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二章 朝鮮半島2 文 / 瑞雪星晨

    總參軍情部門向李峰毅做了秘密匯報,他們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的解放軍基地聯繫上了。

    在分配出人手整理原總參各部門情報資料後,他們第一階段把最急需的全國各地所有倉庫找了出來,然後特委會根據各地倖存者情況予以相應通報,以不餓死人但也不能浪費,不造成過強的武裝避免割據為原則。

    這些倉庫有少部分已經被人發現了,例如倉庫附近的居民肯定知道點兒影子,還有吳念福這樣的境內外敵人刺探到的,他們想辦法突破了安防設施,絕大多數倉庫還是處於軍事秘密階段,沒有被人獲知。

    特委會告知急需的倖存者基地,維持民生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組織正名,我們不光是和平年代橫徵暴斂的,關鍵時刻也是為人民提供服務的。

    第二階段他們把全國各個秘密軍事基地整理出來,並且逐個建立聯繫,有極少數消失了,由於衛星的失事,無法連接遠程視頻,不知道原因。

    工業部已經在考慮增加大功率中轉基站的建設了。

    這個階段最大的收穫就是和二炮的數千公里戰略隧道恢復了聯繫,戰略部隊要求獲取國家密碼才能判斷是否回歸特委會領導,密碼正在尋找中。

    同樣需要密碼才能歸隊的還有幾個航天基地,他們表示在歸隊後可以按照特委會的命令想辦法發射幾顆衛星試試效果,這太讓人喜出望外了。

    國家密碼究竟保存在哪裡呢?

    大家撓頭中,絕密部門一貫是跟隨中央領導行動的,末世的時候一併全軍覆沒了。

    第二階段階段最有價值的是取得了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秘密基地的聯繫,儘管他們擁有戰略核武器享有最高密級,不能立刻回歸,在總參的耐心說服下,還是同意實現情報共享。

    據他們匯報,這三座山脈裡喪屍群鋪滿了幾乎所有的山頭!

    他們根本無法像末世剛到來的時候外出活動,那時候即便是野獸巨型化了,只要小心一些,還是可以外出巡邏的,目前他們只能靠庫存物資生活,幸好建設的時候就考慮到核戰爭無法取得外界支援的情況,物資儲備豐富。

    目前特委會能要求他們做的就是觀測喪屍群動向,在喪屍群內部做預警工作。

    最感到鬱悶的就是喪屍群了,它們能感覺到最美好的食物就在身邊,卻無法食用,能抗住核彈近爆的防禦設施不是白給的,手抓牙啃的根本無濟於事,急啊急的也就習慣了。

    俄羅斯邊境暫時守衛為主,那邊地形太過遼闊,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主要進攻方向就是朝鮮半島,打到海邊就算把一個戰略方向鞏固了。

    山區喪屍圍困以為主,孫曉山的工業部造出了很多自動化機槍塔,採用圖形圖像識別技術,自動瞄準設計,晚上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喪屍是冷血動物,不能依靠紅外線方法檢測,只能採取探照燈照明前沿的方法。

    因為圖形圖像識別芯片數據處理量大,要求性能很高,不是已經投產的單片機能勝任的,需要的數量也多,庫存遠遠不夠使用,只能採取拆機件的方法解決,導致故障率很高,只好採取每個地點配置多部機槍塔的冗余方法應對,這又進一步加大了數量多短缺,拆機件公司生意大火。

    價格也開始大幅上漲,末世前上百元錢一顆的視頻芯片,末世的價格從每個饅頭一顆,漲到2個饅頭一顆了。

    商業部開始考慮是否恢復暴利稅。

    機槍塔機槍普遍採用庫存型號為主,需要消耗完畢庫存彈藥後才會考慮裝備最新列裝型號的武器。

    機槍塔採用電線供電,不好拉電線的地方採用太陽能供電,為了防止這兩種電源都出現中斷的情況,還加裝了大功率電池做為輔助電源。

    圍繞三條山脈的施工是個海量工程,就算是集中力量做大事的特委會也不敢全面進行,參謀部根據這種情況,採取了折中的方法,面向特委會軍隊的方向盡量安裝自動化機槍塔,鐵絲網等,每隔70公里設置重炮基地,囤積彈藥、物資,其餘方向以監視為主。

    物資一時半會運送不到的地方,採用澆水製造冰牆的方法臨時設置防禦陣地。

    向朝鮮半島進軍的道路力求保養修復完好,便於部隊機動,一旦山區喪屍群衝下山來,主力部隊就要回援。

    這次清剿朝鮮半島的作戰行動採取交通路線稠密設置155重炮火力基地的方法,步兵沿著半島翻山越嶺一線平推,重炮在道路上同步移動,提供火力支援。

    步兵一旦發現大群喪屍後立刻呼叫火力支援,重炮轟散,然後步兵掃清殘餘。

    穿著板甲的戰士們步履艱難的行進在白雪皚皚的山上,一步一個跟頭,很多掉入山澗犧牲了,這些困難都沒有遏制住英雄們前進的步伐。

    他們在自己身上拴好繩索,一個班一個班的串起來,再有掉到懸崖的別的戰士就當人錨把他拉上來。

    不時的需要和雪堆裡躥出來的喪屍搏鬥,嚴寒低溫沒有影響喪屍的活動,人類戰士卻大受影響,幸好人類戰士很快吸收了經驗,他們拉開戰線,後方是狙擊手,然後是機槍手,步槍手,最前方是手持長盾的戰士。

    一般作戰步驟調整為長盾手引出喪屍,然後步槍,機槍,狙擊手一起射擊,用密集的火力彌補人類戰士體力的缺乏,如果遇到大群喪屍,則會就地建立防線,給重炮指引目標,重炮轟擊後,步兵清理完戰場後,再次前進。

    唯一方便之處就是末世到現在這個時候,海量喪屍們把山區動物消滅的差不多了。

    在熙川遇到了很多朝鮮山區倖存者,他們是從平壤沿鐵路逃過來的,受益於宣傳部的小學語文老師,他們都能聽懂中文,很多人還能把中文說的很好,就是不會寫。

    朝鮮長期在美國的武力威脅下,戰備工作做得很好,為了防止空襲,把當年的坑道工事發揮到了極致,物資、武器倉庫更是十分豐富,居然還有上個世紀50年代的武器、物資封存,也因此倖存者們日子過得比較好,在當地一貫嚴密的黨組織領導下,秩序比較井然。

    統戰部門發揮了重大作用,末世前中國的發展證明了中國還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也給了朝鮮大力支持,扛住了美國的多次挑釁,讓他們從一開始的誤解發展到後來的更加緊密聯繫。

    這次統戰部長葉留隼和他們的最高倖存者領導會晤後,專門把最高倖存者領導接到了北京和李峰毅、劉軍長會晤。

    李強沒有繼續衝鋒在一線,以後他也不準備衝鋒在一線了,功勞、經驗他已經撈得足夠多了,沒有人不服年紀輕輕的他坐上特委會幾百萬軍隊老大的位置。

    黨組織生活會議已經指出他有好大喜功,不顧自己指揮位置的錯誤了。

    他坐鎮瀋陽基地,以特委會國防部長的身份,用視頻參與了遠程會晤。

    特委會重點向朝鮮倖存者最高領導介紹了目前的世界形勢,他們被美國搞得太厲害了,內部的**也很嚴密,一開始他們以為是美帝國主義發動的惡毒襲擊,即便是隱藏在深山,也整天進行反擊美國侵略的教育工作,戰備搞得很好,準備逃到中國成立逃亡政府後繼續和美帝國主義拚命。

    聽到特委會要給美國佬一些厲害瞧瞧的時候,他們大喜,能給美國人搗亂是被美國人硬生生刻到他們骨子裡的想法,很同意做為新的共產國際的一部分參加特委會的工作。

    實在是被末世的情況嚇壞了,這太可怕了,整個朝鮮2390萬人口,他們能聯繫上的不到200萬,還每天都在減少中。

    朝鮮半島中朝鮮所在的這一部分山地面積佔了百分之八十,工業不是很發達的朝鮮,自然環境很好,因此喪屍群和巨型化動物都是倖存者的大敵。

    加上中國湧過去的1,2000萬喪屍是以一個大集群鋪天蓋地、漫山遍野形式出現的,它們的出現直接把整片山脈拔高了一具喪屍的高度,都給鋪滿了。

    這給了他們很深刻的印象,沒有人比他們更瞭解中國人,中國人善良起來世人皆知,中國人狠起來世人也皆知。

    有史以來,朝鮮半島中國人打遍過好幾次了。

    末世的中國人和中國喪屍很恐怖,他們居然可以攆的海量喪屍到處跑。

    形勢比人強。

    至於朝鮮人的各種秘密基地、倉庫,他們因為倉促逃入山區知之不多,加之人員損失過多,知道的不是很多,只有收復平壤後再搜尋資料了。

    特委會的軍隊在朝鮮半島繼續南下中,河流沒有造成很大的阻礙,都結冰了。

    倖存的朝鮮人被後送到瀋陽附近,特委會在那兒建立了一個初步篩查基地,準備把整個東北亞的外國人包括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人都篩查後重新打散分配到各個地方。

    特委會承諾會盡量不把他們分的太散,後來這個承諾實現了,他們被分為男人、女人兩大塊安置,幾代人之後,社會大同了……

    特委會的的火力遠遠超過當年朝鮮戰爭美國人的火力,生產設備、資源都比那時候豐富太多了。

    畢竟是人類單方面對付喪屍的熱兵器戰爭,也沒有人整天琢磨破壞交通線,轟炸後勤基地的壞點子。

    轟鳴的大炮把喪屍群一路往南驅趕著,李峰毅要求軍隊在喪屍還沒有確定自己有效的反擊方法前,盡可能打擊喪屍,爭取戰略迴旋空間。

    「這樣做,最起碼逃跑的時候有地方可以多跑兩天,」李峰毅這麼給李強說的,李強深以為然。

    收復平壤後,獲取了大量朝鮮的秘密倉庫、軍火物資的資料,特委會都派人按圖索驥予以查實,嚴密看守,這些倉庫裡很大一部分物資是末世前中國和蘇聯支援的,朝鮮人希望能夠用到反擊美國入侵的作戰中,為此很好的保存了幾十年。

    以後朝鮮半島將做為特委會以備萬一的最後一塊根據地,這是李峰毅他們積極收復朝鮮半島的原因,真到了不可挽回的程度,守住鴨綠江進行一條線的正面作戰就可以了。

    劉軍長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用什麼名義進入朝鮮半島?

    再往前明清時代就不用參考了,當年用的是志願軍名義。

    討論後決定成立末世朝鮮人民解放軍,夠有時代氣息,也是點醒各位,我們是末世解救你們的武裝力量。

    倖存的朝鮮人在瀋陽附近進行整編,女人們都被運往後方了,男人們組成末世朝鮮人民解放軍,他們主要裝備輕步兵裝備,擔任解放自己國家的任務,末世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他們提供重火力支援。

    特委會的解釋是重火力協同作戰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訓練出來的,可是酷寒的朝鮮半島倖存者們每天都有人死去,末世的時候是春季,大家食物還好說,總有些倉庫之類的為了防止美國空襲挖在了深山,衣服可就不行了,城市又不敢回去,每天都有凍死的。

    更何況這還是統一朝鮮半島的良機,美國人設在亞洲的幾個基地自顧不暇,韓國已經徹底草雞了,這個把月來,一直都沒有韓國的無線電信號了。

    拍打著自己身上的板甲,把手裡的ak槍族耍弄的卡卡作響,朝鮮人覺得很有道理,上次抗美援朝中國很講義氣的做法讓他們對中**隊有著莫名的信任。

    現在這個形勢,不信任也沒有別的辦法,看著中**隊一應俱全的輕重傢伙若即若離的對著他們,他們嚥了口唾沫。

    朝鮮男人們傾巢而出,他們取代了原來中**隊的搜索任務,排成一條條直線,朝鮮半島最寬的地方是360公里,利用險峻高峰、城市、道路做為據點,人牆很容易從東海岸拉往西海岸,爭取不留下空白。

    中**隊仍舊沿著公路、鐵路還有凍結實的河流行進,大炮防禦營地嚴格按照起獲的朝鮮庫存大炮射程設置,力求把經過的地方覆蓋在大炮射程內。

    一堆堆的炮彈整齊的堆放在炮兵陣地上,一旦前進距離超過3個大炮射程間距,則後方的大炮前移至最前方,依次類推。

    中**隊的炮兵老手們一通百通,把各種型號的火炮耍的出神入化,最主要是這次誤炸其實也不是很擔心,他們多次用炮彈炸成了一道道的火牆像鐵於火組成掃帚那樣向前方均勻掃去。

    火牆掃過之處,從喪屍到積雪到枯樹雜草一掃而光,只剩下摻著炮彈皮的渣土,連天火牆的壯觀景象讓朝鮮人歎為觀止,更增加了對統一朝鮮半島的信心。

    末世確實也是發展的機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