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114章 開槍為他送行4 文 / 瑞雪星晨

    前些年控制住不斷下滑的官員、民間道德趨勢後,很是加強了內部建設,很多時候李峰毅都在想如果不是末世前幾年好好抓了紀律啥的,給他幾個膽也不敢用這個名義,倖存者會比喪屍更希望他去死的

    好比湯恩伯就被河南人民幫日本鬼子解除了武裝,人民忍到了一定程度上寧可同歸於盡

    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倖存者基地都給分割包圍了,大多數都難以維持,入不敷出,糧食,武器都是問題,難得特委會銳意進取,居然派出了裝甲列車,溝通全國鐵路線,拯救倖存者。

    金春生在多次國安部內部討論後,終於確定下來,支持特委會,做為扶持對象,特委會也不辜負大家希望,立刻就有對口部門接應相對的工作,就連軍事情報,也有總參謀部情報部門在進行了。

    總參謀部在打完天津戰役後,就著手恢復情報部門,不過這個部門給普通老百姓的感覺沒那麼震撼,畢竟一般人是不會接觸到軍事領域的,再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老祖宗說了幾千年了,都理解,但是國安部就不同了,感覺特神秘的樣子。

    在瞭解到總參情報部門的工作進展後,金部長也謙虛了一些,人家特委會也是有些準備的啊。

    國安部和總參情報部門把掌握的情報一對應,跡象越發明顯了。

    2015年3月,美國中情局有個部門從聯邦調查局調走了一個人,名義是考察一家金融公司情況,準備投資,不過內部情報他是去執行一個歐洲任務,歐洲那邊情報人員反應這個人確實出現在歐洲了。

    這個人的密級是美國情報界最高等級,一切個人資料都是問號。

    看似平常的工作透著一股不平常,他怎麼會被派往相對安全的歐洲從事情報工作?難道中情局真的能人多的用不了了?

    總參情報部門顯示中情局有個人到了歐洲後去了一家船舶公司,瞭解了下一艘遠洋漁船的情況,這艘遠洋漁船實際上是給美軍製造的情報船隻,造好後會在關島進行改裝。

    兩家機構的情報分析人員聯合分析後認為這個人就是中情局派出的那個考察金融機構的人員。

    這麼平常的視察工作派出這麼個人物,就太不平常了,這個人可是插手過1996年中國針對台灣軍演洩密的關鍵人物,那次軍演洩密,中**方處決了劉連昆這位叛徒將軍,並株連了軍中24人,是建國50年以來最大的軍方間諜案件。

    再往前追溯,80年代的安全部處長俞強生叛逃也和此人有關,那就讓人感覺其中貓膩更大了。

    此人在2015年4月跟船前往關島,整個5月份一直在關島拋頭露面,不過在5月底的時候,情報人員發現露面的是此人的替身,因為他們從此人下榻的酒店下水道,找到了此人刮掉的鬍鬚,化驗dna後發現的。

    然後末世到了。

    問題是末世前這個人出現了,然後末世了,有什麼關聯?

    儘管科學技術部證明末世純屬天災,但是情報部門還是認為這個人的密級如果發動行動,反正也末世了,臨死給敵對國搞些破壞很符合情理,會給末世的中國增加更多的危險,必須想辦法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他,反正末世了,不用擔心美國人大張旗鼓來要人。

    所有的情報在當時都及時匯總到安全部和總參情報部門檔案庫裡,還沒來得及處理,這次一併匯總了。

    「媽的也太強了,」李峰毅看著手裡完全不沾邊的情報,想道,「他們認為中情局那個視察金融公司的人和視察船廠的人是一個人的理由居然是,這兩個人出現的時間儘管相隔幾天,但是存在隱約關聯我怎麼就看不出來呢?」

    這個人不知道他的真實名字,他的化名不下數十個,每個化名也只能隱約猜到可能是他。

    最早的檔案要從1976年開始,記錄的紙張都發黃了。

    「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閒的蛋疼,」李峰毅試圖跳出這個詭秘莫測的圈子考慮問題,暗自忖道,「這些鳥人也不看看全人類幾乎都要滅亡光了,就算這個間諜跑到中國來,他死亡概率也超過90%,他總得和人接頭活動吧?接頭人死亡概率也遠超過90%幾個環節這麼算下來,幾乎就是不會產生什麼效果了。無線電台還有國安部、總參的情報都說美國也亂得很,儘管目前他們倖存者大約還有3000萬左右,各個基地情況也開始好轉了,畢竟民眾擁有槍的比例太高了,可是他們的領導人也幾乎喪亡殆盡了正忙著選舉呢。這種時候搞選舉,喪屍在進化找死呢吧?」

    李峰毅對各種制度在末世前就有著網絡憤青般的研討愛好,他認為民主這事兒適用於沒有強大的外在威脅的情況下,如果當時英國不是孤懸海外也不會搞出什麼議院,美國要不是大洋阻隔,也不可能搞成什麼民主制度,二戰後的各個國家制度也證明了這點。

    除非是日本、韓國為了對抗**政權的需要進行扶持,還給扶持成了半兒子性質的國家政權,還有就是西歐那些小國家,美國祖先發源地的國家們,其餘的都被民主搞得民不聊生。

    原因就在於有外在強大的敵對勢力,絕大多數時候就是歐美這些強大的民主國家插手的結果。

    不過國安部和總參情報部門的意見值得重視,外行領導內行,最怕不明就裡的反對專家的意見。

    「看來得撥出些大米,麵粉供這些人消耗了,」李峰毅不無惡意的想道,「差旅費是沒有了,星級酒店,飛機啥的也都沒有了,間諜設備啥的也都不可能再造新的了,最多給他們改造一些,中發電子市場的收復,電子元器件也不成問題了。」

    特委會召開會議,李峰毅、李強、劉軍長一致認為這件事情很重要,必須有專人去抓,而且活要見人,死要見喪屍,而且要盡快採取行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