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二戰大兵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團長陣亡 文 / 月月逍遙

    第二百九十二章團長陣亡

    紛紛揚揚的雪花,一直持續到快凌晨十二點前後,才逐漸停了下來。可是在快黎明前,風向忽然轉變,一股較為溫暖的氣流從波羅的海方向吹來,與從西伯利亞方向吹來的寒流交匯,於是乎天上嘩啦啦地下起雨來。

    「不下雪了,卻下雨了。」天亮後**夫睡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略微打開小飯館的包間窗戶,看看外面的天氣,沒想到大風夾著雨點吹到了面上,**夫趕緊又把窗戶關起來。

    「這就是莫斯科地區典型的初冬雨雪天氣。」作為軍人都有早起的習慣,雖然戰場上不可能組織出操,但大家都先後起來了,安東尼涅科夫揉了揉眼睛,向**夫說到:「先下雪後再下雨,這室外的氣溫將會更寒冷,一旦雨水和積雪混合在一起再結成冰,路況也會變得更糟糕。」

    「這天氣惡劣及路況糟糕,是把雙刃劍。」**夫對於氣溫急降也是不太適應,他把能找到的衣物都穿上,做好保暖才能更好地戰鬥,口中有點擔心地說到:「不知道我們的車輛,能不能在嚴寒的條件下正常使用,要是凍得連車都開不動,那就麻煩了。」

    「哈哈,這個問題,德別克斯夫教官早就為我們解決了。」安東尼涅科夫呵了口氣在手上,又揉了揉自己的面,頗為輕鬆地回應**夫:「教官已為我們的車輛,統一更換了防凍機油,就算是在零下二十度至三十度,車輛也能正常使用。」

    「真的嗎?這樣我就放心了。」有德別克斯夫教官這麼一個機械大師親自出馬修理保養車輛,**夫還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呢。至於蘇聯特有的防凍機油,在二戰時候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其配方一直被列為國家機密,這也成為了蘇聯軍隊在冬天裡作戰制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16日的早飯,吃的是半稀半稠的燕麥粥,整個小飯館裡的七十多名蘇軍士兵,分吃同一口行軍大鍋裡煮出來的食物。相信在這個時候,也只有防守火車站方向的蘇軍士兵能吃上熱食,那些在街區中艱苦作戰的蘇軍士兵有的甚至要餓著肚子參戰。

    「雨停了,所有人員回到各自的戰鬥崗位!」**夫才剛把分配給自己的那份燕麥粥消滅掉,就看見山地步兵營營長謝苗蓋伊爾中校用力推開小飯館的大門,邁步走了進來,用他不算響亮的嗓門向士兵們喝令。

    「好,坦克排的同志們,我們也回到自己的車輛上備戰!」見謝苗蓋伊爾中校親自前來督戰,山地步兵營的士兵紛紛離開小飯館,**夫也向坦克排的人下令。

    五分鐘不到,原本擠滿了人的小飯館,就只剩下山地步兵營營部的幾名後勤士兵,壁爐的柴火也熄滅了,只剩下幾縷輕煙瀰漫在餐廳裡。

    **夫帶著車組的幾名士兵,步行來到火車站台旁一片白樺樹林邊沿,找到了他們停放的改裝四號坦克。白樺樹的樹葉並不密,落雪時雪花穿過樹冠直接掉落在坦克車身上,後來又被雨水淋過,指示車身上既有積雪也有積水。

    「大家先動手清理一下坦克車身上的積雪。」發現這一情況後,**夫沒有急於登車,而是組織大家先給坦克做一番清理工作。沒有現成的掃帚,大家就折了些樹枝,爬上坦克清理積雪積水。

    「人員就位後,所有車輛前往一號點位集結。」清理車身後,**夫等人才進入坦克艙內,**夫通過車載無線電報話機,向坦克排下達戰術命令。**夫的座車也緩緩駛出樹與樹之間並不密的白樺樹林,朝著v型道路的末端位置開去。

    不一會後,坦克排的六輛戰鬥車輛及一輛卡車,全部集結到預定的出發陣地。在這一位置上,有山地步兵營的士兵搶修的兩個可供坦克進出使用的半圓形工事,坦克開進工事後,只露出炮塔,三面都有石頭堆砌的護牆,能有效增加坦克的防禦能力,但相應的機動力受到限制。

    在**夫的安排下,排裡的自走突擊炮,開進了面向城鎮中心街區的工事裡,那輛改裝過的bt-7坦克開進朝向城鎮東南街區的工事裡。而**夫的坦克及安東尼涅科夫的坦克,則緊靠著v型道路末端的小丘陵山坡腳下的山巖並長有灌木的地方部署。兩輛改裝過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被放在了靠近火車站方向的殿後位置上,他們的車尾炮口各朝著一邊道路。

    把出發陣地設在這個位置上,坦克排就能及時地支援任何一邊道路上的戰鬥。在必要的時候,具有拋物線射擊能力的自走突擊炮及改裝了76.2mm加農炮的**夫的座車,還能沿著山坡駛上小丘陵的山脊,實施遠距離的炮擊。

    德軍並沒用在16日清晨的時候,就立即發動新一輪的攻勢。因為氣溫的急劇下降,給德軍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士兵因凍傷出現了一些非戰鬥減員,而德軍的坦克也在忙著做防凍方面的維修保養。令一方面,德軍還在等待己方重炮部隊的到來,故此在清晨到來時沒用發動攻勢。

    但是,依然堅持留在城鎮中心廣場政府大樓內坐鎮指揮的,學員團團長卻察覺到了德軍的情況,果斷地在清晨時分,組織了一次偷襲中心廣場西面東正教教堂的戰鬥。(上一章碼字時寫錯了在東面,其實是在西面,在前文中就交代過。)

    戰鬥裡有所下降的德軍步兵,對於蘇軍的主動反擊準備不足,雙方在死傷數十人後,教堂易手重新回到了蘇軍的掌握中。教堂所在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德軍攻佔城鎮中心廣場的關鍵,也是通往火車站道路的跳板。於是德軍又馬上組織了反攻教堂的行動,不惜死傷地再次把這所教堂第二次攻佔下來。這一來,殘酷的城市據點拉鋸戰就慘烈地上演了,蘇軍又再次反擊,德軍死守不放,蘇軍不惜動用炸藥包把教堂的一面牆壁炸開,往教堂裡填人,又把教堂打了下來。當教堂幾次易手後,德軍的指揮官失去了耐性,下令維修保養好的坦克部隊,進逼教堂,直接把整間教堂轟塌被成了廢墟。

    這樣一來,戰場上的形勢就更為微妙了。以中心廣場上的列寧像為分界,蘇軍死守廣場的東面一側,而德軍則不斷蠶食廣場的西面一側,並開始進攻廣場南面的一間中學及一間氣派的民宅,試圖打通前往火車站方向的路線。

    大概早上九點的時候,天空短暫放晴,德軍的機群再次出動,當八架德軍轟炸機及八架德軍戰鬥機飛臨莫扎伊斯克鎮上空時,早就嚴陣以待的三門蘇軍85mm高射炮立即朝天空開炮,三道高炮火力在鎮上空交叉掃射,德軍的機群不得不先分出飛機來對付地面防空炮火。德軍飛機在炸掉了兩門蘇軍高速炮的同時,付出了一架戰鬥機被擊落一架轟炸機被擊傷的代價。

    「轟、轟、轟」巨大的爆炸聲一浪高過一浪,德軍轟炸機的連續投彈,把廣場上的列寧像炸得粉碎,與列寧像一起化為廢墟的還有廣場南面的中學,及鎮政府大樓樓群的一半建築。鎮政府大樓的主體建築也嚴重受損,據守在其中的蘇聯軍民不在小數,如果不是蘇聯的建築風格都偏愛使用石材,政府大樓就可能被炸塌了。

    「什麼?團長陣亡!」一直在集結出發陣地待命的坦克排,當敵人的機群前來轟炸的時候也相當緊張,**夫一再在無線電中要求所有車輛注意隱蔽,千萬莫亂動。敵人的飛機沒有發現蘇軍此時的唯一一支裝甲機動力量,但飛機轟炸過後,車載無線電台裡卻傳來了營部通信員悲痛的聲音,原莫斯科步兵學校教導主任,學員團團長,在剛才的飛機轟炸中犧牲了。

    「團長犧牲了,我們更應該頑強地戰鬥下去!」關於團長陣亡的消息,很快就在擁有車載無線電的坦克排中傳播開去,為了避免士氣低落,**夫在無線電中鼓舞大家:「我們只有用敵人的鮮血,才能洗刷我們的仇恨,為團長報仇!」其實**夫對於這個團長,也只是見過幾次面。

    中心廣場南面的中學,幾乎被轟炸機的重磅炸彈夷為平地,這樣一來就為德軍打通了繞道前往火車站的路線。因應新的戰場情況,德軍的戰場指揮官,立即做出保留一部分兵力繼續在中心廣場同蘇軍對峙,抽調坦克主力部隊及戰鬥力較強的德軍步兵,繞道中心廣場南面,向城鎮東南街區及城鎮東面的火車站發起攻勢。

    城鎮中心廣場的防線,被德軍機群轟炸撕開缺口後,戰況對於蘇軍來說,一下子變得極為嚴峻。在團長陣亡的情況下,原來的團炮兵主任,後來兼任參謀長的斯特列利佐夫上校,自動升任為學員團的新團長,指揮學員團繼續堅持戰鬥。

    這是戰場上的一個潛規則,也是一個普遍現象,誰能幸運地活到最後,陞官也會快一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