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二戰大兵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奪回亞爾采沃城(二) 文 / 月月逍遙

    第二百一十六章奪回亞爾采沃城(二)

    這還是蘇軍的坦克第一次在沒有步兵的配合下獨自作戰,萊克斯基中校指揮著一個坦克營80輛輕型坦克,以時速20公里至30公里的速度,緊追著德軍撤退部隊的後面,在沿公路及兩側起伏地帶窮追猛打。對於蘇軍的坦克集群竟然會追擊而來,德軍的摩托化步兵顯然缺乏心理準備,因為以往的蘇軍坦克大多是分散作戰,通常是五六輛坦克在步兵的協同下行動的,像這樣數十輛蘇軍坦克在沒有步兵的協同下,快速推進攻擊,還是頭一次。這種打法就如德軍閃擊戰的翻版,令德軍部隊措手不及,德軍原本有序的撤退,在蘇軍坦克集群的快速追擊下,演變成了狼狽潰退,節節敗退下,一連丟了幾個前線據點。最後不得不退回至當初蘇軍第203坦克團把守的那處公路三叉路口的陣地據點後,才逐漸穩住了陣腳。

    「停止前進,以坦克排為單位分散隱蔽,守住各處路口、村莊及城鎮。」萊克斯基中校乘坐在裝甲指揮車裡一路指揮蘇軍的坦克營對德軍追擊了近一個多小時,連他也沒有想到德軍的抵抗輕微,並沒有付出多少的損失就完成了上級的命令任務,把德軍的部隊趕出了渡口附近十五公里的範圍之外。沿途拔掉了德軍六個據點,從敵人的手中奪回了三個村莊及一個五千多人口的小城鎮。此時的萊克斯基中校意德氣滿,鬥志激昂,親自探出裝甲指揮車,站在車上向周圍的坦克揮動小紅旗下達旗語命令。

    在沒有擔任坦克團團長前,萊克斯基曾長期擔任團教導隊隊長職務,是蘇軍中極力探討及推行坦克戰術改革的基層坦克指揮官。在這次坦克集群追擊戰中,萊克斯基中校首次把小規模坦克集群的新戰術用於實戰之中,在沒有步兵的跟進協同下,以坦克連為單位,相對集中使用坦克兵力,以兩個坦克連為主力在主攻方向上不斷作短距離的突進夾擊再突進夾擊,以另以一個坦克連在後面及側翼迂迴左右穿梭掃蕩的新式坦克戰術,在相對範圍之內集中較多的坦克火力,快速有效地摧毀敵人的兵力兵器尤其是的炮兵單位。

    這種坦克戰術,其實有點想德軍的坦克閃擊戰術的縮小版,只不過德軍強調的是大縱深突破及迂迴包抄,蘇軍的是小範圍內的突進夾擊。這次蘇軍坦克追擊的勝利,其實也有一定的客觀有利條件,一是德軍摩托化步兵在連續兩次進攻失利後,無論是德軍的兵力還是士氣都被大幅削弱。二是德軍的那些沿途據點都是在這三天來臨時倉促建立的,德軍的據點防禦工事薄弱。二是德軍這個摩托化步兵師的兩個步兵團自蘇德戰爭爆發後一直長途奔襲,一個月來並沒有休整過,可謂是疲憊之師。

    這才有了蘇軍坦克營一個多小時的追擊就奪回了三天來所丟失的土地的戰果。追擊的勝利消息,很快便通過裝甲指揮車上的無線電台報告給了還在沃皮河西岸渡口,第38步兵師那個步兵團督戰的羅科索夫斯基中將。這次勝利有力地證明了,蘇軍的力量在亞爾采沃方向上已經超過了德軍裝甲集群的先鋒部隊,更加堅定了羅科索夫斯基中將要在該方向上實施局部反擊的決心。

    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立即命令第101坦克師所屬的一個反坦克團,從已經被德國空軍轟炸過多次的陣地上撤出,急行軍進駐到被第203坦克團一營剛奪回來的小城鎮中,穩固已經到手的勝利。並命令兩個只補充不到500人只有個骨幹框架的兩個步兵師也渡過沃皮河,進駐渡口附近的三個小村莊。如此一來沃皮河這個渡口便完全掌握在蘇軍的手裡,為蘇軍反擊的後續部隊提供了可靠的戰場通道。

    下午四點鐘左右,第101坦克師師長米哈伊諾夫上校帶領著四個蘇軍統帥部調配給亞爾采沃地區的四個坦克營,及一個協同步兵團,按照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制定的反擊計劃,準時到達了達達耶夫村附近沃皮河渡口東岸的指定集結地點。而加強給第203坦克團的那個坦克營,也駛入了坦克團的營地,這是一個裝備了五十輛t-34中型坦克的坦克營,還加強了一個裝備有六輛su-76自走反坦克炮的自走炮兵連及一些維修補給的車輛。除此之外,還有10輛kv-1重型坦克補充到教導隊之中,加上原本的3輛kv-2重型坦克及4輛kv-1重型坦克,17輛重型坦克足以重建教導隊三個坦克排的編制。

    「哈哈,終於可以近距離觀看一下t-34坦克了。」隨著一輛輛的坦克駛入營地,整個坦克團都沸騰了起來,就連**夫也興奮了起來,帶領幾個兵在營地裡引導新來的坦克前往營地的坦克停放場時,瞪大眼睛看著從面前駛過的一輛輛嶄新的t-34中型坦克,口水都快掉到地面上了。心裡在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坐到坦克裡,而不是站在路邊看。

    「以後一定要混個坦克兵當當,真夠威風的。」顯然有想法的不只**夫一個,班裡的輕機槍手波什塔夫上等兵也站在**夫旁邊大點其頭,看著t-34中型坦克那雄偉而流線造型,好不掩飾眼中羨慕的眼光。

    「那就好好表現,爭取戈爾維奇中尉給你封到坦克學校訓練的推薦信。」**夫拍了拍身旁這名既緬典有充分火力的年輕機槍手的肩膀,鼓勵他多在戰鬥中立功表現一下。原本戈爾維奇中尉準備給**夫推薦信的,不過由於**夫連續立下戰功,團長已經直接承諾了給**夫提干名額,推薦信就用不上了。

    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是二戰時期蘇軍主要裝備的坦克。這個加入第203坦克團的t-34坦克團,坦克型號都是t-34/76a,配有一門車載76.2mm口徑管長30.5倍口徑的坦克炮,副武器是兩挺7.62mm口徑的dt機槍,備彈2898發-4725發,火力堪稱強悍,車身的裝甲雖然比不上kv系列的重型坦克,但比輕型坦克要堅固得多,綜合性能要比德軍的四號坦克好。

    而教導隊也接收了10輛kv-1重型坦克,kv-1與kv-2重型坦克的區別在於其所配備的車載坦克炮,kv-1的是76.2mm火炮,而kv-2的是152mm火炮,kv-1的裝甲只比jv-2的裝甲薄一些。

    教導隊的坦克數量一下子多了起來,在上級還沒有任命新的教導隊隊長的情況下,指導員弗拉基米爾上尉唯有暫兼隊長職務,把十七輛kv坦克編成了三個坦克排,原來已經整合的7輛kv坦克依然為坦克一排,新編入的10輛kv坦克,每五輛編為一個坦克排,再加上兩個協同步兵排和一個炮排,一個連部,一個後勤排(包括維修班炊事班及汽車班),教導隊的戰鬥力總算全面恢復了。

    **夫所在的步兵排由原來的步兵二排改稱為步兵一排,重新整編起來的那個步兵排稱為步兵二排。整個教導隊隊的戰鬥序列為,坦克一排與步兵一排協同作戰,坦克二排與步兵二排協同作戰,坦克三排保護炮排及後勤排,連部居中指揮。

    為了讓排與排之間的士兵盡快磨合起來,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指導員弗拉基米爾上尉召集了各排的排長及各班的班長,開了一個連務會,好讓這些連隊中的骨幹互相認識,以利於在以後的戰鬥中較好地配合作戰。

    不過上級並沒有給與教導隊太多的時間來整合戰鬥力,在黃昏前大概五點半鐘的時候。坦克第101師師長米哈伊諾夫上校向第203坦克團下達了全體渡過沃皮河的命令,前往沃皮河東岸那個小城鎮同坦克一營匯合,為反擊戰作準備。

    於是乎,在團參謀長盧爾金科少校的率領下,剛到達營地的坦克二營的50輛t-34中型坦克又駛出了營地,團部在教導隊的掩護下隨後也離開了營地,團屬炮兵連在步兵一營的保護下同前來換防的一個只有300人的步兵師師部交接了防務後,也渡過了沃皮河向反擊部隊的集結地點前進。

    由於此時德軍依舊佔據著明顯的空中優勢,蘇軍的大規模兵力調動,都是在夜色的掩護下進行的。像這次由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組織的第101坦克師及第38步兵師的主力,在亞而采沃地區的局部反擊,大量坦克部隊及步兵部隊的調動,也是在黃昏時及日落後採取集結行動,並在上半夜陸續進入出擊地段。

    這次反擊的時間定在了7月26日的黎明,在這次即將到來的反擊戰中,蘇軍動用了一個坦克團150多輛坦克及反坦克自走炮,一個反坦克炮團,兩個步兵團及三個榴彈炮連。並把一個剛組建的坦克團及多個人員不足的步兵師作為了預備部隊。

    蘇軍反擊的目標明確直指亞爾采沃城,這是一座毗鄰斯摩稜斯克市最近最大的一座蘇聯城市。蘇軍能部能從納粹德國部隊的爪牙中解救出這座剛淪陷的城市嗎?主角**夫又能在這次反擊戰中有那些出色的表現?前讀者密切留意後續發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