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佛道雙修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靈台傳法 文 / 人弗

    住持方丈散去天眼神通,南方忽然傳來聲聲炸雷,暴虐陣耳,無比囂張的聲音:「慈光住持!天都天使駕到,還不快快出門迎接,更待何時?」

    轟轟轟!

    這一聲霸道無比的巨吼簡直可以比肩春雷,震耳欲聾。

    頓時整個那爛陀寺火光驟起,正是護院,持戒,傳法,三院僧人被驚醒,湧向寺院門前。

    「來的好快。」住持方丈慈光和尚長歎一聲,快步離開藏經閣。

    大雄寶殿前院,千眾僧人聚在一起,對剛才那聲轟天奇響議論紛紛。

    就在這時一個小沙彌驚慌失措,連滾帶爬的從大門跑了進來,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寺院被包圍了,被軍隊包圍了。」

    眾僧頓時嘩然。

    「諸弟子休要慌張,當守心存意,不動如山。」

    慈光方丈一入主院,眾僧喧嘩頓時停止,禮讚一聲:「見過住持方丈。」

    慈光方丈:「諸弟子入殿,取過蒲團來。」

    下面傳法院僧值詢問:「可是要**?」

    慈光方丈:「今夜不講佛法。」

    眾僧人入殿中取過蒲團,席地而作。

    慈光方丈,雙目微閉,捨綻驚雷,聲傳千里:「我寺自南朝乾德年間扎根中土九州之地,於今已過一千兩百餘年,經歷數十朝代。歷代僧人,謹守佛祖教誨,渡化蒼生,萬千災厄只以佛法化解。不顯法身迷惑眾生,不以法術亂人世間。如此安然度過八十難。」

    話音停頓,下面眾僧反應各不相同,佛法高深的僧人,慈光之意已經瞭然於胸,默念阿彌陀佛;佛法修為低的僧人,則是一臉茫然,渾然不解其意。

    「敢問方丈,九九之術尚欠一劫。可是應在今夜?」一個上了年紀的和尚問道。

    「正是如此,此劫非比尋常,乃是我那爛陀寺毀寺滅道之劫。」慈光方丈話音剛落,下面再次嘩然。

    「諸弟子肅靜!」戒律堂僧值一聲喝止,院落再次安靜。

    負責護院重責的信玄和尚雙手合十,上前問道:「方丈可有渡劫之法?」

    就在這時,寺外再次傳來震天巨吼:「慈光住持,速速打開寺門,跪拜接旨!休要吾等鐵騎,踏破山門!」

    字字如雷,撼人心神,有佛法修為不深,心性不夠的僧人聽了這聲巨吼頓時吐血倒地,神魂重創。

    「阿彌陀佛!」幾位高僧面色一變,同時贊掌,念動真言,一股沛然佛光沖天而起,將那爛陀寺上空與外界隔離開來。

    慈光方丈長歎一聲,說道:「這一劫尚無可破之法。諸弟子可留在此地與寺同存共亡,也可就此還俗離去。如何選擇,諸弟子不必為難,不違本心便可。信智--」

    一僧人上前:「弟子在。」

    「願離寺弟子,帶去臥佛殿密道,送他們離開吧。」

    「領法旨!」信智和尚引路離開,頓時有一小半僧人毫不猶豫,低著頭,跟著信智身後向臥佛殿跑去。

    剩下僧人中,也有大半面色猶豫不決,戰戰兢兢。

    慈光方丈:「性命可貴,願意離去的弟子,不必猶豫。」

    方才猶豫不決的僧人面露慚色,起身一禮,拜道:「弟子慚愧。」說完快步離去。

    餘下弟子意念堅定,同聲道:「我等願於寺院同存共亡!」

    慈光方丈長歎一聲,雙目睜開,從容闊步邁進。

    「開寺門!」

    ……

    ……

    佛光之中,虛空世界。

    一尊莊嚴羅漢法像鎮守其中。

    老和尚盤膝而坐,對面林玄應也有模有樣的端坐,神情認真非常。

    「此處是我靈台所化世界,一念所生,你不要害怕」入了虛空世界,老和尚見林玄應瞪大眼睛,四處張望,還以為他年紀尚小,有些怕生。

    林玄應雙手捏著衣角,不是害怕,而是太過於激動,腦中浮現剛才老和尚和那女妖鬥法的場景,忽然想道自己這幾天來所講那西遊記,便問道:「爺爺,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佛祖,真的有雷音寺嗎?」

    「阿彌陀佛,你問爺爺這世間是否真有佛祖,真有雷音寺,爺爺不知。不過既然你問來,我便有一法說於你聽,此法並非修行法,而是世間法。」

    老和尚收手合十,說道:「佛者不講存在與否,更不講傳言對錯,只講證得,證不得。天地創生以來,至今多少神話故事,你我口中傳送,先人所留事跡,我沒有親眼所見,便不能印證,既然不能印證,就不能告訴你這世間是否真有佛祖,真有那雷音寺。」

    「這就好比牛頓被蘋果砸到了腦袋,他就可以信誓旦旦的對大家說『看吧,俺的萬有引力是正確的……什麼?你說不信?不信你丫自己雙腳離地,讓頭去撞蘋果去試試!』。」林玄應暗暗想到。

    老和尚見他若有所思,繼續說道:「若你問我這世間是否有羅漢,就不一樣了,我便可告訴你羅漢確實存在,因為已證得,便可講於你聽。」話音一落,虛空那尊莊嚴羅漢像緩緩落下。

    「這尊羅漢,便是我以法身佛法證悟羅漢果位所現羅漢身。」

    法相莊嚴,金身羅漢!

    林玄應觀那羅漢身,忽然沉默不語,年幼的臉上露出成年人才該有的疑惑神色,突然抬頭問道:「爺爺,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人是不是真有靈魂,那人死之後,靈魂會去哪裡?真的有陰曹地府,六道輪迴嗎?」

    一個四歲孩童問出這等問題,是個人都會覺得這小孩子八成是被鬼附身了,可是老和尚卻絲毫不感驚訝,說道:「你所說靈魂,該是世人所說魂魄,佛家所言靈台,道家所講元神。有沒有?有!陰曹地府,六道輪迴有沒有?也有!人死之後會去哪裡?我知道,但不能說於你聽……」

    林玄應一愣,說道:「為什麼?」

    「不親身證得,就算說於你聽,也只是你耳中另外一個神話故事。現在你想來,為何我說起佛祖來,你面尚有嬉笑之色,但我現羅漢身,你親眼證得,心有所得,便收起玩鬧之心?所以不親身證得,別人說與你聽,你也未必相信。」

    林玄應點點頭,忽然想到前世聽朋友說起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得道高僧開壇**,有數以千眾信徒前來聽講。

    這時有一個不問鬼神之道的書生路過,聽到高僧**,自覺與聖人之言大相逕庭,又自負胸有百世經綸,辯才無雙,就登台而上,要與那高僧論法。

    誰知那高僧聞言一笑,不做回應,書生還自以為高僧怯懦,不敢應戰,所以洋洋自得,四處以此吹噓。

    後來有一日,一個身居高位的居士聽說此事,就派人把他叫到府上,問他有何得意。

    書生眉飛色舞說道:「我要與那高僧論法,他竟然不敢應我,大家說可笑不可笑?」

    居士又問:「你要與人論的是什麼法?」

    書生答道:「自然是佛法。」

    居士奇道:「你所習是詩文經史,所讀是聖賢之書,又如何與人論佛法?」

    書生還不開解,得意笑道:「正是要以聖人之道,駁他釋教佛法,好教那世人知道,佛經上講的是錯的。」

    居士自感好笑道:「你只讀過佛經,卻不知其中真解。佛家講證得證不得,你尚未證得,又怎麼能說佛經上講的是錯的?」

    書生聞言一怔,居士繼續說道:「那高僧既然公開**,所講之法必然是自己親身證得,方才講得,你未親身印證,只以自身猜測就要與人論法,豈不是荒謬?那高僧不應你,並非是懼怕你,而是你本心就有偏見,辯論起來,又怎能有個結果?」

    見那書生瞠目結舌,呆若木雞,居士喝道:「與你論法,夏蟲語冰!可笑,可笑!」說完便讓下人將書生轟出門去。

    這個故事就像老和尚所講一樣,有些事情本身是對所錯,傳聞是真實還是世人匡傳,只有你親身經歷了,證悟了,才能斷定真偽。不然就像那書生一樣,有了自身偏見,就算別人說的是對的,你一樣認為是不對的。

    偏見,偏見。所說便是本心強加的自我見解,不論對錯,都是極不好的。

    所以老和尚說,陰曹地府有沒有?六道輪迴有沒有?人死後又會去哪裡?他知道,但是不能說。

    因為他證得,林玄應卻沒證得。

    即便說了,你不證得,也聽不明白。

    所以佛云:「不可說,不可說。」

    林玄應緊皺眉頭,老和尚也不說話,良久,林玄應呼出口氣,抬頭微笑道:「爺爺,我明白了。」

    老和尚哈哈一笑,似極為歡愉,連連點頭,說道:「明白就好,明白就好,這便是我所傳你世間法,你既為人,總要行走世間。日後長大成人,待人處世,對待所見所聞,便要心存此法,印證心中所悟。這就是道理。」

    林玄應早已收取玩鬧之心,認真傾聽。

    老和尚看在眼裡,暗暗點頭,微笑說道:「你年紀雖幼,但聰慧非常,雖尚未剃度,不入佛門,但於我有緣。剛才傳你的道理,是為人之道,需要你自己去印證。現在要傳你的法門,不是世間佛法,講的也不是那經中真解,而是真正超脫生死,修行上的無上法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