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332章 2018年的軍事戰略 文 / 瑞雪星晨

    出席軍方會議的人比往常多了太多,連非軍方的孫曉山、葉留隼等人也破格出席了,大家心裡都清楚,這些人是李峰毅的心腹班底所在。

    本次誓師大會本就是一次鞏固政權的示威大會,大家在得知政治危機後,第一時間都從特委會控制的廣袤區域來到李峰毅身邊,要和他共度難關,畢竟他們身上也打上了太深的李峰毅烙印,沒有退路。

    更主要是不甘心就這麼散伙,特委會是俺們兄弟伙們打下了偌大地盤,看看你們折騰的,只能蹲地下跟土撥鼠似的,從山上下來摘桃子也就罷了,沒聽說過從地下鑽出來摘桃子的!

    好歹沒引起大的波動,解決了政治危機,接下來還是得大戰喪屍,還得看俺們為人民服務才行!

    大家在正式開會前,說笑著大佬們那群人的狼狽神態,言語間透著豪情,卻也有些為大佬的老奸巨猾擔憂,爬到幾千萬人頂端,也不是吃乾飯的了,起碼的眼力價還是有的。

    隨著李峰毅走上指揮大廳會議桌的頂端,坐在主位上,眾人才各就各位,安靜下來。

    「大家好好工作,」李峰毅平淡的說道,「該怎麼做的還怎麼做,我們是為自己,為親人,為人類的未來而戰鬥。」

    他沒有拔什麼高調,草民們畢竟缺乏幾十年的政治磨練,只是說著事實。

    「現在咱們開始討論軍事戰略,」李峰毅也忍不住有些自豪,他想起誓師大會上閱兵時,大佬們看到一行行,一列列武器裝備時的震驚之色,因此語帶雙關,「一切的一切,還得是槍槓子說了算!」

    李強朝著李峰毅用力點頭,意思是,「放心吧,我會緊跟著你的,老大。」

    目前特委會整體軍事上都處於收縮時期,喪屍繁殖的太快,有組織能力的喪屍也冒出來不少,以致於全線吃緊。

    最終軍事會議要求,定點清除三型喪屍,放棄已收復一半的黃河和長江之間的國土面積,軍隊全面後撤到黃河沿線,據險而守,同時顧不得俄羅斯殘餘核彈的威脅,全面進入西伯利亞,要盡快拔掉西伯利亞俄羅斯的幾個孤立軍事據點,使特委會擁有亞洲大陸廣袤的後方做為戰略縱深。

    中國西部地區到俄羅斯、西歐接壤的區域,要迅速撲滅喪屍,阻止因為喪屍之間的通訊而把亞洲人類眾多的消息進一步擴散出去,避免歐洲天量的包含土葬喪屍在內的集群衝擊,其中選定青海湖為西部防守邊界,再往西的人類軍隊全部撤回來。

    工業部要把各種喪屍消滅裝置投放到各個大陸的關隘要地,盡可能通過非軍事作戰消滅喪屍數量優勢。

    孫曉山發明的喪屍洗衣機和姚總工主持研製的喪屍火葬塔也在其中。

    喪屍洗衣機會被用在險隘要地,而姚總工主持研製的喪屍火葬場將會被用於喪屍群密集的區域,甚至還有提出陷馬坑方案的,就是倣傚騎兵時代,地上挖馬腿粗的坑,快速奔跑的馬踩上去,就把馬腿崴斷,有測試表明,最高速衝鋒的喪屍也扛不住這招,摔不死喪屍,卻可以減慢喪屍衝擊速度。

    壞人們擔心土質不夠硬,挖土坑效果不好,專門做了很多鐵罐,邊緣有鋒利的向內刃口,用時候,用大炮或者飛機拋射都可以。

    其餘還有已經被核生化部隊採用的納米絆馬索等,也用於限制喪屍群衝擊速度。

    在空軍盡可能救援喪屍佔領區域的倖存者後,要執行水世界計劃,讓全世界的水壩、河流決堤,增加沼澤、泥濘地區面積,使得喪屍的大範圍機動能力下降。

    「要說壞起來,還是人類,」李強肚子裡想道,「啥招數都能用出來,不管是對自己人還是喪屍。進攻一時半會打不出去,大工業支持的防守丫們倒是進攻試試。」

    一時間軍隊炮聲隆隆,他們不準備把運過來的物資再運回去,打光了算,反引力飛行器到處亂飛,往後運輸倖存者民眾和軍隊。

    在前線最辛苦的反而是孫曉山率領的工業部工作人員,每個連隊都分配了幾個人員,擔任作業指導工作。

    黃河到鄂畢河之間,亞洲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都被建築工程師根據地形詳細做出防禦工事建築規劃。

    新疆以西的平坦陸地,戈壁灘已經全部消失了,密佈兩人高的草原,被特委會規劃為變異動物集群基地,全世界愛好**的變異動物們都被不斷運往那裡,要用它們構建防禦喪屍的動物大軍。

    黃河、青海湖、貫穿西西伯利亞的鄂畢河憑借寬闊的河面、湖面做為天險,炸斷各處橋樑後,不用重兵防禦,設置警戒兵力即可。

    問題出在黃河到貫穿西西伯利亞鄂畢河的公里的廣闊地域,可以想像俄羅斯人肯定會把歐洲眾多的喪屍群想盡辦法往中國區域引導,好減輕他們的壓力,前期已經出現多次以鄰為壑的情況,當時特委會也沒少幹這種孫子事兒。

    根據經驗總結,喪屍在2.5公里處一般開始發動衝鋒,整個2.5公里都會保持最高速度衝鋒,首先拋射到陣地前沿2公里處的是納米絆馬索,絆馬索總共寬度為500米,每隔100米設置一道,絆馬索上有gprs有源標籤,這是為了便於回收,防止造成對人類自己的誤傷。

    納米絆馬索後面則是鐵罐子陷馬坑地帶,一直蔓延到人類主陣地。

    在納米絆馬索之前的10公里處,每隔1公里安放一個50米高的喪屍火葬塔,火葬塔為金屬框架構造,密佈噴火孔,頂端則是耐高溫的血腥氣味釋放裝置,喪屍火葬塔的功能是釋放血腥氣味,吸引喪屍爬滿火葬塔後,放火燒喪屍。

    各種險隘被廣泛放置喪屍洗衣機等防禦器材,以便限制喪屍流動性。

    三層防禦工事之後密佈特委會士兵,一律乘坐在反動力引力裝甲車內,現在的特委會各種裝備防護、動力屢經實戰考驗,已經十分先進,打不過,跑也好跑,直接飛上天即可。

    反引力裝甲戰車採用頂端遙控射擊平台設計,11名戰士坐在車體內操作,其中班長負責調度,駕駛員則在戰時兼任觀察員一職,共計12挺14.5毫米重機槍,其中一挺駕駛員操作,11門20毫米機炮,具體發生戰事的時候,根據喪屍類型選擇採用重機槍還是機炮。

    重炮基地設置在一線後方10公里處,重炮也設計了反引力平台,戰士們覺得起碼逃跑,嗯,頂不住轉進的時候,不用狂呼汽車趕緊增援了。

    戰略防禦計劃出台後,工業部長孫曉山看著物資裝配需求手冊,是的,厚厚一摞的手冊,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尼瑪,把我變喪屍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