下的老師們主要是喪屍戰鬥英雄們,當然熱兵器也進行了基礎教學工作。

    孩子們也達到了1千多人,成立了小型小學,初中,高中,這個區域沒有大學,沒有成立大學,教學第一課,不論年級,都是醫學部主編的《末世生存手冊》,目前已經出到了第五版了,新的手冊研究表明:

    「人類普遍身體素質提高,力量增長為末世前的2~3倍,速度沒有改變,抵禦疾病能力極大增加,目前沒有出現內科疾病的情況。

    喪屍們恢復到人類末世前的體力,喪屍沒有恐懼感,沒有痛感,沒有疲勞感,導致衝擊力和目前人類相當。

    唯一致命方式是擊碎腦幹,喪屍具有盲從效應,只要某個方向的喪屍增多,幾乎所有範圍內的喪屍都會向那個方向集中靠攏,具體範圍不詳,具體原因不詳。

    動物們變異了,性情沒有改變,目前的表現是體型增大為原來的2~3倍左右,不建議個人養寵物,應該一律送交衛生部,或者交給民政部(歐部長很明智沒有說交給民政部幾乎都給殺了吃肉,交給衛生部幾乎都給解剖然後再給吃了。)

    植物沒有出現變異,不過觀察到生長速度似乎出現加速跡象。」

    孫曉山正式退出軍隊,轉任科學技術部和工業信息化部的部長。

    在清理中找到了一個無線電愛好者家中的無線電台,監聽了幾天後,沒有國家一級行政部門的消息,各個倖存基地的消息很多,情況不是很好,很多地方開始出現吃人的情況,可以想到的各種制度並存,封建制,奴隸製成為主流,南方地區有些人搞了個西方體制,聲稱西方的朋友會來救援。

    李峰毅讓人錄製下來這些局勢惡劣地方的錄音,播放給基地每一個人聽,用意是讓大家知道目前基地是全國各個基地中最有保障的---他注意到很多倖存者對目前物資緊缺,什麼都要管制的局面怒氣衝天,頗有怨言了,事實證明這樣做的效果很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