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二戰大兵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六章 喀秋莎火箭炮 文 / 月月逍遙

    第三百四十六章喀秋莎火箭炮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正當**夫極為擔心德軍步兵架設迫擊炮對他的陣地轟擊之際,忽然間天空之中響起了異樣的聲音,這聲音密集而低沉,是從納濟亞河東岸蘇軍方向傳來的,**夫順著聲響扭頭仰望,發現一道道夾帶著濃煙的彈痕,自河東岸鋪天蓋地而來,聲勢極為浩大,這些拖著濃煙尾氣的炮彈,呼嘯著從蘇軍步兵陣地上掠過,密集地轟向企圖在蘇軍陣地前展開步兵陣地的德軍擲彈兵的士兵。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二十多枚炮彈猛烈地在德軍步兵部隊中集體爆炸,幾乎覆蓋了整個蘇軍防線前方的地帶,爆炸產生的熱浪及硝煙,遮天蔽日,德軍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紛紛中彈爆炸,大火迅速在戰場上蔓延,一轉眼之間德軍士兵死傷狼藉,慘叫這針扎逃離。

    「是喀秋莎火箭炮!」見到衝到陣地前200米以內的德軍步兵,幾下眨眼的時間就被重創,自己連隊陣地的威脅一下子就解除了,**夫高興得振臂高呼:「同志們,這是我軍新式火炮的巨大威力,我們必定能取得勝利!」

    納濟亞河東岸,三輛6m-8-24喀秋莎火箭炮車,在河堤上露出了它們的身形,這是蘇軍在41年年底時專門為了用於泥濘道路地帶作戰的新款的喀秋莎火箭炮車,與6m-13火箭炮車相比,這種火箭炮車,是採用坦克底盤而不是卡車底盤,是採用24聯裝pc82火箭彈(82mm彈頭),而不是16聯裝pc132火箭(132mm彈頭)。6m-8-24的威力比6m-13小,射程也近些,不過它的機動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適合打擊近距離的敵有生力量和輕型野戰工事。督戰團炮兵連裝備的這三輛6m-8-24喀秋莎火箭炮車其實也是最初裝備部隊的,在實戰中檢驗其戰鬥力的車輛。

    「嗖嗖嗖,嗖嗖嗖」三輛喀秋莎火箭炮車輪番發炮,每輛炮車一次就能發射24發82mm口徑的火箭炮彈,一輛接一輛發射,正好能保持炮火支援的連貫性。(火箭炮彈的裝填比榴彈炮彈慢)

    「有喀秋莎火箭炮為我們提供炮火支援,我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當**夫看到德軍步兵一次又一次嘗試衝上來,一次又一次被火箭炮的密集彈雨淹沒,心裡的擔憂才消除了。只要敵人的步兵不能靠近陣地,裝備了大量反坦克狙擊槍的蘇軍士兵,就能在遠距離上擊殺敵人的步兵。14.5mm口徑高爆燃燒子彈不打坦克改射人的話,這也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被這樣的子彈打中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幾乎都等同於死亡。在不需要下令指揮部隊戰鬥的時候,**夫也從吉普車上拿起自己的反坦克狙擊槍,蹲伏在地上架起槍上的三角架,一槍一槍地瞄準遠處的德軍坦克或步兵射擊。

    喀秋莎火箭炮車的參戰,是納濟亞河防禦戰的轉折點,敵人的坦克被大量摧毀的同時,敵人的步兵也遭受到重大的損失。標誌著敵人鉗形攻勢快速奪占渡口的戰術難以實現。德軍攻勢在正面受挫的同時,其兩翼上也受到蘇軍坦克部隊強有力的合擊,兩個蘇軍坦克連在機械化反坦克連的反坦克火力支援下,不斷摧毀德軍坦克,迫使德軍坦克部隊由進攻改為防禦,由防禦改為後撤。

    「轟轟轟轟,嗖嗖嗖嗖」而當德軍坦克部隊不敵後退,蘇軍戰術炮陣地的榴彈炮立即改變了炮轟的目標,遠程榴彈炮彈開始向德軍的步兵部隊傾瀉,再加上喀秋莎火箭炮的密集火箭彈,打德軍步兵轟得焦頭爛額哭爹喊娘。戰場上出現了衝鋒在前面的德軍連隊被炮火打散逃跑,而後面的德軍連隊還被指揮官督促著衝鋒,這就造成了德軍內部的混亂。

    「報告團長,我是**夫中尉,敵人的進攻被打退了!」就在喀秋莎火箭炮炮轟敵人時,團部的一輛卡車搭載著一個有線班的士兵及設備,沿著封凍河面上的浮橋,過河駛到了蘇軍步兵陣地後,電話線直接鋪到了**夫的腳邊,把電話機安設在了**夫的吉普指揮車上,這樣**夫就能直接打電話向督戰團團長報告戰況。

    坦克部隊損失慘重,步兵部隊又被炮火轟亂,德軍的戰場指揮官不得不下令進攻的部隊暫時後撤,以收束隊伍重整戰陣。

    「命令團的預備部隊渡河參戰,各營連乘勝追擊敵人。」莫洛托夫上校在接到**夫的電話後,在其團部指揮所內看著軍事地圖思索了一會,又同團的作戰參謀商議了幾句,才下達新的命令:「要求坦克營向機械化步兵營所在的位置快速穿插,機械化步兵營轉向朝坦克營靠攏,摩托化步兵營繼續側翼反擊。」

    莫洛托夫上校清醒地認識到,不能讓突入防線中的德軍有機會重整隊伍,必須趁這個時機迅速反擊,封閉被撕開的防線缺口。

    督戰團的預備隊,只有兩個連隊,一個是從坦克營中抽調出來的t34坦克連,一個是團直屬工兵連。這兩個連隊在接到團長的命令後,立即由河東岸各自的臨時陣地***發,沿著浮橋渡河參戰。而當這兩個連都渡河後,機械化反坦克連的五門100mm反坦克炮,也在指導員列斯基可夫的率領下,用卡車牽引著駛上浮橋,渡河至西岸後再展開反坦克炮陣地。

    「彼得連科少尉,這處陣地就交給你來負責防守指揮了。」當載重大卡車牽引著五門100mm反坦克炮來到河西岸的步兵防線時,**夫也從有線電話中接到了團長的新命令,命令要求**夫率領機械化反坦克連的兩個排及那個臨時接管指揮權的摩托化步兵連,跟隨預備隊的兩個連,向後退的德軍發起追擊。

    「連長請放心,我會堅守住這條防線的。」作為反坦克炮排排長兼副連長,彼得連科少尉慎重地向**夫點頭保證:「只要有我排的反坦克炮在,敵人休想越過防線。」

    **夫又向指導員列斯基可夫說了兩句,要他在必要是協調一下彼得連科少尉的指揮。機械化反坦克連的連部、後勤排及反坦克炮排,成了防守這道防線的力量,而反坦克裝甲排及機械化反坦克步兵排則參與追擊德軍的戰鬥。

    至於指揮排的人,一半留在防線,一半隨**夫戰鬥,這是為了方便指揮戰鬥。實戰中證明,指揮排的六輛吉普指揮車,能很好地在戰場上構成一個絡,不僅能方便連隊內部的通訊指揮,也能為友軍連隊提供通訊便利,有些時候甚至能成為督戰團各連隊的通訊橋樑。42年後當蘇聯獲得歐美大批物資援助,擁有較多的無線電台時,指揮排或指揮連在蘇軍部隊中大量組建,督戰團的經驗被廣泛推廣。

    當**夫連的反坦克步兵離開陣地乘搭裝甲運兵車的時候,三輛喀秋莎火箭炮及一輛彈藥補給車開了過來,這個炮兵排奉命前來臨時加強**夫的連隊,令**夫喜出望外,欣然接受了其指揮權。

    如此一來由**夫親自指揮的參與追擊戰的兵力就頗為雄厚,包括六輛反坦克裝甲車、三輛喀秋莎火箭炮車、三輛裝甲運兵車、三輛大卡車及摩托車若干,摩托化步兵人數為85人、反坦克步兵人數為43人。(步兵的人數在減少,這是不可避免的。)

    用最短的時間集合起自己的部隊後,**夫立即下令揮軍西進,向團預備隊的兩個連靠攏。為了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繼續戰勝德軍,把防線缺口完全封閉住,督戰團團長親自乘坐著的一輛裝甲指揮車隨部隊一起行動,指揮戰鬥。

    在預備隊及**夫連集結時,督戰團的坦克營已經尾追敵人而去,不過坦克營並沒用緊緊地在德軍部隊後追擊,而是斜插向右,與在德軍右翼實施反擊的機械化步兵營會師,當這兩個蘇軍營成功合兵一處後,再從德軍的右後向德軍左前方向反擊。

    這個時候,除了督戰團向突入防線的德軍施壓外,蘇軍步兵師的一個殘缺的步兵團在獲知督戰團挫敗了德軍的攻勢後,其士氣備受鼓舞,也更加積極地從左翼對德軍實施反擊作戰,戰場上呈現蘇軍勒緊防線缺口的態勢。

    「各排注意保持距離,不要離開友軍火力支援的範圍。」**夫坐在他的吉普指揮車內,在凍土地上顛簸前進,按照團長的指令,**夫的部隊在蘇軍t34坦克連的左翼略後的位置推進,推進中**夫多次通過無線電要求自己屬下的車輛不要開得太快,**夫連的車輛都是相對輕型的車輛,真要全速跑起來要比坦克快很多。作為助攻型的部隊,**夫絕對不允許連隊的車輛衝到大部隊的前面去。

    面對蘇軍的追擊,德軍在最初的混亂過後,不惜留下一個裝甲排及一個機械化擲彈兵連拚死殿後,為大部隊的重新收束爭取了寶貴時間,在撤退了一公里多後,逐漸調整了過來,在後退了兩公里時終於紮住了陣腳,德軍的機械化步兵爭分奪秒地展開步兵陣地,企圖連接成一條穩固的防線。

    不過蘇軍是不可能放任德軍在距離渡口如此近的地方布下防線的,一旦德軍紮穩陣腳,把後方的榴彈炮前移上來,就能直接炮轟納濟亞河兩岸十五公里的範圍,督戰團毫不猶豫地對德軍實施猛烈的反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