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三章 打通基地聯繫4 文 / 瑞雪星晨

    團政委是從京沈高速公路防線緊急趕過來整軍的,駐守武窯大橋的偵查營是他們的編制。

    營教導員不知道的是,團政委被氣得臉色發白的旅政委喊過去,當胸捶了幾拳,就被命令立刻過來整軍,團政委不知道的是,旅政委被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的師政委喊過去臭罵一頓,而李峰毅當時只是看了一眼武窯大橋混亂的場面,怒罵一句,就跳下立交橋了,在他的身後,戰時高效的體制就自動運行起來了。

    最終野戰軍沒有堵住高速公路,喪屍們不知道疲勞,不畏懼生死,整整一夜,堆成了屍牆,把疲憊不堪的野戰軍攆得遠遠的,穿著鎖子甲掉隊的戰士們被一堆堆的喪屍圍著,鋪滿了一路,損壞的汽車也到處都是,末世汽車保養很差,缺少零件,潤滑油,很多都是帶病運行,稍有故障就沒法再次啟動,戰士們只好下車繼續撤退,很多士兵累的脫力,然後就地睡著了。

    參謀部一直沒有任命參謀長,這次那個提出建議的參謀被任命為參謀長,他叫施永成,山東人,武術世家,軍人世家,從紅軍時代就有家人參加了**的武裝,這讓李峰毅覺得有時候家庭出身還是有用的。

    施永成上任後修改了步兵戰術條例其中一條:身穿鎖子甲,從高處往下跳落,不得用腿部或者頭部硬撞地面,而應該在落到地面的時候就地打滾,用鎖子甲和翻滾的姿勢緩解衝力。

    部隊這一退就不可收拾了,沿途無險可守,再勇猛的部隊,面對喪屍不知疲倦,不畏生死的衝擊,也無法長久抵擋,是人就有疲憊的時候,但是喪屍沒有。

    最終想辦法在沿途拋灑了大量血肉,才沿著東六環建立了防線,一開始做為聚殲區域的地方是兩條河流匯流處,河上的橋樑也被連夜堵住了,野戰軍只能寄希望於喪屍沒有忽然腦筋一轉,任意找個橋樑突圍,那樣只好毀壞橋樑了,末世各種物資短缺,再修復就不容易了。

    所有的軍人們都一籌莫展,明明喪屍只會一招,就是一個勁猛衝,你殺它,它會死,乾脆利索,毫不拉稀擺帶,可它就是數量多,不知疲勞,不畏生死。

    撤退的這兩天,不論是參謀部還是班排的諸葛亮會議都是開了一場又一場,就是沒辦法,只能逐步消耗,可這和特委會要求的盡快殲滅有些不符合了。

    戰場上的軍人們也都感覺到喪屍們每天都有些細微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所有人類都不敢想像,不願意看到的--喪屍們似乎有些合作的跡象了,反過來這越發增加了特委會的急迫心情。

    新組建的炮兵團開始建議是否可以試驗下大炮的威力?

    在詢問了炮聲可以傳播的距離後,他的建議被否了,大炮的威力誰都不忽視,不過現在只是一面受敵,背後的喪屍都被想辦法引開了,如果炮聲一響,恐怕四面八方的喪屍都趕過來了。

    戰線僵持住了,李峰毅指揮戰士們在高速公路前後搶挖出不下數十道戰壕,堆積了十數道汽車障礙牆。

    然後返回了東壩基地,大戰開始前後這幾天,各部隊清理的道路已經和北部,西部山區接上了,獲救倖存者達到28萬,整編出不下20萬野戰軍,還收復了幾個鋼材市場和豐台區的機械廠,孫曉山指揮他們全部往戰爭上扭轉方向,改進了鎖子甲編織機,原來只能和織布一樣做成整塊整塊的鎖子甲,然後是人工按照人體形狀剪裁,現在他找到一個機械廠裡數控專業的大學生工程師,重新設計了程序,採用cad製圖,輸入編織機後,可以直接編織成人體形狀的鎖子甲。

    孫曉山在編織機旁邊看到了李峰毅,他安慰道,「自古無不敗的將軍,何況咱們只是沒有速勝,不算失敗。」

    「唉,」李峰毅一聲歎息,「6弟啊。」他搖搖頭不知如何說起。

    其實這次作戰的主要目標不是消滅喪屍,而是探索能不能盡快消滅喪屍群,這樣可以盡快把喪屍成群的滅掉,加快人類復甦步伐,全國那麼大面積,那麼多數量的喪屍,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曠日持久,不是良策,不過目前看來,可能也只有這麼消磨才是好方法。

    也許應該適當修改下作戰思想?大規模把喪屍集中到指定區域,然後日積月累的就這麼消磨?

    李峰毅在特委會無線電會議上說起了這個思路。

    劉軍長也跟著歎氣,「這會我理解蔣委員長的鬱悶了,他總是說**滅的太快,就是幾萬頭豬,共軍也抓不了這麼快啊。」

    「哈哈,」大家都樂了,哪怕幾百萬**不攜帶武器,就那麼空著手狂衝,彈藥缺乏的解放軍都得吃癟,這跟喪屍真沒法子比啊。

    「人比人該死,人比喪屍,該自殺,」有人打趣到。

    兩邊的編碼員,譯碼員邊收發報邊偷樂。

    「咱們圈定一塊區域,開始調動喪屍吧,」李強充滿豪情壯志,「咱們也不急一時,都集中起來別的地方不就好辦了麼?」

    「得盡快把包圍圈裡掉隊的戰士們救出來,」李峰毅提醒到,「他們大部分不會有事的,就是深入敵後了。」

    「鎖子甲防禦能力出眾,」劉軍長說道,「沒必要都用陌刀麼,就是用鋼管槍也可以啊,喪屍吃咱們,咬不到,戰士們沒有心裡壓力,咱們殺它們,一捅一個准,速度就會加快很多。」

    換裝的通知讓孫曉山鬱悶不已,好容易研製出來的陌刀啊,明晃晃的陌刀軍陣,想起來就讓人豪情萬丈,「都是爺們,耍什麼鋼管哦。」他這麼私下裡給李峰毅抱怨道。

    「夠怪你做出來的鎖子甲太好了,」李峰毅嘿嘿笑著,「比大殺器貞操帶結實了得啊。」

    新的兩米鋼管,一米半鋼管再次下發部隊,陌刀暫時沒有回收,沒那麼多精力,只能一步一步進行,也有很多戰士捨不得陌刀,不論橫劈豎砍,擋者無不披靡,從來都是一刀兩斷,不含糊,於是有的戰士還是使用自己的陌刀,對此軍隊沒有強制要求。

    新的鎖子甲鋼管戰士軍團誕生了,一個標準裝備的戰士全身穿著黑黝黝的鎖子甲,淡定的眼光在鋼環後面發出寒光,手裡的銳角鋼管隨時準備在喪屍頭上開個透明窟窿。

    「很好,很強大!」李峰毅滿意極了,他圍著鎖子甲鋼管戰士打著轉,毫不掩飾欣賞的目光,「很暴力。」

    「對了,」李峰毅和孫曉山說著戰場經驗,「戰士們在河邊的時候被陷到泥裡去了,想辦法解決下,做些輔助裝備?」他想起那幾個倒霉的戰士被喊著號子,跟蘿蔔似的從泥坑裡拔出來就想笑。

    「嗯,」孫曉山點頭承認,「太重了,要不是人類體力大增,這麼一身裝備根本不好移動。我做幾個排雷靴似的鞋板吧,在鬆軟土地上套在鞋上,減少對地面壓強。」

    最終版的鎖子甲戰士全身外穿鎖子甲,一根2米鋼管,一根一米半鋼管,根據任務區域不同,攜帶不同輔助裝備,如鞋板之類的。

    「我們這是用現代化大工業製造古武士了,」孫曉山苦笑著對李峰毅說,「多好的鋼啊,多好的設備,光造些鋼管槍,鎖子甲之類的了……」

    新的作戰區域需要仔細挑選,不能有大規模的廠房,居民區之類的,如果到時候放火或者炮戰恐怕會造成嚴重物資及倖存者傷亡,還要有好的地理環境,開拓平坦的土地上大家沒有信心擋住喪屍群的進攻,範圍要大一些,不能搞出頂著喪屍鼻子尖列陣的問題,參謀部為此整天盯著地圖看來看去,都有人開始打馬裡亞納海溝的主意了。

    劉軍長知道他們的煩惱後,問他們道,「已經圍起來的喪屍群你們打算怎麼處理呢?」

    當然是消滅了,幾個參謀面面相覷,難道養著吃肉?

    忽然施永成參謀長恍然大悟,「有道理啊,那不就是現成的喪屍集結地麼?」

    每次喪屍太多肯定就吃不下,一次不能超過八十萬的樣子,多了也放不下,把喪屍群消滅乾淨,整理下土地,做好佈置,不就是現成的喪屍消滅基地麼?

    野戰軍的圍繞北京建立環繞防線的計劃繼續執行,把新搜救到的兵力大部分也補充給了他們,圍剿部隊則適當加強後開始打造新的裝備,並且開始圖上作業,等到殲滅包圍圈裡喪屍群後就開始土建施工,要把包圍圈裡搬光,然後設下天羅地網,一批一批的剿滅。

    工業部接到了重型突擊車輛的訂單,要求盡快做出幾輛,一者解救掉隊的戰士,一者實驗性能,時間很緊,一天內先造一輛出來,因為掉隊的戰士已經在包圍圈裡一天半了,近處的戰士都被救出來了,深處的戰士就不是靠人力能救出來的,喪屍畢竟太多了,每次看到有給他們送肉吃的總是興奮的都圍上來,殺不透重圍就無法救出更深處的戰士。

    收復的東壩地區中型卡車很多,畢竟是機械廠集中的地方,又是五環以外,車輛不限行,能多重就買多重的載重車輛是工廠主們一致的心聲,超載啥的沒被交警抓到就不算。

    孫曉山想起了李強的坦克,要是有這種重型坦克在,這突擊還不是小意思?不過又想到即便是坦克,也被喪屍搞壞了,還被當人鐵殼罐頭啃了一夜,又覺得比較棘手。

    最終確定的設想是:馬力強勁,適應多種路況,不能被陷到泥裡,防護不用很強,鎖子甲就夠強了,但是一定要有保護成員的基本設施,被喪屍從車上拉下來,就不算有防護了。

    到組織部要了幾名排名在前面的汽修廠員工,從工程師到技術工人湊齊了一套人馬,讓他們根據需求推薦車輛。

    第一輛選定的車型是:紅色的烏尼莫克u4000雙排座卡車,號稱越野王,是一位喜歡當驢客的富家公子買來放在4s店改裝的,車主的本意是改裝成奢華型的,當驢客也要擋著奢侈氣派才符合他的家產,結果末世那天富二代被困4s店,2號基地展開搜救工作,所有物品一律統一調配,富二代和公安部的鋼管交流了一番後,很識時務的愉快的贊同了,然後富二代就去基本勞動力大隊上班了。

    民政部走訪的時候問他有什麼意見麼,表示可以為他安排一個好些的工作,雖然他累得每天象條死狗樣,但是他堅定的表示勞動是最光榮的。

    其實是因為他聽說民政部想在北京郊外建設一個火化基地,不敢去當收屍工,搞得民政部很詫異,好多年沒聽人這麼真心的要做普通勞動者了,甚至還考慮是不是給他找心理輔導小組開導下--要有了啥心理問題,可就少了一個基本勞動力了。

    民政部專門走訪他的原因是他在簡歷表上登記自己是宗教學專業,尋思著宗教界人士是不是面對眾多死者屍體是否能夠更加淡定--據城內火葬場的報告,火葬工們出現了很多心理問題,面對天文數字般的屍體保持淡定確實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孫曉山要求把車輛改裝成適合戰鬥,適合營救的需要,這種型號的卡車車頭有一個自救絞盤,被按照要求裝上了一張金屬漁網,網眼上密佈倒鉤,用的時候用繩索拋射器扔到被困戰士身上,倒鉤總會有鉤住鎖子甲的地方,然後絞盤往回牽引,就把人拖出來了,駕駛座被圍上了鋼板,擋風玻璃圍上了一整塊鎖子甲,車廂內本來背對著車外面的座椅被挪到了中間,面對這外面,戰士們手持鋼管陌刀坐著,很方便的出手就有,招呼喪屍,車廂被改成了鋼管似的,全是一排排鋼管,上面還有掛鉤,和幾個腳蹬版,還有安全帶,如果有戰士來不及上車--全身負重比較大,這很有可能,這時候,戰士可以把自己的鎖子甲掛在掛鉤上,繫上安全帶,踩著腳蹬板被車輛帶著往外衝,車廂底部,大概人胸部的地方,裝上了陌刀刃,車輛開動起來,可以有效切割喪屍胸部以上部位,防止喪屍撲車,車頭留出了自救絞盤甩漁網的地方,然後裝上了倒v字形鋼板,可以分開湧過來的喪屍,避免擋住車頭。

    在熟手工程師和熟手技工的協助下,只花了半天時間就改裝好了車輛。

    這種改裝型號的車輛命名為:武裝偵察搜救車,後來發生了人類倖存者基地混戰後,被重新命名為喪屍武裝偵察搜救車,但是偵察營表示反對後,命名為武裝偵察喪屍搜救人類車,以示和偵察對像為使用熱兵器的人類車型相區別,不過這個名稱太拗口,俗稱還是喪屍武裝偵察搜救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