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二卷 第11章 憂慮 文 / 老白牛

    黃來福回到自己房屋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筆記本電腦充電的問題。

    他這個太陽能筆記本如要充電,需要放在陽光下,千戶宅內人來人往的,這樣洩密可是分分鐘的事。想來想去,黃來福想到上午時自己所去的那個清漣河黃家田莊,那裡倒是隱密。自己或許可以搬到那邊去,還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

    打定主意後,在吃過晚飯後,黃來福就和黃思豪及楊氏說了自己的想法,二老同意了。

    楊氏更是吩咐楊管家將田莊好好打掃打掃,好讓自己兒子住得舒心,不過她囑托黃來福至少要每二天回來一次,最好每天回來吃飯。因為黃來福幾個姐姐這次一起回來較為難得,家人要好好團聚。再說,親家和未過門媳婦兒還在千戶宅呢。

    黃來福答應了,反正那田莊離五寨堡也近,騎馬回千戶宅,只需十幾分鐘的時間。

    第二天中午,黃來福隨便整理了一些衣物用品,帶著父親黃思豪給的二百兩銀子的啟動資金,帶著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騎著馬,搬到田莊去。

    那個小院早已整理一新了,是個單門獨戶的院落,倒也清淨,決對不會有人打攪。黃來福讓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住在院外不遠的兩間房屋內,並且規定下去,沒有他的親自招呼,誰也不准進入自己那個院落內,而為了保險,平時他在院落內時,都將院落的大門扣上。

    電腦的安全性問題總算解決了,黃來福的院落中也搞了個小小的書房,他為筆記本電腦充了電後,打開電腦,就為大水車的事情忙開了。他在電腦中查到了那個大水車的一些資料及圖片,然後找來了一些紙,將一些圖片及水車結構圖盡量詳細地畫了下來。

    三天後,圖紙準備好,這天黃來福起了個大早。習慣性地打開電腦,看了看日期,這天是萬曆16年,公元1588年11月17日,早上七點鐘。之所以知道今年是1588年,是因為他的電腦中有一個萬年曆,可以查看公元1583年一直到2583年的公元年歷,還有公歷與農曆的時間對算表。

    回到這古代,有許多讓黃來福不習慣的,這日期時間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古代一直用圭表、日晷和漏壺來計時,一直到明朝,大多還是用漏壺,一天的誤差約為十分鐘左右,千戶宅內就有一個。

    習慣了後世的時間觀念,對現在的計時方式,黃來福當然不習慣。好在他電腦中可以看到準確的時間,讓他心中頗感安慰。

    黃來福藏好電腦,打開院門,江大忠和楊小驢早已候在院外,見黃來福出來。楊小驢忙上前道:「少爺,您起來了?」

    黃來福點了點頭,活動了一下身子,說道:「打水洗漱吧。」

    楊小驢高聲應了聲:「好咧!」興沖沖地去了。

    不多久,楊小驢端來了熱水,黃來福拿了個類似牙刷的東西,蘸了點青鹽,刷牙漱口。

    一個很肥的婦人端著一鍋小米粥進了院來,笑道:「少爺這麼早就起來了?來,趁熱喝點粥吧。」

    這婦人叫楊嬸,是黃來福母親楊氏專門派來照顧黃來福的,楊氏要求黃來福中午,傍晚盡量回千戶宅吃飯,而早上,只能在田莊吃了,擔心黃來福的生活問題,楊氏就將楊嬸派了過來。

    進了堂屋,黃來福坐下來喝粥,江大忠,楊小驢也一起喝。

    喝了四碗粥,黃來福感覺全身舒服,他一邊起身活動著身子,一邊道:「大忠,你到堡中去,吩咐楊管家將本莊內耕種的佃人都叫來,少爺我要訓話。」

    江大忠應道:「是,少爺!」

    轉身出去牽馬。

    黃來福對楊嬸道:「楊嬸,等那些佃人來了後,你再煮一大鍋米粥,到時給那些他們暖暖身子。」

    楊嬸道:「是,少爺。」

    ※※※

    時近中午,楊管家來了,帶著一大幫的佃人們,顧雲娘也來了。

    按她說的,聽說黃來福要對佃人們訓話,她便來看看熱鬧,黃來福也就由著她。

    很快,佃人們便全部集中在田莊的曬穀場上,按田莊上的帳薄所記,本莊共有佃人41戶,51人。這些佃人們有老有少,大部分是五寨堡的軍余,租種著黃家的一些田地。

    這些佃人們在五寨堡是知道黃來福名聲的,不知這個黃大少要對他們做什麼,都有些緊張。

    放眼看去,這些人個個衣衫襤褸,衣著又破又爛,一些黑黑破舊的棉花從衣服的破洞中裸露出來。今天的天氣難得好一些,沒有雪粒,也沒什麼風,不過這些人站在那抖抖顫顫的,顯是身上衣著和身體都抵禦不了天氣的寒冷。

    還有一些人站在那有種發飄的感覺,怕是餓的厲害。

    黃來福坐在上頭的一張椅子上,緩緩地喝著熱茶,一邊向這些佃人們打量,顧雲娘也站在一旁,俏目不時地看看黃來福,又轉向佃人們,雖是同情,不過對佃人們的慘況她倒沒什麼驚訝的表現,顯是這類窮苦的軍戶,在岢嵐州的鎮西衛也是見得多了。

    楊管家走上前來,低身道:「少爺,人都到齊了。」

    黃來福點了點頭,將茶杯放在旁邊的小桌上,對楊小驢道:「小驢,你去楊嬸那邊看看,看她的粥煮好了沒有?」

    楊小驢應了一聲,向廚房去了。不久,他就和楊嬸一起端著幾大鍋粥走了過來。那些粥騰騰地冒著熱氣,遠遠看去,濃稠得像油脂一般,在這樣的天氣中頗為的顯眼誘人。

    下面的佃人們一陣騷動,都不知黃來福想做什麼。他們望著那幾鍋粥,個個眼中放著光,喉結不住地挪動著,顯出非常渴望的神情。

    楊嬸笑瞇瞇地走上前來,道:「少爺,按您的吩咐,這粥已經煮好了。」

    黃來福道:「把粥分下去吧,讓每人都暖暖身子。」

    那些佃人們又是一陣騷動,個個不可相信,隨便他們此起彼伏地道:「多謝黃大少,多謝黃大少……」

    楊嬸拿碗盛著粥,笑呵呵地道:「來,來,大家一個個來啊,每人都有。」

    那些佃人們一個個上來,接過碗後,都道:「多謝黃大少。」

    回到場中時,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喝起來。

    黃來福看著眾人,一邊端起熱茶,慢條斯理地喝著,感覺顧雲娘的眼睛落在自己身上,黃來福抬頭對她微微一笑,顧雲娘俏臉微紅,白了他一眼,扭過頭去。

    佃人們喝完粥後,這精神看起來和先前立時頗為不同,黃來福輕咳一聲,立時整個曬穀場上鴉雀無聲。

    黃來福放下茶杯,說道:「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些事情和大家商議。」

    他道:「大家知道這些年年景不好,每年不是旱災就是寒災,大家目前都是單門獨戶的耕作,這樣的方式,怎麼抵得過以後的災害?」

    五寨堡目前實行的是單人獨戶的自然經濟,不但生產力落後,而且在災害面前軟弱無力,黃來福決定改變。

    他道:「我已經和父親大人商議過,以後由我來管理黃家田莊,我決定改變目前的租佃方式,今兒叫大家來,就是商議此事。」

    下面佃人們聽了都有些擔憂,不知道黃來福要怎麼做,一個在眾佃人中似是有威望的老者出來,大著膽子施禮道:「不知黃大少要小的們如何做?」

    這老者身材還算高大,不過頭髮花白,皮膚黝黑,身上的棉袍破舊,顯是被沉重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黃來福根據以前的記憶,知道這老者姓劉,人稱劉老丈,一個侄兒是五寨堡的總旗。托這關係,便一直在黃家的田地下承佃。

    黃來福道:「事實證明了,單人獨戶,很難對抗天災,水利無力修建,耕牛不能集中使用,這樣的結果是,我黃家收不上租子,大家在災年中也得不到溫飽。所以我決定,來年田莊土地不再租佃,而是集中耕種,耕牛,農具,種子,都將集中使用。大家的身份嘛,以後就算是本莊的雇工吧。」

    黃來福己經決定,在黃家田莊內實行農場制,這樣才能集中人力物力對抗天災,還可以採用一些後世的先進經驗。

    黃來福信心滿滿,不料劉老丈和佃人們聽聞後,都是臉色大變。

    劉老丈顫聲道:「大少是要讓我們退佃嗎?」

    他跪下哀求道:「如果小的們有何得罪大少之處,還請大少明言,小的們一定改過。還請大少不要收了我們的佃地。」

    他後面的佃人們也是紛紛跪下,拚命磕頭,哀求聲一片。

    黃來福哭笑不得,他道:「我不是要趕你們走,只是將這承佃的方式改變一下,以後你們還是在田莊做事,放心吧,我不會少你們工錢的。」

    劉老丈等人麻木地起來,看來黃大少是要鐵心收回他們的佃地了。雇工是什麼他們當然知道,大明各地都有短工,有長工。這些人平時的生活,全程都要聽從東家的指揮安排,沒一點自由。而且說什麼時候,就被東家找個由頭解雇了,換成後世的話來說,沒有安全感。

    以前劉老丈等人的佃戶生涯,雖說租重,甚至佔了收成的一半,但至少可以獨立自主,辛苦一年後,交了租,可以有一點自己的收成歸倉。多年來,他們早己習慣了這種生活,突然沒了土地,換成別的前景不明的身份,這讓他們有些茫然和無所適從。

    他們只是在擔心自己的將來,對黃來福說的自然經濟很難對抗天災的說話,他們並不明白,多少年來,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難道改個身份,收回了土地,田地收成就會好起來?

    他們內心在憂慮,卻不敢出口反對黃來福的決定。

    眾人的神情,黃來福都看到眼裡,他明白各人的擔憂,不過他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的,大規模的農場耕作,不是那種小農似的生產方式能比的,將來這些人就會明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