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180章 林海雪原1雪崩 文 / 瑞雪星晨

    大興安嶺位於中國東北,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主要山系,南北長約1220公里,是其東側的松遼平原與西側高大的蒙古高原的分界。大興安嶺南起於熱河高地(承德平原),北迄黑龍江。山脈也是其東側的遼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與其西北側的黑龍江源頭諸水及支流的分水嶺,山脈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大興安嶺中的「興安」系滿語,意為「極寒處」,因為氣候寒冷,故有此名。山脈北段是中國東部地區最冷之地,冬季嚴寒(平均氣溫-28c〔-18?〕),有大面積多年凍土區。

    孫曉山的目的地正是山脈東北段,這兒地勢陡峭,全年積雪不化,凍土區廣泛,因為氣候寒冷,山中林木木質細密,因為道路不暢,林木幾乎沒有砍伐過。

    孫曉山帶隊從大興安嶺西南方地下基地群入口處進入基地,一路行來,山脈裡的隧道修築的寬闊平坦。

    這兒先是當年日本防止蘇聯入侵的要塞,修築有很多工事,累死不計其數中國俘虜勞工,建國後又做為對抗蘇修前線,繼續擴建中,改革開放後,為應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其實就是美國的核打擊,繼續擴建中。

    中國的各處主要山脈,幾乎都建有應對不同威脅打擊的軍事基地,裡面有軍隊駐守,武器倉庫,物資倉庫俱全,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看著寬闊平坦的軍事基地,孫曉山知道這些都是工業化施工的結果,每條隧道,每根電纜都清晰的標有負責施工的單位名稱,具體施工人員名字。

    「還是工業化力量大啊,」孫曉山為工業化的力與美陶醉了,要是拿著鎬頭,鐵鍬挖這些地下隧道,那真成了愚公移山了,咋也挖不完。

    隧道寬闊,可供重卡並行,孫曉山一行人坐著軍隊的勇士軍車,邊檢查邊規劃各處設施是否完好,哪裡適合安裝工業設備,基本上末世的工業設備絕對過剩,放著風吹雨淋的也是老化,不如就近拆卸下來組裝成一條一條生產線,然後採取封存措施儲藏起來,為以後各種情況做預備。

    人類已經末世了,誰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有的隧道因為地質原因沒有連接起來,他們就鑽出地面,在山林間行走一段距離,山林陰冷,積雪沒有融化,踏著深可沒膝的積雪背著沉重的物資在山中穿梭。

    很多地方都被喪屍踩踏的亂七八糟,動物們也被喪屍吃的吃,攆的攆,沒有了往日的動物吼叫,蟲兒低鳴,只有寒風刮過林間樹梢的嗚嗚聲音。

    花了十來天時間,孫曉山一行人來到了大興安嶺最東北端的漠河縣,他們服裝也從軍隊冬季軍服換裝為寒區軍服。

    「太誇張了,」孫曉山和李強視頻,「你們軍隊真是閒得慌啊,居然連大興安嶺山脈幾乎都給挖的貫通了。」

    「這有啥,中**隊有名的能打洞,」李強不覺得這是誇獎,「還不是中國武器常年落後,沒辦法的事情。能不能保證我們的武器先進到不需要這麼挖洞,現在可全看你們工業部的了。」

    「嗯,嗯,」孫曉山想,末世了,全世界有核武器並且能夠發射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末世前幾年,基本上咱們中國先進設備也不缺啥了,只是考慮到成本問題沒有推廣開,現在這個形式下,不用顧慮成本,反正就是支付饅頭唄。

    漠河縣是全國氣溫最低的縣份,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大陸及海洋季風交替影響,小氣候變化多端,局部氣候差異顯著。冬季在極地大陸氣團控制下,氣候寒冷、乾燥而漫長;夏季受副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降水集中,雨量充沛,氣候濕熱,日照時間長,適宜耐寒生作物生長,但易發生洪澇和低溫冷害;春、秋兩季,因冬夏季風交替,氣候多變。春季多大風,降水偏少,物燥乾旱,易發生森林火災;秋季降溫急劇,常有早霜和凍害發生。

    漠河縣年平均氣溫在-5.5c。各月平均氣溫在0c以下的月份長達8個月之久。氣溫年較差為49.3c。平均無霜期為86.2天。年平均降水量為460.8毫米,全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7月份。5∼6月份為旱季,7∼8月份為汛期。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為96∼107千卡每平方厘米,日照時數為2377∼2625小時。≥10c的積溫為1436∼2062c;。

    漠河為多年連續凍土區,凍土最厚達100米以下,凍土融凍最淺的地方,最大融凍上界面僅20厘米左右。

    孫曉山覺得漠河這個地方很有意思,是中俄交界地區,再往前過黑龍江就是俄羅斯了,站在山峰上,端著望遠鏡可以看到幾十公里外喪屍群在徘徊,大致的方向還是往北而去,才放下心來。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地方都需要仔細建設下。

    他準備在這個地區好好考察下,因為這兒是末世前漠河縣所在地,有一定的工業基礎。這兒的黃金、煤炭、石灰石儲量極其豐富,除了黃金外,煤炭和石灰石對於現在而言都挺有用處。

    漠河縣周邊大興安嶺山上有終年不化之積雪,四時不斷北極之光,色彩斑斕的極光映照著白雪,風景很有幾分詭異的美感。

    孫曉山等人從出口出來,往最近的山峰走去,要勘探下附近山區,據報告那兒地質不適宜建築隧道,還是一片未開發的原始地帶。

    考慮到這兒重要的地理位置---對面就是俄羅斯,特委會還沒有決定是否幫助俄羅斯人清理越境的喪屍群,外交部正在和俄羅斯倖存者基地聯絡。

    俄羅斯還沒有統一的領導出現,因此進展緩慢。如果貿然越境,又擔心出現某個愛國狂人萬中無一掌握在手中的核彈打擊,末世前俄羅斯的核彈可是和美國一般多,都有6000多枚,加上隱瞞的,只會更多,中國只有450枚,還有十餘枚能發射的核彈,俄美兩國理論上也不會少。

    儘管有末世前軍用地圖,考慮到那些地圖是為防禦人類作戰而勘察繪製的,現在的主要對手是喪屍,所以他們還是要仔細勘探下地形。

    一行百餘人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海拔927米的霍洛台山腳下,霍洛台山是漠河縣最高峰,也是末世前國家封山育林重點山區,山林茂密,溝壑、沼澤眾多,現在都隱藏在冰雪之下,很是危險。

    正在寂靜的山腳下走著,忽然傳來「轟」的一聲巨響,大家舉目四望,只見山峰上一條白皚皚雪龍橫衝而下,激起碎冰土石漫天飛舞,有經驗的當地駐軍戰士低喊一聲,「不好,雪崩了!」

    雪牆鋪頭蓋臉迎面砸在一行人身上,危急時刻,孫曉山忙而不亂,想道,「危險我來面對,你們別忘了收藏、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